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

作者:崔玉亭 字数:21930 阅读:197 更新时间:2009/06/18

诺贝尔化学奖

普瑞格

  著名的化学家弗里茨·普瑞格是奥地利人,1869年出生于南斯拉夫的拉巴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对有机化合化物进行微量分析的方法,大大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而在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的科学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普瑞格在上小学期间,学习成绩是极其平常的。他唯一的爱好就是体育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他当时的最大理想是当一名体育家。平时他学习不积极,就是临近期末或升级考试时,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加紧温习功课,他却仍在操场上玩球,不到汗流浃背,是决不肯罢休的。因此,每次考试的成绩很不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普瑞格对体育运动的迷恋就更加不能遏止了。15岁的时候,他考入了体育学校专攻体育。三年后就毕业了。如果当一名体育教员,他还可以凑合,但他一心想当一名创造纪录的运动员。于是,他接连两次参加了奥地利的全国运动会,其结果非常令人失望,不仅没有创什么纪录,连最后一个名次也没有轮上。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运动员,他自己也开始彷徨了。怎么办呢?是继续在体育界混下去,还是另谋他业?但他毕竟有着运动员的顽强意志,所以很快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从头学起,另走一条新路。

  1887年,普瑞格回到了祖国奥地利,寄居在外祖母家。带着老眼光来看他的人们,说他是一个“无聊的大孩子”,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对他改行想搞化学抱怀疑的态度,有的甚至用难听的语言挖苦他。年轻好胜的普瑞格哪能受得了这种奚落,他没有消沉,而是默默地刻苦学习。经过一年的发愤苦读,他终于被格拉茨大学录取为医科试读生。

  好心的人们都对普瑞格进入医科学习而高兴,但也为他捏一把汗,担心他基础太差读不下去。他自己也深深了解这一点。基础差,他就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别人用半天可以消化的东西,他用一天乃至两天的时间来钻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各科赶上来了,成绩都不错。但为了把基础打牢,他还是坚持比别的同学多学习了一年。在这一年中,他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病理学上,终于写出了以探索胆酸 (一种类固醇)为课题的毕业论文,这博得了学校老师们的赞许,还引起了化学界的重视。因此,他从医学院一毕业,就被母校聘请为病理研究院的教师。

  学无止境。1904年已经是副教授的普瑞格又前往德国留学。为了进一步打好科研的基础,他首先到莱比锡跟随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教授进修物理化学。随后便被瑞士的著名化学家五亚德赫丹教授请去协助研究蛋白的制造和分解。在亚伯德赫丹教授的实验室里,他担负分析人体尿液里所含蛋白质成分的任务。当时,这在化学上一直被认为是最难的渗透分析,可是普瑞格不畏困难,他运用最精细的方法,反复进行测试。为了尽快创造出成果,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呆在实验室里,两只眼睛始终不离试管,经过三个月的战斗,他出色地完成了对人的尿液里含有蛋白成分的分析任务。

  已经成名的普瑞格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他不久便从德国返回奥地利,仍在母校的医药化学研究院担任病理化学教授。1913年他继霍夫曼担任了该院的院长,他全力以赴地进行胆酸的研究工作。

  正当研究深入进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在欧洲上空弥漫。当时,由于战争,物资极端缺乏,供给研究院进行研究的药品和材料更是寥寥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普瑞格要用极少量的物质,来做出最正确的实验,就必须发明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有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常量分析法,到了19世纪末,基本上已经齐全。但是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微量分析法,能对少量的天然有机物质进行研究。1912年,在战云笼罩的情况下,他硬是凭着自己的钻劲和韧劲,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定量分析方法,为化学分析法填补了一项空白。

  我们知道,一般元素分析法,每次需要的样品约在:0.15克之间,但有些有机化合物非常难得,特别是近化研究的天然有机物质含量更是少得可怜。如果运用常量分析法,许多研究无法进行下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普瑞格首先设计了微量分析天平,其准确度可以达到误差仅0.001毫克。然后他又精制了各种试剂,制造了各种小型仪器,使得实验取样缩小到一至三毫克之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突破。如果认为这仅仅是取样多少的问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微量分析的全部操作条件,都要经过精密的设计和仔细的考虑。举一个例子说,用普通的橡胶管通入气流时,就会带入少量的有机物质,使实验的结果不准。因此,橡胶管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后才能使用。在30年代,曾轰动一时的雄性激素的分离及结构测定,就足以说明微量分析法的重要性。从1500升尿中取得15毫克的激素,如果运用微量分析法,不仅可以对它进行分析,还可以阐明它的结构。

  普瑞格曾在柏林和维也纳,两次公开表演过这种微量分析的化学实验。当时,许多知名的化学家纷纷赶来参观。他的《微量分析论》写成之后,最初本是油印赠给科学界的好友们参考的,可是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了化学界的经典著作了,足见这一方法何等重要。

  普瑞格的微量分析法,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他创造这一方法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当时,欧洲各国的人力、财力、物力都十分缺乏,若不运用微量分析法,许多处于动乱中的研究工作将无法进行下去。就是在今天,微量分析法对现代的科学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现代对原子量的若干精确研究,就离不开这种方法。

  正是由于普瑞格的这一杰出贡献,他荣获了1923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金。

  普瑞格在医药化学上,还有着很多其他的发明。其中尤以肾脏病特效药最为著名,直到现在还被医生们延用着。由于所发明的药物的药性温和,疗效显著,所以维也纳国家学院颁发给他莱班金奖,这是该学院的最高荣誉。后来,哥丁根大学又颁发给他最高名誉博土学位证书。这个学位在40年中只给过两个人,普瑞格就是其中之一。

