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时期

作者:崔玉亭 字数:21938 阅读:48 更新时间:2009/06/18

发展时期

针刺疗法

  前面我们介绍了扁鹊救活虢国太子的故事就是例证。下面再讲一讲华佗为曹操治病的故事。

  华佗是后汉末期的医学家,又名元化,沛国谯 (今安徽亳县)人。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炙各科,因采用“麻沸散”让人麻醉后,施行外科手术,以及创造“五禽戏”进行体育锻炼而蜚声古今中外医坛。

  传说,当时的丞相曹操患有头风病,发作时十分难受,不吃不喝,也不能做事,找了许多名医都没有看好。他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派人找华佗来治。华佗来到丞相府中,仔细询问了病情并作了检查。然后用几根银针在曹操的头、手等部位上扎下,不料刚扎下两针,曹操的头风病就消失了。曹操大喜道:

  “阁下果然名不虚传,你就留在我这里当一名侍医官如何?”

  “蒙丞相器重,但因小人家中不便,内人有病无法从命。”华佗不喜欢功名利禄,也不愿专门侍候曹操,故借妻子有病,告假推辞。

  华佗回去后,依然是热中于为贫民百姓看病。曹操三番五次派人催促华佗到任,并吩咐道:

  “如果华佗妻子果真有病,就再宽限假期,若没有病就立即赴任。”

  使者到华佗家乡一看,查出真相,华佗被捕入狱。在狱中曹操派人劝说仍无济于事,结果就将华佗杀害了。后来曹操病重,他也省悟到杀害华佗是极大的错误,但悔之已晚,不久他自己也死去。从此华佗与曹操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天。

  牛痘免疫法

  “天花”,这个曾经不可一世,不是夺去人的生命,便是让人留下丑陋瘢疤的恶魔,在地球上整整为非作歹了几千年后,终于寿终正寝,伏法归天了。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地球上最终消灭了天花。1980年,联合国又在内罗毕庄严宣告:“天花已经在世界上绝迹。”有趣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还别出心裁地设立1000美元的悬赏,凡是首先辨别出一例天花患者的人,就可获得这笔奖金。至今无人领取,天花真的绝迹了。

  那么,人类是怎样将这个瘟神送上西天的呢?彻底消灭它的有力武器又是什么呢?现在谁都能回答:牛痘预防接种。人类为了消灭这个凶恶的瘟神,煞费苦心地不懈努力,在牛痘接种发明之前,已经开始了这场艰苦而漫长的消灭天花之战。

  我们的祖先走在预防与消灭天花的最前列。早在1000多年前,民间就流传着一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当时世界其他各国,对天花肆虐可谓是一筹莫展,中国人却有一种绝招。不仿先来阅读一下古医书的记载,据清朝初期 (1713年)朱纯嘏所著《痘疹定论》一书所述:宋真宗时(公元11世纪),有峨嵋山人为丞相王旦之子王素接种人痘。又据清初(1727年)俞茂鲲所写《痘科金镜赋集介》一书记载:“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宗,由此蔓延至下……”不管此法究竟起源于何年何月,无容置疑的是,世界医学史上采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秘法,最早出于中国。

  人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所谓人痘,就是采用天花病人身上痘疹的痂皮、痘浆,或者是病人穿着的沾染有天花痘疹与痘浆的内衣,有意识地去沾染健康人。例如将天花病人的痂皮、痘浆放到健康人身上,或者把天花病人的内衣拿来给健康人穿,人为地使健康人感染轻度的天花,于是人体会对这种轻型天花发生一系列防御与抵抗性反应,最终获得对付天花的抵抗力,医学上称其为获得了抵抗天花的免疫力,就有可能预防重症天花的发生。由此可见,人痘实际上是一种“以毒防毒”的方法,也就是用天花来预防天花,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难免也会造成有些人发生重症天花而危及生命。

  据说,我国发明的人痘方法,于17世纪传到士耳其。那里的人也开始小心翼翼仿照中国人的做法,设法让自己染上轻度的天花,希望借此使自己不再受到重症天花的袭击。

  1718年,英国有位以漂亮闻名的蒙塔古夫人,曾跟随她的出任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丈夫到土耳其,在那里学会了这种人痘预防方法。她为了让自己几个漂亮子女免受天花的侵袭,就自己动手为他们接种天花人痘。果然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发病。这件事在英国引起轰动。开始人们还认为这可能是性情怪癖的蒙塔古夫人的异端邪说,并不引起重视。可是天花流行接踵而至,当时伦敦街上,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3个人麻脸,所以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

  “情网和天花只有少数人能逃过。”人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纷纷摹仿蒙塔古夫人的做法。从此不但她名声四扬,而且这项中国人的绝招也传到欧洲,走向全世界。

  蒙塔古夫人的贡献不仅是将人痘方法广为传播,使不少人逃脱天花瘟神的肆虐,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人这种“以毒防毒”的蒙胧的免疫学上的概念介绍给欧洲与世界各国的医学家。古代,人们并不知道什么叫免疫,不知道人体对某些病原体的侵犯会产生专门对付该病原体的免疫力。蒙塔古夫人将中国人这种聪明的做法介绍到欧洲,他们循着中国人走过的足迹,在消灭天花瘟神的道路上,跨出了有力的一步。

  18世纪,天花又一次在欧洲大地上流行。1亿5千万人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人们都在为如何征服这个恶魔而忧心忡忡。

