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万提斯生平与创作简介

作者:佚名 字数:13822 阅读:611 更新时间:2011/03/23

塞万提斯生平与创作简介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出生于1547年。他的作品《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名著,已被译成一百种以上的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此外,他还写过《奴曼西亚》《训诫小说》《巴纳斯游记》等作品。图为塞万提斯画像。

在欧洲当时,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塞万提斯逝世,享年69岁。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4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5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

总之,这位身体残废的文化巨人有很长时间是在海盗窝和监狱中度过的,他的命运实在太苦了。

《堂吉诃德》已经出版,而且引起广泛轰动。但是,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法官,明明知道他的文学才华却不愿凭着一点良知,认真审查他遭受的灾难,给他一点点起码的公平。

当时的西班牙与英国不同,没有让只读过中学的塞万提斯像莎士比亚那样受到一批“大学才子”的审判,审判他的是真的法庭。然而正是这些真的法庭,使他联想到绑架了他5年之久的海盗,他们也有事没事就审判他。

当海盗的审判与法庭的审判连在一起组成他的人生过程时,他不能不摇头苦笑。

我一时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了,因为每一项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

因此,塞万提斯开始冶炼苦难。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正恰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

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堂吉诃德。这是塞万提斯用自身苦难铸造成的,由此证明他已彻底降伏苦难,获得了一种人类学上的读解。

堂吉诃德一起步,世界破涕为笑。

于是,塞万提斯也就在至高层次上诠释了漫画和寓言。

前一段时间我在马德里看到了塞万提斯的纪念雕像,雕像的下前方便是堂吉诃德的骑马像,后面还跟着桑丘。堂堂一国的首都在市中心以群雕方式来纪念他,而且把这个纪念广场以国名相称,叫做西班牙广场,我看在规格上已超过莎士比亚。这片土地以隆重的骄傲来洗刷以往的无知,很可理解。但遗憾的是,堂吉诃德和桑丘的雕像过于写实,就像是用油画的笔法描摹一幅天才的漫画,成了败笔。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娓娓论述,由史诗转换成雕塑是一种艰难的再创造,可惜西班牙历来缺少莱辛这样等级的理论家。

西班牙广场上的这组雕塑,塞万提斯为白色,堂吉诃德和桑丘为黑色。白色的塞万提斯天天注视着眼前黑粗笨拙的这一对宝贝又会暗笑,就凭你们这模样怎么还能流浪远方,把苦难流浪成寓言?

塞万提斯晚年看到了别人伪作的《堂吉诃德》第二卷,于是赶紧又披挂上阵与文化盗贼搏斗,方式也就是赶写真的第二卷。真的第二卷出版次年,他因水肿病而去世。

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假人,给塞万提斯一本假书,看来异地同理:都想否定他们的真实存在。他们太使周围垂涎,太使周围不安。

直到两百多年后,德国诗人海涅指出:

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海涅眼里,只有这三头统治,只有这三座高峰。但是歌德出生太晚,并世而立的只有两头,同在欧洲,却隔着大海,当时两个国家还对立着。

我前面已经说过,似乎是上帝的安排,戏剧家莎士比亚戏剧性地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去世,使4月23日成为一个奇怪的日子。谁知还有更奇怪的事情,似乎又是上帝,也只能是上帝,觉得两座高峰不能独遗一座,居然把塞万提斯的去世也安排在同一天!

