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

作者:崔玉亭 字数:32586 阅读:92 更新时间:2009/06/18

经济建设

第一个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甘肃省白银市是闻名全国的“铜城”。创建于 1954年的白银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企业。从 1959年投产到80年代初。累计生产有色金属 100多万吨,其中铜产量超百万吨,为全国第一,白银470吨,黄金43万两,上缴利税30多亿元,其铜、硫产量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

  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结合地带,原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50年代,第一代创业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为新中国建设开发宝藏。经过 30多年的艰苦奋斗,硬是在戈壁荒原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铜硫生产基地,“白银”真正放出了光彩。

  白银公司经历了20多年的鼎盛时期之后,到80年代初,由于主体铜矿山相继闭坑,年产铜由4万吨猛跌到不足万吨,生产经营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 1984年1月,公司做出进行第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把白银公司逐步建设成为铜铝铅锌硫综合发展,具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次创业的重点是兴建日产铅锌精矿千吨的铅锌矿、一期工程年产5万吨的铝厂和年产 15万吨的铅锌冶练厂的两厂一矿工程。全体职工发扬具有光荣传统的“白银精神”,像第一代创业者那样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新建的铅锌矿远在离公司 500多公里的大山沟,公司和厂矿一批领导带头住进山区。没有公路,就采用化整为零、人背、肩扛的办法把设备运到位,使矿山剥离期提前了近1年。建设资金不足,公司暂停了生活设施的改善工程,全体职工勒紧腰带过日子。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职工自动集资,以保证新设备的启动。近9年来,他们先后建成年产采选矿33万吨的厂坝铅锌矿一期工程,年产铝锭5万吨的白银铝厂一期工程和年产5万吨铅、10万吨锌、19.5万吨硫酸的西北铅锌冶炼厂。一次创业只建设了一个年产3万吨铜的生产单位,二次创业仅“两厂一矿”就形成20万吨有色金属的生产能力,白银公司创出了更大的家业。

  二次创业使白银公司避免了因资源枯竭而倒闭的厄运,又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好局面。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白银公司,欣然命笔,留下了“二次创业,再展宏图”的题词。

  电子工业头号工程

  太湖之滨、惠山脚下,新崛起一座微电子城——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所在地。它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头号工程。

  微电子就是使电子产品微型化,其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利用半导体技术、激光微细加工技术等先进方法,将计算机的存储器或处理器印制在计算机芯片——一块只有指甲盖那么大的芯片上,上面集成了数以万计的晶体管。集成晶体管 10万个以上,就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微电子技术在今日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无以伦比的作用。现代经济发展数据表明,每1元集成电路产品,可支撑10元电子工业产值的增长,而每10元电子工业产值的增长,可支撑100~300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未来的国防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武器系统中微电子技术的水平。海湾战争的结局是“硅片战胜了钢铁”,有力地说明现代战争已从“钢铁的较量”转变为“速度、精确度和突袭性的较量”,即微电子技术的较量。

  微电子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其核心集成电路产业的水平与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可以肯定地说,谁把握了微电子技术,谁就把握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一直在密切关注集成电路这一产业。早在1956年,根据科学家的建议,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我国 12年科技发展规划中已把集成电路研究纳入新技术研究的国家重点项目。1965年我国第一块数字集成电路在美国人设计完成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7年之后问世,使得国际上刮目相看。

  1983年6月,电子工业部决定利用已经具备的现代化设施和技术,抽调设在四川的电子部第24所的骨干力量到无锡建立分所。24分所乌无锡江南无线电器材厂联合,组成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开始向微电子领域进军。

  无锡微电子工程是我国建国以来投资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集成电路项目。总投资10.43亿元,包括了三大部分:原双极电路生产线扩产;新建具有6个研究室的科研中心;新建加工5英寸硅片、2~3微米工艺技术水平的 MOS集成电路生产线。

  MOS电路总厂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目前国内洁净级别最高的0.1微米10级洁净室。工厂主体部分因其高技术高投资而被称为“黄金堆成的厂房”。MOS集成电路大生产线于1993年10月投产,它的设计能力为月产4英寸、5英寸硅片12000片,年产芯片5000万只,封装成品3000万块。生产的MOS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程控交换机、电话机、控制机、卫星通讯、移动电讯、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等投资类产品,以及电视、音响、录像机、激光唱机、钟表等消费类产品。这种大生产线生成的集成电路可供全国一半黑白电视机和1/3彩色电视机装配使用,对我国彩电生产国产化意义重大。

  微电子基地的洁净度要求极高。尽管基地的自然环境很好,水质优良,空气洁净,但进入高级净化室的空气仍然要经过3次过滤,水也要多次净化,达到高纯度方可使用。管道是不锈钢做的,而且管内必须抛光。员工不允许带任何东西进入室内,连报纸都不允许带入,女工不能化妆,以免污染空气,影响产品质量。没有凳子,只能站着操作。在直径几英寸大的硅片上有许多小的集成电路图形,其中线条的宽度以及线条间的距离都要小于2微米。而1微米只有1根头发直径的1/80。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不行的。

  无锡微电子工程是我国引进技术、自主独资建设的成果。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启动、模块验收和最终国家竣工验收的模式,建成一块即投入使用一块,充分发挥了投资效益。工程的科研部分已于1992年底建成,1993年为MOS电路生产线开发新品16个,1994年开发60个。双极

  电路扩产工程于1990年11月投产,使华晶公司的双极电路生产能力从2648万块增加到5000万块。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于1993年2月通过西门子技术转让合同对外验收,其代表产品的成品率均以较大幅度超过合同规定的指标。

  1994年6月29日,无锡微电子工程在中国华晶集团公司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历时11年的这项“头号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工业跨上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化生产的新台阶。

  第一个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简称宝钢)位于上海市宝山县月浦丁家桥至十洞口一带,于1978年12月动工兴建,厂区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建设规模最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宝钢一期工程以引进为主,集中了世界70年代末的先进技术,于1985年9月建成;二期工程以国内为主设计制造,1990年建成投产。一二期工程设计能力为:生铁650万吨、钢671万吨、无缝钢管30万吨、冷轧带钢210万吨,热轧带钢400万吨。

  作为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企业,宝钢的装备技术水平是一流的。一期工程共引进设备36万吨、专利172项、技术秘密249项,技术资料达320吨。二期工程既有以引进为主、集世界冶金 80年代先进技术和装备于一体的冷轧、热轧、连铸工程,又有以国内设计为主的设备国产化率达88%的高炉、烧结、焦炉工程。属国家“七五”重大技术装备

  3攻关项目的宝钢二期4063米 高炉,荣获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果奖。为使宝钢技术永远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宝钢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

  自1985年投产以来,已完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改造项目264个,取得专利发明权52项,国家和部级科研成果100项,开发新钢种112个,获优秀设计奖6项,优秀技措成果奖14项,创造先进操作方法19项。

  宝钢从自身生产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出发,把市场开发定位在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石油工业等最具生命力的新兴产业领域,着力开发生产难度高的产品,替代了大量的进口钢材。“要好钢,找宝钢。”这已是宝钢新老客户多年的赞许。

