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

作者:崔玉亭 字数:26875 阅读:63 更新时间:2009/06/18

水生动物

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种类多,约有13万种,仅次于节肢动物而居世界动物种数的第二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据统计在18万种海洋动物中它占10万多种。大多数在海底或珊瑚礁上爬行,如鲍、笠贝、宝贝。而蛤蜊、蚶、海螂、角贝等双壳类、掘足类钻入泥沙中,如竹蛏可深钻达1米。又如船蛆、凿穴蛤分泌物质,腐蚀木材岩石,凿穴而居,这些运动范围不大。还有的终身不动,如牡蛎固着在岩石上,巨大砗磲能活200年,壳长达1米,体重200千克,从小固着在岩礁间,再也不移动。但也有许多活跃的种类,最活跃的要数乌贼、章鱼等头足类,它们用喷出射流的方式,高速飞驰。有的螺类腹足的前侧部分伸展呈瓣状,具有划水游泳的作用,它们螺壳很薄,如肋瓦类蜗牛。双壳类体后部有两根水管,有的种类如凹线蛤蜊用水管喷出射流,身体向反方向跳跃,而扇贝则用力快速闭合双壳,压挤水流自壳内喷出,能在水中飘游。还有极少数种进行浮泳,他们的贝壳较小,如舴艋螺、海若螺等足向两侧伸展如翼状,便于漂浮。它们不能抵抗海流和波浪只能随波逐流。

  鹦鹉螺的运动是比较特别的。

  鹦鹉螺的头足有达百根之多的腕,腕上无吸盘,但有粘液。它的漏斗由两叶组成、喷水时合成管。在海底它的贝壳向上,腕向下在岩石或珊瑚质海底爬行。它的腕向上,壳向下,像摇椅一样,慢悠悠地边摇边上升,停止摇动就下降。它是利用中心稍往下的排水孔,间歇地喷出射流来游泳的。喷水时,身体稍微旋转,使喷水孔朝下,似乎这样能获得某种向上的推动力。一旦出现紧急状态,它就急剧地喷出射流,飞快地逃跑。

  电鲇放电

  在了解电鱼放电的研究中,科学家用电鲇做了实验。将两条电鲇分养在两个水箱中,将两箱用导线相连。

  第一个实验:轻击甲水箱,电鲇发放2~5个电脉冲,乙水箱的电鲇产生逃避反应。

  第二个实验:用铁棒刺激甲箱电鲇,电鲇发放21~113个电脉冲,这时乙箱电鲇产生攻击电极行为。

  第三个实验:给甲箱电鲇喂食时,它发放14~562个电脉冲,这时乙箱电鲇做转圈游动,似乎在寻找食物。

  由以上实验表明:一电鲇受不同刺激则发放不同数量的电脉冲,同时引起另一电鲇的相应行为反应。可见不同电脉冲传递了不同信息,就像人类使用电报联络一样。

  有人观察,电鲇在繁殖季节,雌雄间对答式的发放定型的电脉冲串。这些电脉冲串因鱼种、性别、年龄而异。用以相互识别,招引异性,以及在促使同时排精排卵上起重要作用。

  电鲇放电,是在向同伴发出有无食物,有无危险的信号,它们放电也是在做自我介绍,完成婚配和繁殖后代。

  圆口鲶鱼爬上岩壁

  哥伦比亚的圣太列有一条小河,它流经的途中有一个深约六、七米的岩穴,穴内生活着一种叫圆口鲶的鱼。尽管河水飞泻入穴,形成瀑布,但圆口鲶还是能到达岩穴上面的河水中。难道说圆口鲶能飞上垂直的岩壁吗。它没有极其发达的腹鳍,看来不可能;那它是跳上来的吗?它没有可以跳六、七米的器官,也是不可能的。观察后发现,圆口鲶鱼是在岩壁上匍匐爬行到河里的。

  原来,圆口鲶有一张吸盘状的口,它能牢牢地吸在岩壁上,此外,它的腹鳍下面还有一个特殊的运动器官,这个器官和口相互交替地运动,圆口鲶因而能在急流内慢慢地沿着垂直的岩壁向上爬行,一直爬到上面的小河中。

  鱼类一些器官进化成为吸盘状,是与其生活环境有关的。一些生活在河溪中的小型鱼类,如爬岩鳅,它的唇大大地膨大,中央分开,当唇向外突出时,口就成为一个环状的吸盘。这种变异的口,使鱼可以从岩石表面刮食生长在岩石上的水草等;当山溪中因暴雨、山洪等流过时,吸盘状的口可使鱼固着在栖息场所而不致被冲走。我国长江以南的一些山间小溪的湍急溪流中,也生活着爬岩鳅等。

  市场上不卖活带鱼

  带鱼刺少味美,是人们十分喜欢的海产鱼之一。在鱼市或大型菜市场里,你有时会看到活的鲤鱼、鲫鱼、鲢鱼等淡水鱼,为什么市场上不卖活带鱼呢?

  鱼是离不开水的,无论是鲤鱼还是鲫鱼,凡市场出售活鱼的,都要用盆、水箱或水池子之类的器皿盛上水,把鱼放在里面出售。淡水鱼在市场上出售是因为有盛放淡水的容器。带鱼则不同了,它们生活在海里,首先要准备海水,不然它们无法正常生活,这个问题看来好像并不难,根据它生活的海水成份配制海水似乎就可以解决。但若把下面的几个条件综合在一起就不那么好办了。

  要想使带鱼生活在水族箱里的第二个问题是压力问题。带鱼是生活在海洋中下层的鱼类,海水对它们的压力比空气大得多,它们经常生活在这种强大的压力环境中,若是给它们造成一个这样的环境,鱼缸或鱼池要多大多深是可以想象的,又需配制多少海水也是可以想象的。如此大的水族箱和如此多的海水及旅途的费用就是相当可观的。这样500克带鱼卖多少钱呢?

  第三个问题是巨大的压力给捕鱼带来了困难。尽管带鱼可以到水域上层捕食,这说明它能调节对压力的承受力,但当捕网离水面时,由于空气中的压力太小,它很可能一下子承受不了这种压力而使鱼体内部造成致命的伤害,如鳔的突然膨胀以致破裂。这样,捕捞以致运输必须在海里进行。那么,要造多大的渔船而又能捕捞多少带鱼就成了又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假设上述三个问题解决了,卖鱼的商店要多大,你买500克带鱼售货员似乎要下一次“大海”为你捞一次鱼。当你花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钱买500克“活”带鱼时,真正拿到你手里的带鱼,由于经受不了突然改变的大气压是否还是活的呢?

  从上面这四个方面来看,市场上是无法卖活带鱼的。当然对于黄鱼等一些海产鱼类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尽管市场上无活的带鱼或黄鱼出售,但若作为特殊需要,比如海洋动物水族馆还是能将活的海产鱼类饲养得很好的,但其成本是极为昂贵的。

  鱼不怕冻

  冬天人们在河湖冰面上滑冰、滑冰车等,也有人凿开冰在那儿钓鱼,钓上来的鱼活蹦乱跳。为什么河水结了冰鱼不会被冻死呢?