那么,1616年的4月23日,也就变得更加奇怪。

当时,无论是英国的斯特拉福,还是西班牙的马德里,都没有对他们的死亡有太大的惊讶。人类,要到很多年之后,才会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经是余震。真正的坍塌发生时,街市寻常,行人匆匆,风轻云淡,春意阑珊。

一、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伤残军士和潦倒文人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被狄更斯、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作家遵为现代小说之父。

塞万提斯出生在马德里附近的埃纳雷斯城,父亲是一位善于吟作歌谣的、不得意的外科医生,为了养家糊口,经常奔波于当时西班牙的几个大城市。塞万提斯自幼跟随父亲,过着动荡的生活,见证了西班牙城乡生活现实,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素材。

1568年,塞万提斯有幸进入马德里的一所中学,得到当时杰出的拉丁文学者奥约斯的指导,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经常辍学。可他却非常好学,努力寻找一切机会来阅读书籍。

1569年,塞万提斯在罗马教皇派驻西班牙的胡利奥红衣主教手下充当扈从。在这年的12月跟随主教游历了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地,接触了许多人文主义学者,阅读了很多人文主义文学作品,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当时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地中海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企图进攻这一地区的基督教国家。西班牙得到这一情报,联合罗马教廷和威尼斯,也组织了一支舰队,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土耳其人。塞万提斯怀着满腔热忱,加入了西班牙的舰队。

1571年10月7日,土耳其舰队与西班牙联合舰队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雷邦多海战。那天清晨,塞万提斯正发烧躺在床上,听到枪声后他带病请战,并不顾一切地参加了战斗,表现得无比英勇。结果,他胸部受伤,左手致残,后人因此称他为“雷邦托”的独臂人。(他的左手并没有断掉,而是子弹的碎片切断了手掌的一根神经使他的手失去了行动能力,变得僵化。)在伤愈后的几年里,他继续服役,参加了多次战斗,受到西西里岛总督和舰队司令、西班牙国王菲利佩二世的弟弟堂胡安的嘉奖。1575年塞万提斯随身携带多封推荐信,其中有堂胡安写给国王的举荐信,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乘《太阳号》桅船离开那不勒斯回国。不幸的是,船在海上遭到海盗的袭击,被劫持到阿尔及尔。那封本可以使他前途无量的推荐信使他遭到不幸。土耳其人把他当成了重要人物,向他索要巨额赎金。塞万提斯在阿尔及尔被囚禁了5年,经受了奴隶生活的磨难,但他并不逆来顺受,更不愿忍受异族的奴役。他4次与其他囚犯合谋逃跑,但均告失败。每次失败后他总是出来承担责任,并拒绝说出自己的同伴,表现出坦荡无畏的气概,就连凶残的阿尔及尔君王对他也不得不敬重三分。在被关押了5年之后,塞万提斯在1580年9月,被他的家人和西班牙三位一体会的教士赎回。

塞万提斯回国时,西班牙正面临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危机,并在军事外交上屡遭失败,昔日的帝国威风已荡然无存。在国内,为了镇压人民的不满,宗教裁判所进行了严厉的迫害。塞万提斯在雷邦多战役中的英雄行为早已被人遗忘,他的美好前景也成了泡影。一贫如洗的塞万提斯四处奔走,一边找工作一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584年他与一位出身并不高贵却受尊敬的小康农家之女卡塔丽娜·德·萨拉萨尔·依·帕拉西奥斯结婚。婚姻并不美满,他们在长时间里过着分居的生活。

1594年他还当上了格拉纳达境内税收员。这一时期他由于不同的原因还数度入狱,但每次在狱中的时间都很短,因为事实很快就证明了他的清白无辜。大约也就是在塞维利亚监狱时,他构思了《堂吉诃德》的上卷。1605年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上卷出版后获得空前的成功,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并被译成英文(1612)和法文(1614)出版。1614年当《堂吉诃德》的下卷才写到第59章时,他发现有人冒名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篇,肆意歪曲原著,并对他本人进行恶毒的攻击。他以卓越的才华迅速地完成了无论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更加成熟的下卷(1615年出版)。第二年,即1616年4月22日,他因患水肿病在马德里自己的家中去世。当时家中连一块墓碑都买不起,所以西班牙最伟大的作家的具体墓地所在在今天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二)主要创作

塞万提斯文学成就多方面的,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戏剧等,重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代表作《堂吉诃德》;《贝雪莱斯和西吉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写男女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出游北欧,最终结成良缘的故事。

