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鞭策·启迪·带动·鼓励——后进生教育之我见

作者:佚名 字数:4470 阅读:57 更新时间:2008/12/10

诱导·鞭策·启迪·带动·鼓励——后进生教育之我见

作为教师,我们在抓班级管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类情况:有些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明显比一般学生差,再加上老师家长对他们的压力较大,他们往往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有的自暴自弃,课余时间不是惹事生非,就是上网打游戏。而对这样的学生,我认为老师要重视他们,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帮助扭转他们,同时要与家长相互配合,帮助后进生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以一个良好的新形象站起来。
  —、用提问的方式诱导后进生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学生求知的地方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平时上课,尤其是开公开课,老师总喜欢提问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回答问题自然是正确率高,这样,老师也就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种现象很普遍,但这样做会对教学不利,对学习上的后进生也不公平。
  其实,一个班级中的优秀生毕竟是少数,他们回答问题正确不等于其他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所学内容。一般学生或许处于似懂非懂,甚至是全然不懂的状态呢,而老师却因优秀生回答问题正确就接着讲下去了。长此以往,一般学生的问题必然越积越多,成绩怎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又何从谈起?
  因此,我认为提问应从学习上的后进生开始。后进生掌握知识比较慢,回答问题错误多,老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有哪些不足,进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讨论、概括,这样,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能有所提高。
  二、用树立其自信心的方式鞭策后进生
  为什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不断的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华,而另一些同样资质的学习上的后进生却往往发挥不出来?其原因在于有一颗适应环境变化的自信心,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助后进生塑造这样一颗心,并能使他受用一生。
  1、 经常地表扬
  我过去的一位学生深有体会地说:“我学生时代最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老班一次班会课上的表扬。”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会成功,培养学生的自信,尤其是后进生的自信是鼓励学生有上乘表现的中心环节,而且要尽早开始。
  2、 去教给学生而不是责备
  如果你经常留心观察当前有一些教师教育后进生的情景,很不幸,你会发现有许多消极的因素。更糟糕的可能还有一些挖苦:“你真笨!”、“为什么不动动脑子!”、“笨得像猪!”如果你不断地指责后进生有一些毛病,他迟早会认为自己是真的笨了,要批评行动本身,而不要针对人。伴随着每个“这错了!”应解释怎样才是正确的。如:“这道题应该先化简再代入。”“你看化简后代入求值多简单!”你教育后进生的最后几句话往往最容易被后进生记住,这些话应该是鼓励他们行动的积极建议。
  3、 教后进生在心里预演
  往往后进生和优等生一样,同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够设想他所要面对的情形,考试前,督促后进生认真复习功课,并设想整个考试的情形,从打铃开始直到老师要求放下笔,这样设想几次,真正的考试就会显得自然。
  4、 帮助后进生回想成功的情景
  把一次好的作业或一张好考试卷张贴在教室,让他能够经常看到自己曾经取得的成果,可以增强他再次取得成功的信心。
  要想培养出一个有自信心的后进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能一步一步地通过支持、鼓励再加上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三、用暗示的无声教育法启迪后进生
  1、言语暗示
  言语暗示不是直接用语言表扬或批评,而是通过讲故事、打比喻、作比较等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表达出来。例如:老师发现后进生放学不按时回家,可以这样在班上说:“按时回家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学生。”就比简单地说:“有些差生放学不按时回家,真差劲!”效果好。
  2、动作暗示
  动作暗示就是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从而教育学生。例如:老师发现学生解题格式不规范时,尤其是后进生,可以在黑板上多演示几次解题格式,学生接受暗示后,会立即做出反应,解题格式也就会规范。
  3、眼神暗示
  眼睛被誉为“心灵窗口”,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说的话暗示出来。例如:老师讲课时发现后进生注意力不集中,两手在搞小动作,老师用眼睛盯住他的手,他便会停止动作,集中听讲或思考问题。
  5、 表情暗示
  人的表情能够传达多种信息形成刺激,使暗示对象做出反应。例如:后进生做了一件好事,你赞许地一点头,后进生攻克了难关,取得了成功,你会心地一笑,都是一种最好的激励。
  总之,通过这种间接含蓄的方式,使后进生接受某种信息,使之思考和领悟,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做既不会使后进生丢面子,损害其自尊心,也不会使后进生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
  四、用消除其逆反心理的方式带动后进生
  逆反心理是人们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反应情绪,这里的“外界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就老师而言,通常容易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凡事爱唠叨、凡事无大小,警钟长“敲”,没完没了,这种不放心的“每天一遍经”,久而久之会使后进生由腻烦而逆反,而且说话无分寸,恣意嘲讽、呵斥,辱骂后进生,甚至算旧账,揭老底等,同样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并因之走向极端。
  此外,教师言行欠一致,许下诺言忘兑现,提出要求不执行,言教重于身教等,也会使学生反感。
  后进生形成逆反心理后,轻则不听话、厌学,重则对着干、逃学,甚至引起辍学等,对此,教师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和消除后进生的逆反心理呢?俗语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教师首先必须为人师表,完善形象,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就因为他们把教师看成至高无上的完美的“化身”。这种形象一旦被破坏,就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导致他们“不听话”。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说话得体,表里如一,在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要求适中,宽严得当,方法上以情为主,循循善诱,做到通情又达理。同时,努力提高教育素养,以“能”感人,努力完善自身形象,提高可信度,达到避免或减少产生逆反心理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应当顺应心理规律,化阻力为动力,逆反心理用的是求异思维,这种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所不可缺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贴“标签”,就能变消极为积极。如:在批评的同时寻找其思想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或表扬,往往能化阻力为动力,另外根据逆反心理两面性的特点,有时还可以采取“激将法”来达到教育目的。
  五、通过家长与老师密切配合的方式鼓励后进生
  1、 家长多与学校联系
  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接触,经常和老师联系,互相交流情况,协调一致,不要有“孩子差家长脸上无光”的不正确想法,更不要因此而不愿意到学校去,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的“内隙”。
  2、 家长要重视以身作则
  父母是家庭环境的主要创造者,是学生天然的老师,家长如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奋、时常注意学习,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则会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3、 家长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只有当后进生体会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时,他才能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家长要从实际出发,把爱体现在严格的要求之中,对孩子的学习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经常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4、 让家长了解孩子后进的原因
  孩子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许是“电子游戏机热”、“歌舞厅热”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报刊流毒的影响;或许是由于父母管教失当;或许是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缺乏积极性等自身原因。家长切勿对后进孩子“恨铁不成钢”,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具体情况,非打就骂,应认真分析孩子后进的原因,找出其根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5、 抓好孩子开学的新起点
  每逢新学年开学之际,都会使孩子们兴奋不已,因为孩子们从学年上又升高了一级,老师们往往抓住学生这种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因势利导孩子好学向上,因此家长们也切莫错过这一机遇,鼓励孩子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迈出新步伐。
  根据教育孩子的日常规律来看,主要是鼓励孩子实事求是地给自己定一个学年目标,把自己争取做到和努力实现的理想以及家长、老师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以往存在的不足从新的起点线开始就注意纠正。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持之以恒地做些小总结,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后进孩子的进步。
  总之,教育好学生尤其是使后进生走上正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学习上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帮助他们进步也非一日之功,作为教育者必须有爱心、耐心、恒心,功到自然成。事实证明,我们只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就能使后进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手机风波——给学生一个反思、改正的机会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定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