  普瑞格于1930年去世,享年 61岁。按理专门学过体育、身体健康的普瑞格是应当多活几年的,但是由于他后来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体质逐渐下降而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席格蒙迪

  理查德·席格蒙迪于1865年4月1曰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欧美国家把4月1日称为愚人节。席格蒙迪的母亲常在亲友面前夸耀说:“我在愚人节生的这个孩于,有一对非常敏锐的浅蓝色眼睛。说给你们听,恐怕也不会相信。席格蒙迪看什么都非常真切。一般人在强烈的阳光下,才能看见空气里有悬浮尘埃,可他不在阳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

  他们家是一个爱好音乐的家庭。父母当然期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可席格蒙迪的弟兄们虽然个个有着超乎常人的视觉,听觉却完全不行。这一点使做父母的很失望。

  席格蒙迪过了16岁之后,听力显得更差了。如果人们说话的声音不够高,他就可能完全听不见。这是他生理上的一大缺陷,但这种缺陷对他却有着莫大的益处。每当他用功沉思时,尽管人们在他的旁边高声说笑,他也会置若罔闻,一点也不受影响。

  席格蒙迪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干什么事都很认真,从不马虎了事,衣服上哪怕有一点污渍,他也不会放过,非脱下来洗掉不可。至于学习,那就更加刻苦认真了。他把看书学习看得比吃饭睡觉还重要。16岁时他就进入大学学习,他是维也纳大学当时最年轻的学生,对化学分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特别善于观察,有时他的实验结果,比教授们做得还要准确。

  1889年他还只有24岁时,就在慕尼黑大学获得科学博士学位。母校维也纳大学曾邀请他去担任化学教授,但他为了进一步深造,谢绝了这一美差。他先在柏林化学研究院当助理研究员,这时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胶体化学的分析上。后来他又回奥地利格拉茨化学研究所做了几年研究工作。然而这里的设备对他的研究课题毫无帮助。

  1898年鉴于格拉茨化学研究所设备不完善,他又远赴德国东部的耶拿城,屈就丘德·吉诺森玻璃厂的化验员工作,因为这家玻璃厂的化验设备跟他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在这里,他发现了黄金以极细的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所谓“胶状金”,能够制造光泽像红宝石一样的玻璃。这一秘密就是由金属弄成很细的溶胶状态的缘故。溶胶就是一种分散体系。其实在自然界中及工业生产中,常常遇到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分散体系。譬如不同矿物分散在岩石中生成各种矿石,空气分散在泥土中使土壤松软;又如水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云雾,开采出来的石油常常含有成细滴状态分散的水,颜料分散在油中成油漆或油墨等都是分散体系。而固体以极微细的颗粒 (大小约在几百万分之一米)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就称为溶胶。席格蒙迪深入地研究了这些溶胶的性质,他还发现,可以用电解的方法来分散或提取这些金属的细微碎粒。

  席格蒙迪所进行的如此精密的实验,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注意。首先对这一研究感兴趣的是耶拿城蔡斯工厂的化学家H·西登托夫。当时蔡斯是全球闻名的德国工业机构,有世界第一流的化验室设备。由于西登托夫的保荐,蔡斯当局不措拨出一笔庞大的专款供他使用。

  席格蒙迪所研究的胶体化学,跟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面团、乳汁、油漆、土壤等,都属胶体范围。早在1663年,就有人用氯化亚锡还原金盐溶液,制得了紫色的金溶胶。从19世纪初,人们开始正式研究胶体科学。1809年列伊斯用一支U形管,在管底中央放了一个用粘土做成的团块,盛水后通电,以此来观察粘土的悬浮粒子移动现象。他发现这些粒子总是向阳极移动,阴极臂中的水位呈上升趋势。这个实验表明:粘土和水两相带有相反的电荷。这种现象通常叫做“电泳”。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藤黄微粒(一种植物颜料的小颗粒),发现微粒不停顿地在碰撞运动着,后来人们就把胶体微粒所呈现的这种现象称作“布朗运动”。随后不久,英国物理学家丁铎耳曾用一束强光通过含有微粒的液体,这液体原来也像普通的溶液一样是清澈的,但当光线射过时,从侧面就可以看到在这液体中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光路,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称做“丁铎耳效应”,这一效应在溶胶中表现特别显著。但是怎样能够直接观察胶体微粒,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心研究,席格蒙迪终于研制出一台极精细的超显微镜。利用这台超显微镜,人们可以观察到直径只有一亿分之一米的任何细粒的形状。这种显微镜制造成功后,所有烟雾、泡沫、薄膜、溶胶细粒的情况,人们都可以观察得一清二楚。科学界对此十分重视。贝仑用席格蒙迪所发明的仪器做了如下试验:他把一定大小的藤黄小球悬浮在水中,结果发现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形成了沉降平衡,并由此可以求得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阿佛加德罗常数。

  后来,席格蒙迪又用实验证明,溶液的色泽和溶液的量有关。接着他又以电解的方法阐明了怎样保护胶体使它稳定,以及怎样破坏胶体,使它凝结沉淀出来。这样一来,他就解决了生物化学,细菌学、土壤物理学上许许多多原来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时,他虽然在学术上成功了,可是他两耳的听力更加变坏,而近乎聋了。

  席格蒙迪对自己一生的治学之道,有过如下的总结:他认为真正聪明的人,应懂得如何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而竭力避免自己的短处。

  43岁之时,即1908年他离开耶拿,前往哥丁根大学担任无机化学教授,在这里执教达20年之久。其间他除了讲学外,就从事科学研究。由于他身体上有着先天的缺陷,好静而不好动,晚年他显得衰老了。目力也差得多了。1929年他因病去世,终年64岁。

