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崔玉亭 字数:7156 阅读:50 更新时间:2009/06/18

航空母舰的产生和发展

1903年12月7日,当莱特兄弟制造的“飞行者”号飞机第一次飞离地面冲向蓝天的时候,人们的好奇心就投向了那宽广无际的海洋。飞机能从地面起飞,为什么不能在海上起飞呢?1909年,法国大发明家克雷曼·阿德在他的 《军事飞行》一书中第一次描述了载机航母的新概念。然而,它却被本国人嗤之以鼻,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梦幻。

  1910年11月14日,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美国飞行员埃利,驾驶一架“柯蒂斯”式飞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巡洋舰上起飞成功。两个月后,又驾机在军舰上安全降落,为航空母舰的发展铺垫了第一块基石。

  从“伯明翰”号巡洋舰起飞第一架飞机算起,已有80年了。80年来,航空母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创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及战后的现代化发展,已成为一支海上核心兵力。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日、法四国共发展了13艘航空母舰,而当时战列舰的数量则超过了140艘,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比例为1:11。当时,航空母舰还没有引起军事家们的足够重视。

  航空母舰实际上就是一个浮动的海上机场,平坦而宽阔的飞行甲板是航空母舰的显著标志。早期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十分简陋,大都是在商船和巡洋舰上铺设一块木板,用吊杆吊上吊下,运往战区。水上飞机则靠浮筒在水面起飞和降落。

  1918年,英国又用客轮改装了世界上第一艘直通型平坦飞行甲板的“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1922年,美国则利用运煤船改装了一艘直通型飞行甲板的“兰格利”号航空母舰。它长166米,排水量11000吨,航速15节,能携载33架飞机。当时该艘航母的舰载机主要是通过机轮滑跑起飞,着舰则采用22根两端系有沙袋的绳索阻拦降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各国攻击型航空母舰只有20艘左右,6年大战期间,各交战国虽拼力赶造航母,但总艘数仍没超过50艘,而且 1/3是战争接近尾声时才完工,有的还没等正式服役就被炸沉了。

  在大西洋战场上,为了进行反潜护航作战,美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紧急动员,用商船改装了100多艘护航航母,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改装型航母一般在7000~12000吨之间,载30余架飞机。作为飞机运载舰时,最多可载60多架飞机。美国当时专门设计和建造的一级护航航母“卡塞布兰卡”级排水量11000吨,可载机60余架,有一家造船厂在18个月中就突击建造了50多艘。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一展雄风,开始主宰海洋战场。世界各国航空母舰数量从一战结束时的13艘一下子猛增到176艘,而称霸于世界海洋几百年的战列舰却寥若晨星,所剩甚少,从140艘下降到40艘,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比例第一次形成4:1的绝对优势。航空母舰由舰队辅助兵力变为主要突击兵力,不仅取代战列舰成为制空制海的主要兵力,也成为海军远洋作战和对陆攻击的重要军事力量。

  1946年,第一架“鬼怪”型喷气式战斗机在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这种在重量和航速方面都比螺旋桨飞机大好几倍的喷气式飞机使航空母舰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老式的弹射阻拦装置和直通型飞机甲板已很难满足它的战术需求,于是,航空母舰开始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

  1950年,英国研制成功能弹射30吨以上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的蒸汽弹射器,并正式装备“英仙座”号航空母舰使用。40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大、中型航空母舰都是装备这种弹射器。

  1951年8月,英国“凯旋”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第一次从10度斜角的飞行甲板上试飞成功。一年后,美国海军“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经过400多次试验,也正式采用了这种飞行甲板。这种飞行甲板分起飞区、降落区和待机区三大部分,直段部分用于舰载机弹射起飞,斜角部分用于降落,上层建筑前方的三角区则用于停机。这种起飞、降落和机种调整互不干扰又可同时进行的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倍受青睐。目前大、中型航空母舰还都在采用这种甲板形式。

  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9万吨级的“企业”号正式服役,把航空母舰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最高点。核动力装置的采用,赋予航空母舰极大的续航力。1964年,“企业”号航母进行了总航程达3万公里的无补给环球航行。30年来,“企业”号航母仅更换过3次燃料,累计航程却已达5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航行了23圈。目前,这种超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世界上已有6艘服役,都集中在美国。到本世纪末,此类航空母舰,将发展到15艘,其中美国9艘,前苏联4艘,法国2艘。蒸汽弹射器、斜道两段式飞行甲板和核动力推进这三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航空母舰的突击威力和远洋机动能力。