优秀剧本:《奴曼西亚》,以古代西班牙的奴曼西亚小城4000居民反抗8000罗马侵略者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西班牙民族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集》(又译作《惩恶扬善故事集》),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西班牙封建社会各阶层生活面貌,是仅次于《堂吉诃德》的又一部名作,是塞万提斯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延伸,具有鲜明的塞万提斯风格。如果说《堂吉诃德》开创了欧洲现代长篇小说的先河,那么,《训诫小说集》是继薄伽丘的《十日谈》之后给予西方文坛影响最深的短篇小说集。

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又译作《帕尔纳索斯神山瞻礼记》),以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在帕尔纳索斯山的旅行,在诗中作者对西班牙诗人作了评论,在讽刺一些诗人的同时赞扬了另一些诗人。诗里作者乘坐了一艘由墨丘利驾驶的小船,途中那些被作者褒扬的诗人试图反对那些伪诗人,为墨丘利辩护。他们后与阿波罗一起聚集在山上,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最终主角平安回到家里。塞万提斯用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当时西班牙文学界的面貌和自己的创作实践。

二、《堂吉诃德》分析

(一)小说情节

在西班牙的台·拉·曼却住着一个50多岁的穷绅士,名叫吉哈诺。他闲来无事,整天沉迷在骑士小说里,读得满脑子尽是些魔术呀,比武呀,打仗呀,恋爱呀,痛苦呀等荒诞无稽的故事,他又十分迂腐,认为书上所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于是,他想入非非、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消灭世上的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名就,就可以名传千古。

他找出祖上传下的一套盔甲,头盔的面坏了,他便用硬纸补上一个,又牵出家中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马,取名“驽锌难得”。意思是,原来是一匹驽马,现在当上骑士的坐骑却是世上少有而难得之事。他还给自己取名为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意思是,自己是拉·曼却地方鼎鼎有名的堂吉诃德骑士。他又想起,游侠骑士都应该有个意中人,她必定是个美貌无双的公主,于是他把自己偷偷地慕恋着的一个养猪女子当作意中人,并给她取了一个有公主意味的名字: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一切准备就绪,他骑上“驽锌难得”,戴上头盔,挎上盾牌,提起长枪离开了家门。

堂吉诃德到了郊外,忽然想起了他并没有受封为骑士,此事非同小可。晚上来到一家客店,他把客店想象成一座城堡,把那个流氓骗子店主当作城堡主人,把门口站着的两个迎客的妓女当作贵妇人。他把店主叫到马房,双膝跪下,乞求店主封他为骑士。店主看他是个疯子,怕他胡来闹出乱子,便在马房里为他举行受封仪式。店主用登记骡夫草料的账簿当《圣经》,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在堂吉诃德的颈窝上狠狠打了一掌,还用剑在他肩膀上使劲拍一下,最后叫两个妓女给堂吉诃德挂剑。仪式完毕,堂吉诃德就骑马去猎奇冒险了。他的第一次冒险是解救被地主绑在村上痛打的放羊孩子。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堂吉诃德离开之后,地主把小孩重新绑在橡树上,这回打得更狠,把小孩打得死去活来。此后,堂吉诃德向一队过路的商人挑战,结果被商人的骡夫打得通体鳞伤,动弹不得,一个好心的老乡把他送回家里。

堂吉诃德虽然在家养伤,但是他坚信: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他去游说了贫苦农民桑丘·潘沙当他的侍从,并许诺他征服一个海岛后,就让桑丘当海岛总督。一天夜里,堂吉诃德带着侍从悄悄地离开村子,来到郊野,远远看见几架高高耸立的风车,堂吉诃德认定它们是凶恶的巨人,便挺着长矛冲上前去,桑丘哪里拦得住他。转动的风车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抛到空中,堂吉诃德滚翻在地,长枪也断作了几截。事后,堂吉诃德始终不信他刺的是风车,硬说是魔法师与他作对,把巨人变成了风车。