  就在他逝世的前四年,因为他毕生在胶体化学研究上有卓越贡献及发明了超显微镜,而荣获了192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金。

  据席格蒙迪的学生们说,在他的谈吐里,从来没有用过“大概”这一类的字眼。他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也从不做似是而非的表示。他认为研究科学应该是就是,非就非。他常告诫后辈:“在科学里没有差不多,我希望你们无论做什么实验,答案至少要求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数。”“不学无术,盲从一生,这比判无期徒刑还要痛苦。因为无期徒刑者,终生囚于狱中,还知道他要死于狱中;而不学无术者,至死还不知其所以然。人和禽兽的不同,在于人有知识和特长,否则活了一辈子也是糊里糊涂。”席格蒙迪关于治学的精辟论述至今仍在鼓舞着人们。

  斯维德伯格

  西奥多·斯维德伯格是瑞典物理化学家。由于发明了超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于192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

  在斯维德伯格的一生中,令人感兴趣的是,一位曾经被他愤恨过的校长,在临死前却成了他最热爱的人。这看来有点离奇,现在却被人传为美谈了。

  1884年盛夏的一天,斯维德伯格出生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座叫耶夫勒的美丽港口城市。他的父亲伊莱亚斯·斯维德伯格是这个港口城市造纸厂的经理。他家祖孙几代都在这里开办造纸厂。少年时期的斯维德伯格就在当地的公学里读书。凑巧这所公学的校长是他家的亲戚,跟他父亲很要好,所以这位校长对个家庭的子弟特别关心,管教得很严。斯维德伯格的几个哥哥的学习成绩已经不算好的了,但斯维德伯格的成绩比他们还要差,几乎门门都只勉强及格。校长恨铁不成钢,有一天当着好多同学的面,指着斯维德伯格的父亲开的造纸厂,毫不顾情面地痛斥他说:“瞧着,二十年后这个纸厂就要倒闭在你的手里!”这时,他低垂着头,涨红了脸,心里愤恨极了。第二天,他再也不愿意见这个校长的面,悄悄地转到了斯德哥尔摩去读书了。和斯维德伯格有着亲戚关系的校长为此事感到后悔莫及,他经常注意着有关斯维德伯格的消息。

  生来就有一股子犟脾气的斯维德伯格从此以后下定决心要发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洗刷耻辱。有志者事竟成,他后来被录取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在这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出类拔萃的。接着他又到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进修。他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酷爱绘画和植物。1905年,他获得文学士学位。接着又获硕士学位。1907年,他担任了乌普萨拉大学的化学讲师,这时他研究胶体化学已经做出了贡献,对胶质微粒子确定了布朗运动的实验依据。1908年,他又荣获哲学博士学位。为了更好地做实验,从那一年起,他先后去过德国、荷兰、法国、瑞士、英国、丹麦、美国和加拿大,参观了许多实验室,并且和这些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后来,他在瑞典和国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大量的论文,曾担任瑞典科学院院士、古斯塔夫·沃纳放射化学研究所所长、瑞典皇家物理化学研究院院长的职务。另外,他还曾经担任德国哈利科学院、伦敦化学学会、印度科学院、美国哲学学会、费城科学院、纽约科学院、伦敦皇家学会、华盛顿国家科学院的荣誉院士或荣誉会员。就这样,公学里校长的一席气话,成了斯维德伯格激励自己奋斗一生的巨大动力。

  那位校长自从气走了斯维德伯格后,一直感到于心不安。1912年,斯维德伯格担任乌普萨拉大学的物理化学主任教授后,老校长从报上得知他的消息,激动得几夜没睡好觉,私下给他写了封信表示歉意,并祝贺他取得成就。但是老校长失望了,始终没有得到他的回信。

  1923年,斯维德伯格又受聘为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教授。他专门研究胶体化学,发明了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他的这项发明使他成了举世仰慕的科学家。他的巨幅照片刊登在瑞典所有的报纸上,他成了最有权威的胶体化学家。就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他的哥哥拍给他一份电报,说是老校长病危,想最后见他一面。他接到电报后,马上给他哥哥回电:“我就赶回家乡!”他哥哥把电报拿给奄奄一息的病人看了。病人看到后顿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渐渐闭上了双眼。

  斯维德伯格真的赶回来了。一听说老校长已经病逝,痛哭失声,悲伤极了。在安葬典礼上,等牧师刚一祷告完毕,他便从送葬的亲友群中缓步走到灵前,怀着沉痛而崇敬的心情说:“若没有老校长您当年的一番激励,哪会有我的今天?我今天的全部成就,都是出于老师的赐予!”这时,这个当初被他怨恨过的人,已成了他心目中最热爱的人了。

  1926年,斯维德伯格在接受诺贝尔奖金时,又当众讲过他自己的这段往事。

  斯维德伯格首先致力于胶体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1907年他的博士论文

  《胶体溶液的理论研究》就表明了他在胶体领域中的巨大贡献。他所研究的胶质微粒的运动规律为布朗运动提供了实验根据。

  早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就发现藤黄微粒悬浮在液体中不停地作不规则运动的现象。后来科学家们指出这种运动是液体中分子与藤黄微粒间不平衡碰撞所引起的。1905年爱因斯坦和斯谟鲁霍夫斯基又研究了这种运动的数学理论,认为它与分子运动相类似。1906年,斯维德伯格通过实验进一步指出:布朗运动平均位移的平方与时间间隔成正比,与液体粘性成反比。