  一流的装备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实现了宝钢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以超过40%的速度在全国冶金行业中遥遥领先。投产第一年就实现了保本微利,之后,利润连年大幅度提高。1994年钢产量已达 751万吨,销售额251亿元,利税80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收45亿元。在此基础上,宝钢按照加快折旧、加快还贷、加快积累企业实力的逻辑,把固定资产折旧率提高到国家规定的最高界限,使折旧基金从 1990年的7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6亿元,并把原来计划到2004年还清的二期贷款本息,提前到1996年全部还清。

  现代化的宝钢既出效益又出人才。宝钢的职工来自四面八方,70%是进厂不久的青年工人,与现代化装备要求差距很大。宝钢严格按照现代化作业要求,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多层次岗位培训。对工人开展“一专多能”横向拓展型训练,要求每人掌握两个以上工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管理人员开展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管理,并精通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工程教育,重点是国外新技术学习和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培训。经过锲而不舍的培养,已涌现一大批优秀人才。如宝钢冷轧引进5台数控磨床,美国专家调试两年只能手动不能

  自动,宝钢自己培养的一名青年电气工程师被美方反聘,3个月全部调好。并解决了二期引进卸船机的自动控制调整难题。外国专家十分佩服。宝钢研究所一名高级工程师应邀帮助美国西梯钢厂解决了连铸板坯严重中心裂纹问题,年创经济效益270万美元。

  宝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在 199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最具竞争力的500强企业”中名列榜首,而且这些先进技术在冶金系统推广移植后,对加快我国老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世界第一“生态工程”

  在我国三北 (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分布着12片沙漠、沙地和戈壁,面积达133万多平方公里,形成了长达万里的风沙线。这里风大、干旱、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7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我国三北地区营造大规模的防护林体系,并将此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项目,目的在于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巨大工程。整个工程历时73年,要在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的40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一道绿色万里长城。这是三北地区33个民族、1亿多人民治穷致富的大事。

  根据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1978年起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共需完成造林5.34亿亩,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 5.05%提高到14.95%,从根本上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期工程于 1985年完成,共造林9083万亩,森林覆盖率增至5.9%,有1.2亿亩农田建成林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每年产生的效益作价20亿元。

  第二期工程从1986年开始,到1994年10月全面告捷,提前一年多超额完成任务。9年来,共完成造林2亿多亩。

  二期工程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突破了建设单一生态型防护林的模式,走上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路子,将近期的经济效益与远期的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如陕西渭北高原在防护林建设中已形成花椒、柿子、核桃、苹果4大基地,农民很快得到实惠,造林积极性大增。二期工程的经济林由原来的3%提到15%以上。二是突破了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沙区不能飞播造林的国际“禁区”,把沙区飞播造林的范围推广到年降水量180毫米的地区,并成功地飞播造林100多万亩。

  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沙尘暴。沙尘暴所经之地,田毁房倒,畜死人伤,其破坏力不亚于地震、水灾和火灾。然而在有林区,一般都没有受到太大危害。三北防护林工程经受了一次大自然的考验。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事业,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工程自上马以来,生活在这块广袤土地上的人民年复一年,不息地奋斗,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牛玉琴,一位生活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陕北靖边县农村的普通妇女,在丈夫为治沙造林倒下以后,仍然坚定不移带领全家战斗在万亩荒沙上,十年如一日,绿化了17000亩荒沙,还用林场收入建起一所学校。1993年 10月15日,在曼谷金碧辉煌的大王官,牛玉琴从泰国公主诗琳通手中接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拉奥博士奖”。该奖是授予那些在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的。这一年,全世界只有3个人获此殊荣。1994年,她又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牛玉琴只是千千万万个造林英豪的代表。

  经过18年的建设,防护林工程已初见成效,有些地区成效显著。地处沙区的陕西榆林,林木覆盖率已达到40%左右,由过去的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沙退。河滩地种水稻,海子里养鱼,一派塞上江南景色。吉林省长岭县的荒沙已全部绿化,沙区林草覆盖率达到82.5%,平原地区1.6亿亩农田实现林网化,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防护林工程。“三北”之后,我国又开始了长江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等。中国人民正在改造自然的伟大事业中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第一个通信卫星发射基地

  闻名海内外的“中国航天城”西昌到1994年底,已经把15颗中国的和外国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中国造的长征系列火箭从这里打开了一个天窗,在天地间立起了一个辉煌的惊叹,在宇宙间找出一道闪光的轨迹。

  在这里,共和国的历史早已摆脱了老牛与磨盘发出的古旋律,骄傲地向世界展示着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与壮美。通天塔拔地而起,指挥厅灯火通明,“长二捆”直插云霄!无怪乎美国卫垦专家惊呼:“西昌——休斯敦!”

  位于西北的酒泉发射场的地理位置在北纬40度以北,这对发射通信卫星是很不利的。为此,国家决定在西南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场,就是今天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航天发射场。

  工程的勘察定点和筹建工作开始于1970年。1978年进入大规模建设期,1982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

  矗立在发射场上的工作塔,高77米,

  比西北发射场一号龙门塔高22米。工作塔固定在地基上,总重900多吨。3座高100多米的避雷塔,以品字形竖立在发射场上,像3尊守护神捍卫着整个发射场。

  指挥控制大厅设在距发射场数公里的地下坑道内。大厅内装有总指挥台和一座宽18米、高6米的大型组合式显示屏幕,其中心部位是一个彩色电视屏幕,宽 5米,高3.75米。发射前,它显示发射阵地的电视图象;运载火箭起飞后,它显示火箭实时飞行的弹道曲线和特征点。大屏幕上还有调度指挥口令显示板、阵地临射状态显示板、两块投影电视屏、阵地分系统状态参数显示板、地面设备工作显示板、发射流程显示板、飞行工作状态显示板、时间显示板、任务勤务板。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发射指挥设备,指挥员可一目了然地观看发射前后的全过程。

  1984年4月,“长征三号”运输火箭从这里起飞,成功地把试验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南北呼应,有了一个完整的发射运载火箭和卫星的试验发射基地,为进一步发展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际空间技术服务的需要,国家于1989年批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大型运载火箭发射设施。这座发射设施的主体是活动勤务塔和固定发射塔,南北方向运行的活动塔高97米,自重4000余吨;固定发射塔高74米,重1050吨,耸立在深达23米的导流槽上,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在这里完成发射前的综合测试及燃料加注等勤务保障。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发射设施。工程用了14个月建成。

  大型航天发射设施的建成,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如虎添翼。

  1990年4月7日,由美国休斯公司和亚洲卫星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从西昌飞入太空。这是我国首次承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它标志着我国火箭、卫星技术进入成熟和实用阶段,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1992年8月1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传喜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邦式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信送入预定轨道。同年12月21日,第2颗澳星又从西昌顺利升空。

  1994年11月30日,我国新一代实用广播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送入太空……

  在短短10年时间里,西昌这座航天城创出了多少辉煌!战斗在这里的航天人,祖国最优秀的儿女们,用他们的血汗、智慧、青春和生命,在茫茫太空开辟了一个属于共和国的空间!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孕育和诞生了我国一系列型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一颗颗中外卫星送上太空的同时,也孕育出一代新的航天人。一批来自全国各院校的年轻科技人员,已成为发射中心的顶梁柱。他们远离城市,远离亲人,毅然来到航天城,把自己的欢乐与忧愁和祖国的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年华乃至生命。