  要说清这个问题,需从水和鱼两方面来讲。水从液体变成固体的冰需要散发热量,只有当水散热后达到0℃以下时,才开始结冰。而水的密度又比空气大,传热与散热比空气慢得多;无论河水还是湖水,水的体积都很大,这样传热或散热都是相当慢的;因此当天气很冷的时候,若达到了0℃以下时,水结冰只能是从河面开始,一层层向下传,并不是同时一下子就都结了冰。而未结冰的水一般都在0℃以上,海水结冰的温度比这还要低。因此,冬天冰下的水一般在4℃左右。

  鱼类生活的水域温度依种类有所不同,就以可结冰的水域来说,一般处于温带和寒带;而温带和寒带的鱼类,其正常生活的最适温度也各不相同,一般为    ~12 1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鱼类带来不适甚至灾难。当水温升高时,对鱼类带来的灾难要比水温降低时更大。当水温缓慢下降时,鱼类逐渐适应而活动逐渐减弱;当水表面温度逐渐降低时,鱼则从上层游向底层较暖的地方,而达到4℃左右时,一部分鱼类便很少活动或集中于水底处于麻痹状态而越冬。

  正因为冰下的水温与鱼类可越冬的最低温度相适应,因此虽河面结了冰,鱼类还是能健康的进行越冬而不会死亡。

  欧鲫和黑鱼能在全部冻结的冰块中若干周而不死。到春天河开冰化,它们又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据说有一次,一条黑鱼被冻在冰块内,被一只狗连冰带鱼吞入腹中,冰块在狗的胃中溶化,鱼活了过来;由于鱼在狗胃中的跳动而被狗吐了出来,鱼在冰面上蹦跳着,最后钻进了一个冰窟窿逃走了。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盖尔的博士,在一个大玻璃瓶里养了一些小荫鱼,由于天气太冷,瓶里的水全结了冰,瓶子也被冻裂。他把冰放到另一个容器里等它溶化,冰溶化后,里面的小荫鱼一条也没有死,仍然在新的容器里活泼地游泳。

  泥鳅吐泡

  泥鳅以经常钻进水底淤泥而得名。它不但能生活在清澈的小河里,也能生活在沼泽和泥塘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在泥鳅生活的水中,时常会冒出一些小气泡来。若是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盆中,观察它排出气泡的情况会更清楚。正因为这样,有人说泥鳅会吐泡,它真的会吐泡吗?它为什么吐泡呢?

  泥鳅在长期污浊水域与淤泥等缺氧环境条件生活的过程中,其不但具有用鳃呼吸的本领,同时其肠和皮肤也能进行呼吸,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水中缺氧时,或泥鳅处于泥浆中鳃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时,泥鳅的口可以直接吞入空气,空气进入布满血管的肠内,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血管进入泥鳅体内,而体内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通过血管进入肠内。肠内多余的气体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经由肛门排入水中,因此水中就出现了一串串的小气泡。

  由此看来,泥鳅并不是在吐气泡,而是类似一种“放屁”的现象。这些气泡是它进行肠呼吸时,所产生的废气的排放。

  闪闪发光的鱼鳞

  无论是美丽的金鱼,斑斓多彩的热带鱼,还是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鲤鱼、鲫鱼,它们在水中悠闲地游泳,在光的沐浴下浑身都会闪闪发光。鱼体外表披着鳞片,这闪闪的光就是来自鳞片。为什么鱼鳞会闪闪发光呢?

  原来,在鱼的真皮、鳞片上、下和皮下组织中,分布着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互相配合便形成鱼体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色彩。有黑色素细胞分布,鱼体呈现青色;黄色素细胞在透射光下,鱼体呈淡黄到深橙色,较密集时,鱼体则呈红色;红色素细胞,结构与黄色素细胞相似,在一般鱼中很少见,大多见于热带鱼类中;光彩细胞是一种不透明的结晶体构成的,这种结晶体叫鸟粪素,它能折射光线,在鱼体上呈银白色。

  光彩细胞在鱼类中很发达。鱼鳞上的光彩细胞折射光线后,给人以闪闪发光的视觉效果。

  鲫鱼的颜色

  鲫鱼、鲮鱼、青鱼、草鱼等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的淡水鱼类,腹面呈银白色、白色或黄白色,背部却是黑灰色、青灰色、深灰黑色。为什么这些鱼的腹面与背面颜色如此截然不同呢?

  原来这是长期生活而形成的一种保护色。从腹面的颜色来看,生活在水中的鱼,从水底向上看,光是从鱼背面射来的,由于腹面是银白、黄白或白色,就形成了一种消色作用;消色作用能消除鱼体的厚度,而使鱼体成为一种极为扁平的物体,敌害从下面就无法看到它。从背面的颜色来看,鱼体是以水底、水和水草等的颜色为背景,从上面往下看,由于鱼体颜体与背景颜色相似,即鱼体与水底、水和水草等的颜色混成一片;或者是由于断续的斑纹等,使鱼体的轮廓不易看出或消失,这种作用与斑马的条纹作用相同,因而,上方的敌害也不易发现它们。从而鱼体背腹这种不同的颜色就能使鱼类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种族延续下来,而那些体色不适应者则逐渐被敌害吞食而灭绝。

  海藻中不易找到单角鲀

  单角鲀生活在近海岸礁间大叶藻或鳗草多的地方,它们在这里觅食嬉戏。然而,你若是来到这里,想捉上几条或寻找它们并不一定那么容易。你也许花了好大的功夫,它就在你的脚下,你却还没看到它哩!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单角鲀具有一种保护自己的适应现象,这就是拟态。当生活在海藻中的单角鲀头向下倒立在水底时,其瘦长的体形、绿色的斑纹及正在波动着的鳍,看上去很像海藻的叶,你若不知道怎么能找到它呢?有时你也许看见了它,却以为是一片海藻的叶子呢!

  鱼类的拟态是保护自己、躲避敌害的一种适应。在水中生活的鱼具有拟态的种类还不少呢。

  在澳大利亚近海有一种叶海马,身体周围具有很多棘状或膜状的突起,有些突起变成了叶状的扁平体,在水中展开时,和一片海藻没有什么区别。

  生活在海底的毒鲉鱼,它身体的一半埋在砂里,一动不动,看上去就像一块石头。雀鳝在小心地徐徐游向猎物时,很像一块长满青苔的浮木或木桩。在太平洋的某些岛上,生活着一些小鱼,身体很像沼泽内生长的树叶,平时它们在树叶间游来游去,很像一片漂浮的叶子。据说,当你用网把它们捞上来时,它们纹丝不动,因而你很难分清哪片是叶子,哪“片”是鱼。

  鱼能同时看清前后的物体

  眼睛是人与动物的视觉器官,同样鱼的视觉器官也是眼。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首先是来自物体的光线射入眼睛,被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所感受,兴奋被传入脑后产生的视觉映象。因而,任何眼的结构都无不像是一架照相机。不论是人还是鱼都是如此。

  眼睛能看到的物体范围称为视野,视野的大小以度数表示。就单只眼睛来说,人眼垂直面上的视野为134度。淡水鲑鱼为150度;人眼水平面上的视野为154度,淡水鲑鱼为160~170度。这是由于鱼眼水晶体大,并且突出而能接受更大角度射来光线的缘故。但是人的眼睛均生长在头的正前方。双眼视野为120度;而鱼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双眼视野仅为20~30度,或者没有双眼视野。眼长在侧面的鱼类,鱼眼视觉基本上近乎于平面的视野范围,因此自然能同时看清前后的物体了。它们所看到的前后物体,与人单眼看清正前方左右物体的情况是一样的。若人眼长在两侧,同样也可以同时看清前后物体的。

  但是,由于鱼眼不能调节,且又生在头的两侧,鱼对于头前和身后一定区域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鱼类的头前无视区较大。

  由于水与空气折射率不一样,陆地上物体的光线折射入水后,鱼眼也能感受到,并且感觉的距离比实际距离要远得多。因而鱼类能发现岸上的人与物体而迅速游开;但如果物体很低,由于水面的反射作用,鱼是看不到的。