  在这以前,分子动力学理论虽已成为最完善的理论之一,但总缺乏事实根据。而分子和原子也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它们的存在只是一种假设,因而一些人表示怀疑。这就导致出现了离开物质而从能量方面寻找解决途径的唯能论倾向。比如,以马哈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为首的唯能论学派,就曾声称所有化学方面的基本定律,都可以从“能量”的原理推导出来。他们的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正在这时,斯维德伯格用席格蒙迪的超显微镜对金溶胶内微粒数目的变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从实验统计中得到有关的方程式,竟与爱因斯坦的粒子平均位移方程式完全符合,他所计算的阿佛加德

  23                      23 23罗常数值为6.2×10。这与爱因斯坦从动力学说所得的数值6.0×10很接近,从而使布朗运动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斯维德伯格的研究成果巩固了分子动力学理论和唯物的宇宙观。这时他才23岁。在斯维德伯格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奥斯特瓦尔德在评语中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推测说。“这篇论文的年轻的、天才的和有精力的作者,将来还可能有重大成果,预计他一定是正确的。”

  后来果真不出所料,斯维德伯格不久就发明了超速离心机,它对研究蛋白质化学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所设计的每分钟旋转八万转以上的超速离心机可以得到比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几十万倍的力场。利用这种离心机,人们可以很容易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斯维德伯格和他的同事曾用沉降平衡和沉降速度测定了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并发现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2000到几百万之间。

  除了超速离心机之外,乌普萨拉大学斯维德伯格研究所在他的主持下还创造了两种研究胶体和高分子物质的有效方法,即利用电泳和吸附现象来分离和纯化上述物质。后来他的弟子蒂塞留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些方法。

  斯维伯格崇敬老校长,更学习老校长的作风,对学生严格要求。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对学生的期望之殷切、管教之严格,在瑞典的各学校中是有名的,因而培养了不少青年专家。他常以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发愤读书。他曾说:“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毫无准备的人休想在学术上有成就;而填了一肚皮稻草的人也讲究学问,则必然误尽苍生。’这句充满哲理的话,对于当今立志成才的青年,是一个忠告。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扎扎实实地打下基础,将来在学术上才能有所成就。”

  1971年,斯维德伯格逝世于斯德哥尔摩,终年87岁。

  鲁齐卡

  童年时代的利奥波德·鲁齐卡,虽家境贫寒,但非常好学。父亲是个制桶匠,长年积劳成疾,很早就离开了人世。

  年轻的母亲带着4岁的鲁齐卡,回到娘家南斯拉夫的奥西耶城。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熬了过来。

  小时候,鲁齐卡常提一些让母亲难答的问题。

  “云彩为什么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白的?”

  “水是从哪里来的?”

  “我为什么不能读书?”

  母亲非常喜欢鲁齐卡,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送他上学念书。

  鲁齐卡从小就相当懂事,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特别喜爱物理和化学。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中等学业后,离开家乡,先后到过许多地方。他在苏黎世工艺学校院学习后,又来到德国求学。

  那时候,德国是欧洲的教育中心,鲁齐卡到卡尔斯鲁厄工业学院,潜心攻读化学。

  1906年,鲁齐卡以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言辞首次举行讲演,不少专家与学者都为他精彩的讲演所折服。不久,他着手撰写了博士论文《烯酮研究》。

  鲁齐卡怀着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回到祖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当时的南斯拉夫,处于黑暗统治时期,四处都令人窒息,空气异常的沉闷。更令人气愤的是,那些当时的政府首脑,并不赏识他的才干,接二连三对他无情打击和恣意阻挠。

  鲁齐卡被这些不公平的待遇所激怒,愤然再度出国。后米,鲁齐卡曾非常酸楚地回忆过这段令人不快的经历,他说:我的祖国有过许多杰出人物,有的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明和进步。非常遗憾,我却遇到那些昏庸的人,他们摧残科学人才,无疑是扼杀一个人宝贵的生命。我,不得不离开我的故乡。

  鲁齐卡来到他的第二故乡瑞士,四处筹集资金,搞了个香水制造厂。1925年,鲁齐卡到荷兰讲学,这时他遇到卡尔鲁厄工业学院的老同学。听了鲁齐卡不幸的经历,这位老同学当即邀请鲁齐卡到乌德勒支大学工作,他很快成为苏黎世大学和乌德勒支大学教授。

  鲁齐卡在有机化学方面的重要贡献是确定了异戊二烯规则,他还发现了许多具有香气的物质结构,用合成方法稳定了灵猫酮(灵猫香的有效成分),从而否定了阿道夫·拜尔关于多元环状化合物由于不稳定而不能存在的推论。

  1934年,鲁齐卡和卡尔·齐格勒分别合成了麝香酮(麝香的有效成分)。

  鲁齐卡的成就在很多方面都很突出。他首先提出了检验证实性激素制剂的生物学方法,通过实验性激素与固醇这两种物质结构上的联系。他成为第一个从固醇制备性激素来说明了它的详细结构的人。

  极富戏剧性的是,当时南斯拉夫当局眼睁睁看到鲁齐卡在国外成就卓著,而所在国家大受其益。于是,立即电邀鲁齐卡回国效命。1929年夏末,鲁齐卡决定回国。

  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鲁齐卡决定在回国定居前再作一次试探性短期旅行。

  作好了回国的准备后,鲁齐卡驱车前往南斯拉夫西北部的边境线。

  小汽车在哨卡前停了下来。

  坐在小汽车内的鲁齐卡向哨兵递上入境签证和身份证明。哨兵看过证件,正准备放行,站在哨所门前的那个中士突然开口道:“等等,请过来一下!”

