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百姓生活之第一讲 老子其人其书

作者:姚淦铭 字数:16792 阅读:1253 更新时间:2009/03/08

老子与百姓生活之第一讲 老子其人其书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走近老子,走近这位中国的哲学之父,走进老子的智慧之门。

  老子与我们同在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一个小女孩笑一笑说:“不,老子是一本书,我爸爸的书桌上就有!”我呵呵笑了,老子不就是和我们三个现代孩子生活在一起嘛,而且三个孩子的心目中有三个不同的老子。这是三个现代孩子心中的老子,那么我们其他的人群与老子有关系吗?有!老子真的就在我们生活中,只不过我们和老子的那种接触,有时候是零距离接触,老子的东西有的已经化到我们的血液中去了,正因为有时距离是零,所以我们反而觉察不出来了。

  不过大家总还是觉得老子离我们太遥远了。但其实老子又确实就在你、我、他中间,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间。难道不是吗?我们思考问题、做事、说话之间,往往就不知不觉地和老子有关系了,只不过大家习焉不察罢了。

  我们来举些例子。今天人人都知道一个理念叫“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很智慧,也很辩证。老子就是最讲究“有为”与“无为”的,而且他又特别提醒大家注意那容易被忽略的“无为”的这一面。他有句名言:“无为而无不为。”(第48章)这里面有许多哲理!

  又比如,你想做大事业,这句话大家一定是很熟悉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谁说的?老子!老子教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63章)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再比如,你立志高远不断进取,就不要太看重自已的小成绩,可以用一句话来鞭策自己,叫“大器晚成”。(第41章)谁说的?老子!你成功了,又熟悉一句话“功成(遂)身退”,(第9章)这也是老子说的。

  生活中有人受灾难,大家去安慰,人们常说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谁说的?这就出自《老子》第58章,他教你辩证地看待一切,把握机会进行转化。

  你发了财,就又常有一句提醒的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9章)谁说的?老子说的!如果你发不了财,老子也有智慧的话开导你:“知足者富。”(第33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后来我们不就又有了“知足长乐”的理念了吗?

  再比如,罪犯、歹徒、贪官等落网了,大家就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谁说的呀?源出于老子!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73章)

  我们早上去公园晨练,看到有的人喜欢打太极拳,动作软绵绵的,但是太极高手,一推手,可以把一个大汉掀翻在地。为什么?这其中就有老子说过的道理:“柔弱胜刚强!”(第36章)这是一个杰出的智慧。

  你再看,有的人喜欢下围棋,有的人喜欢练书法,书法家和围棋高手经常说一句话,叫“知白守黑”,这也是老子说的。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第28章)什么叫知白守黑?写书法,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写书法的人就要这么看字。真正懂书法的人他眼睛一看,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所以叫你守住黑要知道白,这样就达到一种高级层次,即将整幅字的布白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艺术处理了。我看下围棋的也是,要知白守黑,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立足一处,眼观全局,这是何等的境界!所以老子的智慧,融化在你我中间,融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行动当中、理念当中,大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到我们公园里打拳、下围棋都有老子的智慧存在。

  你看,还有“上善若水”(第8章)、“宠辱若惊”(第13章)、“和光同尘”(第4章)、“出生入死”(第50章)、“长生久视”(第59章)、“大巧若拙”(第45章)、“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等等,这些话老子都说过,一直影响到今天。

  那么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老子对现代人来说,确实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因为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比如他的名声好像不如孔子大,但是知道老子这个人的名字。另外是有点遥远又有点亲近,比如他的书不如孔子的书好读。再说又是有点隔阂又有点接触,比如大家去旅游,都知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但其实这句话还不全,天下名山道士占的也不少啊!我们到了道观里,就会看到老子了。

  各位如果到福建清源山去玩,就会被道教老君岩一个特大耳朵的老子石刻像所吸引。这两只耳朵太“卡通”了,那么巨大,每一脸颊又都给耳朵占去了大半个江山,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位圣人!圣人为什么耳朵跟别人不一样?你看,中国汉字的圣字怎样写的?繁体字的“圣”写作“聖”,是一个“耳”、一个“口”、一个“壬”字构成的,多有意思。《说文》说:“聖,通也。从耳,呈声。”这是说,聖字是个形声字,就是指耳朵通顺;字的结构是从耳,表示意义与耳朵有关,呈为字的读音。不过甲骨文中写的,有的是一个人上面是一个大耳朵,那时候只要耳朵的听觉好、很敏锐就算是圣人了。甲骨文又有再添上一个“口”的,表示不仅听觉好,而且口才也好。这就有点圣人是无所不通的意思了,后来渐渐就引申指有最高道德的人,或者是精通某一方面事情的人了。中国的文化就这么深,也那么有意思,所以国学大师陈寅恪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中国人特别重视圣人,有道家的圣人,有儒家的圣人,有武圣、书圣、棋圣等等,如果我们有兴趣把“圣”字梳理出来,不就是一部很厚重的文化史了吗?