  英国的格罗斯特,有位名叫爱德华·琴纳的民间医生,正是一位对攻克天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者。有一天,一位农妇来看病,诉说身体很不舒服。此时琴纳的老师留德洛夫医生为她检查,在分析病情时说道:“你得了天花!”琴纳在一旁听后,以一种十分惋惜与同情的眼光看着这位农妇,因为她即使不死,也会变成一个麻脸,多么可惜。谁知,这位农妇笑着说道:“医生,您看错了,我出过牛痘,我不会得天花。”事实证明,这个农妇果真得的不是天花,很快恢复了健康。琴纳感到万分的诧异,农妇讲的这句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

  琴纳带着这个不解之谜苦思冥想。一天,他正在苦思时,看着墙上一幅花枝招展的招贴画出神,上面画的是一位漂亮的挤牛奶女工,她笑容可掬,引起琴纳一番深思。为什么在那时所有画漂亮女郎的图画,几乎全是挤牛奶女工?琴纳终于省悟到,在当时天花蔓延,麻脸比比皆是的社会上,独有挤牛奶女工皮肤上没有天花的瘢疤,确实算得上是漂亮了。他又猛然想到,那位患病的农妇不正好是挤牛奶女工吗?因为当时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奶牛,两者为什么不谋而合呢?于是琴纳开始有心地观察这些挤牛奶女工的工作与生活,发现他们弄破的手指很容易沾染牛患的一种叫做牛痘的疾病。是不是牛痘也像人痘那样有着预防天花的本领呢?是不是由于牛痘与天花太相像了,所以身体中产生的对抗牛痘的能力也能对抗天花呢?

  琴纳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天花不仅危害人类,也同样侵袭牛群,几乎所有的奶牛都出过天花。但是天花侵犯人类造成的危害竟如此之大,而发生在牛的身上却是风平浪静,并不那么可怕。当挤牛奶女工接触到出天花奶牛身上牛痘的痘浆后就感染到牛痘,手指尖发出一个小脓疮,以后很快就好了,从此人体内就产生了抵抗天花的防御能力。这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强烈地吸引着琴纳,于是在心中蕴酿着一个大胆的尝试。

  琴纳开始了大胆的实验。起先他在自己家庭成员的身上用牛痘的痘浆作了试验,果然这些成员没有一个染上天花。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让一个名叫菲普斯的8岁男孩坐在椅子上,哄着他吃糖果,然后他又从一位名叫尼姆斯的挤牛奶女工感染牛痘的手指脓疮上取下一些脓浆。琴纳用一把小刀在男孩右臂的皮肤上轻轻划了一条小痕,将这些脓浆涂抹在这条刀痕上。事后,琴纳开始了对男孩的仔细观察,孩子仅有两天轻微的不舒服,很快就好了,照样活泼地玩耍。第一步成功了。牛痘完全可以给人类接种。

  那么,接种牛痘后是否真能预防天花发病呢?琴纳从一位濒临死亡的重症天花病人身上取来了一点痘痂上的脓浆,接种到菲普斯的身上。在往常,这样的天花直接接种,必然会传上重症天花,生命可危。但是奇迹出现了,这个小孩竟安然无恙。一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男孩却依然健壮,压根儿就没有染上天花。事实证明,菲普斯接种牛痘后,身体里已产生了对抗天花的防御能力。

  琴纳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用他这种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但是,由于琴纳的发明触犯了当时的旧礼教,他的成功反而一度遭到谴责,连他被选为伦敦皇家医学会会员的资格也被取消。但牛痘接种预防天花既安全又可靠,这个无可非议的事实是不能抹杀的。这方法很快传遍欧洲,传遍全世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终于成了医学宝库中征服病魔的又一奇葩。

  琴纳的成功不仅仅是征服了天花,更重要的是开创了医学免疫学的新纪元。从此人类懂得了采用预防接种的方法可以防病治病,古代中国人朦胧的医学实践得到了证实,将医学科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今天,天花已经消灭,也结束了牛痘接种工作。目前仅在日内瓦和新德里还贮藏有两亿份牛痘疫苗供紧急备用。

  断肢再植

  1963年1月2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清晨,上海市北京西路上行人寥寥,突然,一辆三轮车由东向西飞驰而来,车上一位老师傅扶着一个右手被紧紧包扎着的青年工人,只见他脸色苍白,神情紧张,尽管是凛冽寒冬,额上仍布满豆大的汗珠。

  这个青年工人名叫王存柏,是上海机床钢模厂冲床车间的工人。这天清早,由于一时疏忽,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霎那间,“咯嚓”一声,40吨冲床的冲刀以万钧之力咬住了小王的右手,整只手在手腕上约3厘米处被切了下来。旁边的几位老师傅立刻扶着他坐上三轮车送往邻近的市第六人民医院急救。有位老师傅看到冲床落料盘里那只断手,赶紧拾起来追着送到三轮车上。冒着扑面的寒风,三轮车工人一路紧踏猛蹬,不一会就到了市第六人民医院。