桑丘扶起堂吉诃德,他重又骑上了跌歪了肩膀的“驾锌难得”,心里老大不痛快。当夜,他们在树林里过了一宿。堂吉诃德折了一根可充枪柄的枯枝,把枪头移上。他曾经读到骑士们在穷林荒野里过夜,想念自己的意中人,好几夜都不睡觉。他要学样,当晚彻夜未眠,只顾想念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

一天晚上,主仆二人来到一家客店。店主安排他们在顶楼同一个骡夫同住。客店一个女仆和骡夫约好当晚幽会,女仆在黑暗中摸错了地方,到了堂吉诃德床前,堂吉诃德以为是一个垂青于他的公主,他抓住女仆,紧紧抱在怀里,而且絮絮叨叨地跟她说情话。满腔邪念而没有入睡的骡夫听到这里,醋意大发,大打出手。店主闻声赶来,看见大家在黑地里恶狠狠地乱打,扭成一团,无法劝解。后来等到神圣友爱团的巡逻队长闻迅赶来干涉时,大伙才撒手溜走。倒霉的堂吉诃德已被打得动弹不得。

主仆二人离开客店后继续前进。一天,主仆二人路见两队羊群在远处扬起尘土。堂吉诃德认为那是两支交战的大军,便冲上去攻打邪恶的一方,桑丘阻拦不住,主人已杀进羊群。牧羊人拿起石块,雨点般地向他打来,砸破了他的头皮,打掉了他几颗牙齿,牧羊人见自己闯了祸,便集合羊群,把七八只死羊扛在肩上,急忙跑了。堂吉诃德吃了亏,还不悔悟,总说是魔法师和他作对。接着,主仆二人遇见了一队被押到海船上做苦工的犯人。堂吉诃德说,人生来是自由的,不应该强迫他们做苦工,而锄强救苦正是游侠骑士的责任。于是,他打倒了押送的士兵,解放了犯人,命令他们去拜见杜尔西内娅,报告堂吉诃德立下的功绩。犯人们不但不听从,反而恩将仇报,夺走了主仆二人的衣物、把他们痛打一顿。为躲避官兵追捕,堂吉诃德和桑丘进了黑山。堂吉诃德决定留在山里修炼,他写了一封信,派桑丘送给杜尔西内娅。途中,桑丘遇到了神父和理发师。他们设计找来一位少女,装扮成一位落难公主,把堂吉诃德骗下山来,装进袋子,放在牛车上押回家去。家人决不让他再出门。

但是过不多久,堂吉诃德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行比武,不顾家人反对,带着桑丘,又一次出了门。大学生加尔拉斯果应堂吉诃德家人的请求,想把堂吉诃德骗回家。他化妆成“镜子”骑士,赶上主仆二人,向堂吉诃德挑战,却被堂吉诃德一枪扎下了马,只得认输而去。接着,堂吉诃德和桑丘又见到一辆装着两头凶猛狮子的大车,堂吉诃德硬要赶车人打开笼子,自己要和狮子决一雌雄,笼门打开,凶猛的狮子只打了个呵欠,就转身卧倒,把屁股对着堂吉诃德,不肯应战。

主仆继续上路,路上二人遇见一伙人,他们打听到当地的一个财主硬要拆散一对相爱的年轻人,逼姑娘嫁给自己,堂吉诃德听了很是同情。次日婚宴上,男青年突然出现,用剑穿透了自己的胸膛,流出了许多血,他要求临终前和姑娘结婚。堂吉诃德认为这样合情合理,财主也认为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在神父的主持下两位年轻人举行了婚礼。不料这时男青年突然拔掉了自杀的剑,原来是一根灌血的铁管子,财主知道自己受了捉弄,想上前拼命,堂吉诃德阻止了他,并平息了财主的怒火,人们都认为堂吉诃德是一个有胆识的正直人。

