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叛逆——冷静比冲动重要

作者:卢勤 字数:3896 阅读:556 更新时间:2009/04/23

面对叛逆——冷静比冲动重要

经历叛逆年代

  “‘酷’的真正定义,是‘做自己想做的!’而自己想做的,常常是家长、老师不要我们做的。愈是不要我们做的,我们愈要做!我们进入了叛逆年代!”

  叛逆,是青春期少年最大的心理特点。但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叛逆心理使许多青春期的少年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你要自由,要摆脱成人的束缚,但处处碰壁;

  你要独立,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但屡遭反对;

  你要飞翔,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但又缺少勇气;

  你困惑多多:为什么这个世界总和我作对?

  许多同学向“知心姐姐”倾诉了自己的种种烦恼,都认为,世界上最倒霉的是自己,最不幸的是自己,最不被理解的还是自己。

  中学生王行楷,原本是个学习不错的男生,进入青春期后,和父母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一次,他和女同学通电话,妈妈说他“学习不行,就打电话行!”爸爸打了他,一气之下他离家出走,在汽车站住了两个晚上。从此,他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他的父母打电话,向我求救:

  “孩子整个变了一个人,狂躁、脾气大,甚至有点蛮横无理,有时还狂吼:‘谁也甭想管我!’谁一说他,他就跟谁吵,眼珠子瞪得老大。我们俩特伤心。现在他不和我们说话了,搬去他姨家住了。您说他怎么突然间变化这么大呢?”

  我们把王行楷请到北京电视台《知心家庭·谁在说》栏目的演播室。节目录制中,播放了上面一段对他父母的采访。

  王行楷看了后,说:“大家看看我的眼睛,有可能瞪成那样吗?”场上的人笑了。看上去行楷的眼睛真的很小。“我跟我爸我妈根本就无法沟通。他们烦我,我也烦他们,我不想跟他们在一块儿,每天放学都在学校耗到六七点钟才回家。”行楷越说越委屈,“其实我现在也快17岁了,我爸我妈还经常打我,原先我爸打我,说是为了吓唬我,现在呢,他说不把我当小孩子。现在我们俩是成年人对成年人。”

  “你爸打你,你还手了吗?”我问他。

  “我是他的孩子,他生了我,养了我,我不可能还手。但是我觉得,有些事情他没法理解我,我也没法理解他。”

  我怔了一下,笑笑:“你还有良心!办法总会有的,关键看你想不想与父母沟通。”

  “你觉得你的爸爸妈妈还爱你吗?”。

  “差不多吧!”行楷低着头回答。

  “你想了解你的父母吗?”

  “想。”

  “回忆回忆小时候,好吗?”主持人向平笑着说。

  大屏幕上,出现了记者采访行楷父母亲的镜头。

  “孩子刚出生时,谁给他起的这个名字?”

  “是他大舅起的。”

  “为什么叫王行楷呢?”

  “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形容像楷书一样潇洒,再有一个是行动的楷模。”行楷的父亲自豪地说,看来他对儿子满怀希望。

  “行楷上小学五年级之前,开家长会,我特爱去。往那儿一坐,老师就说:‘全班我最喜欢的孩子就是王行楷’,表扬两人也保证有他。所有的老师对他印象都相当不错。每次我都想,哎哟,瞧瞧我的儿子多棒啊!”讲这番话时,父亲眼里含着泪水,“那时他也听话,跟现在没法比。”

  说起儿子棒的地方,父亲如数家珍:“下象棋我下不过他,转呼拉圈小女孩也没他摇得好。”

  谈起儿子搬出去后的感觉,父亲显得很痛苦:“我们都觉得屋里过分冷清,家里甭管有什么事,都会想起他,比如今天炒菜了,他妈就会说,孩子最爱吃这个;去商场看中一件衣服,就会想,儿子穿着肯定合适……”

  “您是不是特想儿子?”