  老子姓李,老子一生下来,他父母可能发现这个孩子怎么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啊,你看,这孩子耳朵特别大。古人又喜欢从一个孩子的特征来取名,于是这个孩子就叫做“李耳”,他就是老子了。老子又叫老聃,聃是什么意思?聃就是耳朵大的意思,也有人说是耳朵没有耳轮。有趣的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果真成了圣人,这就难怪以后的画家、雕塑家都把老子的大耳朵突出出来了。

  有人肯定要问了,孔子姓“孔”才叫孔子,孟子姓“孟”才叫孟子,那么他姓“李”应该叫“李子”啊,为什么要叫“老子”?这一问,问得好。这又引出一个生动的传说,是老子文化中的又一个元素。中国的民间文化真是积淀丰厚,传说老子生下来的时候,他家里人都吓了一跳,这孩子不仅有大耳朵,而且还有白胡须、白眉毛,于是人们就称他为老子了。

  中国不仅有丰富的民间故事,还有美丽的神话、动人的仙话,老子的神话、仙话就不少。《史记正义》引的有关材料,其中有一条说:“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迺割左腋而生。”老子的妈妈怀孕竟然长达八十一年,那天快要生了,这样的孩子怎么个生法?她来到一棵李树下,割开左腋,生下了老子。你看,他生出来已经有八十一年的孕育了,这就大约为什么会有白胡须,白眉毛了!人家自然也就称他为“老子”了!不过,学者还有文雅的说法,《史记正义》就另有一说:老子是个号,“老”是“考”的意思,“子”就是“孳”的意思,也就是“考教众理,达成圣孳,乃孳生万物,善化济物无遗也”。他是圣人,研究了许多的道理,善于育化别人,济物又没有遗留,神圣地孳生出万物,因此就叫他老子了。

  不过,老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还真是个难题。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就碰到这个难题。他花了18年的心血,写下了52万6千5百多个字的《史记》,但是在为老子这位道家圣人作评传时,很可惜,只写了450多个字。这是没有办法,因为材料太少,司马迁又很严谨。他怎么写的?他一开头写了27个字: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这是介绍了老子的籍贯、姓氏、职务。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这个苦县厉乡的曲仁里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东,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的遗迹。不过,学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

  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什么职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老子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收藏图书、保管图书的这样一个官员。不过我想,老子还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他这个地方应该不仅有图书,而且有文物和档案,以及其他的东西,这就可能兼有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这样的情况。我想,老子就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管理的这么一个馆长。这样比拟后,如果我们再往深里思考的话,就发现一个秘密,为什么他写下的五千多个字就成了中国的一大经典、世界上的一大智慧?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他的思想这么深刻?这从他的职业,从他的工作岗位,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秘密。

  大家想想看,他做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兼做档案馆、博物馆的馆长,那么他有了特别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源泉。第一,他看到的东西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他看到的图书、档案、文物,当然大大超过一般人,因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不仅看到大量的东西,而且还会看到许多秘密的东西,甚至机密的东西。第二,我们可以再想,他既然是那个时候国家级别的馆长,当时的一般人不能到那里去查阅图书的,那么到他那里的人,必然是高层次的文化人,高层次的学者,他碰到的就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人、学者,经常进行交流。我们有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然他的知识、智慧在不断地丰富起来了。第三,他这个职位在京城,处于王朝、政权的中心。因此他不仅能够知道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能够和当时王朝政权的核心频繁接触,也就是他能够获取大量王朝的时代信息。再加上老子的天分聪明,悟性极高,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素质,又处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当然灵性焕发,有那么深邃的学问,会诞生出中国的哲学之父了。这里有来龙去脉可以解读。