  急诊室里,灯火通明。“松开手,让我看看伤口。”护士长忙着察看伤势。这时,三轮车工人递过来一只沾满油污的沉甸甸的劳动手套,她接到手上,心头猛地一沉,啊!是一只手。

  “医生,请想想办法,把这只手接上去吧!”站在一旁的老师傅恳切地请求着。

  是的,一个年轻的工人,失去一只赖以劳动的右手,那该多么痛苦呀!面对着工人师傅殷切的目光,青年值班医生心里涌起了热浪。“好!一定尽量设法。”说着,捧起那只断手急步奔向六楼骨科医生办公室,去找主治医生陈中伟。

  陈中伟接过断手,仔细一看,骨头的横断面比较整齐,手的皮肤虽已呈灰白色,不过断面的肌肉还比较红润。但是能不能接上去呢?这可是个大难题。完全性断肢再植,当时还处在动物试验阶段,国内外临床中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现在,这一只工人兄弟劳动的手,激起了年轻的主治医生陈中伟心头强烈的责任感和攀高峰的愿望。尽管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困难一定很多,但世上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群策群力,天大的困难也定能闯过去!陈医生的愿望得到一致赞同,医院领导也亲临现场,全力支持。

  手术最主要之点,是必须尽快把断手的4根主要血管接通,把骨头、3根神经和18条肌腱一一对接,否则断手组织就会缺血坏死,或者不能恢复原有的功能。时间,现在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开始了!

  无影灯下,陈中伟在模糊的血肉中熟练地整理出切断的肌腱,找到两侧骨头的断端,用不锈钢板和螺钉把切断的桡骨牢牢地固定起来。接着,进入手术的关键一步——吻合血管。这是使断肢重获生命的关键。陈中伟请来了富有吻接血管经验的钱允庆大夫。血管吻合有缝合和套接两种。缝合只适用于较大的血管,而现在要接的都是直径只有2~3毫米的小血管,只能用套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以前谁也没试过,而且手头也没有特制的带齿的不锈钢血管套,真是急死人!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医生们的额头都沁出了汗珠。是否用塑料套管试试?医生们在断肢截面中,找到一根火柴梗粗细的血管,先用最细的缝针在血管断端穿上牵引线,再用一小段塑料套管套住血管,让断端露在外面,然后把露出的一端翻过来覆在塑料管上。细小的血管又滑又软,塑料管两头又没齿痕,好不容易将血管翻过来,又缩回去;缩回去,再翻过来……整整40分钟过去了,细小而倔强的血管始终不肯就范。主刀的陈、钱两位医生互相望了一眼,彼此眼神里都闪着百折不挠的决心。再努力一次,血管终于被驯服了,它被翻过来用线缚住;接着把另一端血管套上,再用丝线紧紧缚住。血管钳一放,鲜红的血液直泻断手。“啊!接通了!”手术室里响起了一阵轻轻的欢呼声。

  经过3小时的不懈努力,4根主要血管全部接通吻合。当松开右臂上端动脉的血管钳时,完全断离已近4小时的苍白断手,重又呈现生命的红润。

  接着,又吻合肌腱,缝合神经;最后缝合肌肉和皮肤,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手术。此时,窗外已是暮色朦胧、万家灯火了。陈中伟和他的伙伴们奋战了7个多小时,直到现在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晚上,劳累了一天的陈中伟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他想着白天的手术,思考着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着。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陈中伟就惊醒了,他急匆匆赶到医院,站到王存柏的病床边,轻轻地扶住那只手。手是温暖的,一揿,皮肤泛红了,他那颗悬着的心才平静下来。

  然而,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中午,接上还不到一昼夜的手开始出现严重肿胀,这是因为一些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无法接通,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不畅通而发生的现象。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翻阅国内外各种资料,采取各种措施,但肿胀仍有增无减。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压扁了主要血管,就前功尽弃了。

  情况紧急,院长决定邀请全市专家进行会诊。陈中伟细心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大胆地在病人肿胀的手背上切开4个口子,淤积的血和淋巴液被引出后,肿胀终于逐渐消退了。

  经过精心的护理,断手的创口愈合了,断手的手指重新有了感觉。再植的断手恢复了良好的功能,有冷、热、痛的感觉,可以提6千克重的东西,可以举杯喝水,握笔写字了。一只普通工人劳动的手,在中国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奇迹般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这年8月,创造了奇迹的陈中伟医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断肢再植的先进技术也被迅速推广到全国。在全国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创伤外科跃居世界领先地位,如今不仅能完成各种复杂的断肢再植手术,而且系统发展了显微外科技术,医生们在放大镜、显微镜的帮助下,采用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极其细巧的针线,可以精细地吻合像头发丝一样的微小血管。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一位被切断4个手指的女工,经过断指再植手术,手指不仅全部接活,而且还能灵巧地拉手风琴。心灵手巧的外科医生们正用他们的心血和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冷冻治病

  我们知道,冷冻可以使食品延长贮藏的寿命,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许多冷冻小包装食品就深受人们的欢迎。冷冻技术还可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吃上新鲜的蚕豆、瓜果等等,这是冷冻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运用。那么,在医疗方面,能否利用冷冻来治病呢?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寒冷给人体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损害健康、诱发疾病,但医学家们有时却利用寒冷来防治某些疾病。比如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已提出,脑出血时可以用冰块敷头,冷敷还能治疗皮肤青紫斑,在胸部和腹部放上冰袋可以治疗肺出血及胃出血,高热时睡冰枕,鼻出血时额部敷冷毛巾等都是很有效的。

