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名城——大理》周沙尘

作者:佚名 字数:2663 阅读:681 更新时间:2009/04/17

《高原名城——大理》周沙尘

高原名城——大理
  周沙尘
  
  大理,美丽、神奇的地方。
  三月,暮春的风光确实迷人:翠绿斑斓的田野,萦云载雪的苍山,碧蓝澄澈的洱海;香风满道,芳气袭人,是何等令人心驰神往啊!
  四月,蝴蝶泉边“真蝶千万,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泉边的蝴蝶树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在俯身梳洗,婀娜多姿的身影倒映在泉水里,使人仿佛看到影片《五朵金花》中的主人公金花就在眼前。
  七月,鸟吊山上“众鸟千百,为群其会,呜呼啁晰”。从前,猎人堆薪燃火,群鸟破雾冲向火光,几无生还。现在,人们把过去的举火捕鸟一变而为燃火观鸟的娱乐活动。每当仲秋时节,青年结伴来到鸟吊山上,聚会对歌,观赏“百鸟朝凤”的自然奇观。
  大理,确像一幅妖烧千态的画面,连空气也是甜丝丝的。它位于云贵高原的西北方向,横断山脉的云岭、怒山纵贯其间,金沙江逶迤西北,澜沧江、怒江奔腾南泻,真是群峰竞秀,江河流芳。大理这一派艳丽的高原景色,使它成为遐迩闻名的风光游览区。
  大理的历史是古老的。洱海区域遍布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公元八至十三世纪,在中原王朝的扶植下,这里曾有过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地方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南诏古国和大理国。“南诏”、“大理”的出现,结束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分散状态,为努力推广汉文化和中原等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发边疆,统一祖国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建立了历史功勋。从这个时代起,白族人民在吸收汉文化的同时,努力创造了本民族的璀璨的历史文化。那屹立千年的大理三塔,造型优美的剑川石窟,誉称为佛教圣地的鸡足山建筑群,两千多年前建造的博南古道上的霁虹桥,无一不显示了大理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人民的惊人创造力。
  大理的古城离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下关市约十三公里,城楼至今嵌着“大理”两个赭色大字。唐朝的南诏国、宋代的大理国,都在这里建都。南诏最早建都的地方,叫太和城,即今太和村,位于下关和大理城的中途。古道旁一所房子内矗立的德化碑,刻有南诏的群臣歌颂南诏王的功绩。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珍禽异兽,名贵树木,花草虫鱼自不用说。单说有千年以上开采历史的大理石吧:它以天然花纹美丽,色彩斑斓,而中外闻名。走进点苍山下的大理石厂成品展览室,真是目迷五色。各种款式的大理石屏和装饰品,画面有的像长河落日,有的若江上烟雾,有的似云中仙女,有的如崖上松鹰,有的俨然是奔驰的骏马,有的宛若溪边小饮的稚鹿,全是天然生成,一点也无须画师点染。
  大理的茶誉传欧亚两洲。有一种“雷响茶”,每盅只需斟浓茶二三滴,茶水就呈琥珀色,晶莹透亮,浓香扑鼻,令人垂涎不止。沦茶,不但在大理享有盛名,而且早已名扬海外。法国《快报》刊登文章评论说:“沦茶的清香气使人想起农村院落的芬芳。”
  大理有奇花。明代文人杨慎(升庵)对大理茶花曾经吟唱道:“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王台。”的确,大理茶花美就美在她盛开于黄蜂粉蝶不曾来的冬末和早春,她如同梅花一样具有抗严寒斗霜雪的气质,但比之梅花的傲千奇枝,却别具“绿叶红英”的气派。在春寒料峭、白雪耀眼的时节,干树万树火焰般的茶花逆风起舞,这是何等令人精神奋发的景象啊!这也就养成了白族人民爱养花、尊崇花的习惯。“家家流水,户户茶花”,早已成了人们形容大理古城的佳话。
  大理的风景名胜更是比比皆是。巍峨粗犷的苍山与绮丽、妩媚的洱海互相依衬,构成和谐的高原景色。
  苍山,又名点苍山。在白族人民心中,它是神圣的山峦。有一首白族民歌:“金鸡爱栖三塔顶,老虎不离点苍山。”虎和鸡曾经是白族先民顶礼膜拜的图腾。苍山共有十九座山峰。峰与峰之间夹着十八条清澈的溪水,东注洱海。从北面的云弄峰到南面的斜阳峰,峰峰溪溪都有个象征美好吉祥的名字,无不令人神往。
  洱海是个明媚的高原湖泊。在无风的日子里泛舟洱海,仿佛在干净透明的蓝天上航行,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觉。身旁闪过的岛屿、岩穴、沙洲、林木、村舍,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在25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拥有三岛、四洲、五湖和九曲之胜景。四洲中的大鹤洲上,一到暮春三月,成百上千的白鹭飞来这儿产卵。九十天后,小白鹭跟随大白鹭远走高飞,到天南海北去旅行。
  洱海,变幻离奇,气象万千。朝北望,浩荡汪洋,烟波无际。向西看,纤细秀美,形如新月,真是“万貌不可为喻”!
  已逝去的时光所折射成的美好传说,也极其丰富。“望夫云”,说的是南诏王的公主与樵夫相爱的悲剧;蝴蝶泉的传说,更是中外闻名:每年农历四月甘五日,为蝴蝶盛会之日,游人云集。双双彩蝶,绕清泉飞来飞去,忽儿依附树枝连须钩足倒悬水面,清泉蝶影,实乃绝景;忽儿惊飞乱散,泉水斑斑驳驳,五颜六色,不可捉摸,足以迷人。相传这些美丽的蝴蝶是三个殉情的男女所变的。
  大理,高傲与柔美相生,巍峨与秀丽共存,幻想与神奇并发,风情独具,景物宜人。难怪外国人称它为“东方的瑞士”。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它定会以更为明洁的风采迎接慕名而来的远方游客。
  摘自: 《中学生之友》 1983年第 3期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访修缮后的布达拉宫》李佳俊 下一篇:《古刹──姑苏游痕之一》王统照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