  我国第一座大型炼油厂

  历史记载,从清末洋务运动到解放初长达42年的时间里,近代中国炼油工业仅给新中国留下了3个破烂不堪的小炼油厂,满目疮痍的国土上,“亚西亚”等洋油桶到处可见。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新中国的炼油工业开始了她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

  兰州炼油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8年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兰炼”在艰苦创业的年代为国争光,走出了一条中国炼油工业的成功之路。当年它是我国石油系统“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的基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产出了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石油产品,研制出了国防建设紧缺的航空汽油和石油添加剂等。一个个中国炼油工业的独家产品在“兰炼”诞生,一次次国内空白在这里填补。它为中国人民结束使用洋油的历史,为经济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支援其他石化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兰炼”共培养、输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1万余人,被誉为“中国炼油工业的摇蓝”。

  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兰炼”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由一个单一的炼油企业逐步发展成一个以炼油为主,既有催化剂、添加剂生产,又有机械、仪表、压力容器制造,炼厂建筑安装以及科研、设计的特大型综合性企业。特别是“七五”以来,“兰炼”对原有技术装备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潜改造。目前,炼油化工装置由原设计的16套发展到65套;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原设计的100万吨/年提高到500万吨/年;催化裂化能力由50万吨/年提高到120万吨/年。“兰炼”的产品除供全国20多个省市外,还销往欧亚、香港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兰炼”自建厂以来,已累计加工原油6300多万吨,生产石油化工产品5500多万吨,实现利税90多亿元,相当于现固定资产的8倍。

  今天,进入十里炼厂,犹如置身油海塔林。那凝结着现代炼油工业神秘色彩的鳞次栉比的炼塔,密如蛛网的管线,银光闪烁的油罐,标志着“兰炼”正重视它昨

  日的辉煌:“兰炼”装置的数量为全国炼油厂之最;加工手段齐全为全国炼油厂之最;润滑油品种和数量为全国炼油厂之最;加工每吨原油创造的价值为全国炼油厂之最。“兰炼”不愧为共和国最大的炼油厂,它以精良的装备、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雄厚的实力,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诱人魅力和青春风采。

  我国唯一的大型钾肥工业基地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迫切需要钾肥。可哪里有钾呢?地质工作者几乎走遍了全国,也未找到理想的钾矿。后来,他们在察尔汗发现,有个总面积为 5856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的巨大盐湖,各种盐类矿物总储量高达600亿吨,价值12万亿元,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其中可用来生产钾肥的氯化钾占全国总储量的 1/3。然而。这里海拔2670米,没有淡水、没有生命,广袤而干涸的盐湖里,连一根草都没有。日月轮回,察尔汗就这样默默地沉寂着,成为“第二个月球”。

  要想得到钾,就必须征服“月球”。这是对一个民族勇气的考验。

  1958年,来自全国满、汉、藏、回、蒙等20多个民族的5000名勇士挺进察尔汗,要在这片无人区创建新中国第一个以盐湖为资源的钾肥厂——青海钾肥厂。

  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盐湖无淡水,要到几十公里外去拉。仅有的3辆水车怎能满足几千人用水?于是,水变得比金子还贵。一盆水,先淘米洗菜,再洗脸洗衣,最后洗脚。想吃点肉蛋菜,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工人们常年就着咸菜下饭,粉条是唯一的副食品。由于缺少住房,一顶单布帐篷挤进48人。察尔汁盐湖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别说干活,空手走路都会喘气不止;气候干燥多变,年平均降水量24.7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495.9毫米,一年四季只有酷热和寒冷,所谓“烈

  日炎炎六月雪,寒风瑟瑟夏日霜”便是盐湖气候的真实写照。

  生存苦,创业更苦。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铁锤、钢钎、镢头、铁锨是采矿工具;桶、锅盆、木棒、铁耙是“加工机械”;麻袋、竹筐、小木车是运输工具。开挖盐湖运河,人们赤足站在卤水里挥镐扬锨,脚上被冻裂的口子渗进卤水,似刀割般疼痛。有人哭了,却没有人退下来。运送光卤石矿时麻袋不够用,人们就拿出自己的衣服连背带抱。在浩淼的盐湖大地上,这支队伍像一支不屈不挠啃骨头的“蚂蚁”。就是凭着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盐湖人建厂当年硬是用双手筛出了950吨氯化钾肥;开创了我们这个农业大国钾肥生产的新纪元。

  1960年,是共和国事业的低谷,也是盐湖人情绪的低谷。贫穷、饥饿、死亡……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离开盐湖。5000人竟走得只剩下300人!这300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工人也有知识分子。人虽少,却都有为社会主义建设拓荒奋进的决心。江苏藉大学生窦昌华,就是那个时候主动要求到盐湖的。对他来讲,最大的困难不是恶劣的环境,而是缺少化验设备,缺少资料。就是在这种连生存都相当困难的条件下,窦昌华主持了多项从盐田提取氯化钾工艺的设计试验,为我国钾肥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已是钾肥厂总工程师的窦昌华仍信念不改:“这个地方是艰苦,但我热爱察尔汗。技术人员能搞出点名堂就是最大的满足。”正是有了这些“星星之火”,青海钾肥厂才奇迹般地发展起来。

  1967年自行设计建造的半机械化车间投产,年产6000吨钾肥;1968年,首次实现机械化生产,使生产能力提高 1倍,成本降低33%,产品质量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1984年,年产5万吨钾肥车间建成。1986年5月,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项目的年产20万吨氯化钾一期工程开工,于1989年4月初提前一年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外汇2600万美元。1993年 10月,年产80万吨氯化钾二期工程合作合资建设协议签订,总投资约为32.84亿元,计划1997年建成。这将使我国农业缺钾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缓解。

  青海钾肥厂建厂30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了近百万吨氯化钾和钾肥,为改善我国化肥结构严重失调的状况做出了重大贡献,钾肥厂人不怕任何困难的创业气概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财富。

  华夏第一大油田

  “大庆”这个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在建国 10周年大庆的前夕找到这个油田。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标志着举世闻名的大庆油田的发现。为了尽快使国家甩掉贫油的帽子,1960年初,全国人民总动员,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大庆石油大会战。当的,位于黑龙江省松辽平原的大庆油区,青天一顶,草原一片,人烟稀少。几万人的会战队伍挥师北上,一下拥到这片荒原上。正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吃住都很困难。在生活上,一无住房,二无炉灶,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在当地都难买到;在生产上,器材不齐全,设备不配套,汽车、吊车不足,草原上还没有修公路,运到火车站的几十万吨器材和整套的钻井设备,有些要用人拉肩扛的办法从火车上卸下来。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石油工人发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王进喜就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涌现出来的能吃大苦、耐大劳、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铁人”。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目前,大庆已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企业,现有职工26.7万人,仅专业技术人员就有5.3万人。大庆的国有资产原值已达240多亿元,年销售额达200多亿元。在全国500家大企业排名榜上,大庆石油管理局当之无愧地高居首位。

  作为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输出的滚滚油流支撑着我国石油产量的“半壁江山”;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大油田之一,大庆原油产量自1976年登上5000万吨高峰之后,已连续高产稳产19年,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说到大庆石油的开采,人们自然会想起从电影 《创业》上看到的滚滚乌龙从石油管口源源喷出的场面。刚开采时,确实如此,那叫作“自喷井”。渐渐地,油压减小,不能喷了,必须用抽油机将原油抽出。到后来,油压更小,必须这边打抽油井,那边打注水井。水,从这边用力注入地下;油,从那边用力抽上来。再往后,油更稀少。过去,1平方公里打10口抽油井,现在加密一次,再加密一次,每平方公里打50口井,甚至打100口井;而注水井,也已经从排状注水改为更密集的点状注水。形象点说,大庆的广袤原野,已经钻成了一个个“蜂窝窟窿。”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庆人以领先世界水平的“高压注水技术”、“二次加密技木”、“三次采油技术”等油田高含水期尖端开发技术,使油田青春长驻,连续高产35年,令世界石油同行惊叹不已!