  近几十年来由于医疗仪器的不断革新和进步,特别是自60年代初采用液体氮作为冷源以后,冷冻疗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医疗技术得到惊人的和可喜的发展。冷冻可以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保存活细胞和活组织,如精子、角膜、骨骼和内脏器官,给免疫及器官移植的深入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低温麻醉时,冷冻后的创面组织局部麻木,冷冻区域内神经变性,从而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或使疼痛消失,可减轻病人的手术痛苦。同时由于冷冻区局部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栓塞,使血液循环停止,这样可减少因大量出血而引起的手术危险。在施行肿瘤切除手术时,如能在肿瘤周围先行制造一个冷冻区,可以减少出血和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皮肤海绵状血管瘤常采用冷冻治疗,此法不但有良好的疗效,而且皮肤经冷冻处理后再生力强,很少留有明显疤痕,因而冷冻疗法治疗头面部皮肤肿瘤较为理想。此外,冷冻还可杀死一部分细菌,能减少术后感染。目前冷冻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外科、五官、口腔、皮肤及妇科等疾病的治疗。

  低温生物学的研究还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进入40天的低温休眠状态(体温下降到摄氏27~28度)时,肿瘤不仅停止生长,而且还会大范围地缩小。寒冷还可用来降低某些抗癌药的副作用。

  现今常用的冷冻器械很多,用液氮制成的低温治疗机,最低温度可达摄氏零下196度,常用于治疗表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炎症及某些赘生物,如皮肤癌、血管瘤、淋巴管炎、慢性鼻炎、宫颈炎、痔核、寻常疣、扁桃体摘除及白内障手术等。节流型冷冻手术器被人们称做“冷刀”,其结构简单,只需1~2分钟,即可从室温降至摄氏零下60度至零下90度。还有一种半导体“冰帽”,戴在病人的头上,可造成帽内底温度环境使头脑温度降低,脑组织的代谢率下降,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从而减慢或抑制脑细胞的损害,常用于脑外伤、脑水肿、脑缺氧及颅脑手术前后高热病人的头部降温等。

  火焰鉴别法

  某些金属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会出现特征颜色,人们将这类反应称作“焰色反应”。利用金属化合物的这一特性鉴别物质的方法叫“火焰鉴别法”,它是近代化学分析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现已知道的一些金属化合物在火焰中的特征颜色为:

  钠 (Na):呈黄色;       钾 (K):呈紫红色;

  锶 (Sr):呈猩红色;      钡 (Ba):呈黄绿色;

  钙 (Ca):呈砖红色;      铜 (Cu):呈绿色;

  镁 (Mg):明亮眩目光焰;    硼 (B):呈(蓝)绿色;

  等等。

  火焰鉴别法在中国古代早已有所应用,出现于春秋末期的《考工记》一书,就有这样的记载:“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当时的人们以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炼铜的进程,至“青气”出现,所炼之铜的纯度即已达到铸造的要求。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和炼丹家陶弘景,于其 《本草经集注》中记述:“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 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文中“朴硝”,是指消石(KNO)的天然产物,尚未经过加工;        :尘埃

  3高积的样子,此处形容朴硝之粉尘状。陶弘景利用钾盐的特征焰色——紫红色,鉴别出消石,开创了火焰鉴别钾盐的先河。

  此外,中国古代人们还利用火焰鉴别贵金属的真伪,这种方法类似于近代化学中的“火试金法”。东汉炼丹家魏伯阳在其《周易参同契》一书中记有“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的方法,他是用火焰鉴别真金和伪金。古时常有江湖骗子以铜的合金或化合物冒充黄金以欺人骗市,经常有人上当受骗。对此,明代人谷应泰又提供了一种鉴别伪金的方法:“凡疑金物非真,要见原质者,用食 (醋)调山黄泥涂金器,入炽炭中猛煅,若有假伪,其器即黑。”谷应泰是利用伪金 (铜)器在火焰中灼烧,生成黑色氧化铜的特性识出伪金的。

  中国古代人们所发明的一系列“火焰鉴别法”,准确性较高,又简便易行,是古代化学的重要成就。

  嫁接技术

  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连理枝,又称为木连理,是树木在自然环境下,枝干彼此磨擦损伤后,两个枝干发生自然愈合连结生长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汉代的时候就有记载,并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正是从这种自然现象中,人们受到启发,发明了嫁接技术。

  根据汉代农书《汜胜之书》的记载,汉代时期,人们已经将嫁接技术运用于蔬菜生产上面。当时为了长出大葫芦,采用了靠接的方法,将10颗子长出的10根茎,用布捆绑在一起,再用泥封住,几天之后,这10根茎便在捆绑处合在一起了,再通过整枝,把弱枝和不结子的枝条一并去掉,只留下最强壮的一枝结子,这样结出来的葫芦比普通的葫芦要大10倍。现在看来这种方法非常朴实,效果也不一定很理想。但这是有关嫁接的最早记载。也许在汉代人的心目中,葫芦嫁接并不是嫁接,因为当时把嫁接称为“ ”,而据《说文》的解释,是指“续木”,即木本植物的嫁接。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古代运用嫁接技术最多的是果树,果树中又以梨的运用最早也最为普遍。