  航空母舰经过8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大国海军兵力的核心、综合国力的象征和国防威力的缩影。战后40多年来,虽然面临导弹核武器、战略核潜艇等新型海军武器装备的挑战,但航空母舰仍是大国海军的核心兵力和骨干装备。40多年来,由于世界军事形势从战争和冷战转向缓和与竞争,航空母舰在数量上也降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全世界航母不到30艘。其中,美国占了一半,苏、英、法、印等八国占去了另一半。

  预计在21世纪初期以前,航空母舰仍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舰种,数量虽然不会有明显的增多,但质量则将有较大的提高,主要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吨位越来越大,美苏航空母舰将分别保持在9万吨和7万吨以上,法国航空母舰也将在4万吨以上;二是采用核动力推进,重型和中型航母将普遍采用核动力装置,以增大续航力;三是轻型、袖珍型航空母舰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万吨以下的轻型航母和五六千吨级的袖珍航母将受到英国、印度、日本等区域防御型海军的青睐;四是航空母舰的某些关键技术将有重大突破,超导、电磁弹射、克夫拉装甲和新概念武器等将开始应用,不同起降方式的舰载机和新一代隐型飞机将装舰使用;五是商船改装航空母舰的研究及实船改装验证工作仍方兴未艾,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航空母舰的类型

  1.中型航空母舰

  中型航空母舰排水量在3~6万吨之间,载机15~50架,载机种类以重10~20吨的战斗机、攻击机或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为主。

  目前,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拥有6艘中型航空母舰。其中,前苏联4艘、法国现役2艘,正在建造的1艘。

  中型航空母舰的任务是:区域作战和部署,夺取作战海域的制空、制海权;攻击敌水面舰艇编队及海上运输船队;攻击敌岸基重要军事目标;封锁海区及海上重要通道;担任舰队指挥舰,并负责舰队反潜与防空作战;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炫耀武力,制止危机。

  前苏联和美国不同,其中型航母装有很强的武器装备;但法国航母则与美国雷同,仅装少量防空武器,飞行甲板也为斜直两段式。中型航母一般每艘设两部升降机,若搭载固定翼飞机,则设3~4道阻拦索和2部弹射器。在动力形式上,除法国正在建造1艘核动力航母外,其他均为蒸汽动力。

  2.轻型航空母舰

  轻型航空母舰排水量在1.5~3万吨之间,载机量14~27架,载机种类以重5~12吨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为主。目前,世界上有6个国家共拥有9艘轻型航母,其中英国3艘,印度2艘,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和阿根廷各1艘。

  轻型航空母舰的任务是:区域作战和部署,夺取有限作战海域内的制空、制海权;担任特混舰队指挥舰,在编队中对各舰进行战术协调,并召唤其飞机对编队实施快速有效的支援;实施和指挥反潜战,执行一定的舰队区域防空和反舰作战任务;支援两栖登陆作战;保护海上交通线,执行海上搜索、救援和运输等任务。

  轻型航空母舰一般均装防空武器,少数还装备反舰和反潜武器,设2部舷内升降机。携载固定翼飞机的老式轻型航母采用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设3道阻拦索和1部弹射器;新型轻型航母多携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因而采用前端向上滑翘的直通型飞行甲板,动力形式一般采用燃气动力。

  3.商船改装成航空母舰

  利用商船和战斗舰艇改装航空母舰是发展航母的一条重要途径。二战期间,各国建造的航母还不到30艘,而改装的就达200多艘,1982年马岛海战及海战之后,也改装了不少舰艇并产生了许多现代改装方案。利用商船改装航空母舰有三大优点:一是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平时可作为商船支援国家建设,战时改装航空母舰可进行作战和后勤支援。二是效费比较好。三是周期短、见效快。战时利用集装箱化系统改装1艘航母一般仅用48小时即可完成,平时改装1艘1~3年便可交付使用,而建造1艘航母从研制到服役则要10~20年。

  用商船改装航母也存在战斗效能有限、生存能力较低的缺点。此类航母不能携载常规起降飞机,只能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因而作战半径较小,缺乏远程警戒和攻击能力。另外,民用船舶与军舰的建造标准相差甚远,没有考虑三防、抗冲击和抗爆加固等因素,因而战时毁损率较高。