  由于鱼眼的水晶体是圆球形,其曲度又不能改变,因而不能对远近不同的物体光线入眼进行调节,鱼大部分都是极度近视的,一般只能看清30~40厘米远的物体,至多也不过10~20米。

  鱼类在不同环境中生活,鱼眼也形成了特殊的适应形式。例如生活在沿海的弹涂鱼,眼突出,鱼膜相当弯曲,水晶体稍扁平,视网膜上圆锥细胞多,适于离水在空气中观察物体;四眼鱼的眼球在水平线划分成两部分,上部分适于空气中观看物体,下部分观看水中物体,当它在水面游泳时,无论是空气中还是水中的食饵,均逃不出它的视线;生活在深海的后肛鱼,具有像望远镜一样的眼,这种眼呈圆筒状;还有一种柄眼鱼,也生活在深海,它的幼鱼,眼窝区向头的两侧外方突出,变成长柄,眼睛生在柄的末端,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在盲鱼更为明显。由于长期洞穴黑暗的生活环境,眼已起不到什么作用,因而眼完全退化而成了无眼的种类。

  能迅速变换体色的鱼

  有些鱼不但具有和环境相适应的保护色,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其体色还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石斑鱼,能很快地从黑色变为白色,黄色变为绯红色,红色变为淡绿色或浓褐色等,它们还能使很多的点、斑纹、带和线变得忽暗忽明。据观察,这种鱼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出6种不同的底色。为什么石斑鱼等能迅速地变换体色呢?

  首先我们知道,鱼体的色彩是因为鱼体的皮肤细胞内含有色素的缘故。色素细胞共4种,即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鸟粪素细胞(或称为虹彩细胞)。由于色素的多少不同,色素的转化,以及分布而形成了色彩各异的鱼类体色。另外,鱼类的色素细胞的形状极易改变,不同的形状,会显现出不同的色彩来。色素细胞在鱼体皮肤中,一般呈双层;上层的色素细胞分布在表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中,下层则在皮肤的紧密结缔组织中。上层的色素细胞对鱼体颜色的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研究表明,鱼体黑色素细胞附近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系统控制着黑色素细胞的生理活动;同时,脑下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控制黑色素细胞的生理活动,但作用的速度比神经控制速度要慢得多。至于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则是由激素进行控制的,它们与神经系统无关;因为形态学的研究表明,这两种色素细胞附近未发现有神经末梢。

  鱼类之所以能够变色,主要是受环境的刺激。这些刺激包括从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以及触觉等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是通过神经传至脑,促使脑的相适应的反应下传至一定部位,或通过脑下腺分泌激素经血传至一定部位,最后各种色素细胞得到信息而分泌适宜量的色素。刺激不同,分泌色素的种类与量就不同,从而显示出不同的体色变化。这种体色的变化是与环境刺激的统一。有人曾以人类的面部颜色的变化来比喻这种变化,他说,人类突然受到刺激,面部颜色可以很快地变红或苍白。

  鱼类死后的颜色有很大的变化,活着时和死后数小时颜色完全不同的也很多。具有美丽虹色的羊鱼,从被捉住到死亡,其间颜色最为美丽。据记载,在罗马时代,大型宴会上常常把活的羊鱼放入鱼缸内,作为桌子上的装饰品。请客人们来观看它在死亡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颜色。

  无论是石斑鱼还是羊鱼,都是较为名贵的食用鱼,在我国南海这两科鱼的种类也不少,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胎生的鱼

  鱼类繁殖后代,大多是以产卵的方式来进行的。但有些鲨鱼,被捕捞后,从雌鲨腹中却发现它们怀的不是卵,而是鱼。这是怎么回事呢?

  鱼类繁殖后代有三种方式,即卵生、卵胎生和胎生。

  卵生是雌鱼将成熟的卵直接产入水中,经雄鱼在水中受精而繁衍后代的形式,大多数鱼类是卵生的。卵生的鱼类,由于亲鱼对其所产的卵无法进行保护。加上环境因素及敌害的破坏,真正能发育存活的数量极少;由于长期进化的结果,卵生鱼类的产卵量相当可观。一般来说至少要有数百粒,最多的翻车鱼一次产卵可达3亿粒。也有些卵生鱼产卵不多,如罗非鱼,但它们的雌鱼将卵含在口内孵化,这样也保证了后代的延续。

  卵胎生是指卵在雌鱼体内受精,并在雌鱼生殖道内发育。这种繁殖方式仅仅是卵在母体内发育,而营养的供给还是由卵本身提供。就像鸡蛋中孵出小鸡一样。这里只不过是“蛋”保存在雌鱼体内比体外安全一些,可以更好地保护后代。以这种方式繁殖的鱼类主要有 、海鲫、食蚊鱼和大多数鲨鱼。

  胎生是指卵在母体内受精和发育的繁殖方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与母体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胎儿通过一条类似脐带的组织在循环上与母体相联,即其营养既依靠卵黄供给,又依靠母体供给。由于与母体相联系的结构与哺乳动物在本质上不一样,所以我们只称它们为“假胎生”。由于胎生对于繁殖后代有可靠的保证,因而每胎所产仔鱼是不多的,一般只有几条,最多也不过几十条。胎生在鱼类中是少见的,主要有真鲨科鱼类,如大青鲨。

  没有鳞的鱼

  鲤鱼、鲫鱼、黄花鱼等鱼的身体表面都覆盖着鳞片。黄鳝、鲶鱼等却没有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鱼的身体表面都包着一层皮肤,皮肤是保护鱼类身体很重要的结构。不同种类的鱼,皮肤的结构不一样。有的皮肤上覆有鳞,如草鱼;有的皮肤上只覆有局部鳞,如镜鲤;有的皮肤上覆有极细的鳞,而且被粘液裹住,一般不容易看出来,如泥鳅;有的鱼皮肤上鳞已退化,如黄鳝。

  鱼鳞是皮肤的衍生物,也是保护鱼类身体的结构。鱼有鳞或无鳞是鱼类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没有鳞的鱼,它们皮肤上有其他结构起着鳞的作用。如黄鳝体表粘液很多,也有的鱼皮肤紧密厚实,这些结构已足够保护鱼体长期生存下来。

  此外,还有些无鳞鱼是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

  能发电的鱼

  发电机能产生电,电池能放出电,这已是常识,不足为怪。

  鱼类也能放电,似乎也有耳闻,为什么鱼也能发出电来呢?什么鱼能发电呢?

  在讲这个问题前,先来讲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位归国华侨在安徒生号远洋货轮上工作时亲眼所见。

  有一天,这位船员来到巴西尼提罗小城旅游观光。归途中,由于天气太热,他们想到附近的棕榈林去休息,忽然发现树前有一群人围在那里,吵吵嚷嚷好不热闹。上前一打听原来是在捕鱼。他们看到捕鱼的人先把水牛赶下河,只见牛在水中一起一伏,突然身子一扬,拔腿便向岸上冲来,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要杀它一样,拼命逃跑。接着捕鱼人又将另外一些公牛,公马赶下河去。不过几分钟,这些马也如临大敌,拼命窜向岸上来。待如此几次过后,只见那个捕鱼人手拿鱼叉,猛地跳进河里,似乎很有把握地向水底猛的一叉,果然叉上一条2.5米左右长的一条大鳗鱼来。

  原来这就是会发电的鱼中的一种,叫电鳗。电鳗尾部的两侧各有两个发电器。每个发电器都是一个大而扁平的结构,由多数与身体纵轴平行的六角形柱组成,每个柱由纤维状组织隔开。这种柱又由薄膜把它分成许多小室,每一小室都有一枚电板。电板的一端与神经末梢相连,神经末梢联结起来后与供给发电器的一条主神经相接,这条神经与脊柱内特定部位相连。在电板上,在神经末梢的一端为阴极,另一端为阳极。当电鳗受到外来的侵扰时,它的肌肉就会收缩与振荡,从而放出极强的电流来。据研究,电鳗放电的电压或高达300伏特。所以前面所讲的牛马惊恐逃跑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了吗!不逃会丧命的。