  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有“插梨”一篇,专门介绍接梨的具体方法。嫁接需要有砧木和接穗。砧木和接穗的好坏,对于嫁接的成活率,结果的早晚、多少和品质都有影响。书中提出接梨的砧木有5种,这5种砧木是棠、杜、桑、枣、石榴。5种之中棠接梨最好,结出的梨果大肉质细嫩,杜差一些,而桑最差,接枣和石榴能结出好梨,但成活率低,10株之中,只能成活一两株。书中提出适宜作接穗的只有优良梨树向阳的枝条,其他如阴中枝、鸠脚老枝(多年生果台枝)、根蒂小枝等都不宜,否则结果少、迟,而且树形也不好看。嫁接的时间也有讲究,书中提出:“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也就是说,以梨树叶芽刚刚冒出的时候为最好。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插梨的方法,从做砧木和接穗,插入之后的封泥、浇水、覆土等都做了反复缜密的交代,并有具体的要求,如“木边向木,皮还近皮”,一语道出了嫁接成功的关键。

  从插梨可以看到,中国的嫁接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精湛的地步,这为以后嫁接技术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基础。隋唐宋元以后,嫁接技术被广泛地用来改造花木和果品的形状、颜色和品质。如樱桃接砧梗,则成垂丝;梨树接砧梗,则成西府;柿接桃则为金桃,梅接桃则脆;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李接桃则为李桃;桃树接杏则大;还有海棠色红,以木瓜头接之则色白。对此,清代有人做了很好的总结,说接换树木“花小者可大,瓣单者可重,色红者可紫,实小者可巨,酸苦者可甜,臭恶者可馥。是人力可以回天,惟在接换之得其传耳。”

  随着嫁接技术的广泛运用,嫁接技术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代已认识到种子形态相似的,嫁接时容易成活,元代嫁接方法已增加到了6种,有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靥接和搭接。明代则总结出“接树三诀”:第一,树青;第二,就节;第三,对缝。这标志着中国的嫁接技术在明清时代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杂交优势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将杂交优势用于动     物生产。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游牧民族利用马驴杂交产生杂种后代骡和      ,并开始输入内地。秦汉统一以后,随着内地与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联系的日益加强,原产于西北地区的驴骡大量引进到中原地区,促进了内地驴骡业的发展和对驴马杂交优势认识的提高。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将骡称为“ ”,而将      称为骡。对于驴马的杂交有如下的叙述: ,驴覆马生 ,则准常。以马覆驴,所生骡者,形容壮大,弥复胜马。然必选七八岁草驴,骨目正大者,母长则受驹,父大则子壮,草骡不产,产无不死。”也就是说,公驴配母马所生的 ,杂种优势不太明显,而公马配母驴所生的骡子则优势明显,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对母驴有所选择,要求齿龄七八岁,而且骨盆大的,然后所生骡子才具有优势。说明当时不仅认识到马驴杂交具有优势,而且注意到杂交优势与母体间的关系。

  古代杂交不仅运用于马驴之间,还用于其他动物身上。如牦牛和黄牛的杂交,家鸡和野鸡的杂交,番鸭和麻鸭的杂交,以及家蚕雌雄之间的杂交等等。

  明代叶盛在《水东日记》中提到:“牦牛与黄牛合,则生犏牛。”牦牛原是一种凶猛的野牛,在青藏高原被驯化后,成为藏族人民最重要的家畜。在藏族和周围各族的交往中,他们引进了黄牛品种,然后与当地的牦牛杂交,产生了犏牛。犏牛保留了牦牛的优点,但其性情之温顺,肉味之鲜美,产乳量之高,驮运挽犁能力之强,以及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均远胜于牦牛,赢得了藏族人民的喜爱。

  和驴马的杂交一样,犏牛因其杂交父母的不同而其杂交结果也不同。以黄牛为父本的杂交一代犏牛,叫真犏牛,而以牦牛为父本的杂交一代犏牛,称为变犏牛。真犏母牛再与雄性黄牛或牦牛进行回交,能产生第二代杂种后代,称阿果牛。阿果牛的父本如果是黄牛,则毛短不能御寒;如果是牦牛,则毛长耐寒性较强。第二代杂交的阿果牛不及犏牛优秀,但是仍比黄牛和牦牛的使役、肉用,以及抗病性能要强,经过五代回交,则与原始父母代的性能相似,无杂交优势可言。

  古代还将杂交优势运用于蚕种生产。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一异也。”所谓早雄配晚雌就是指用一化性的雄蛾与二化性的雌蛾杂交,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新的良种。该书中还记载:“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

  当然古人在杂交优势的利用方面也有一些不成功的例子。如,古人将家鸡与野鸡杂交繁殖出 夷鸡, 夷鸡并没有改变野鸡原有的野性,也就没有得到推广。同样,用番鸭和麻鸭杂交,出生杂交后代“半番”,“半番小于番鸭”,说明杂交后代的体格未见杂交优势。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表明中国古代人民在杂交优势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开辟着杂交优势利用的途径。

  去势术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据说这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漳为从事禽兽阉割的兽医所写的一幅对联,短短的14个字将阉割术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您知道阉割术的历史吗?您知道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吗?