  再说司马迁在这27个字的后面,又极其简单地用161个字记叙了孔子向老子学习的事,用67个字写了老子出关的事,再后来就说的是“或曰”、“或曰”的了。这也就是说,自己吃不准了,只能记下有的这样说,又有的那样说了。司马迁在此文中提到几个有关人物:一是老莱子,为楚国人,与孔子同时;二是“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有一位“太史儋”,曾见过秦献公;三是战国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然而这些人到底是否即是老子,也只是“或曰”、“世莫知其然否”。这就是说:世上没有人知道那些说法是对,还是不对。再比如有人说,老子活了160多岁,有人说活了200多岁,等等,也不可考证了,大约老子是一位特别长寿的人。

  后世争论颇多。比如有的认为,当时李姓还没有形成,老姓却已经有了;或又有说老子字伯阳,谥号聃。有的学者认为,老子即太史儋,或说即老莱子。有的认为有两个老子,比如春秋时一个是老子李耳,战国时一个“老子”是太史儋。如此等等,各有所见,因此从司马迁的《史记》一直到现代,关于老子其人以及《老子》其书的见解很多。

  关于老子其人的时代,近现代学者也还有不同看法:一说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比孔子早些。一说老子是战国中前期人,应该比孟子早,比墨子晚。一说老子是战国末期人,比庄子晚。我觉得从当今的出土材料来看,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似乎最合理一些。

  孔子向老子问礼

  那么孔子向老子学习又是怎么回事呢?

  社会上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但是很少知道老子是个怎样的人,更不太知道孔子向老子问过礼!

  那么孔子眼中的老子又是怎样的呢?孔子三十多岁后,在社会上已经有些影响了,但是他很谦虚好学。当时老子名声很大,孔子决定去拜见老子,向他请教礼的问题。于是孔子一路上想象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风尘仆仆地从鲁国山东曲阜来到周王都。今天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牌坊,内有古碑,上面写着“孔子入周问礼处”。自然是后人建造的。孔子向老子问礼一事,也各有各的说法。

  传说那天老子刚洗了头发,正在晾头发。古人的头发是不许剪断的,因为这是爹妈给的,一辈子不能剪断,否则就是不孝,所以男人的头发跟女人一样长,而且要比现代女性的长发长得多,这晾头发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孔子一踏进门就被眼前的情景弄傻了,只看见老子披着长长的散发,迎风而立,微微抬头,双目似闭又似开着,面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树叶飘过,不动声色;风吹拂脸,声色不动;啊,就像一株枯树挺立在那儿!年轻的孔子自己也经常洗头发,也经常晾发,但是他不是这个样子,也不会这个样子。他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别人这样子晾发的,所以孔子傻了眼!孔子心里打了个问号:这就是当代最有名望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老子?怎么会这个样子啊,像个枯木?不过孔子很有礼貌,不打扰老子,而是先退了下去,静静等待着。

  每当我读到《庄子》书上的这段描写时,心里就有一种感动,一种冲动,一种激动!这时眼前就会出现大西北沙漠中的胡杨,它们默默地挺立在那儿,风动,水动,沙动,而它们岿然不动。它们生一千年而不死,死一千年而不倒,倒一千年而不朽!老子多像这样子啊,这是生命的大境界,大美丽,大哲学!老子这种像胡杨那样的枯树,孕育着无数的生命潜能与生命的大智慧!

  果然如此,当老子会见孔子,和他谈论时,孔子好像被老子带到了一个神奇的智慧大海的边上,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智慧的广阔的波浪,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哲理的涛声。

  孔子很真诚地又很直率地问老子:“先生,是我眼花了呢,还是真的,刚才先生的形体就同枯木一样,好像超脱了一切!”老子微微一笑,讲出了一番深刻的哲理。原来老子利用晾头发的时候,完全进入了一个寂静的、虚无的、深邃的奇妙世界。他脱离了滚滚红尘的眼前世界,进入时间的隧道,遨游到万物本来开始的地方,即事物的生机活泼的原生态中去了。他到他自己心目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道”的地方去了。孔子奇怪地问道:“这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老子神秘地一笑说:“达到这种境界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是最高层次的快乐,能够体味到这些的就是最高境界的人了!”孔子的心灵被震动了,老子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变得无比高大,无比智慧,无比光辉!