不久,堂吉诃德还真的让桑丘当上了“总督”。原来,有位公爵听了堂吉诃德和桑丘的游侠生活,故意拿他们开心。公爵派桑丘到自己属下的一个小镇当“海岛总督”,并布置疑案捉弄他,最后派手下人装着敌人进攻“海岛”,把他打得头破血流,桑丘吃了眼前亏,再也不想当总督了。与此同时,堂吉诃德在公爵府里被人捉弄。

堂吉诃德主仆决定不再去萨拉果萨,改向巴塞罗那前进。他们在巴塞罗那遇到了大学生加尔拉斯果装扮的“白月”骑士,“白月”骑士要求和堂吉诃德决斗。堂吉诃德败北后,只得服从命令,从此停止游侠活动。

堂吉诃德回家之后,开始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想当一个牧羊人,但由于骑士小说的困扰,他很快忧郁成疾,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他意识到骑士小说都是胡说八道,立下遗嘱,将财产留给侄女,条件是侄女必须嫁给一个没有读过骑士小说的人。三天后,奇想异情的吉哈诺在亲友们的悲悼中与世长辞。

(二)创作意图:

塞万提斯在小说出版序中明确指出他写作本书的目的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即通过打击骑士小说来打击封建制度,《堂吉诃德》发表后,骑士小说真地销声匿迹了。

(三)主题探讨:

1、社会主题:讽刺揭露骑士制度的荒唐及其危害,暴露了西班牙社会弊端,讴歌了人文主义理想。

2、人格主题:堂吉诃德是智、仁、勇三位一体的完美人格的化身。其智表现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辟的思想见解;其仁表现为平等仁爱思想;其勇表现为对理想忠诚不二的追求。所谓堂吉诃德精神,即不遗余力地捍卫真理、追求理想的精神。其荒诞,某种程度上,喻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反悖。

3、人性主题:揭示人性善在现实中的遭遇,表现了忠诚、勇敢、慷慨、无私、平等、仁爱、善良、纯洁等等的美好人性,人的理想、价值与尊严,在现实中是如何被践踏、被损害、被愚弄、被凌辱的。

(四)人物形象分析

1、堂吉诃德

(1)堂吉诃德形象的特征: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最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他的个性鲜明生动,思想矛盾复杂。矛盾复杂具体表现为:他既可敬、可爱,又可笑、可怜;是一个既充满了喜剧色彩,又富于悲剧情调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①其可笑的充满喜剧色彩的一面体现为:脱离实际,想入非非,迂腐顽固,不自量力,是一个缺乏起码现实感的疯子。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他一心梦想恢复骑士道,将骑士精神理想化,这必然使他成为一个过时的、滑稽可笑的喜剧角色。堂吉诃德也因为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被看成是“主观主义”的代名词。

②其可敬可爱的悲剧情调的一面表现为:当他的思想行为不涉及骑士道时,又表现出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宏大的辨才、明晰的思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勇气,以及为捍卫真理、正义,为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折不挠的精神,而他的理想信念富于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精神内涵,如追求自由,向往平等,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同情受压迫人民等,所以说堂吉诃德又是崇高的、伟大的,他身上闪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上述矛盾复杂的两个方面的思想特征,又十分有机和谐地统一在堂吉诃德身上,使这一形象既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又富于丰富复杂的精神内涵和社会历史内容,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形象之一。

(2)堂吉诃德形象的意蕴:

一是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矛盾,堂吉诃德生活在交替时期,他一方面作为一个没落贵族朝不保夕,于是缅怀骑士制度、留恋昔日荣华并企图恢复中世纪的骑士道,他代表已经将被历史遗弃的落后腐朽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堂吉诃德的思想行为,如向往自由、追求平等,反对等级压迫、反对封建特权等又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所以说,堂吉诃德形象的复杂矛盾是文艺复兴时代社会矛盾的体现。