  鲁齐卡走下车来,盯着下达命令的中土,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头。

  鲁齐卡来到中士面前,听候发落。

  中士接过证件一看:利奥波德·鲁齐卡,42岁。卡尔斯鲁厄工学院哲学博士,苏黎世大学教授、乌德勒支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瑞士芮芙香料制造厂厂长。

  最后这个职务,为鲁齐卡带来麻烦。因为当时许多西方投机商常出没于南斯拉夫,伺机牟利,搅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这时鲁齐卡的出现,自然成了重点怀疑对象。

  中士拿着鲁齐卡的证件,疑虑重重。最后,中士决定将鲁齐卡作为盘查的重点。

  中士抬眼望着鲁齐卡,态度强硬地说:“先生,请稍候。委屈一下,这是执行公务。”

  说完,下令几个哨兵例行检查,并悄声耳语,特别嘱咐一个小头目道:

  “注意,认真点,越仔细越好!”

  接着,中士进入哨所,接通贝尔格莱德总部的电话,请示最高行政长官。

  哨所门前的空地上,鲁齐卡的行李被一一摊开,全都翻了个身。被翻乱的行李,像自己的主人一样,无声地抗议着鲁齐卡教授铁青着脸,望着生他养他的故乡热土,他的心中涌出一阵阵愤懑凄楚的愁怅。

  鲁齐卡微闭双眼,竭力控制住不平的思绪。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鲁齐卡不觉摇了摇头,在心中默念:可爱的祖国,我回来了。可是,我却不能理直气壮地踏入国门半步,报国无门啊!

  鲁齐卡多么渴望重返祖国,回到多年不见的亲人们身边。然而,重重的顾虑,无情地煎熬着这位满怀希望的国外赤子。

  鲁齐卡在哨卡前苦苦等待3个小时,漫长的18O分钟,使他再也无法忍受,鲁齐卡伸手夺过自己的证件,愤愤地说:“我不打扰你们的长官了!”

  说完,鲁齐卡钻进自己的汽车,猛地一踏油门,朝原路开了回去。

  鲁齐卡从此不再回来!

  这次难以忍受的旅行,使鲁齐卡最终决定加入瑞士国籍。

  10年以后,为表彰鲁齐卡在聚亚甲基多碳原子大环化合物和多萜烯化合物方面的科研工作,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沃德

  微风轻轻吹拂着波士顿街头的绿树枝叶,发出阵阵飒飒声。

  街的尽头,迎面走来一对父子。父亲牵着年幼的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的手,朝化学药剂师约翰家走去。伍德沃德甩开父亲的手,边跑边招呼父亲:“爸爸,来,我们来赛跑,快呀!”话音刚落,伍德沃德自个儿先跑了起来。

  “孩子,等等我。”伍德沃德的父亲一路小跑,在后面追着儿子。

  不知不觉间伍德沃德父子俩已来到约翰的家门前。

  孩子生性爱找个伴儿,刚进约翰家的伍德沃德就与约翰的儿子迈克成了要好的一对朋友。

  迈克也是一个爱玩爱闹爱捣腾的顽童。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新朋友,迈克格外高兴。

  迈克同伍德沃德小声耳语,然后轻手轻脚拉着伍德沃德,悄悄溜进了实验室。

  实验室里太妙啦!一眼望去,实验室里有好多好多的东西,让伍德沃德心中好一阵兴奋。而这时的迈克,早已在那里动手动脚,十分老练地捣腾起来。

  迈克拿出一个玻璃瓶放在桌上。又将另一个烧杯灌上清水。迈克又打开一个瓶子的盖儿,对一旁观战的伍德沃德说:“你看,这瓶子里装的是硫酸。伍德沃德,只要我把硫酸往清水中一倒,水马上就会像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信不信?”

  伍德沃德将信将疑地摇摇头,不知迈克要干什么。

  迈克把一瓶硫酸倒进清水里。谁知迈克把硫酸倒得太多太快,引得水花四溅,一些硫酸正好溅在迈克的手上。面对这意外的事情,迈克惊慌失措,痛得直咧嘴,他开始呻唤起来。伍德沃德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一时也不知所措,他忙将迈克的手按进旁边的那桶清水里。一阵揪心的疼痛之后,迈克稍稍恢复了平静。

  刚才的惊叫声,使迈克的父亲意识到,迈克准是又出事了。迈克的父亲立即冲进了实验室,可用力过猛,他又撞倒了另一瓶硫酸,硫酸瓶在地板上砸碎了,一股白得刺眼的烟雾直往上窜,地板上立即出现一个大的黑洞。

  迈克的父亲顾不得这些,直冲到迈克的面前。他一下子傻眼了:一瓶硫酸空空如也,烧杯中的水仍在上下翻滚。伍德沃德还把迈克的手按在那桶清水中。

  迈克的父亲慢慢从清水中抽出他那只烧伤的手,手背上已留下一个筷子头大小的黑点。迈克的父亲总算松了口气:“这太危险了呀!迈克,你真会胡闹!”

  伍德沃德的父亲也及时赶到实验室,并指着伍德沃德想教训他一番。迈克的父亲却一摆手说:“老朋友,别责怪孩子。要知道,正是伍德沃德救了我儿子的手呢。”

  伍德沃德父子摸不着头脑,一齐望着迈克的父亲。原来,伍德沃德刚才把迈克的手往清水中一按,帮了他一个大忙,要不然,迈克的手一定会被烧个大洞。

  这种奇特而惊人的一幕,把伍德沃德深深地迷住了。从此,他的脑子里总是离不开那些瓶瓶罐罐的影子,伍德沃德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化学家!

