毛泽东传40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7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3月底,给毛派来了一个新勤务员。小伙子十分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与毛会面的情形,当时他称他为“毛委员”。 “我……好奇地望着他,”年轻人后来回忆道,“他穿一身和我们一样的灰色军装,所不同的只是他的上衣口袋显得特别大。他的黑头发和苍白的面色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他显得有些太瘦。”1 毛转过身来欢迎他的新助手,而他直到早晨时,还是红四军司令部的一名号兵。“你姓什么?”他问。“姓陈。”这位战士回答说。“叫什么名字?”“陈昌奉。”“十几啦?”“16岁。”“为什么当红军呀?”“红军好,打土豪!” 这时毛指着一把椅子,示意年轻人坐下,很有兴趣地问他:“你们家乡有土豪吗?”“有!我就是被土豪逼出来的。” 陈详细地叙述了他的身世。 “很好!”毛说,“以后在这里要好好地工作和学习。你能写自己的名字吗?” 陈站起来,难为情地捻着衣角小声地说: “我没念过书,不会写字。” “以后要学会写……” 后来,毛替他的勤务员写过一封家信,经邮局寄给他的父亲。 当时毛的全部行装有两床毯子,一条布被单,两套普通的灰军服,一件银灰色的毛衣,一件旧大衣,一把破雨伞,一个吃饭用的缸子和一个九层的灰色挂包,他用的地图、文件、书籍--其中有一部他少年就喜爱的《水浒传》,都装在这个挂包里。 每当行军作战,他背着挂包拿着雨伞,他的勤务员背其余的东西。到了宿营地,勤务员找两块木板对起来,铺上那仅有的两床毯子和小被单,用衣服打成枕头。这就是毛的床。 毛晚上睡觉很少,吃过晚饭便点上小马灯,打开挂包,拿出文件、地图、书籍和纸笔就开始工作,有时一直到天亮。 陈回忆道:“我那时年龄小,不能熬夜……在旁边坐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有时竟伏在主席的办公桌上打起鼾来……常常在半夜时分,主席轻轻地把我叫醒,说:‘搞点水来吧!’我这才醒来,提着江西那种小木桶去打一桶凉水来。因为没有脸盆,他便用毛巾在桶里蘸着擦擦脸,有时擦擦澡,提提精神。往往擦过了脸他就饿了,我便把下午留下来的一缸子‘三层饭’--最底下一层是米饭,中间是一点菜,顶上面一层又是米饭--去热一热给他吃。有时这一缸子饭吃不了,他就叫我用纸盖起来,留着下顿再吃。” |
欧阳修快马追字 王羲之苦练书法 历史“破鞋”第一人:哥哥竟… 高欢的老婆为何被称为“九龙… 言而无信君王,终惨死 狄仁杰不同寻常的晚年 袁世凯与明成皇后姐妹的风流… 武则天200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我是会员:会员投稿 我不是会员:匿名投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