  在丹麦王国哥本哈根农牧学院所筹建的一所兽医博物馆里,陈设有4000多件兽医器械,其中一件是用于出生后3周龄小猪阉割的工具,它是18世纪末由瑞士商人从中国带去的。后来瑞士的一位兽医赠给了丹麦农牧学院的埃瑞克费鲍科教授。1807年,该教授撰文介绍了这把中国的阉猪器械。哥本哈根农牧学院兽医系主任佛雷德里克·埃尔文哥教授就此指出,中国人民高度发展的文明,在很多方面领先,走在欧洲文化之前。中国和欧洲之间很早就有接触。中国兽医器件的发现,说明中国器械的制造对欧洲同类器械的制造有影响。

  阉割术称为“去势”,但严格说来,阉割只是去势的一种,因为有些去势并不需要刀阉割,如无血去势术。最早接受去势的大概是马,《周礼》中有关于“攻驹”和“攻特”的记载,即是指给马做去势手术,但当时是如何给马做去势术的呢?有人根据对商代甲骨文字的考证,认为是用绳索或皮条为套,将马势去掉。果真如此的话,商周时期的攻特、攻驹和北魏时期的剩

  (骗)羊法则有相似之处。据贾思勰《齐民要术》的记载,剩羊法是在小羊生下10余天时,用布裹着睾丸掐断精索。这就是所谓的“无血去势术”。但从后世的经验来看,给马去势的方法主要有2种,明代兽医大师喻本元、喻本亨在其所著的《元亨疗马集》中,分别称之为火骗法和水骗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在阉割的基础上进行的。火骗是采用烙铁,一次烙掉两根精索,再使用烙铁,烧烙精索的断端以止血。水骗法则是按压精索,前后反复捻搓,一方面压迫止血,一方面使精索从最细处自行断裂。据说火骗法始于黄帝时的董仲元,到了楚汉分争时,大将韩信,因营中军马多患热症,便将火骗法改为水骗法,使去势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阉割术除用于马之外,也用于其他的家畜家禽。前面所说的剩羊就是一例。晋朝的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后救卒方》中除骟马、羯羊之外,还有宦牛、阉猪、镦鸡、净猫等记载。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各种经过去势处理的家畜都有了专门的名称,如牛称为犍、狗称为猗等。一般说来,去势主要是针对雄性家畜而言,而目前在我国民间流行的阉猪,还包括小母猪卵巢(俗称为“桃花”)摘除。这种阉割术,手术简便,安全可靠,久已闻名于世,而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这种技术最早也是见于商代甲骨文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温室栽培

  话说2000多年前,还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有一年冬天,秦始皇密令在骊山 (今西安)种瓜,说来也神,还真结果了。这件事传出之后,大家都不敢相信,尤其是那些食古不化的儒生,他们总认为自己读的书多,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冬天种瓜能结果的事。说实在的,冬天气候寒冷,在自然条件下,要想种植蔬菜是很困难的。只是到了现代,由于采用了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冬天种瓜才有可能。这也难怪有些儒生将信将疑。于是秦始皇就命令这些儒生博士到实地看一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谁曾料想,这些博士儒生的好奇心却给他们带来了杀身之祸。原来秦始皇在消灭六国以后,采取了专制独裁的统治,引起了人们的怨恨,因此,经常有人在背后对他说三道四,这其中尤以儒生们的议论最多。为了消灭这帮儒生,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等人提出的焚书坑儒的建议,于是导演了这出惨剧。秦始皇令秦军在骊山附近设下埋伏,当这些儒生满怀着好奇心来看瓜时,遭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秦军的重重包围,结果700多人被乱箭射死。这是继400多儒生被活埋之后,又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这次大屠杀的杀机竟藏在冬天种瓜的奇迹之中。

  那么,冬天种瓜在秦朝是否是可能的呢?首先,我们知道,秦始皇冬天种瓜的地点是骊山,骊山附近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著名的游览胜地华清池就是其中的一处温泉。利用温泉形成的小气候进行冬季蔬菜的促成栽培是很有可能的,至少这种可能在唐代已成为现实。有唐人王建的诗为证,“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当时政府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温汤监”来负责该项业务。因此,从地理位置和后来的历史来看,秦时冬天种瓜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仅仅利用温泉种瓜似乎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遮盖才能成为现实。因为西安冬季气温一般都在摄氏零下10多度,如果地面无任何覆盖的话,地温再高,种的瓜类虽能长出地面,而植株裸露在摄氏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也是无法成活的,根本谈不上开花结果。这种遮盖就是最早的温室。据此推测,我国的温室最早出现于秦朝。

  然而,有关温室最早的确切记载则是在汉代。汉元帝时,曾在长安城里的大官园中,种葱、韭、菜茹。为了使这些蔬菜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当时采取了一种方法,即盖一座屋庑,在里面昼夜燃火,以提高室内的温度。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各种蔬菜就正常生长起来了。据文献记载,汉代时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已相当普遍。不过当时人们对此还是有些疑虑,认为通过温室栽培出来的蔬菜之类,是“不时之物”,而食用这种不时之物,可能对人有害,于是朝廷一度下令禁止食用温室栽培出来的作物。

  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温室栽培在汉代以后,继续得到发展。除用于蔬菜栽培以外,温室还广泛地运用于花果栽培。最有名的当属堂花术。这种花卉栽培技术在宋代即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在北京中山公园的唐花坞就是从堂花发展过来的。堂,起初是一个用纸做成的房子,里面开有沟,沟中倒上热水,以增加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还洒上牛溲和马尿,以及硫磺,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提高室温,通过这种办法来促使堂中栽培的花卉提前开放。这种栽培方法,在当时被看做是一种“足以侔造化,通仙灵”的奇迹。温室栽培的结果,更使得“元旦(即春节)有牡丹、有新瓜……其他花果无时无之”,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相比之下,温室在欧美的出现要晚得多。西欧的温室栽培出现在18世纪初叶,称为“绿色的房子”,美国则是在1880年才开始有了温室栽培。中国的近邻日本也是在1830~1840年才开始有了温室。有趣的是日本的温室称为