  无论哪一种放电的鱼,在短时间内多次连续放电与其体力有关,待它精疲力尽之时也就无法再放电了。因而渔人此时再去捉它,它已无电可放,而只有落入渔人之手了。

  无论淡水鱼还是海水鱼,都有会放电的种类。比较有名的放电鱼还有电鳐。电鳐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骨鱼类。电鳐一般每次放电电压为 70~80伏特,往往在连续放电中的第一次达100伏特。最大的电鳐放电可高达200伏特。

  此外电鲶、长颌鱼、瞻星鱼等也能放电。这诸多的放电鱼类,其放电器结构与位置并不完全相同。但无论哪种鱼,放电都与取食、自卫防御等习性有关。

  鱼类洄游的习性

  鱼类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生理习性的需要,形成定期、定向的群体规律性移动称为鱼的洄游。鱼的洄游有四种,索饵洄游、越冬洄游、生殖洄游和垂直洄游。为什么鱼类要洄游呢?各种不同类型的洄游,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索饵洄游,鱼类在接近性成熟时期和生殖以后,身体进行生长和发育、积累或补充营养、供生殖腺发育利用或补充生殖时的过度消耗,追随食饵而进行的洄游行动;有很多鱼在生殖洄游之前进行索饵洄游,但大多数鱼类在生殖之后作强烈的索饵洄游行动。这种洄游主要在于索饵,因此洄游的方向、路线和时期不十分固定,变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食饵的分布与移动。索饵洄游路线的长短也是根据食饵的分布情况,如大西洋鳕鱼往往洄游到2000公里以外的地方。

  生殖洄游。鱼类性成熟时,其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刺激引发它将有产卵的行为。由于它对产卵场所的条件有一定要求,因而历史上就形成了这种鱼沿着一定的路线、在一定的时期,向产卵场洄游。生殖洄游的特点是鱼群聚集的数量很大,路线、方向和时间一般是固定的,生殖洄游依鱼种类不同,有三种类型。一是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如大黄鱼、小黄鱼、鳓鱼,鲐鱼等等。二是由大海游向江河,或由江河下游游向上游。如鲑鱼、鲟鱼、鲥鱼、银鱼等。三是由江河游向海洋。如鳗鲡。

  越冬洄游。越冬洄游又称为季节洄游。有些鱼随着自己适宜的水温和海流进行洄游,避开不适宜生活的水域。如我国东海产的带鱼春季北上,夏季南下的洄游。

  垂直洄游。有些鱼经常夜里从水底游向水的上层,进行索饵等;白天栖息在海底,这种垂直的移动也称垂直洄游。垂直洄游除与饵料有关以外,光线也是重要的原因。

  鱼类的洄游原因很多,并且是错综复杂的,互相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鱼类洄游有一定的规律,能定期成群在一定地点出现,这就形成了渔场或者是仔鱼与鱼卵的产地。根据鱼类洄游的规律,对渔业捕捞和资源保护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鱼儿离不开水

  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鱼鳃位于鱼头部两侧的鳃腔内。一般来说,鱼具有4对鳃。鳃将水中的氧气吸收进入体内。并将体内循环排出的二氧化碳送入水中。

  当鱼离开水以后,由于空气中水的浓度极低,鳃片上的水份渐渐蒸发进入空气,致使鳃很快地变干,鳃片互相粘在一起。互相粘在一起并变干的鳃片无法完成呼吸的生理功能,鱼得不到生活需要的氧气,也排不出二氧化碳。就会窒息死去。因此,一般情况下,鱼离开水后不久就会死亡。

  接吻鱼接吻

  在观赏的热带鱼中,有那么一种色彩一般,其貌不扬的鱼。但它却能够博得人们喜爱。当两条鱼迎面相遇时,双方都伸出自己的口唇,热烈地亲吻起来。这就是接吻鱼。也有人称它吻嘴鱼、香吻鱼、接吻斗鱼等。它们真的是在接吻吗?它们为什么接吻呢?

  原来,接吻鱼与其他动物一样,在其生活中,有占区行为。当它自己的领地被侵犯或侵犯其他鱼的领地时,便以自己具有许多锯齿的宽唇向对方发起攻击,双方的互相撞击冲突都是以唇来进行的。当二者对面相遇时,看来似为亲吻的现象,实际上是它们攻击对方的形式,并不是什么亲热的表现。有人发现,二月龄的接吻鱼便开始有占区与攻击对方的行为。

  接吻鱼性情温驯,只有在“保卫家园”和抢食活饵时才攻击自己的“同胞”,但从不攻击其他鱼类,接吻鱼习于以口唇刮食鱼缸上的藻类,因而有清道夫的美名,这也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之一。

  离开水能生活的鱼

  鱼是在水中游的动物,它们离不开水。然而,有时你会看到一些鱼,如泥鳅、黑鱼、鳝鱼等却能较长时间地离开水而不会死,为什么呢?

  原来,鱼离不开水是指普遍现象而言,是指鱼用鳃呼吸而言。有些鱼,由于长期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不但具有主呼吸器官——鳃,还具有一套适应缺水环境中的副呼吸器官。这种副呼吸器官可帮助鱼在缺水或无水环境中进行呼吸,从而补足了生理的需要。由于不同鱼类生活环境的差异,它们的副呼吸器官也不相同。例如黄鳝,它的副呼吸器官是口腔与咽喉内壁上的毛细血管,这些密布的毛细血管,可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当黄鳝潜伏在泥中的时候,它吞入空气至口腔,通过毛细血管缓慢地进行着呼吸。因此,它在泥土中越冬,可以直接利用空气进行呼吸而不至于死亡。又如泥鳅,它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利用皮肤和肠子进行气体交换。据报道,泥鳅肠子后段的呼吸能力很强,可以达到其呼吸需要量的1/3。而黑鱼、攀鲈的副呼吸器官是鳃腔背部的迷路囊;肺鱼的副呼吸器官是鳔。正因为副呼吸器官能辅助鱼直接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的生理过程,因而具有副呼吸器官的鱼才能长期在无水的空气环境中生活。

  ?鱼免费旅行

  在我国近海生活着一种奇怪的鱼,它有修长的身体,头顶上长着一个类似人们用的印章一样的椭圆形印子,因此给它起了?鱼这样一个名字,也有人叫它印头鱼。?鱼常常把这个印子吸附在鲨、鲸等动物的腹面,有时也能吸附在木船底下,这样,它就随着其他动物或木船在海洋中毫不费力地旅行了。因此有人说它是免费旅行家,其实倒不如说它是“偷乘家”更贴切些。

  鲍鱼为什么能免费旅行或者说偷乘呢?看一看它那特殊的印子就明白了。?鱼头顶上的那个印子,是个吸盘,长度约为体长的1/4,它是?鱼背鳍的一种变态。?鱼的第一背鳍变成了椭圆形,椭圆吸盘内有许多成对的横列骨板,骨板后方常有一些小绒毛状的刺;骨板与骨板之间有间隙,吸盘周边与骨板间也有间隙。整个印子就像一个橡皮碗似的,只不过这个橡皮碗的底面上镶有一些棱条。当印子与其他动物身体接触时,由于流动的力量,印子内的海水被排出来,因而印子与其他动物的皮肤紧紧贴在一起;造成印子与其他动物皮肤间的真空,而外界海水压力比印子内的压力大,就使印子牢牢地吸在了别的动物体上。

  当别的动物在海洋中旅行时,?鱼就毫不费力的随其远航了。当寄主动物来到食物丰盛海域饱餐的时候,?鱼就能得到浮在水面的食物碎片,但有的时候,?鱼只把鲨鱼等当作运输工具,被带到饵料富足的地方,到达那里后,它就与携带者分离,单独摄取食物。

  据说,有时?鱼也钻进旗鱼、剑鱼、翻车鱼等大型硬骨鱼的口腔或鳃孔内,这时只好忍耐一下了。?鱼这种行为不但可以避开敌害的攻击,而且还可在“主人”身体内找到一些食物碎片充饥。

  ?鱼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我国、非洲等沿海都有。由于它有极大的吸力,有人把它捉来,在其身上系上一根长绳子,然后放入海里,用它来做活鱼钩。据说有人竟用它钩上过40公斤重的大鱼呢!