  伍德沃德不止一次对父亲讲:“爸爸,我也要像迈克那样,弄些瓶瓶罐罐,太有趣了。让我也搞实验行吗,爸爸。”

  父亲以为伍德沃德不过说说而已,并不介意,随口说道:“那样很危险,不是小孩子弄着玩的,懂吗?”

  “爸爸,我说的是真话,我就要那些瓶瓶罐罐,别的我都不要。”伍德沃德一副神情严肃的模样,摇着父亲的手说。

  父亲听了,只当是一句儿戏话,随便笑笑算作回答。

  可伍德沃德是认真的,他想家中的地下室,完全可以作为自己理想的实验场所。这个地下室,实际上是一个废弃的贮藏室,里面堆满破旧的杂物。伍德沃溜进地下室,仔细将杂物重新堆码一遍,空出一片空间,然后找来些瓶瓶罐罐,开始摆弄起来。他忙个不停,把一些空瓶洗得干干净净,分别灌上清水,又注入红蓝墨水或是一些各类色彩的粉末,并按顺序依次一一整齐地排放在一张桌子上。

  伍德沃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跳下凳子,双手使劲地摇晃着一个装有粉末的瓶子,瓶子里的水很快变成乳白色。他又将红墨水滴入瓶子里,眼前出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却总是飘浮在水的上半部,瓶子的下半部分形成一个阻断层,红墨水始终不能向下渗透。面对此情此景,伍德沃德百思不得其解,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对伍德沃德来说,这些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他时时向迈克要实验器材什么的。迈克对他是有求必应。

  很快,伍德沃德小小的实验室便“武装”起来了,从此伍德沃德经常久久地呆在他的小实验室。

  伍德沃德7岁那年生日,父亲为他举行生日宴会。这一天家中真热闹,大厅上下张灯结彩,欢歌笑语。可这热闹的气氛也留不住伍德沃德的身影。

  当父母亲朋等想见伍德沃德时,才想起好长时间也没有见过伍德沃德了。于是,大家分头去找,可上哪儿去找呢?全家上下都找遍了,好歹才把伍德沃德从花园的角落里拖了出来。

  父亲一看,伍德沃德刚穿上的新衣服已揉得皱巴巴的,身上粘满了灰尘和蛛丝。他的手上还紧捏着几片绿树叶,他的鼻尖上印有一团蓝墨水的痕迹,脸上涂抹了好些红色颜料。望着伍德沃德这副滑稽的模样,大伙儿笑得合不拢嘴。

  伍德沃德的父亲非常生气,对他说:“大家到处找你,可你看你,像什么样子?你,你实在太让人生气了!”

  伍德沃德低着头一声不吭,好像根本没发生什么事一样,歪着头在想着什么事呢。

  父亲问伍德沃德:“过生日了,你最喜欢什么礼物呢?”

  伍德沃德抬起头来,脱口而出:“爸爸,我要一只大烧杯。”

  伍德沃德的父亲没说什么,立即吩咐人给他买回一个大烧杯来。

  伍德沃德时常失踪,父亲决心暗中探访,探明真相。

  有一天,父亲终于发现了伍德沃德的秘密。这时,伍德沃德已近8岁了,父亲见伍德沃德如此痴迷地在地下贮藏室内摆弄着大烧杯试管什么的,也不再阻拦他,而是拍着伍德沃德的脑袋,笑着说:“孩子,你怎么不早说,偷偷摸摸地干,行吗?”

  伍德沃德很懂事地望着父亲,说道:“我怕你不高兴。爸爸。”

  父亲说:“孩子,爸爸支持你!”

  后来,每逢圣诞节或是伍德沃德的生日,父亲总忘不了送些新瓶新罐给他,或是送些化学药剂给他。不久,伍德沃德小小的实验室规模越来越大,他的实验兴趣也越来越浓。

  从学生时代起,伍德沃德便常常工作学习到午夜。多年来养成了每天只睡三四个钟头的习惯。他为人做事谦虚勤恳,他说,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绩,是因为他有幸同许多热心而才华出众的化学家在一起工作。他认为,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集体中方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一生中共培养了500余名研究生和进修生,不少人已成为当今闻名于世的化学家。

  伍德沃德将自己的成功归纳为两句话:一是先制订出周密的计划。二是尽一切可能去完成这个周密的计划。

  伍德沃德一生中除了成功合成金鸡纳碱、在抗生素方面测定了金霉素和土霉素结构、奠定了四环素抗生素的合成基础外,还进行了胆甾醇、皮质酮、马钱子碱、叶绿素等的合成。而伍德沃德对有机化学的最大贡献,是1952年首次提出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由此,伍德沃德获得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萨姆纳

  一只灰白色的野兔,从一株小树后边蹦跳着,来到一块空旷的草坪前,啃那刚冒出地面的嫩草。

  一群17岁左右的小伙子,此时正躲在几株大树后面,他们几乎同时发现了在草坪上啃嫩草的那只野兔。他们心里暗自高兴,各自举起手枪,准备向野兔瞄准射击。

  萨姆纳眼明手快,在同伴还在瞄准目标的时候,已扣动扳机:“啪!”一声枪响,那只野兔被萨姆纳的枪弹击倒在草坪上。

  “好样的,萨姆纳,你真行!”一个同伴惊喜地嚷道。

  “唉!又让萨姆纳赢了,我跟萨姆纳打过赌,我准能第一个中猎物。真倒霉!”从另一株大树后面传来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

  “萨姆纳,你该让吉米放头一枪,占米烹制的烤野兔一定鲜美可口,是吧!”从那个不太响亮的声音背后,又传出一个戏谑的声音。

  离萨姆纳最近的一个伙伴幽默地说:“朋友们,我提议让萨姆纳把他打的野兔贡献出来,吉米负责烹制烤野兔,我们共同分享,没有反对意见吧?”