  滚装船有平坦的上层甲板,外形和结构酷似登陆舰,是一种很好的平战两用新船型。平坦的上甲板可改为飞行甲板,供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起降,车辆货舱可供两栖车辆、坦克等自行武器开上开下。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出现与完善赋予商船改装航母以更大的潜力和生命力。美国“阿拉伯霍”计划设想用商船改装可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平台,它可载4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用10个集装箱作人员住舱, 6个集装箱作燃料舱,并设有必要的航空辅助设施。该系统约占船舶吨位的20%,在普通码头上用常规起重设备可在24小时内改装完毕。

  英国的“舰载集装箱化防空武器系统”有高、中、低多种改装方案,可分别执行舰队区域防空、中级自卫防空和初级自卫防空任务。曾设想在30000吨的集装箱船上,利用223个装有防空导弹、近防武器系统以及各种航空辅助设施及人员住舱的集装箱,左舷辅设一条长140米、5°~7°的滑翘跑道,尾部设一直升机平台和机库,可载“海鹞”飞机8架、“海王”直升机2架。改装后的商船,可为舰队提供区域防空,而整个改装仅需48小时。

  目前,用商船改装各类载机舰已不仅停留于纸面,许多已进入实用。英国海军辅助船队的“信赖”号航空支援舰便是在“阿拉伯霍”计划的研究基础上,用参加过马岛海战、28000吨的“天文学者”号集装箱船改装而成。该舰1983年开始改装,同年12月完工。改装后可载5架“海王”直升机,下甲板可装516个 (约6.1米)和181个 (约122米)标准集装箱,用于装载于货、液货及冷藏食品。

  英国海军“百眼巨人”号航空训练舰也是用参加过马岛海战的商船改装。改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舰部桥楼不动,将上甲板改为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前后各设一部舷内升降机,加设了4道水密隔墙,将一舱标准改为三舱标准,为提高船的稳定性,飞行甲板下辅设了一层重达 2000吨的混凝土,保证横摇12°时飞机仍能安全起降。该舰改装后可搭载12架“海鹞”和6架

  “海王”,载机量比“无敌”级高25%,而采购加改装费0.72亿英镑,仅为“无敌”级现价格的20%。该舰已完成试航,于1987年4月编入英皇家海军服役。1991年海湾战争中,该舰又改成医院船前往海湾。

  各海军大国为何纷纷发展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在二次大战中取代战列舰、结束“大舰巨炮”时代之后,一直是海军的核心装备,预计21世纪中期之前仍不可能有新的兵力兵器取而代之,因此,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装备。纵观近代世界海战史,不难得出这样三点结论:一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改进,技术已臻成熟,风险不是很大,有大量经验教训可以参照,因此,一般中等以上海军国家都具有发展或使用此类装备的能力;二是航空母舰是集航空、造船、机械、电子、兵器等为一体的重型装备,起点高,作用大,是一种理想的换代装备,抓住这个

  “龙头”,能进一步优化海军兵力结构,使之产生质的飞跃,更加精于和顶用。同时,它也是国家战略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维护和平、振兴经济、提高大国地位、跻身于强国之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航空母舰是海军兵力结构中的核心装备,发挥着龙头的作用。以航母为核心组成的庞大战斗群在平时可产生巨大的威慑效能,起到望而生畏、不战而胜的效能;在战时,可以迅速机动至作战海域,迅速集结优势海空兵力,短时即可对敌海域、海岸和海空形成巨大的兵力优势,并通过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和制电磁权,打赢各类常规战争。

  航空母舰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海军装备,是一把既能实战,又有威慑力的双刃剑。由于它机动性强,部署灵活,因此,可巡视中远海大面积海域,这是岸基飞机和中小型舰艇力所不及的;由于它可搭载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装备导弹、鱼雷、火炮及战术核武器,因此随时可集中优势兵力,对水面、水下、海空、海岸及电磁等多维空间的目标进行猛烈攻击,且可出奇制胜,完成海上封锁、对岸攻击任务,并可夺取战区制空权和制电磁权;由于它具有极大的威慑能力和作战效能,因此可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保护丰富的海洋资源、保卫海上交通线。并可借友好访问、海上演习等正常军事交流扩大国家声誉,提高军队地位、慑止可能的战争及冲突,达到有备而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世界各国的航空母舰 下一篇:舰艇  潜艇的分类和特点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