  仰游的反游鲶鱼

  水里生活的鱼,游泳时一般都是腹面向下,身体与水面保持平行。如果它们腹面向上,一般来说不是已死,也差不多快要死了。然而确确实实有那么一种鱼,它们游泳时腹面却是向上的。

  这种鱼就是反游鲶鱼,在国内的一些书籍上,也有称其为反游猫鱼的。反游鲶鱼是鲶鱼科歧须鲍属鱼类。因此还有称它为歧须鲶的。反游鲶鱼生活在尼罗河和刚果河中。因为任何鱼只要腹面向上就意味着死亡,它们一时便成了人们珍藏的宝物,因而引入家中驯化饲养,成了名贵观赏热带鱼中的一员。据报道,当1955年初次引入日本时,曾在养鱼的行家们中间引起了轰动,竞相奔走,以一睹此鱼为快。

  反游鲶鱼为什么反游呢?据研究认为,是它耳内平衡器官的逆反所造成的。据观察,反游鲶鱼并不总是反游的;它的幼鱼时期和正常鱼一样地游泳,随着鱼的长大,反游次数增多,等到长成了大鱼就基本上成了仰泳的好手。只是在避敌或掠食的一刹那是正常的泳姿。

  奇形怪状的金鱼

  金鱼是大家喜爱的观赏鱼类。它们有的身白头红、有的身披彩袍、有的如锦似锈,有的体色或黑如墨、或白如雪、或红似火,真是千姿百态,光怪陆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形怪状的金鱼呢?

  原来,金鱼的祖宗就是我国东部普通的鲫鱼。只要仔细看看金鱼的鱼苗,就可看到金鱼与鲫鱼的鱼苗几乎很难区分。金鱼之所以有这样多的品种,是和近千年来劳动人民的精心选育分不开的。据传金鲫发现于晋朝(公元265~419年),而正式作为观赏鱼则是在南宋早期。据陈桢教授考证,金鲫的发源地是嘉兴月波楼下的陆瑁池和杭州的六和塔后池中,自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盛行放生,金鲫带有神秘色彩,更是放生对象。据说,唐代已有专放鱼鳖的放生池,到南宋时期则由放生池移入家池,从此金鱼便由野生过渡到池塘饲养的半家化阶段;至明代有了盆、缸养金鱼的方法后,饲养金鱼得以普及,从而进入了盆养家化阶段。到了清朝人们则已开始有意识地选种培育,最终培育出今天的几百个奇形怪状的金鱼品种。

  为什么普通鲫鱼会变成美丽的金鱼呢?家化是形成金鱼品种的决定因素。野生时金鲫产生的个体变异是很难保存的。盆养家化后,生存竞争的现象消失了,而水质、营养、饲养方法等因人因地而异,促使金鱼发生变异,如体形,鳍、鳞片色素细胞等都发生不同形式与程度不等的变异。饲养者再将新奇变异的金鱼挑选出来,加以定向培育或互相杂交,一代代就逐步培育出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不同品种来。

  据报道,欧美各国人民也十分喜爱金鱼,现欧美各国饲养的金鱼,最初都是由我国传入的。17世纪传入英国,1874年传入美国。日本的金鱼,最早是1502年由我国传入的。我国是金鱼的故乡。

  会射水捕虫的鱼儿

  鱼以水中的昆虫为食这是人们熟知的。但也有些鱼能跳出水面捕食陆生昆虫。这之中,射水鱼是一位知名者。射水鱼以其百发百中的射水技艺闻名于世,故有人称它为射击鱼。

  射水鱼生活在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带沿海和河川中。当它看到一只虫子停落在水中的植物上时,便慢慢游到附近。当距猎物0.6~1米远的时候,将头伸出水面。向小虫射出水珠,小虫被击落水中,便成了它的美餐。射水鱼的射水技术十分高超,不但百发百中,还能向正在飞行中的小虫发动攻击。正因为它有如此高超的射击本领,反而使水中的小虫、小虾免遭灾难了。

  为什么射水鱼能够射水捕虫呢?这和它口腔及眼的结构有关。射水鱼的眼睛大而突出,转动灵活,视网膜极其发达。它不但能看清水中的物体,同时还能看清空气中的物体。射水鱼的口也很特别,在其口腔上部有一沟状的结构,和舌贴合时,便形成了一个管子,舌头上下波动便造成了水珠和射出水珠的力。

  据报道,有的地方十分喜欢养射水鱼。用它作一些精彩的射击表演,如将燃着的火柴或蜡烛击灭等。这种特技表演的最远射程可达5米。但也有饲养者因疏忽而被其射出的水弹击中了眼睛。

  鱼能停在水中不动

  在鱼池或鱼缸面前,我们时常会看到鱼一动不动地停在水中,就好像是处在琥珀中的情景似的。鱼为什么能停在水中一动不动呢?

  首先是鱼生活的环境,它们生活在水中。水与空气相比,水的密度大,比重也大。鱼儿在水中活动,就是克服水的密度带来的压力;它们水平运动时,靠鳍划动,就产生了水平的运动。若做上下垂直运动,就需要它身体的比重小于或大于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鱼类的身体产生了一种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这就是生长在鱼腹内的“鳔”。当我们剖开一条鱼,尤其是新鲜的鱼时,在其体腔背面有一个囊状小气球似的鳔。鳔内充有气体。当鱼在水中生活时,鳔内充满气体,鱼体比重小于水,身体自然上浮,当鳔内一部分气体排出后,鱼体比重大于水,自然下沉;当鳔内气体适宜,鱼体比重与水相等,自然就停止在某一位置不动了。由于鳍及其肌肉与鳔的协调配合,鱼体就显现出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运动形式了。当然,也就可以保持在一定位置静止不动了。

  身体会膨胀的河豚

  江河湖海中的河豚有时会膨胀得像只气球,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为什么它的身体会膨胀呢?