  “是呀,有时他放学时该回来没回来,我就坐立不安。有时进院子一瞧灯亮了,知道儿子在屋里,心里踏实了;一瞧灯没亮,知道儿子不在,真着急也闹心,可儿子要是真进了屋,我这火又蹭一下子上来了。我跟老师说,我就怕学校给我打电话,交通队给我打电话我都不害怕,顶多是让车撞死了,可没想到老师把这话跟孩子说了,这是气话,哪是真话呀!”父亲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您想在电视机前和儿子说句话吗?”主持人问。

  这位执拗父亲竟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地倾诉了真情:“行楷,过去我们可能在言谈举止中对你有些伤害,今天我在这里说声‘对不起’,希望咱们今后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原谅,这家是咱们三个人的家。”

  场上静静的,行楷和场上的观众一起在看大屏幕,听爸爸说话。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倔强的父母会说出这样柔情的话,他更没想到,父母会亲自来到现场。分别一个月的父母与儿子在演播现场相见了。行楷十分意外,但他没有去和父母拥抱,也没说一句道歉的话,可是看得出他态度开始缓和了。

  节目结束前,我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很激动,爸爸妈妈把话说出来了,儿子也讲了真心话。什么叫沟通呢?沟通就是把话说出来。我想先对行楷的父母说说,不要太在乎孩子。你们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把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记在心中了,但是当孩子长大的时候,他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如果你们还像小时候那样待他,呵护他,很在乎他,他就会觉得不自由,就会觉得难受。”

  我接着又对王行楷说:“作为一个男孩子,你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东西,对于父母,你内心是在乎的,但你表达出来的是不在乎。父母可以忘记他们在你成长中的付出,但你应该记得并在乎,人都是有良心的。一只小猫或小狗长大了走丢了,它们的主人都会非常着急,何况一个人呢!孩子是父母辛辛苦苦养大的,你一定要在乎父母的爱和付出,我相信你能做到。”

  我理解和行楷一样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你们今天要长大,要自由,要独立,应不应该?应该!但是如果你缺少两个字,就可能是盲目的,这两个字就是“思考”。青春期需要的就是思考。会思考和不会思考,情况会完全不同。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刘轩,也和你们一样经历过“叛逆年代”!如果你看了他写的《叛逆年代》这本书,你会发现不论是中国少年还是美国少年,不论是在普通大学还是名牌大学,蓝天下的少年,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但有着一样的烦恼,经历着一样的叛逆年代。

  这就是成长的规律。叛逆期,是成长中的少年不可回避的时期。

  所不同的是,同样处于叛逆年代,有的人奋起,有的人沉沦;有的能把握自己,有的却放纵自己;有的正在思考,有的仍在迷茫之中。

  刘轩能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度过叛逆年代,是因为他在闯世界、寻找自己时,头脑是清醒的,他能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世界,于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灿烂星空中的位置,找到了自己对世界的一份责任。

  思考是金。

  “叛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思考。刘轩同样面对青春期少年常常遇到的对异性的爱恋、性的冲动、毒品的诱惑、与父母的冲突,但他也思考了其中的利与弊。

  如果你清醒地经历,经历便成为一种财富;如果盲目地经历,经历往往成为一种悔恨。

  我劝那些困惑的少年们去读一读刘轩那本《叛逆年代》。

  当然,我也希望父母们能读读这本书,学会让孩子自己寻找自己。正像刘轩的爸爸刘墉所说的:“我们做父母、师长的,常忘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已经长大,大到不再需要我们喝斥与监督。他们不再喜欢我们带着走,而要他们自己走。他们要寻找自己!”

  面对叛逆,你要冷静思考,绝不要为自己一时痛快而伤害别人,损坏自己的形象。该表现时就表现,该克制时就克制,对于各种矛盾冲突,勇敢去面对,勇敢去经历,任何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大胆地去寻找自己,找到的,才是自己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面对世界——祖国比什么都重要 下一篇:面对吸烟——拒烟比戒烟重要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