  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行!”

  吉米高声嚷道:“我可是有偿服务,我才不白干呢。”

  “好!等野兔烤好后,我保证,送一个后腿给你独自享用,不错吧,吉米”萨姆纳点头朝吉米走来。

  吃罢野兔,萨姆纳一伙人倒在草坪上,尽情享受大自然恩赐的日光。

  萨姆纳成绩平平,除物理和化学外,其他科目学起来总不带劲。他特别喜欢玩手枪,到野外打猎是萨姆纳的最大兴趣。他经常邀约同学,一道外出打猎。萨姆纳枪法准,待人随和,同学们都爱同他一道去野外打猎玩耍。

  “起来,到我这边来,伙计们,下午我们上哪儿打猎去?”萨姆纳招呼大伙过来,发表意见。

  大家决定到离此地5里路以外的深草洼附近,去打野羊或是山鸡。小伙子们散开来形成一个半圆圈包围状,向深草洼走去。

  突然,前方300米处,有一只大野羊,正低着头,朝萨姆纳他们这边踱来。

  萨姆纳他们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发现了猎物,几乎同时举起了手中的枪。

  啪!一声枪响,枪声划破寂静的长空,惊心震耳。

  就在枪响的同时,只听萨姆纳一声惨叫,手中的手枪应声掉在草地上。

  “萨姆纳被枪打中啦!”离萨姆纳最近的一个同学发现他受伤了。

  原来是吉米过于兴奋,不小心让枪走了火,子弹打进了萨姆纳的左臂。

  萨姆纳被钻心的剧痛折磨着,他疼得汗珠大颗大颗往下淌,嘴里叫道:

  “唉哟。我的手臂!”

  医生切除了萨姆纳的左小臂,萨姆纳的情绪一落千丈。他长时间将自己关在屋里,常为今后的日子发愁。

  作为富家子弟,父亲最大的愿望是萨姆纳能学业有成,步入仕途,出人头地。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残酷打击,一家人陷入了痛苦之中。

  残酷的现实,不得不令萨姆纳彻夜深思。他渐渐明白:人必须面对现实,谁的一生又没有几次令人刻骨铭心的意外打击呢?历史上身处逆境的有用之才,并不罕见。天底下第一要紧的是走自己的路。

  从此,萨姆纳开始试着用右手去做每一件事,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一个个难关。他坚持打网球、滑雪溜冰等,进行各种技巧和耐力的训练,磨练意志,增强身体素质。

  萨姆纳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自己热爱的专业,有人说他成了一个自然科学迷。

  萨姆纳靠自己坚强的毅力,考入哈佛大学,并毕业于该校化学专业。

  为了向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奥托·福林求教,萨姆纳辞去麻省瓦西斯特工学院的职务,来到康奈尔大学。

  独臂萨姆纳出现在福林教授面前时,福林教授感到惊讶。他压根儿也不曾想到,萨姆纳竟是一个残疾人。

  福林教授心想,眼前这位年轻人纵然有理想有学识,但少了一条胳膊,想在化学方面有所成就,困难太大。因为,化学研究离不开实验,而萨姆纳的手……

  想到此,福林教授非常遗憾,又非常婉转地对萨姆纳说:“我想,你还是改学法律吧。萨姆纳,因为……”

  “我知道,福林教授!”萨姆纳快人快语地说:“你的意思是,我不适合搞化学。我没有了一只手,所以得改行,对吧!”

  萨姆纳毫无退却的意思,他提高嗓门,斩钉截铁地对福林教授说:“不!我一定要攻读生物化学,我主意已定。福林教授,请答应我的请求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福林教授最终留下了萨姆纳。

  为进一步充实自己,萨姆纳决定作一次欧洲之行。他先后到了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普萨拉等地,拜访名人,主

  持讲座以及进行学术交流。不久,世界大战爆发,萨姆纳被迫中止欧洲之行。在接到老师电邀后,他立即回到母校康奈尔大学,担任生物化学助理教授。

  那时候,有关酶的研究领域,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萨姆纳以惊人的毅力,顽强不屈地进行艰难的实验。1926年,萨姆纳首次通过实验方法,提取到尿素酶。

  与此同时,萨姆纳还发现酶可以结晶,并证明酶是蛋白质。他最先认清这种物质的化学本质。这些成就,在化学、生物学及医学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提取纯尿素酶之后,萨姆纳又先后提取了辅酶、腊氧化酶和蔗糖酶。人称这三个酶为“三大工业要素”!

  除研究工作外,萨姆纳在基础理论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写下不少专著。其中,最有影响的书是《酶》,酶学工作者公认此书为必读书。对于一个残疾人而言,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让我们来听一听萨姆纳那段至今仍为科学界广为传诵的名言吧:“科学的进步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怪只怪有的人在这科学日新月异的时代,踟蹰不前,悲叹什么 ‘我老矣’!其实,只要不停地运用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就决不会衰竭,而你就永无老朽之悲。成功的决窍就在于此。”

  由于萨姆纳的杰出贡献,1946年他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布朗

  美籍英国人赫伯特·查尔斯·布朗的父辈是犹太人,祖属俄国,为逃避沙皇大屠杀而流亡在国外。

  布朗出生于英国伦敦,后随父前往美国,幼年时代的布朗,生活极为贫困。在逆境中摸爬滚打多年之后的布朗,念念不忘这段生活经历,他十分珍惜这一笔值得长留心田的精神财富……

  布朗起初在白人学校里念书,他所在的班里富家子弟占绝大多数。他们成天嘻哈打笑,无所用心,更不要说是读书学习。这些富家子弟,欺辱穷孩子成了家常便饭。

  一次,布朗的老师里约尔·琼正在上数学课,老师几次向同学示意,希望有谁能自告奋勇站到讲台前,计算出黑板上的那道数学题。

  可教室里一片寂静,无一人敢站出来走上讲台。往常上课时,总有不少捣蛋鬼叽叽喳喳一阵怪叫,吵得课堂上不得安宁。今天是怎么啦?老师环顾四周,将目光紧盯着平时常捣蛋的一位名叫约翰的学生,说:“约翰,站起来,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你也算不出来呀?”