  河豚身体的膨胀是和它身体的结构分不开的。河豚肠子前端的食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大袋子,可以充气胀大,而它的腹部皮肤又很松弛,能随食道的扩张而胀大。当河豚遇到敌害时,它就很快地冲向水面,张嘴吸进大量的空气,空气迅速地进入了食道而膨胀起来。这样,河豚的身体就膨胀起来像只气球一样。由于空气的比重小于水,胀大的河豚就漂浮在水面上,它的敌害由于“误会”而河豚得到了保护。

  河豚使用这种逃命的方法,是其长期适应环境的进化结果。

  弹涂鱼上树

  在我国南方沿海有一种名叫弹涂鱼的小鱼,它以蹦蹦跳跳而著名,故有跳跳鱼之称。有人介绍说,它不仅可以在滩涂上跳来跳去,而且靠着肌肉发达得像人肘似的胸鳍,能爬到树上去,玩上半天,再回到水里。

  由此来看,弹涂鱼是可以上树的了,那么,它是跳上去的,还是爬上去的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从两个方面来研究。首先是弹涂鱼的生活环境问题。弹涂鱼生活在海水及半咸水的河口附近,当潮水高涨时,它们活动在被水淹没的红树灌木附近。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特有的植物群落。在海岸河口处的浅滩上,稠密的灌木林,枝杈密布,气根纵横交错地生长在海滩的污泥中。潮水涨高时,树冠好像浮在水面,很像绿色的岛屿。

  其次,是弹涂鱼的活动方式。弹涂鱼在海水低潮时,经常在红树沼泽的泥滩上跳来跳去,捕捉食物。它们常常爬到红树的根上去或爬到水流中央的石头上。

  从上述两个方面,不难看出,弹涂鱼的生活环境,有两种情况:一是潮水上涨时,它生活的红树灌木基部处于水中;二是它习于跳跃或爬行到水外取食。当红树林处于海水包围之中的时候,弹涂鱼爬出水面,栖于红树之上是毫不困难的。当潮水退下去的时候,树上的弹涂鱼是向上跳还是向下跳可能不难想象了。

  弹涂鱼习惯在泥沙滩中穴居,据记载,当地渔民,一般都用竹筒捕捉。据在南方所见,当地小饭馆将此鱼放在一种普通的盆内,待有人欲点此菜时,倾入炒勺内烹之。可见此鱼跳跃的并不算高,恐怕跳上或爬上红树都不太可能,而是在潮水中它们离水而来到了红树上呼吸空气,落潮时留在树上而已。有人说,这种小鱼离水已成习性。可以说,在水中生活的习惯似乎快要消失了。

  海胆满身是刺

  海胆种类现存的约有850多种,它们的样子大多像带刺的半球,但也有少数像扁平的饼干一样,如饼干海胆;像心脏一样,如心形海胆。海胆的躯体是被3000多块石灰质壳板有规则的拼成的壳包起来,壳板从背面到腹面分为10个带,像桔子皮被剥成相等的10份。有管足伸出的带叫步带,没有管足的带叫间步带,它们相间排列,如果五个步带展开就与具有五腕的海星相像,它们同属棘皮动物。管足能吸水伸出,排水缩入,像足一样步行。在壳板上分布着大量有关节的棘刺,与管足一样是可以活动的,它们的长短、粗细、数目因种而异。棘刺除可支撑躯体协助管足运动外,由于棘刺伸向四面八方,因而使流水不会在躯体周围产生涡流,所以能平稳浮在水中,不致摇摆不定,海胆满身的刺,正是适于这种水流环境的有利结构。

  有少数海胆的刺有毒,对游泳和赤身潜水者是很大威胁,如刺冠海胆是热带海域珊瑚礁常见的深黑色优雅的动物,但它的刺尖锐易折容易刺破人的皮肤,它们分泌的毒素,虽毒性不大但和无毒的刺一样,致使被刺破皮的人疼痒难忍,奇特的是虽被刺破了但从不感染发炎,是值得药物学家研究的。不过民间早已采用石笔海胆的笔状棘刺磨醋注入耳内,用以治疗耳炎。

  海胆的金黄色生殖腺用盐腌制后叫做“云丹”,对营养不良者和消耗很大的飞行员有惊人的补养作用。

  刺参夏天睡眠

  刺参是海参的一种,全世界的海参约有600种,如瓜参、芋参、锚参、深海海参等。我国海参有60多种,其中20余种可食用,刺参、梅花参均属名贵海产之列。

  刺参主要产于辽宁、山东沿岸浅海,并沿日本海分布到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海岸。它们以小型生物为食。产卵后,当海水温度上升超过20℃时,它们就不吃不动。在烟台地区从夏至(约为6月21日前后)到寒露(约为10月9日前后)这段时间,水温大多保持在20℃以上,那么刺参大约需要三个半月一直睡不醒,这叫做夏眠。在夏眠之前,由浅水区迁至水流平稳有岩礁的深水区,二三十个结群,挤在一起,腹面朝上隐伏下来。有经验的捞参者,趁此时机去捞参,往往是“连窝端”满载而归。

  刺参的夏眠与食物有关,入夏后,随水温升高,海底小型生物上浮,在充足的阳光下进行营养和繁殖,但底栖生活的刺参则不能上浮,由于食物大量减少,它也就处于睡眠状态,从而降低了消耗。再者刺参属冷水种,温度不适是夏眠的重要因素。

  关公蟹的四条小脚都带钩

  蟹一般都有一对鳌足和4对步足,也就是有10条腿。而在关公蟹的4对步足中,最后两对显著变小,而且移向背侧,腿的末一节变成弯钩,这不像是用来走路的,带钩的小腿有何用呢?叫人费解。但当你观察了它的生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关公蟹大多生活在50~150米深的泥或泥沙质底,当大潮退尽之后,在一些浅水洼处可以发现它。开始时,是看见一只贝壳在缓缓地移动,当伸手去捉它时,只见贝壳突然漂起来,拿在手里一看,原来是一片空贝壳,而那个活家伙在一瞬间已藏到沙里去了。它是什么呢?就是关公蟹。它用4条细小带钩的腿,钩住贝壳边缘,托在背上,像把伞遮盖身体。有时它不动,躲在贝壳或叶片下。在华北海区最多见的是端正关公蟹,日本关公蟹;在南方海区,关公蟹的种类更多,数量很大,如有名的伪装关公蟹,背足关公蟹等。

  伪装关公蟹不仅托着贝壳遮盖身体,还找个厉害伙伴—海葵,或放在贝壳上或直接背在背上,形成了好像只是海葵的伪装。它和海葵是相依为命的,海葵有刺细胞能射出毒汁,麻醉来犯者。于是关公蟹就得到保护。而海葵也得到蟹的携带得以周游四方,扩大了取食的地盘,它也可以摄取蟹吃剩的废渣为食。同时由于在泥沙质地它不易附着,有了贝壳或蟹背,它就有了坚实的附着基地了。假如海葵被拿掉,关公蟹就会焦躁不安,东奔西跑再寻找新的海葵伙伴。

  关公蟹也叫鬼脸蟹,是它的头胸甲凹凸不平所显现的纹缕,酷似一副人面,浓眉大眼,圆圆的鼻头,两撇小胡子,活像《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因而得了个武将的美名:关公蟹。其实它的螯长得很细小,一点武功也没有。

  雄招潮蟹的大螯

  招潮蟹是在泥滩中掘穴而居的小海蟹。当涨潮时,它们各自钻入洞穴,用泥封住洞口,海水淹没了洞口,它们也能呼吸,当落潮时,它们纷纷出洞,密密麻麻地拥挤在河口湾上,它们向着海水眺望着。远看去它们是一片红的、黄的、粉红的,也有绿色、蓝色。这五彩缤纷的彩带,正是雄蟹大螯的颜色。它们还不时将大螯举起,微微颤动,仿佛在招呼潮水,因而得名招潮或望潮,它们也正是等待潮水带来丰盛的食物,也有人以其螯的上、下摆动,犹如演奏提琴,而称之为提琴或琴师蟹。

  只有雄蟹有大、小螯之分,且大小螯之比为20∶1,大螯的色彩鲜艳,其重量几乎占其身体总重量的一半。为什么长这么大的螯?这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因为雄蟹担负守卫洞穴,保卫地盘的任务,大螯用来作战、威胁其他雄蟹,以及用来炫耀自己,吸引雌蟹进入其洞穴,这是它们种族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当大螯折断时,小螯则长成大螯,另长出小螯来取代它。小螯的功能是取食,它们摄取海泥中的有机物,把食物放在口中,先加以冲洗,把可食的物质分离出来。