  据说孔子见完老子回去以后,几天没有讲话。学生们说,这一下坏了,咱们的夫子怎么变傻了?其实孔子不是变傻了,而是在深入到一层又一层的内里去反思了。孔子从而变得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博大,智慧更丰富了!后来学生要孔子谈谈对老子的访谈感想,孔子深深感叹地说:“真了不起啊,老子是人中之龙啊!而我只好像是瓮罐中的一只小小的飞虫啊!”(《庄子》)

  孔子的学生不懂啊,请问老师,为什么称老子是龙呢?孔子说:“如果是只鸟,我当然知道会飞;如果是条鱼,我当然知道会游;如果是只野兽,我当然知道会跑。是鸟,就可以用箭射它;是鱼,就可以用线钓它;是野兽,就可以用罗网捕它。至于一条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驾着云遨游太空的。所以说老子是龙啊!”(《史记》)你看,人中之龙多厉害!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中国人给男孩子取名字都特别喜欢用上个“龙”字呢?比如古代有常胜将军赵子龙,还有文学家陈子龙、李攀龙、冯梦龙等等,当代的比如元帅贺龙,你再看看香港两位武术影视大明星一个叫李小龙,一个叫成龙,都是“龙”!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文化基因,就是“望子成龙”的千年历史文化情结!你看中国的文化多厉害,一个名字一下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追到“人中之龙”的老子那里去了。

  不过,孔子把自己说成是瓮罐中的小飞虫,一方面是这位还年轻的孔子确确实实在老子那里大开了眼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子是非常谦虚的,这也就使得他能够不断地进步。后来孔子在当时的社会上被人家称为“人中之凤”,就是人中的凤凰啊!

  说到这里,有的观众要笑着问我了,刚才你说到老子这位圣人是大耳朵,有异人之相,那么孔子怎样啊?我说,孔子也有啊!孔子妈妈颜氏希望生一个男孩,希望生一个有出息的好男孩,于是就在曲阜那里的一座叫尼丘山的地方祷告。后来真的就生了个男孩,就是孔子。孔子生下来后,他爹妈高兴极了,不过再一看,好奇怪,这孩子怎么头顶上凹下去得厉害啊,把孩子抱直一看头顶不就像一个小丘陵啊?再说这孩子又是在尼丘山生的,于是就给孔子取名为孔丘。这又是抓住孩子的身体特征来取名字的。今天现代人就不习惯了,认为好老土啊,又是耳朵,又是丘陵的,一点儿也不诗意,也没有时代气息,可是古人很天真啊!这大约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有一颗可爱的“童心”的缘故吧!

  说到这里,大家想想,中国古代的文化真的很有意思,一个是大耳朵的老子,是道家的圣人,是一条龙,是中国文化巨龙;一个是凹着头顶的孔子,是儒家的圣人,是一只凤凰,是中国文化的凤凰。啊,这一老一孔,一龙一凤,一道一儒,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演绎得如此出色,当龙凤翩翩起舞的时候,如此魅力四射,妙不可言。

  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又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百姓感谢老子前来赶走山,因为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挥鞭赶走山时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将地上的铁柱子称“赶山鞭”。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这是老百姓何等瑰丽的想象啊!读了老子家乡的这一则传说,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间!老子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国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

  《道德经》的智慧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那么老子在《道德经》里写了些什么呢?走进《老子》的世界,最先接触的便是他的“道”。如果能够闻其道,并且能得其道,这便是一种智慧的提升,从而将古代的智慧转化为今人的智慧。

  《老子》中用“道”字的地方有七十多处,其谈“道”,可谓头头是道,虽然“道”的含义,一直到今天,学者还在不断地讨论,尚有不同看法。但是大家知道,《老子》中的道是指宇宙的本体,万物的玄妙出于道。从而由“道”之悟知,进而可以悟知天地万物的玄妙。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了。

  老子所说的“道”贯穿于大至宇宙,小至一木一草、一器一皿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东郭子曾问庄子:先生何为“道”?什么叫“道”?“道”在哪里呢?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甚至“在屎溺”。“道在屎溺”成为一个典故,这听起来好像很难听。道怎么在大小便中都有?这个大哲学家怎么讲得这么庸俗!不,如果我们细细想想,难道大小便中没有道吗?医生拿人的大小便一化验不就看出问题来了吗?我们看清宫戏,太监不是老要端着皇帝的屎溺来观察皇帝健康不健康吗?确实,若以道眼观一切,则处处可留心,处处皆有“道”的学问。