  “纸屋”,说不定还是受到堂花术的影响呢。

  动物人工单性繁殖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大家都知道,毛茸茸的小鸡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喔喔”啼叫的大公鸡或“咯咯”叫的老母鸡;摇头摆尾的小蝌蚪转眼会长大,变成可爱的小青蛙。但是:鸡蛋是怎么变成小鸡的?小蝌蚪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一下子就不容易回答了。要知道,这可是一门专深的学问,名叫胚胎学,也叫发育生物学。它主要研究生物个体的发育规律。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位出色的生物学家在这一科学领域里,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就是原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朱洗。

  朱洗是浙江省一个农民的儿子,上小学时,他听到进步的老师介绍刚从欧洲传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类的新鲜思想,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无限的遐想,他也向往着去探索生命的奥秘。1920年,朱洗飘洋过海去法国勤工俭学,当了五年半学徒,才考进大学,跟著名的实验胚胎学家巴德荣教授学习。1931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为了报效祖国,第二年冬天就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可是,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满目疮痍,哪里有条件给朱洗做科学实验呀!好不容易在上海创办了一个生物研究所,小小的几间房,寥寥几个工作人员,连必不可少的显微镜和实验用的仪器也是赊来的。尽管这样,朱洗还是兴致勃勃,他急切地要把在巴黎就已开始了的人工单性繁殖实验继续下去。

  什么叫“人工单性繁殖”呢?我们知道,世界上大部分生物,特别是高等生物,都是有“父母亲”的,也就是说,必须由一雌一雄交配后,才能繁殖下一代。而科学家们想要通过某种人工的手段,不经过交配,就使卵细胞发育成下一代的生物体。如果这项试验成功了,就可能产生新的生命领域,为生物学的发展开创美好的前景。

  朱洗聚精会神地坐在简陋的实验台前,细心地把蟾蜍 (即癞蛤蟆)的卵球一个个分开,然后在卵球表面薄薄涂上一层癞蛤蟆的血。只见他手持细针利索地一刺,让血细胞进入卵中,接着加入清水,放到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他全神贯注,一动不动地伏在目镜上,好像把世上一切都忘了。也不知过了多久,朱洗才慢慢地抬起头来,轻轻地叹道:“又没有成功。”

  焦急地站立在一旁的助手,这时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在记录本上无奈地写下了又一个失败的数字:“10000”。第10000颗,这个平凡的数字后面包含了多少心血和渴望,包含着多少个辛劳的日日夜夜啊!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朱洗退却。他每天从清晨到黑夜,仍是手持细针,向着一颗颗卵球刺去。他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动作是那样的细致,在旁边担任实验记录的助手也不禁为老师的这种韧劲和毅力而暗暗赞叹。

  当实验记录本上的数字写到第36800颗的时候,奇迹终于出现了:显微镜下的卵子有活动了,细胞开始分裂了。几天以后,一条小蝌蚪竟从这个被针刺过的卵球里钻了出来。它扭动着身子,在玻璃瓶的水中快乐地嬉游。

  成功了!这是第一条没有“爸爸”的小蝌蚪。朱洗兴奋地将这一喜讯立即报告了远在法兰西的老师。

  正当朱洗打算进一步大展宏图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粉碎了他的科学梦。为了防备日伪的迫害,他被迫中断实验,回家乡避难。

  直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朱洗才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他的脑海里,始终没有忘记多年前半途而废的人工单性繁殖实验。他想,用人工培养出来的没有“爸爸”的癞蛤蟆,是不是也能生育下一代呢?他决心继续深入探索。

  1958年,在上海中科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一间敞亮的实验室里,朱洗又开始了他的“长征”。他从冷藏箱里取出一只经过冬眠的雌性癞蛤蟆,剖开肚子,小心翼翼地将整块卵巢剥出来。然后用细针把卵巢分成许多小块,放到盛有生理盐水和激素的玻璃瓶里。过了一会,一颗颗棕黑色的卵球排出来了,朱洗赶紧把排出来的卵吸附到玻璃片上,用吸水纸轻轻吸去表面的水分,再涂上癞蛤蟆的鲜血。接着,他拿起像头发丝般细的白金针向卵球刺去,使涂在外面的血细胞随着针尖进入卵内。然后把卵球外面的血污洗干净,浸入清水,放到恒温箱孵育。

  3个多月过去了,朱洗和他的助手们共刺了17000多颗卵,仍然没得到一条出膜的蝌蚪。年轻的助手们有点沉不住气了,可是朱洗一面拿起白金丝针,一面鼓励他们说:“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在困难和失败的时刻,更需要百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为什么失败呢?是针刺部位不当,还是针太粗了?朱洗决定改进方法。他选择了一种只有头发丝的1/10细的玻璃丝针,在10天里连续刺了3000颗卵球。难关终于突破了,5条活泼的小蝌蚪破膜而出。可惜没等发育成癞蛤蟆,就先后死了。