二是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矛盾。这种文化矛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人文主义思想与骑士道精神的矛盾,如他一方面主张“自由”、“平等”,认为:“人是天生自由的,把人当奴隶未免残酷”。另一方面他迷信骑士能拯救世界。理想社会只能以骑士的游侠来实现。其次是信仰主义与现世主义的矛盾。在人生意义取向上尤为突出。堂吉诃德总体是一个信仰主义者,他认为人活在世上的意义在于为自己的信仰奋斗、献身,这种人生价值观支撑他为信仰百折不挠、屡遭挫折、仍痴心不改。但临终前幡然悔悟,又背叛信仰,肯定现世,反映出文艺复兴时代,历史交替时期,信仰主义和现世主义的文化冲突。

三是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和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堂吉诃德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既有骑士道精神,也有人文主义思想,尽管他的理想坚定,为理想而不惜牺牲,但在现实中他处处碰壁,是个头破血流、被人嘲笑的“疯子”。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四是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一生是为理想奋斗不止,任屡遭挫折、贫困交轭,在现实面前既无力又无奈。而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以及临终前的悔悟形象表现了作家既有改造社会、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但又找不到改造社会、通往理想的道路,只得无奈接受现实、屈服现实的复杂矛盾心理。某种意义上说,主人公正是作家思想矛盾的比喻和人生的自况。

2、桑丘·潘沙

(1)桑丘形象的特征:

桑丘也是一个塑得十分成功的形象。桑丘的性格特点处处与堂吉诃德形成对比,二者相反相成、相映成趣。

从外貌上: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个骑瘦马、持长予、满脸愁容;一个乘壮驴、挥短鞭、笑口常开。

从思想性格上:一个想入非非,是个缺乏现实感的疯子;一个是头脑清醒、讲求实惠的精明鬼。

从语言上:一个以贵族自诩,语言典雅古奥,装腔作势;一个是实实在在的农民生活语言;一个是疯话,一个是大实话、大白话。

总之:桑丘是一个处处与堂吉诃德相对的清醒、精明的现实主义者。

值得注意的是桑丘的性格也是发展变化的,在主人公的影响下,他的眼光心胸变得开阔了,逐渐克服了讲求实际、目光短浅的小农意识,在当总督期间充分展示了他的聪明才干和人文主义的社会理想,尤其是最后希望主人别死,他要再次追随堂吉诃德去游侠,在此我们看到堂吉诃德的理想提升了桑丘·潘沙的境界,使之向理想主义升格。

(2)桑丘形象的意义:

首先,桑丘形象是个典型的农民,他身上既有劳动者纯朴、善良、光明磊落的美德,也有在小生产者狭隘自私、目光短浅的弱点。

第二,从文化意义上看,桑丘又是与作为信仰主义的堂吉诃德相对的现世主义者的代表,他身上散发出强烈的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刚从中世纪精神信仰迷雾中醒来时的肯定人性、人欲、肯定现世生活享受的现世主义思想文化主张,其中也包括人文主义思想。

第三,桑丘也同样反映了塞万提斯思想的矛盾和迷茫。他在肯定桑丘的清醒、实际聪明才干的同时,对桑丘的目光短浅、过于讲究实惠、贪图生活享受的生活态度也予以嘲讽。如第一次游侠中,他见路人被主人打倒,急忙上前去脱人家的上衣,结果被人痛打一顿。最后桑丘劝主人养好病,自己愿第四次跟随游侠,这反映了作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和迷茫。

(五)艺术成就

《堂吉诃德》是欧洲长篇小说的先声和典范,是长篇小说艺术成熟的标志,对近代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创造了一种新型小说。

《堂吉诃德》既模仿骑士传奇的题材和体裁,利用骑士小说的训诫性宣传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又吸取了流浪汉小说环境描写的长处,使主人公的游侠接触到下层社会生活。它摒弃了骑士小说的梦幻成分,一改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的悲观消极形象,发展了英雄史诗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斗争精神。它既注意继承前人的创作经验,又不因循守旧,对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综合革新,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相结合,把欧洲长篇小说推到了近代小说的边缘。

