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华
苕之华
——饥年叹悲苦
 
  【原文】 
 
  苕之华(1),
 
  芸其黄矣(2)。
 
  心之忧矣, 
 
  维其伤矣。
 
  苕之华, 
 
  其叶清清。 
 
  知我如此,
 
  不如无声。 
 
  牂羊坟首(3), 
 
  三星在罶(4)。
 
  人可以食,
 
  鲜可以饱(5)。 
 
  【注释】    
 
  ①苕(tiao):凌霄花,藤本蔓生植物。②尝其黄:草木枯黄的样子。 ③牂(zang)羊:母羊。坟:大。④三星。指星光。罶(liu):捕鱼的小网。⑤鲜:少。 
 
  【译文】
 
  凌霄花开在腾上,
 
  花瓣已经枯黄了。
 
  我的心中多忧愁,
 
  满心哀伤难诉说。
 
  凌霄花开在腾上,
 
  叶色清清花已落。
 
  早知我心这样苦,
 
  不如当初不降生。
 
  母羊瘦弱头显大,
 
  星光照耀着鱼网。
 
  虽然也算有饭吃,
 
  很少有人能吃饱。
 
  【读解】
 
  古代的人们靠天吃饭,年成不好,自然会失去生活来源,出现饥荒,饿殍遍野。这种情形大概每隔三、五、年就来一次。其中惨状,以我们今日衣食富足的处境,是难以想象的。连吃草的羊都饿得皮包骨,显出硕大得头颅,人得处境便可想象而知了。 
 
  不过,无论怎样饥荒,五有多少饿殍,总还是有人不忧不愁,啃鱼咽肉,出入有车马,起居有奴仆。杜甫诗中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那几家欢乐、无数家愁得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当中也许有确实不知者,而知道者恐怕更多。即使知道,又能怎样呢?饱汉出于自身的利益,不大可能开仓济贫,与民共渡艰难。饿汉除了喊几声“天”、望“天”兴叹知外,又能如何呢?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知时,唯有自叹命运悲苦,生命悲苦。 
 
  天无情,人无情,命运无情。只有当这一切热铁一般无情降临到头上之时,人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可怜,多么可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