  目前,大庆已开发的16个油田,占地面积多达1644平方公里。但大庆之“大”,更表现在它对共和国的贡献上。自 1960年以来,大庆已累计生产原油 13.78亿吨,为国家提供利税1439亿元,创汇440亿美元。这些数字对国家的经济贡献,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企业也无法比拟的。然而,大庆的贡献之大还远不止此。当年,是大庆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结束了100年来中国耻辱的“洋油时代”;而今,大庆在全油区综合含水高达近80%、可采储量已动用64.5%的困难情况下,依然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科技进步

  “稳油控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高产稳产年,为共和国快速前进的经济列车源源不断注入“黑色血液”。

  了解大庆,关心大庆的人们深知,大庆对中华民族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大庆精神”。大庆的艰苦奋斗精神已成为大庆为共和国奉献的“精神能源”,成为我国民族精神一种生动的体现。

  水利工程

  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在美丽富饶的川西成都平原上,有个完整的农田灌溉系统——都江堰,这是我国最早的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建在岷江上。岷江是四川省的一条重要河流,流量相当大。岷江经常发大水,淹没和淤平农田,水退落后又常常出现干旱现象,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灾患。为了彻底解决水患并引水灌溉农田,公元前251年,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采用了“分流守江,筑堰引水”,“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治水方针,率领当地百姓在灌县附近修建了这项浩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要工程有分水鱼嘴、飞沙堰泄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等3部分。分水鱼嘴是修建在岷江中的一道分水堤坝,它迎向岷江上游,根据江水的大小,按照比例把汹涌而来的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可泄洪排水,经灌县、乐山入长江。内江是人工渠道,主要用于灌溉,将水经宝瓶口引水口引入成都平原。内江的引水口高约30米,宽20米,长100米,比较狭窄,能控制进水的流量,其形状似瓶颈,故称“宝瓶口”。如果说内江是一条灌溉总渠,那么节制内江水量的宝瓶口则是渠首。

  为了调节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江心洲的东西两岸,各筑了一道石堤,名为内金刚堤和外金刚堤。与内金刚堤连接的是

  “飞沙堰”,堰顶比堤岸要低,水势特别大时,内江过多的水可溢过飞沙堰流向外江,使内江灌溉系统既能保持正常的水量,又解除了水涝之患。内江的石壁上还刻有24格“水则”,即水位标尺,一看即知岷江的水位高低。当水位达到12格时,江水就能漫过飞沙堰排入外江。“水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来观测河流水情的水位标尺。

  都江堰建成后,控制了岷江的水患,灌溉了成都附近的300万亩良田。《华阳国转。蜀志》说,当地从此“水旱从人”、

  “沃野千里”。都江堰水利工程建造时间之早、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科学、施工之合理、效益之巨,不仅在中国为“最”,在古代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它经过历代修整,至今完好,仍然在为人民造福。

  神州第一高坝

  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的二滩水电站,是我国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一座大型水

  电站,电站建在高山峡谷、千古奔流的雅砻江上。雅砻江水流湍急,尤其在二滩地段形成上百米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而且,这里距攀枝花工业基地只有40公里,是建设特大型高水头水电站的理想之地。

  在雅砻江建水电站是我国水电工作者多年的梦。为实现这个梦,1956年成都勘测设计院的3位水电工作者在此遇难;1983年,该院总工程师、二滩电站第一任总设计师殷开忠在此不幸殉职。艰难险阻挡不住建设者前进的步伐。1991年9月,二滩水电站正式开工,来自40多个国家的约500名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和5000多名中国工人披星戴月,日夜施工。短短的时间里,在两岸陡峭的山体里打通了两条1000多米堪称世界第一的导流洞,每个宽17.5米,高23米,相当于8层楼房那么高;还建设了相应的辅助工程,保证了大江截流按期进行。1993年12月10日,二滩水电站截流成功。一辆辆重型自卸车不断将沙石、粘土倾倒在横卧江中的上游主围堰基础上,层层增高,为大坝坝基施工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把奔流不息的雅砻江拦腰截断,江水驯服地钻进左右两个巨型导流洞,绕过坝区流向下游。

  二滩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单机装机55万千瓦,年发电170亿千瓦时。这3项指标仅次于三峡电站,而超过葛洲坝水电站。特别让世人瞩目的,是电站采用既能节省混凝土、又能减少工程量的溢流式双曲拱坝,高240米,比已建成的目前全国最高坝——龙羊峡水电站拦河大坝还高出62米,为我国第一座高度超过200米的大坝,在同类型坝中高度居世界第3。如此高的大坝,最大厚度仅56米,最小厚度才11米,与库容58亿立方米的蓄水量相比,这座大坝薄得简直像鸡蛋壳。另外,由于谷狭山深,二滩水电站的厂房全部建在地下。长 280米的地下厂房,高达64米,相当于25层楼那么高,其规模在全国水电站中名列前茅,装机规模在全世界地下厂房中位居第4。

  二滩电站的建设进度是:1994年9月大坝开始浇筑,1998年6月第一台机组发

  电,2000年全部工程竣工。这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为今后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世界水利第一工程

  三峡工程位于闻名遐迩的长江三峡西陵峡段的三斗坪。西陵峡是三峡最东一段,也是中国最长的峡谷之一。它具有峡幽、滩险的特点:两岸峰峦夹江,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多姿,飞泉倒挂如帘;江流回环曲折,礁石暗滩密布,浪涛汹涌澎湃,云雾升腾莫测;游人到此,无不有浪吞“天险”、气壮山河之感。

  1994年12月14日,在这惊涛险浪、悬崖横空地段的三斗坪,国务院李鹏总理庄严宣布: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李鹏总理在开工典礼大会上发表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讲话。他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又进行了近两年的施工准备,现已具备了开工条件。该工程计划在2009年全部峻工。到那时,一个宏伟壮丽的三峡工程将巍然屹立在中国大地上,她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建设好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在中国,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40年代在国内第一次兴起了“三峡热”。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在一次巡视长江的途中说:要驯服这条大江,就要立坝三峡!之后,围绕三峡工程出现了完全对立的两种意见:一种是赞成上马,另一种持反对意见。70年代在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时,党和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提出要把该工程看成三峡工程的实践准备和试验坝。进入80年代,“三峡热”再次兴起:一面是有关三峡工程的种种意见被提了出来,引起一场广泛的争论;一面是成百上千的专家、学者重新考察、论证。终于在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上以多数赞成票通过了 《关于兴建三峡工程决议》。