  《老子》是智者的书,它给人们诉说“道”,论辩“道”,授人以“道”。从政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政,以无为而治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从军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军,其谈兵的精警使人神往。从艺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艺,传诸艺术的真谛。搞科技的、经济的、教育的,等等不同的人,都可以从《老子》中得到心灵的启迪。现代人照样能越过数千年的鸿沟与古老的《老子》沟通,在高节奏、高刺激下生活的现代人更能从《老子》这古老的智慧清泉中得到优渥的心灵疗养。这些“道”在以后的各篇中我们再加讨论。

  帛书《老子》与郭店《老子》

  《老子》有许多不同的传本,人们一直希望能从考古中发现更早的《老子》传本。

  现代考古果然有所发现,和老子有关的有两件重大事情。一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件帛书《老子》写本,今人分别称为甲本、乙本,其中《德经》在《道经》之前,与通行本的次第不一样。这版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曾经成为当时所见到的最早版本。学者将这一本子和传统的本子对照,相差不很大。于是学者们更倾向于《老子》成书于春秋末年,或者是成书于春秋末年而后来又经过战国前期乃至中期的人增修而成的,因此在现存的《老子》一书中出现战国时期的一些痕迹。比如帛书《老子》有“万乘之主”、“万乘之王”的词语,这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词语。

  二是,1993年湖北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一处东周楚国的贵族墓中出土竹简本《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老子》本子。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原始的传本。有认为作者是李耳(李聃),而今本则出自战国中期的太史儋之手。又有学者认为,这是经过儒家精心修改过的删节本。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竹简的年代下限应该略早于墓葬年代。以上材料说明至少在战国中期《老子》文本已经固定并流传。考古发现让人们看到了越来越早的本子,逼近了原来的面目,对老子其人其书真相的讨论将更加深入了。

  老子知音遍世界

  现在,我们来看看老子的这一团紫气,是怎样飘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祥瑞,带来智慧的。这一团紫气不仅在中国飘了几千年,又飘出了国门,给世界带去了智慧的芳香。

  据传,1788年,有一位天主教的传教士,将这团紫气带回了英国,《老子》开始了世界的漫游,而且所到之处受到真诚的欢迎。罗马天主教教士波捷第一个用拉丁文翻译了《道德经》。

  1891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他回答说: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托尔斯泰真会说话,到底是大文豪,一是“很大”、一是“巨大”,只相差一个字,而鲜明地凸现出不同的层次。在他的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认为我的道德状况是因为读孔子,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托尔斯泰对老子太喜爱了,他又开始翻译老子的言论,可以说《道德经》在俄国的流传,早期得力于他的编译本。这时俄国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成了中国古代大哲人老子的知音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欧洲出现反思的热潮,当时中国的《老子》、《庄子》在那里非常流行,《老子》的德文译本就有五六十种。有一位牙科医生非常可爱,他不是汉学家,又不是文学家,但是他被老子的思想吸引住了,硬是凭着一本字典、一股傻劲把《老子》翻译了出来。这已经成为一段佳话了,实在令人钦佩!我有时候想,今天如果我们在坐地铁,或者是在坐火车时,看到有一个人在静静地读《老子》,大概会肃然起敬的。如果再一询问,原来是一西医,而且是一位牙科医生,那么我们也许会更加肃然起敬的,至少我会这样的。现代人读传统的古代经典,大约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老子》、《庄子》依然受到西方人的欢迎,而且又增加了中国的《易经》、禅宗等,还有印度的大乘佛教等等。老百姓需要老子,因为老子对于受伤害的心灵的抚慰是一份良药。

  政治家也特别喜欢老子。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这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要慢慢地将它煎熟,要自然而然,不要多翻动,否则就使鱼破碎得不成样子了。据说美国的一位总统就很欣赏老子的这一智慧,他在“国情咨文”中就用这一理念来指导其经济政策。

  科学家也喜欢老子。著名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关于老子说过这样的话:“早在两千年前,老子就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下了《老子》这部奇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当然哲学家对于老子更有兴趣了。西方的哲学家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黑格尔把老子的思想和欧洲人的老祖宗的哲学相比,认为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有点像我们在西方哲学开始时那样的情形”。黑格尔尊崇老子哲学,把它同希腊哲学一样看成人类哲学的源头。