  朱洗更加努力了,在进一步掌握卵球成熟程度和改进针刺技术的基础上,从1958年底到1959年3月,他们总共针刺了40140颗卵球,分别培养7天后,得到167条小蝌蚪,其中有25条后来长成了小癞蛤蟆。

  但是,这些没有“父亲”的宝贝,大多数经不住病害的考验,相继死去了,最后只剩下一只雌的癞蛤蟆健康地活着。这好比一场马拉松赛跑,有4万多名“运动员”出发,如今只剩下一名在跑道上了。这个没有父亲的癞蛤蟆姑娘,能生育后代吗?它能坚持跑到终点吗?朱洗和他的同事们都热切地期待着。

  这只宝贵的母癞蛤蟆长到1960年,经过冬眠,于1961年3月,与一只雄癞蛤蟆“成亲”,几天以后,顺利地产出了3000多颗卵。这些卵受精后慢慢地孵出了小蝌蚪,接着又发育成小癞蛤蟆。

  试验终于圆满地成功了!朱洗培育出来的这批癞蛤蟆是自然界里从未有过的“珍品”,它们的母亲没有父亲,当然,它们就是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了。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单性生殖。这为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联合制碱法

  在化学工业中,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化学名称又叫“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别小看它,它的用途可大呢!制造肥皂、玻璃、纸张时要用它;纺纱织布时要用它;炼铁、炼钢过程中也少不了它。用它还可以制造出好多好多的化工产品哩!它诞生在化工厂里,是用联合制碱法生产出来的。这个方法由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侯德榜首创,所以也叫“侯氏制碱法”。那么,侯德榜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研究制碱法,又是怎样创立侯氏制碱法的呢?

  事情得从17世纪说起。当时人们在生产玻璃、纸张、肥皂等时已经知道要用纯碱,但那时的碱是从草木灰和盐湖水中提取的,人们还不知道可以从工厂中生产出来。后来法国一位医师路布兰用了4年时间,在1791年首创了一种纯碱制造法,从此纯碱能源源不断地从工厂中生产出来,满足了当时工业生产的需要。可借这一方法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如生产过程中温度很高、工人劳动强度很大、煤用得很多、产品质量也不高等,因此很多人都想改进它。

  1862年,比利时有一位化学家叫苏尔维,他提出了一种以食盐、石灰石、氨为主要原料的制碱方法,这方法叫“氨碱法”或“苏尔维制碱法”。由于这个方法产量高、质量优、成本低、能连续生产,所以很快就替代了路布兰的方法。但这个方法却被制造商严格控制住,一点也不让它泄露出来,被他人知道。

  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工业生产也需要纯碱,但自己不会生产,只能依靠进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纯碱产量大大减少,加上交通受阻,英国一家制造纯碱的公司乘机抬高碱价,甚至不供货给中国,致使中国以碱为原料的工厂只得倒闭、关门。

  当时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侯德榜,他学习很刻苦,成绩优异,在美国学习化学工程已有8年,1921年取得了博士学位,当他听说外国资本家如此卡中国人的脖子时,连肺都要气炸了,他发誓学成回国,以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

  1921年10月侯德榜回国了,他任永利碱业公司总工程师,任务是要创建中国第一家制碱工厂。当时要生产出碱,只能按苏尔维制碱法生产。原理说说很简单,可真正要制造出来可就难了。由于技术封锁,侯德榜只能靠自己不断研究、试验、摸索。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终于设计好了流程,安装好了设备,接着就开始试生产。谁知一开始就碰到困难。一天,刚试车不久,高高的蒸氨塔突然晃动得很厉害,并且发出巨响。大家害怕极了,侯德榜见了马上喊停车。一检查,原来所有的管道都被白色的沉淀物堵住了。怎么办?开始他拿大铁钎捅,累得满头大汗,但也无济于事。后来,他想出加干碱的办法,才使沉淀物慢慢掉了下来,终于转危为安。类似这样的故障还有很多很多,每次都被他一一排除掉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1924年8月13日,中国第一家制碱厂正式投产了。那天工人们早早地来到车间,都想亲眼目睹中国第一批纯碱的诞生。几小时后。不知谁喊了一声:“出来了!”大家眼睛一齐朝出碱口望去。咦?怎么出来的是红白相间的碱?按理应该是雪白的呀!大家的心头一凉。这时侯德榜仔细地检查了设备,原来纯碱出来时遇到了铁锈,才使产品变红了。原因查出来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后改进了设备,终于制得了纯白色的产品。望着白花花的纯碱,侯德榜笑了,他笑得那么舒心,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终于摸索出苏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的誓言。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为了不使工厂遭受破坏,他决定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一个永利川西化工厂。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由于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食盐成本就高了。另外,苏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有30%的食盐要白白地浪费掉,这样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苏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缺点,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成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的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物却没有利用上。那么怎样才能使另一半成分变废为宝呢?他想呀想,设计了好多方案,但是一一都被推翻了。后来他终于想到,能否把苏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制碱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厂提供,滤液中的氯化铵加入食盐水,让它沉淀出来。这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为化肥,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食盐的利用率,还可以省去许多设备,例如石灰窑、化灰桶、蒸氨塔等。设想有了,能否成功还要靠实践。于是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1次、2次、10次、100次、……一直进行了500多次试验,还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苏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冶炼技术 下一篇:技 术  原始时代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