  三峡整个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994~1997年,要在三峡坝址长江三斗坪的南岸,再挖一条2公里多的新长江航道,宽约350米,令长江改道。同时,进行两岸的土石方工程建设,并实现大江截流。

  第二阶段:1998~2003年,长江截流后修筑大坝,这是三峡工程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长1983米,坝顶标高185米,正常蓄水175米。到2003年,与大坝工程同时进行的首批发电机组开始发电。

  第三阶段:2004~2009年,主要工程是将新开挖的长江航道截断,同时建起大坝厂房、发电厂、船闸等配套工程。这样,三峡工程将全部峻工。

  三峡工程将创造几十个世界之最。

  首先,它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的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其次,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工程,它的建成可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提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 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它的水电站将安装26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它的主体建筑物土石方开挖量、混凝土浇筑量、金属结构量、大坝坝体总混凝土量,都是世界已建和在建水利枢纽中最大的。

  它的双线五级梯级船闸,是世界上总水头最高(113米),级数最多(5级)的内河船闸。其单级闸室有效尺寸及过船吨位在世界已建船闸中都位居第一。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此外,三峡工程的坝址年迳流量、设计洪水洪峰流量等十几项指标都是水电工程中的世界之最。

  1994年6月,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全球超级工程会议,把长江三峡工程列为“世界超级工程。”

  不远的将来当你再游三峡时,在那瑰丽的三峡自然风光中将添置三峡工程这一人造世界奇观:巍巍大坝,宛如一道彩虹,横跨峡江之上,似一座“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600多公里长的宽阔湖面,百舸争流。日夜无阻,长江这才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沿岸将建起各具特色的新城、新镇、新农村,呈现出一派崭新的面貌。那时新的三峡风光,“唯有这边独好”。

  罕见的“人工地下长河”

  1994年10月10日,中外罕见的“人工地下长河”——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经过国内外建设者18年的艰苦奋战,总干渠实现全线通水。

  通水庆典的会场就在盘道岭隧洞工地现场,那是在距兰州70多公里的永登县郊外。老百姓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到这荒郊野外,等待通水的神圣时刻。甘肃省的老书记宋平赶来参加庆典并剪彩,他说:“引大入秦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民办成如此功德无量的好事、实事、大事”。

  “开闸了,通水啦!”人们望着喷涌的河水,眼泪哗哗地流。一位老大爷跪在渠边,眼泪汪汪地说:“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从甘肃省天祝藏族

  自治县的天堂寺穿山越岭,跨越两个流域,调水至兰州市以东 60公里处的秦王川。秦王川地势平坦,土质肥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适于连片发展灌溉农业及林牧业,但干旱制约了这一切。这里年降水量仅285毫米,粮食亩产只有60公斤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由于干旱缺水,28万农民长期不得温饱,大量土地不能开发利用。

  “引大入秦”是甘肃人的百年梦想。早在1908年,清末最后一任陕甘总督允升就曾派人前往大通河和秦王川两地勘查,提出“引大入秦”的设想。今天,百年梦想变成现实。

  “引大入秦”工程浩大,施工难度高,它的建成创造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又一奇迹,谱写了西北地区人民改造山河的光辉一页。

  它干支渠总长880公里,是引滦入津工程总长的3.7倍,居目前全国大型调水工程之首。

  总干渠和干渠由总长 110公里的 71座隧洞及29座渡槽、3座倒虹吸组成,比河南林州的“红旗渠”上的隧洞总长多79公里,名列全国第一。

  它最长的盘道岭隧洞长达 15.73公里,同长2.17公里的庄浪河渡槽、水头落差107米的先明峡倒虹吸均为国内或亚洲同类水利设施之最。

  它最早采用国际招标方式,中标参与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来自5个国家,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它的投资规模为15.7亿元,其中引进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23亿美元,在国内已建成的引水工程中首屈一指。

  “引大入秦”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从大通河引来4.4亿立方米的清澈河水,灌溉86万亩荒原,稳定解决灌区4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并能安置8万移民。久旱缺水的秦王川将变成一个粮、菜、果、肉齐丰收的绿州。成为甘肃继“河西走廓”之后的又一个农业生产基地。

  为改变秦王川严重缺水局面,甘肃省1976年就开始兴建引水工程,但因资金短缺,技术难度大,于1981年停建。最长的盘道岭隧洞是“引大”的控制性工程,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并伴有大量涌水,号称

  “世界地质博物馆”。当时由省内、国内最强的施工队干了整整3年,耗资过亿元,仅打通了不足1公里。照此速度,打通这一隧洞需45年,耗资数十亿元。严酷的现实迫使工程暂时下马。改革开放使甘肃省把眼光从国内投向世界。198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卡脖子”隧洞首先实行国际招标,日本的(株)熊谷组中标。随后,意大利的CMC公司,中国华水公司,中国铁道建筑工程总公司第15、16、18、22工程局,铁道部第1工程局,隧道工程局,水电部4局、5局以及甘肃省内一些建筑施工劲旅中标其他工程。加上担任工程技术咨询和监督的澳大利亚雪山公司专家,培训意大利CMC公司掘进机使用技术的美国人,展开了一场“多国部队”的隧道掘进大会战。

  国外的先进技术让中国人大开了眼界。日本人采用“新奥法”施工,用悬臂式掘进机掘进,创造了月进尺240米的施工新纪录。经过5年零4个月的艰苦施工,打通了隧洞。意大利CMC公司承建的是第二长隧洞——30A隧洞,他们采用先进的美制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这个形似火车头的“打洞大王”月进尺超过1公里,仅用13个月就打通了11.5公里的隧洞。“引大”的实践使人们又一次认识到科学技木的威力。

  在这场“凿山大战”中,勇于拼搏的国内工程队表演得也非常出色。他们担负着总于渠37%的任务。在“骑虎不下,背水一战”口号声中,他们战胜了数百次大小塌方,通过了罕见的大断层,克服特坚石的阻挠,创下了自己施工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使“引大”工程捷报频传,一步步走向胜利。

  万里长江第一坝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它像一条璀璨晶莹的大动脉,搏动在龙腾虎跃的神州大地;又像一幅泼墨洒彩的山水长卷,铺展于云天山海之间。然而,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我们才能驾驭它,充分利用它为我们造福。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就是我们驾驭长江这条巨流让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的工程。也是我们国家在长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葛洲坝水利工程建在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处——南津关以下2.3公里,距湖北宜昌市中心6公里,因坝址穿过江心小岛——葛洲坝而得名。说起葛洲坝的由来,还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古时有两位勇士运木材通过西陵峡,在宜昌西边遇上厂水妖,勇士与水妖大战了3天3夜,水妖被打伤一只眼睛后,仓皇逃出战场,而勇士乘坐的运木之舟也被搁浅在江中,最后化成了“搁舟坝”。因“搁舟”与“葛洲”谐音,又比较吉祥,所以大长日久,人们就改叫它“葛洲坝”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事实上葛洲坝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奔腾咆哮的长江巨流涌出三峡东口的南津关之后,流向由东往南急转90度,江面宽度由300米猛然间扩展到2200米,就像一把撑开的大扇面,同时水流也由急变缓。就在这宽展温顺的江心,有葛洲坝和西坝两个犹如巨人般的大脚,把江水分为三条水道,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他们像是3个同胞兄弟,朝夕相伴,而大江是长江主河槽,常年通航,二江、三江则在枯水期断流。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大建筑物组成:

  一是泄洪建筑。主要由3座巨型大闸构成,最大的是矗立在正中的 27孔泄水闸,它的最大泄水量为8.39万立方米;另外,在大江和三江分别布设9孔、6孔冲砂闸,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泄水拉砂;汛期泄洪保证枢纽工程的安全和航道通航。有这3大金刚守护着大坝的门户,使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它的最大效力。

  二是水电站。两座电站厂房分别设在二江和大江。其中,二江电站厂房内安装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大江电站厂房内安装14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这2座巨大的河床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为141亿度,比解放初期全国年发电量大2.3倍。

  三是通船建筑。包括船闸和航道,船闸为单级船闸,最大水头27米,大江一号船闸和三江二号船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闸之一,闸室长280米,宽34米,船只每次过闸时约51~57分钟,一次可通过总载货重12000~16000吨的船队;三江三号船闸,闸室长120米,宽18米,船只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可通过3000吨的客货轮和船队。

  葛洲坝工程,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这不仅在我国水利水电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大型水电站之一。全部工程设计工程量土石方挖填达1.4175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000多立方米,如果把它们垒成高1米、宽1米的堤,前者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后者可从帕米尔高原一直铺到东海之滨;金属结构安装6.41万吨,如果换算成小块钢铁,可装16000辆4吨解放牌汽车。

  葛洲坝工程是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兴建的。1970年12月31日,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中途因工程出现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而暂停施工,1977年以后工程建设速度加快,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到1983年7月第一期工程竣工。1981年在完成大江上下游围堰填筑的同时,开始进行第二期附属工程建设。全部工程于1988年底胜利完成。

  今天,当你乘江轮由三峡顺江而下时,你会感到因葛洲坝工程的建成,水位抬高20多米,上游回水将西陵峡段几个大险滩淹没江底,船身平稳安全了;江轮驶出南津关,你就会看到一座规模宏大的“水上长城”把长江巨流拦腰锁住,轰隆隆的发电机把丰富的水力资源转变为电力资源,将光明送进千家万户;江轮穿越二三号闸道时,有12层楼房那样高的闸道人字门叶那巨人般的风姿,将会使你惊讶万分:只见重达600吨的巨闸拔地而起,澎湃的水流瞬时将江轮抬至高空,即使遇到万吨船队驶来,调度员只要在闸室轻轻按动一下电钮,闸道内就会有10万立方米的水量吞吐进来,不一会儿,这些大艨小艟则可扬长而去。

  我国最大的城市引水工程

  1983年9月1日,是天津人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清澈甘甜的滦河水送到了天津市的千家万户,天津从此结束了“自来水醃咸菜”的历史。饱尝咸水之苦的天津人民,饮水思源,饮水思甜。为了不忘党的关怀、全国23个省市的支援和引滦工程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中共天津市委、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受770万人民的委托,在市区三岔河口建起了一座引滦入津纪念碑。纪念碑落成仪式也在这一天举行。海河两岸锣鼓喧天,彩球飞腾,数十万居民载歌载舞,喜庆滦水入家门。

  华北地区长期干旱少雨,特别是进入70年代后,水荒日益严重,不仅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用水也开始受到影响。位于渤海之滨的华北最大工业城市——天津市,问题更为严重,市民长期靠苦咸水生活。国家也曾耗费巨资,4次从800公里外的黄河引水济津,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1981年9月,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决定兴修引滦入津工程,把位于河北唐山地区的滦河水引进天津,并决定由天津市承办引滦入津工程。

  这是建国以来国务院批准的我国最大的跨流域、综合性大型城市输水工程。它包括引水、输水、蓄水、净水、配水等完整工程体系,横跨滦河、海河两个流域。工程规划将潘家口水库的水,经大黑汀水库,穿过分水岭隧洞,引入滦河,流入蓟县于桥水库,再经州河,过宝坻县九王庄引水闸,沿输水专用明渠,将水分别从明渠输入海河,从暗涵钢管输入天津市区 3个水厂。全线长234公里,共修建包括隧洞、泵站、沿河渠闸涵、倒虹水库水厂管道、桥梁等215个工程项目。其中引水隧洞长12.39公里,水流量为60秒1立方米,为当时国内最长引水隧洞。其他还有整治108公里的河道,开挖了1条长64公里的疏水明渠,修建12条倒虹,4座大泵站和1条26公里的双孔混凝土暗涵,铺设1条14公里的大型管道,建筑75座桥梁和3座变电站,新建1座可调蓄4500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和1座日产水能力50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这个工程每年可向天津输水10亿立方米。

  1982年5月11日,引滦工程正式开工。天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倒排工期,关死后门,背水一站”的方针,力争在1983年年底以前拿下整个工程。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全力以赴。解放军部队承担了艰巨的引水隧洞工程。最艰苦的地段9号洞,在整个施工中,大塌方260次。40米断层处,每3分钟塌方一次。工程指挥说:“什么是勇敢的人?只要你在9号洞下呆上6个钟头,不用干活,就可以称为勇敢的人。”在这里,有人曾15次被塌下来的碎石埋住,爬出来后,又义无反顾地冲进洞中;更有人终因险情难避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任务,有的战士一再推迟婚期。有一位广西壮族战士为了不延误家里弟妹的婚事,与未婚妻商定,按照约好的时刻,在相隔千山万水的两地,遥遥相拜,举行“两地婚礼”。婚礼结束,他又拿起安全帽,进了隧洞。这件感人的事在工地上传为佳话。

  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十分迅速,仅用1年又4个月便完工通水。经专家鉴定,工程质量基本优良。施工过程中,15个设计部门为工程提供了911张图纸,168个中央和地方单位参加了施工。整个工程共开挖土方 2730万立方米,开凿岩石 140万立方,浇混凝土 80万立方米,修建建筑物12万多平方米。宛若银河九天落,滔滔滦河水穿山越岭,越野走河直奔天津而来。据自来水公司化验,滦水入津后,每公升自来水所含氯化物比过去降低了88%,滦河水给天津人民带来了欢乐和力量,也给天津的工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10年来,风风雨雨坚持在一线的引滦职工把73亿立方米滦河水注入津门,有效地改善了天津生态环境,确保了天津东部沿海地带开发和重点工程急需。引滦沿线关键部位已建立微机监测,水质一直保持良好。