  招潮蟹还有个特别之处,是它的壳能周期性变换颜色。每天的落潮,是它最活跃之时,颜色变得最深,有人观察,它每日出现最深颜色的时间是逐日推迟50分钟,这正好和24小时50分钟的海潮节律是一致的。如果把招潮蟹放在黑暗处,它体色出现最深色的时间,正是它被捉地区低潮的时间。招潮蟹类是海蟹中最扣人心弦,引发兴趣的一类有趣的小动物。

  高脚蟹长着尖细的脚尖

  高脚蟹属甲壳纲、十足目、蜘蛛蟹科。它的足完全伸展开时,其全长可超过3米,它如果完全站立直竟有1米多高,属于大型节肢动物的行列。它产于日本近海,以日本骏河湾的较著名。

  高脚蟹为什么长这么长的脚,而且脚尖非常尖细?原来它是在海底生活的动物,行走在水底。在水底行走和在陆地上行走,有几点不同,一是躯体在水中由于浮力作用而上浮,脚因而不易稳定地接触水底;再者水底摩擦力小,像在冰上行走一样容易打滑;第三,躯体受水流的阻力超过脚下的摩擦力。

  从物理学上来看,一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加大躯体比重,所以高脚蟹个体大。缩小脚掌的面积,就像冰鞋一样,鞋底和冰的接触面比普通鞋小多了,这样就加大了压强,增加了摩擦力;再有就是加大步幅,减少与水底的接触,我们看高脚蟹正是长着尖细的脚尖和长着极长的长腿,符合物理学上的原理,它们走起来就像在重力小的星球行走的太空步。

  高脚蟹由于适应海底生活而长成长腿和尖细的脚尖,加大了步幅和加大了对海底的摩擦力,人类要在重力小的月球或其他星球上行走也可以像高脚蟹一样穿上尖削形鞋底的鞋。

  寄居蟹换房

  寄居蟹的样子很特别,既像蟹又像虾。典型的寄居蟹和虾蟹相像之处是有头脑部和五对胸肢,均属十足动物,第一对叫螯足,即足的末端像钳子的足,一大一小,当身体缩入螺壳,大螯可封闭壳口以御外敌,第二、三对细长,适于步行叫步足,末两对短小,末端粗糙,可以紧紧支撑着螺壳的内壁,使身体保持稳定,不致脱出。和虾蟹不同之处是,它虽然像虾一样有一对长触角,头胸甲狭,有腹部,但向一侧卷曲,故将其列为十足目的歪尾类。腹部附肢退化,留下末对变成钩子,便于钩住螺壳。

  寄居蟹约有 1300多种,大多数栖居在螺壳内,因此人们也称它“白住房”。随着身体长大,死的螺壳容纳不下,它就要另找房子。遇到一个螺壳,它先将螯伸进去试探,如果满意就住下了。要是遇到螺壳内有住户,怎么换房呢?据有人观察:有的用螺壳敲击对方螺壳,有的是摇动对方,有的两种方法都会,也就是它懂得更多的语言。对方怎么表示呢?若同意就轻拍来者的螯,然后离壳;若反对,则蜷缩身体以示抗议。如果语言不通,就采取武力将弱者赶走。如果螺壳内的是贝类,就把它杀死,吞食,夺取它的壳。

  贻贝成串的原因

  在海滨采集贻贝时,可见其腹面伸出许多丝状物和岩石、沙粒紧紧粘着。这些丝状物是由其足内足丝腔的排出物所形成,这些丝状物叫做足丝。双壳贝类(亦即瓣鳃纲)的幼体都有足丝腔,是胚胎时,足的后端部分内陷而成,产生的足丝,用以粘着他物。例如,河蚌的钩介幼虫用鞭毛状的足丝和倒钩附着鱼体上营寄生生活。许多种类的足丝腔到成体时发生变化和消失。如,河蚌的足丝腔封闭;牡蛎的足丝腔完全消失;也有的种类,成体足丝发达,如贻贝、蚶、扇贝、珍珠贝等。

  足丝腔位于足中线稍靠后方,其外通足丝腔孔,内侧有许多单细胞腺体——足丝腺。腺体分泌的蛋白质分泌物,通过足丝腺的上皮细胞进入足丝腔,与水相遇,变成硬而韧的丝状物,再集合成足丝。

  贻贝群栖于岩石缝隙处,用足丝伸入缝隙,和沙粒粘在一起,或相互粘结成串,可以抵挡海浪的冲击。当四周的生活环境恶化时,则放弃原有的足丝,到适宜的环境中再分泌新的足丝附着他物。所以穴居于泥沙中的蚶、蛤,没有海浪冲击的环境,用不着足丝,而在浪涛中生活的牡蛎,已用一个贝壳牢牢粘结在岩石上,不会被海浪冲走,这些种类的足丝腔也就退化了。

  宝贝的贝壳内外都光滑

  宝贝属腹足纲,成螺的螺旋部小,埋在体螺层中,看不见竖起的螺旋塔,整个壳呈卵圆形,壳口狭长,唇缘厚,唇即壳口加厚的边缘,唇上有横排齿刻若干,如虎斑宝贝有22~30个齿刻。像《本草纲目》所说“贝字象形,其中二点象其齿刻,其下二点,象其垂尾”。垂尾其实是触角。一般贝类内面是具有光泽的珍珠层,由外套膜紧贴贝壳的外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形成的。而有些贝类如宝贝及梭螺等,它们贝壳的内外表面都是光滑的。这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当它们运动时,外套膜两侧向背侧伸展,分泌珍珠质的外套膜外表面,附贴在贝壳外面。因此宝贝贝壳的内外面,都富有珍珠光泽,光彩夺目,非常叫人喜爱。

  宝贝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区,我国南海估计有50种,如:虎斑宝贝、授贝、货贝、卵螺等。以虎斑宝贝较著名,个体较大,高约 11厘米,宽 7厘米,壳面瓷白色,具强光泽,布有黑褐色圆斑点,近似虎皮的花纹。潮间带和水下数十米的海底是它们的生活场所,白天隐藏在珊瑚礁洞穴里,岩礁下边,黄昏后,黎明前出来取食藻类。其外套膜经常翻出,常与外界接触,因而生有触手等感觉器官和色素。

  5000多年前,我国的甲骨文里就有贝字,这些宝贝从南国送到西安、洛阳等地,在内陆作为货币流通,所以我国凡和钱有关的字,大多和“贝”字联系着如:赊、账、贩等等,说明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凡需用货币流通的领域都离不开它,所以称之宝贝。现今,在非洲一些地区,仍使用宝贝,竟如黄金一样贵重。

  凿船贝是海难的肇事者

  凿船贝是双壳贝类,但身体细长,其直径为2~3毫米,体长约为20~30毫米,体柔软。两个贝壳位于体前端两侧,很小,不足以保护身体,整个身体是裸露的,看来不像贝,而像蛆,因此称船蛆。

  船蛆贝壳的外侧有许多细密、整齐的齿纹,很像木锉,是锉蚀木材的工具。它们在木质码头、木船底部凿穴。用足和外套膜固定身体,然后闭壳肌不断伸缩,使贝壳左右来回旋转摩擦,像木匠用钻子钻孔,虽然钻速很低,但一日复一日,有的能钻孔深几十厘米,还有达百米深的。在身体后端是它与外界相通的出入水管,在水管基部有石灰质桨状骨片,叫做铠,这种铠在水管收缩时,用以堵塞木材孔道的开口,使船蛆在淡水中也可存活一周。在木材孔道内壁,有船蛆分泌的一层石灰质衬里使裸露的身体不直接与木材接触,而得到保护。