2、巧妙地运用对比、幽默、嘲讽、夸张等手法。

作品中把平凡的生活细节和富有奇特幻异的想象、滑稽夸张的闹剧场面和朴实无华的现实生活、英雄和丑角、智者和疯子、悲剧和喜剧等一对对矛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寓庄于谐的文体风格和特有的幽默讽刺艺术,使小说的层次更加分明,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同时也使小说的哲理更加含蓄深刻。

别林斯基说:“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庸俗与伟大、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堂吉诃德》。”

3、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

这部小说的语言形式多样,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含蓄,有时明快,一扫骑士小说惯用的华而不实的绮丽文风。它采用了西班牙人民通用的口语,特别是出自桑丘口中的那些民谚俚语,体现了西班牙的民族风格。

4、对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与虚构、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迄当时为止的全新观念,对现代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塞万提斯之前,小说的叙述者一般是无所不知的、或知之甚多的作者,而在《堂吉诃德》中叙述者杜撰了一个阿拉伯作者,一个名叫熙德·阿梅德·贝南赫利的阿拉伯历史家,叙述者请一位摩尔人将这个故事从阿拉伯文译成了西班牙文。这位摩尔人译者尽管怀疑下卷的第5章是假造的,但仍将它译了出来,而且还在原著上加上了批语。叙述者除了引用原传记作者,摩尔人译者的叙述之外,还引用拉·曼却的传说,从偶然遇到的一位老医生那里发现羊皮纸手稿,手稿用西班牙文记录了有关堂吉诃德的许多事迹,还有杜尔西内娅、桑丘·潘沙等人的许多故事。这样,作者、叙述者、原书的作者、译者、地方传说和地方文献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化了,文学的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读者便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作者所精心设下的迷宫。

然而,对于文学虚构与现实、创作与阅读这一现当代作家十分关心的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塞万提斯的贡献远不仅于此。他让《堂吉诃德》的书中人物谈论文学,让下卷中的人物谈论《堂吉诃德》上卷及其人物,甚至谈论上卷中出现的自己,他们的谈论是那么自然、那么融洽,毫无矫揉做作之意。创作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几乎被彻底抹杀了,这与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戏中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现当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譬如,在《堂吉诃德》下卷的第二章,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主仆二人在诙谐逗趣的闲侃中,桑丘告诉堂吉诃德,他们的故事已经写成了书,两人在惊诧之余,与后到来的参孙学士一起谈起了《堂吉诃德》上卷的出版,以及上卷中的故事和人物。参孙对阅读的一番议论颇有深意:“那部传记很流畅,一点不难懂。小孩子翻着读,小伙子细细读,成人熟读,老头子点头簸脑地读;反正各种各样的人都翻来覆去、读得烂熟……”在这里,作品与读者、与阅读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书中人物评论该书的方式展示出来。下卷的书中人物不仅评论该书的上卷,还互相谈论冒牌的《堂吉诃德》,桑丘还痛斥冒牌作品对他的污蔑。综观整部作品,作者以全新的观念看待文学创作,并初步提出了阅读即作品创作的延伸的看法。

5、以不确定性加深作品的深层内涵。

塞万提斯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全面地揭示不确定性,这是对现代小说创作的一大贡献。在《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的名字就颇令人玩味。叙述者从小说一开始就通过主人公的姓把读者引入事物的不确定性中:“据说他姓吉哈达,又一说是吉沙达,记载不一,推考起来,大概是吉哈那。”叙述者在叙述了这位主人公自称为堂吉诃德后写道,“大概就是根据这一点,上文说起这部真实传记的作者断定他姓吉哈达,而不是别人主张的吉沙达。”但是,到了全书的结尾,堂吉诃德从疯病中苏醒过来,对众人说:“我现在不是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了,我是为人善良、号称‘善人’的阿隆索·吉哈诺。”这样,这位乡村绅士究竟姓甚名谁也就很难确定了。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艾米莉·勃朗特生平与创作简介 下一篇:夏洛蒂·勃朗特生平与创作简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