  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库工程

  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最早建成的一座大型水库,也是永定河治理和开发的骨干工程。它跨越河北省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县,控制流域面积43400平方公里,约占永定河流域面积的86%。水库总库容原为22.7亿立方米,后增至41.6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消除洪水对北京、天津及永定河下游地区的威胁,为首都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兼顾灌溉和发电。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中的一条大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仅次于黄河,所以有“浑河”、“小黄河”之称;下游泥沙淤积、河道迁徒无定,所以有“无定河”之称。历史上,洪灾频繁,威胁着北京和天津两市的安全。清代康熙年间,为加固河槽曾筑“永定大堤”,从此以后才名为永定河,但永定河并未安定,洪水仍经常决堤成灾。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官厅山峡的入口处建设一座大型水库,以绝永定河之患。1951年10月官厅水库开始动工,1953年顺利拦洪,1954年建成枢纽主体工程,1955年12月电站发电。

  官厅水库初建的工程主要有拦河坝、输水洞、溢洪道、引水隧洞和水电站厂房等。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土坝,坝高45米,坝顶长290米;输水洞在右岸,为无压马蹄形隧洞,洞长495.5米,洞宽8米;左岸布置开敞式正槽溢洪道,分2孔,每孔净宽10米,引水隧洞直径6米,长813米;电站厂房在左岸,装机3台,总容量3万千瓦。但是,水库运行10余年后发现:经历了1963年海河和1975年河南大水,泄洪标准偏低;库区泥沙淤积,防洪库容不足;经受邢台、海城和唐山大地震后,坝体还存在薄弱环节。为此,从 1966年开始,几经改建和修建:大坝加高7米,库容从 22.7亿立方米增加到41.6亿立方米;溢洪道增为4孔,每孔净宽13米,最大泄洪量比原来增大了近10倍,能防御可能出现的最大洪水;对拦河坝基砂层实行振动加密等抗震加固措施,从而更加强了水库建筑设施的坚固性和实用性。1989年,改建和扩建工程全部完成。

  官厅水库使用近40年来,效益十分显著:拦蓄了多次特大洪水,消除了对北京、天津及下游地区的威胁;平均每年为下游供水约8亿立方米,其中为北京市供水4.8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00多万亩;累计发电约30亿千瓦时。尤其在防洪与供水方面,官厅水库是京津两地的保护伞和聚宝盆。洪涝时,它保证了京津地区的绝对安全;天旱时,它将清澈透亮的水灌入万亩良田,送进千家万户,既滋润了禾苗,也渗入了人们的心田。

  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

  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淮河,为我国七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流经河南、安徽、江苏注入长江,全长约110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有近2亿亩耕地和1.3亿人口。由于支流多和黄河的夺淮注水,长期成了洪、涝、旱、碱等多灾害河。据统计,公元1400至1900的500年间,淮河水系发生重大水灾达350次,旱灾达280次。

  1950年8月,淮河又发生百年未有的大洪水,两岸受灾严重。不少村庄被淹没,来不及逃走的村民或翻船而死、或在树上被毒蛇咬死。当毛泽东主席看到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灾情的电报时,不禁落泪,当即批示,督促尽早治淮。1950年10月14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并拟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目的”的治淮方针。自此,中国人民全面治理淮河的宏伟工程正式开始。

  不久,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当时,“治理淮河,重建家园”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两件大事。百废待兴的共和国,显示出了她最初所特有的那种雄心和魄力。

  毛主席根治淮河的命令,使整个淮河流域人民欢欣鼓舞。从1950年冬季开始,在千里堤防上,80万劳动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工地,揭开了伟大治淮工程的序幕。参加治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有大学水利、土木等系的学生,有解放军官兵,有文教、医务工作者以及广大民工。到1951年7月,就修好了治淮工程的第一座大型水库——石漫滩水库。

  几十年过去了,其间艰难困苦百折不挠,终于建成了一批重要的水利工程:

  防洪方面,先后修建了南湾、宿鸭湖、白龟山、佛子岭等大中小型水库5400座,总库容达390亿立方米;修筑加固堤岸1.5万公里,新开和扩挖骨干河道20余条,扩大了入江入海出路,使泄洪能力从 1949年的8000立方米/秒增至2.3万立米/秒。

  防涝方面,开挖、整治了淮河内外水分流及新汴河、红卫河、惠济河等一批骨干河道配套工程,使1亿多亩易涝地中一半达到防涝标准,2200万亩盐碱地中的70%得到改良。

  灌溉方面,充分利用淮河水资源,兴建了淠史杭灌溉工程和江都排灌站,固定排灌站达4.1万多处,总装机达1000万马力,还打机井75万眼,使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达11295万亩,占全流域耕地面积的60%。

  发电和航运方面,已开发水电装机28万千瓦,疏浚了淮河干流盐河等老航道,扩大了老运河航道8000公里。整个工程先后投资达200多亿元。有人统计,到1990年,40年治淮的土石方量达326亿立方米,若按立方米排列可围地球绕上800多圈。经过治理,千百年来多灾低产的淮河流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里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棉花、油料各占1/4。

  治淮,是一项浸透了亿万人心血和汗水的伟业,是中国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的实践,功不可没。

  塔贝拉西水东调工程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104公里的印度河中游,矗立着世界体积第二大的拦河坝——塔贝拉水坝,大坝上游碧波万项,形成一个长80公里、面积26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它是世界上最大调水工程的主要供水源。

  塔贝拉水坝用 1.4亿立方米土石筑成,用这些土石垒成2米见方的大堤,可绕地球赤道1.3圈。坝长2743米,高143米,蓄水量137亿立方米。

  与塔贝拉水坝配套的还有曼格拉水坝

  (库容38亿立方米),6座控制闸,8条运河式的大渠 (总长663公里),400座建筑物,一年调水量148亿立方米,共可灌溉4872万亩耕地,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比我国最大灌溉工程——安徽淠史杭灌区还多4倍。此外,水坝还装机310万千瓦,向首都拉瓦尔品第供电;农电每度价格约合人民币 1分钱,是世界上最便宜的电价。同时兼有防洪、渔业、航运等效益。

  上述工程总称为塔贝拉西水东调工程,是巴基斯坦农业的命脉。1960年,巴基斯坦与印度签订了“印度河水利条约”,东部3条支流 (萨特累季河、比亚斯阿、拉维河)归印度全权使用。这样,巴基斯坦原由东部3支流灌溉的2300万亩耕地,必须改由西部调水来供应。调水要有稳定的水源,应将丰水期多余的水拦蓄起来。于是,在印度河干流建了塔贝拉水库,在杰卢姆河建了曼格拉水库。1976年塔贝拉水坝合龙,1982年基本完成全部配套工程,达到预期效益,除西水东调灌溉23200万亩外,还改善了其他2500多万亩农田的水利条件,保证4872万亩耕地旱涝丰收。为防止渗漏。部分渠道用砖衬砌。干渠通过萨特累季河时,采用倒虹吸管在梅尔西的河底穿过。

  巴基斯坦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雨季集中,“靠天吃饭”也不管用,没有灌溉就没有收成。1年有7个月基本不下雨,河流最大最小流量相差达百倍。1900年开始,印度河流域开凿许多运河 (即永久性水渠),其中:苏库尔堰灌溉系统拥有全长1.08万公里的运河网,7.7万公里的支渠,控制受益5018万亩,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灌溉工程。1950年在印度河上建成古兰·穆罕默德堰,扩大耕地面积 1705万亩。穆扎法加尔堰完工后,又使1035万亩沙漠可以耕作。塔贝拉西水东调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全国水利条件,使巴基斯坦灌溉面积达到2.15亿亩,占全部耕地的71.4%。