  现代西方有一个大哲学家叫海德格尔,影响很大。他的思想和西方哲学逻辑的传统不一样,倒与中国的老子很合拍。比如老子说“有无相生”,还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等,他被这种思想触动,并有所沟通契合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大家来看这个空杯子,如果要问杯子里有东西吗?没有啊,这是我们的一般常识,但是,错!这就是因为我们只有一般人的凡眼、凡心啊,当然也就看不到中间的奥妙了!如果老子飘然而来,一看,会心一笑说:“怎么没有啊?我看有啊!明明是有嘛!”那么“有”在哪里呢?你看,现在往杯子里面倒上水,不就是有了吗?大家想想看,如果这是一个实心的东西,一个木疙瘩。你里面能放水吗?不能放水!大家再想想看,正因为我们的嘴巴是空的,是“无”,所以听完讲座,大家可以吃饭去了。如果我们嘴巴是满的,是“有”的,怎么吃东西呀?因此这里有个大秘密,这个“无”并不是真的“无”,“无”中会生“有”,这个“有”是隐蔽在这个“无”当中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智慧和眼光。

  大家再想想看,我们在房子的墙上开一个窗,开一个门,我们开的洞没有什么,是空的,但是这里也是“无中生有”。如果我们整个房间一个窗子都没有,不闷死人吗?如果连一个门都没有那么怎么进出住人呢?正因为“无”,开着窗洞,所以多舒服啊,空气流通,还可以采光,这不是“有”了吗?这个“有”是隐藏在“无”里边的。这是“无”中生“有”,这就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一种高级智慧。你看,老子是位大哲人,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就不像我们一般人的见识了。

  这种思想给海德格尔一看,太吻合了,这就叫知音啊!所以他对老子那个思想,非常赞赏,非常合拍。说到这位海德格尔,可也不简单,是西方存在论史上第一位发现“无”中有深意的哲学家。他突破了传统的“无”是“不存在”的肤浅说法,而是深一层地理解为“无”是“有”的隐藏不显。因此当他接触到老子的思想时,当然意趣相投了。他于是和别人一起翻译《老子》,十分用心琢磨,反复钻深钻透《老子》字词句中的深刻含义,还要千方百计找到最适合的西方文字传达出来。

  他还请人用中文把《老子》第15章中的两句话写在硬纸片上,悬挂在自己的书房的墙上,朝夕相对。这两句话是:“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两句太美妙了,太哲学了,又太文学了,然而又太深奥了!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位大思想家才特别喜欢这一美言。不过各本文字上有些出入,理解上也有不同,我粗浅地认为,这大概的意思就是:谁能够在浑浊的环境中生存,并且使浑浊慢慢澄清下来?谁能够在安定的环境中又推动起来,使新的东西慢慢地催生出来?这是老子话的大概意思。这太深刻了,大家想想,这一个智慧今天就有用,比如说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搞得乱糟糟的,很浑浊,现在派一个能干的人去了,记住了老子这两句话,这么浑浊的一个单位,你去了以后,首先要让它慢慢地沉静下来、澄清下来,最后搞得好好的,效益好了,福利也上去了,大家很高兴。但是你不能懈怠,安定以后,不能让大家最后平静得不求上进了,甚至像死水一潭,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张力了,那你得时时注意要把这个平静的环境再掀动起生命的波浪来,使它生动活泼,使它永远朝气蓬勃。所以,海德格尔这个大哲学家,读到老子这两句充满哲理的话,怎么能够不激动与感动啊!我想,照我这种肤浅的理解就可以从这一语录中抽取出思想的长长的丝,可以剥出思想的一层层竹笋,那么睿智的大哲学家们从老子那里不知道可以解读出多少丰富的内涵与智慧出来啊!

  再说东方,比如在日本,他们的汉学很兴旺,喜欢并研究《老子》的人不少,翻译《老子》的也不少,《老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被视为二十世纪首屈一指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就受到老子很深的影响。他不仅称号“大拙”来源于老子说的“大巧若拙”一语,而且老子所说的“大器晚成”亦是享龄近百岁的铃木禅学自我发展的最佳写照。据说他平生一大嗜好就是挥毫疾书“无”字,当下一笔写成,要表达他那日本临济禅一派的顿悟禅心与禅意。

  关于《老子》,日本学者卢川芳郎说:“作为《道德经》的五千言《老子》这本书,是完全没有固有名词的,是用警句和格言来编辑的,但它采取了对偶和韵文的文体,而其内容表现则采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说手法。《老子》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古代中国的思想》)。此言值得玩味。

  最后我们还想起了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说的话:“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谐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这话说得很好!可见,今天在21世纪,中国还需要老子,世界也还需要老子!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老子与百姓生活之第二讲 老子谈饮食之道 下一篇:序:老子与我们同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