  约翰只得走上讲台,东张西望,手脚无措。约翰试着计算了几次,却都做错了。“下去吧,毫无长进!”老师说。

  老师不住摇头,叹着气,她打心眼里瞧不起这帮富家子弟。过了一阵,老师猛地一转身,提高嗓门问道:“哪位同学自告奋勇上来计算这道数学题?谁能计算,请举手!”

  这一次,还是无人举手上讲台。

  “唉!糟糕透了,这帮贵族子弟全是些笨蛋!”老师里约尔·琼在心中暗暗骂道。

  突然,老师琼的眼睛一亮,目光停在教室最后的一排座位上。一个瘦瘦的小手,怯生生地举过头顶。

  老师亲切地叫道:“布朗,勇敢些,站起来!到讲台上来。”

  在老师的鼓励下,布朗走上讲台,拿起一小节粉笔。只见布朗唰涮唰几下,很快写出了那道数学题的计算过程和正确答案。

  老师看了看黑板,脱口道:“完全正确,布朗,好样的!”老师高兴地夸奖布朗。

  老师万万没有料到,就是她那句夸奖布朗的话,给布朗带来了不幸。

  这天放学之后,约翰怒气冲天,骂声不绝。他将课堂上老师琼对他的不满一古脑儿迁怒于布朗。刚出校门,在一个拐弯处的角落里,布朗遇上了约翰领的那帮富家子弟。布朗刚一走到约翰面前,约翰冷不防一个扫荡腿,又一脚踢在布朗的大腿上。

  约翰指着布朗的鼻尖破口大骂:“你这狗东西,出尽了风头。今天非要出出这口恶气不可,兄弟们,怎么办?”

  “揍他,把他的头打扁!”

  “来呀!咱们一齐动手,上!”

  约翰这一帮人,吆喝着一拥而上。转眼间布朗被他们按倒在地,一阵雨点般的拳打脚踢,直到布朗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他们才罢休。一声唿哨,在约翰的带领下,那帮家伙,逃得无影无踪。

  布朗躺在地上好久好久都不能动弹,他的衣服被撕破了,小书包也破了,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他站起身来,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慢慢地回了家。

  布朗的父母见了,非常伤心。父亲抚摸着布朗,气愤地说:“布朗,我的好孩子,他们这样狠心打你,这书咱们不读了!”倔强的布朗,一听父亲说不让读书了,伤心地说:“爸爸,我要读书,我要读书!”

  “可是,孩子,我实在不忍心让他们这样狠心地揍你呀!”布朗父亲的眼里,充溢着无限爱怜之情。

  “爸爸,让我转学吧!”布朗摇着父亲的手,急切地说道。

  “转学?你说什么,转到哪里去。除了这所白人学校,附近只有一所黑人学校,难道你要去黑人学校读书吗?”面对种族歧视,父亲难以改变固执的想法,接着说:“孩于,这可不行呀!”

  布朗不安地说:“爸爸,只好这样了,你就让我到黑人学校读书吧!”

  望着布朗祈求的目光,父亲实在不忍心拒绝他,沉吟片刻说:“好吧,你去吧。”

  黑人学校条件实在太差了。昏暗的教室,白天跟黄昏时差不多。傲慢的白人老师高兴则来,不高兴就不来给同学们上课。

  这一切都未能阻止布朗求学的决心,他始终坚持认真勤奋地学习。

  布朗家里很穷,晚上一般不点灯。晚饭后到睡觉之前这段宝贵时光,如不利用来看书学习,实在是太可惜了。

  布朗常常因晚上没灯无法学习而苦恼。有一天晚上,布朗躺在床上,翻来复去,久久不能入睡。无意中他从窗口向外张望,远处的一盏路灯令他思路开朗:嘿!有了,明天我就到那盏路灯下看书去!打那之后,布朗每天晚上都要坐在那盏路灯下默默地看书学习。刮风下雨,从不间断。雨天,布朗撑着一把雨伞来到路灯下,借着昏暗的灯光,坚持不懈。

  小学时候,布朗的同学差不多都是黑人,他们彼此同情,相互关心,关系不错。他们相互支撑着,度过了不幸的童年……

  14岁那年,布朗的父亲劳累过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为了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布朗中途退学,经营父亲留下的那间小五金店。这期间,布朗边工作边自学。1929年布朗得以复学,仅用一年时间便读完高中。

  1933年2月,布朗进了一家市立短期学院的电机系。这时,布朗看了一部《普通化学》,从此迷上了神秘奇妙的化学。他选择了“定性分析化学”和“定量分析化学”两门课程。不久,布朗考取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考试,以插班生资格直接入化学系3年级就读。毕业后布朗留校任化学教师。

  布朗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发表了七百余篇论文,写有四部著作,并培养了一百余位博士生。

  1967年起,布朗发现有机硼化物不但可以作为高选择性硼氢加成反应的试剂,还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79年布朗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下一篇:奖杯的故事  诺贝尔物理奖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