  面积最大的人工湖

  非洲加纳的沃尔特水库,达8480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湖,为我国最大湖泊青海湖(4583平方公里)的1.8倍。

  沃尔特河在非洲位列第9,长仅1600公里,流域面积40万平方公里。但它年平均每秒流量达1180立方米,可惜大部分在洪水期排泄掉了,枯水期最小流量只剩14立方米,几乎河底朝天,因此田园闹旱,居民连吃水都困难。要是筑坝拦蓄洪水,留着旱季慢慢用,岂不是好。

  1961~1965年,加纳政府在世界银行、国际财团联合投资下,在离海岸 10公里的阿科松博峡谷,筑了一座弧形重力大坝,拦断沃尔特河。坝高141米,长640米,体积794万立方米。另外在水库东岸一个小湾,建了高36米、长350米的马鞍形小坝,封住群山环绕的一个缺口。由于河谷盆地宽大,水源充足,不到两年就形成举世无双的人工“海洋”。它向上回流498公里,平均深度19米,最深75.8米,

  占据了加纳国土的3.6%,为此移民8万人。库容148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碧水粼粼,浩荡无边,许多山峰出水成岛,克瓦胡高原和阿克瓦皮姆山区被湖色涂抹得更加魅人;湖岸长达7200公里,驾艇循岸漫游,竟须耽延1个月之久。

  大坝西端建立发电站,装机90万千瓦,使加纳的发电量突增9倍,供应全国绰绰有余。70%的电力被外国设在加纳的铝公司利用,它们主要进口几内亚的廉价铝土,再用加纳的廉价水电炼铝,年产值2亿美元,而加纳得到电费1700万美元。电力还向邻国多哥、贝宁、科特迪瓦出口。阿科松博高楼林立,宾馆幽雅,成了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在沃尔特河口海滨、距首都阿克拉30公里的特马市,兴建了商港、军港和大型炼铝厂,成为加纳新兴工业基地和西非最大的人工港。

  沃尔特水库是非洲最佳淡水渔场之一,现年捕鱼4万多吨,相当加纳海洋捕捞量的 1/4。库区航运便利,轮船可上溯到塔马利港。大坝下游发挥灌溉效益,全年保持每秒1000立方米的稳定流量。1977年已在阿科松博下游24公里兴建灌溉工程,引水灌溉阿克拉平原的300多万亩荒地,保证加纳粮食逐步自给。

  当然,沃尔特水库也有许多弊端,但必竟是利大于弊。

  阿斯旺水库

  登上尼罗河畔阿斯旺高坝纪念塔,只见弧形拱桥式大坝拦断大河,万顷平湖似海如烟,水面游艇荡漾,两岸山头碧透。在这块人类古文明的发祥地上,曾经出现过金字塔、苏伊土运河等伟大工程,最近20年又建成了这个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

  尼罗河长度居世界第一,但流量排在40位之后,不及我国珠江的1/4。沿河气候酷旱,不少河段通过荒漠。除河口三角洲发展灌溉农业外,大部分河水白白流失于地中海。英国殖民统治时代(1902~1934年),曾在阿斯旺市建一低坝用于灌溉,先后加高2次,库容仅50亿立方米。1960~1970年,在低坝上游 (以南)7公里建成阿斯旺高坝(为区别于原有低坝,故称高坝)。坝顶长3830米,宽40米,高111米(相当30层摩天楼)。耗资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260万立方米,相当大金字塔的 17倍,河水向上回流,形成平均宽22.4公里,深91.5公里的人工湖,其中320公里在埃及境内,160公里在苏丹境内。水库蓄水量164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位;水库面积5120平方公里。库区移民10万人(埃及、苏丹各半)。3000年前努

  比亚王国遗留下来的13座神庙,在联合国援助下,亦从库区迁建于高处,得到妥善保护。

  规模巨大的阿斯旺水库,给埃及带来多大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国际上褒贬不一。埃及和美国科学家联合进行8年的调查评价,1982年宣称:阿斯旺高坝“是埃及在它经济历史上的一项最佳投资”,每年直接经济收益超过6亿美元。它可在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渔业、旅游业等方面产生具大效益。

  当然,阿斯旺水库也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一是一部分土地盐碱化;二是坝建成后泥沙入海量大为减少,加速尼罗河口海岸线的退缩;三是人工湖骤然增加的水体对地层造成压力,可触发地震。尽管有上述不足,阿斯旺高坝终归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水利工程之一。

  阿拉伯半岛的海水淡化工程

  地图上只见蓝色的虚线,全境找不到常年有水的河流、湖泊,这就是“无流国”。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集中着7个无流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北也门、南也门,总面积31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0万。大部分地方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内陆沙漠有时几十年不下雨,有河也是雨季有水、干季作道路的“时令河”。人们早年多靠游牧为主,有泉源的绿洲才出现小规模的种植业。

  无流国沙漠底下是个聚宝盆,除也门之外都是石油生产国,石油产量占世界1/4。有了石油美元就有可能发展海水淡化工程,完满解决用水问题。目前共建大小淡化厂1000座左右,日产淡水约600万吨,占全部生活用水供应量的90%。淡化海水耗电量极大,每吨成本超过37美元,

  比普通自来水高几十倍,再加长途运输和损耗,送到居民口中每吨最高成本可能超过100美元,比石油还贵。这些国家多以补贴价售水,每吨只收象征价若干美元,通过自来水管或水罐车供应到户。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淡化水生产国,日生产能力250万吨,占世界淡化能力的1/4。1970年在红海岸吉达市建成第一座淡化水厂,日产能力不过万余吨。此后陆续投资120亿美元,逐步解决了全国城镇和采油基地的供水问题。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厂设在朱拜勒,日产能力80万吨,通过长450公里、直径1.52米的管道,向首都利雅得供水:投资1亿美元,海水全自动化脱盐,处理后的海水即可饮用,质量不亚于自来水。更多的淡化厂是日产万吨的规模。许多工厂、医院、学校、旅馆,自建日产淡水500吨以下的小厂,就地汲取地下咸水加以淡化。还有安装在驳船上的流动淡化厂,日制淡水1.9万吨,向沿岸大单位和轮船供水。在全国公路沿线,少不了蘑菇状的水泥储水塔,每个家庭的屋顶也装置圆筒形铁罐,并安设自来水管通到居民点和居室,由淡化厂的供水汽车定时将水抽到罐内。

  水是科威特最稀贵的商品,过去从伊拉克进口,或由水井主人装在羊皮囊内高价出售。1950年在石油城建立第一个淡化厂,日产365吨。现全国日产量达100万吨,每人平均0.6吨,超过欧美居民的用水水平。境内遍布蘑菇状贮水塔,所贮淡水足供全国人民1周之用。在首都科威特城,3座美丽绝伦的水塔被视为国家的标志。科威特与西德合作建成的逆渗透式淡化厂,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流程。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文体建设 下一篇:伟大的工程  古迹工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