  船蛆取食木屑,也可通过水管摄食浮游生物。船蛆生长速度极高,有种船蛆 16天可长大 100倍, 36天长大 1000倍,约一个半月即开始产卵,一只雌船蛆可产卵几千万,以至1亿以上。幼虫孵化后,经过1~2周自由游泳,若遇到木材,立即附着其上,并开始钻蚀。

  由于船蛆极高的生长和繁殖能力,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据统计,1979年我国水产系统十万艘大小海洋木质渔船,被船蛆吃掉的木材近 6万立方米,仅在修理和木材上的费用就达两千万元以上。它们能使水闸,堤坝倒塌决口,使陆地变成泽国。1730年荷兰大海堤突然崩溃,就是海堤基部的木桩被船蛆蛀空造成的。在古代乘船远航的探险家,常因船只被船蛆损坏而遇难。所以说凿船贝是海难的肇事者。

  海绵是个大旅店

  海绵动物有各种形状,有不少是块状,片状,紧贴在岩石、贝壳或蟹壳上,此外还有指状、瓶状、壶状……,它们也呈五彩缤纷,有黄色、橙色、紫红色、绿色……数不胜数,不论什么形状和颜色,体内都有一个中央腔,水流不停地从身体周围进入又从顶部的孔流出。一个小小的海绵,每天能过滤100升海水,由于水流快速的流动,吸进无数微生物,同时中央腔内水流含氧充足,海绵本身没有什么防御武器,因此成为许多动物的舒适住所——犹如是个大旅店和避难所,如龙虾、蟹、对虾或一些鱼遇到危险时就急忙躲入海绵体内。有些小型的鱼如鳚、金鲈等进入到海绵深处安卧并捕捉食物。有一些褐色管状海绵内居住着管状蠕虫。有一种大型龟头海绵体内藏着无数的虾、蟹、蜗牛、海星等等。在一个龟头海绵中竟发现有16000只鼓虾。在凤仙花海绵体内居住的大多数白色蠕虫,构成海绵体重的大部分。这些无偿地为其他动物提供住处的海绵是无害无毒的。但也有些海绵是有害有毒的,如:褐红色、直径1.2米块状的凤仙海绵,它向外的骨针具有一定毒性,潜水员若不小心接触了它,就会感到痛痒并发生皮疹。有一种叫做钻孔海绵,它蔓延生长可覆盖山丘珊瑚群体的整个表面,并能在珊瑚的石灰质骨骼上向下钻孔侵入珊胡群体的内部。另一种钻孔海绵生长在珊瑚上,并分泌粘液杀死活的珊瑚虫。

  海绵有很强的繁殖和生长力,一种篮状海绵能长到2米高,寿命长达100年。总之,形形色色的海绵是海底奇观中的一个成员。

  海蜇螫人

  夏季去北戴河旅游的人,回来后,大家谈论海蜇螫人时仍心有余悸。海蜇为什么会螫人?

  海蜇在海中漂游,身体柔软晶莹,有“海中降落伞”之称。它的上体半球形的伞部加工后就是俗称“海蜇皮”的部分;伞部下面垂下的那部分加工后就是“海蜇头”。在口腕上长有许多小触手,小触手上长有很多刺细胞,上有刺针。当人体或是小动物碰到刺针时,刺细胞里盘曲的刺丝就会弹射出来,将毒液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海蜇就依靠身上的刺细胞来施放毒液,麻痹游到它身边的小动物,然后捕获取食。人在海中游泳时,如皮肤碰到海蜇,会被螫伤,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

  一般螫伤后感到灼痛,出现线条状红斑,俗称“鞭伤”,因为有点像鞭子抽过的伤痕。重者数小时后出现瘀斑、水泡、表皮坏死。症状轻者全身发冷,肌肉酸痛,恶心胸闷;严重者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

  被海蜇螫伤的症状不可忽视,应当作急救处理。一般首先用海水或清水冲洗后,再用明矾水或1%氨水冷敷,必要时送附近医院诊治。

  海蜇有毒,吃凉拌海蜇会不会食后中毒呢?海蜇的毒素存在于刺细胞内,但是每个刺细胞只能使用一次,海蜇被捞出海时,受到搬运的种种刺激,刺细胞的刺丝早已弹出,毒液也被冲掉,再经过用明矾和盐水处理,除去水分,洗净后的盐渍,所以加工后的海蜇食品已无毒,可以安全食用。

  珊瑚礁的分布

  珊瑚礁大致集中分布在南、北纬28度之间,是由于造礁珊瑚是典型的热带海洋动物,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水温是25~30℃,最高不超过36℃,最低为13℃,还要求充足的光线,只能生活于不超过50米深的浅海,这是由于珊瑚虫所需的氧气和糖类是由与其共生的虫黄藻提供的。此藻为单细胞藻,据估计每立方毫米珊瑚的内层细胞中有3万个虫黄藻。它们进行光合作用必需有光,位于浅海,光线较充足,虫黄藻从珊瑚体内获得二氧化碳、氮和磷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糖类,放出氧气,从而加速珊瑚骨骼的生长,若除去虫黄藻,珊瑚体内积聚大量二氧化碳,则妨碍珊瑚骨骼的增长。此外海水必须含有较高盐分,约3.2%左右,盐分是制造骨骼必需的原料。在珊瑚外层细胞中,含有从消化腔吸收进来的钙和二氧化碳,它们形成碳酸钙,逐渐分泌到体外形成骨骼,这些骨骼粘结在石灰质岩石上。随着珊瑚迅速繁殖,骨骼堆积,相互粘连,由水平向外,和垂直向上,扩展形成珊瑚礁,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据计算,形成高8米的礁壁需要经过5000年的历程。

  珊瑚礁又可分为三种:比较接近海岸的叫岸礁,远离海岸的叫堡礁,马蹄形或环形的叫环礁。

  河马习惯呆在水里

  河马习惯泡在水里,这是河马的一种生活习性。世界上的动物习性,都是由于适应生存环境而逐渐养成的。

  河马是食草动物,它生活在热带的非洲,气候相当炎热。它由于适应这种炎热的生活环境才被自然保留下来。它们的适应方式就是泡在水里,从而减少热浪的袭击,逐渐养成了习性。河马养成泡在水里这种习性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河马虽然身体粗,样子十分唬人,但它没有对付敌害的武器,无论是体重高达数千公斤的大型河马,还是体重仅二三百斤的小型河马,它们都缺乏对付敌害的本领。在生存过程中,形成了猛兽时常出没的白天,便呆在危险很少的水里休息,等到夜幕降临敌害减少时,它才爬上岸来吃草,直到天亮又回到河中。从河马觅食的时间和行为来分析,这便是河马习惯泡在水中的又一个原因,由此可见,河马泡水的习性,是天敌和严酷的气候“逼”出来的。

  鳄鱼流眼泪

  “鳄鱼的眼泪”,是民间用来形容伪善者的一句老话。

  原来在鳄鱼的眼睛处有一个专门分泌眼泪的小囊。鳄鱼流眼泪,不是在假慈悲,只不过是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鳄鱼的肾脏已经退化了,而生活在海水里的鳄鱼每天不知要喝进多少海水。那么多的盐分怎么受得了?但鳄鱼是有法子的,它的眼眶里有专门处理盐分的加工厂,能够把多余的盐分浓缩起来,再借道眼睛,像眼泪似的淌出去……

  大海里的海龟也会流泪,和鳄鱼一样,只是为了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飞禽 下一篇:陆地动物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