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宛
小宛
--忧国忧民亦英雄
 
  【原文】
 
  宛彼鸣鸠①,
 
  翰飞戾天② 
 
  我心忧伤,
 
  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③,
 
  有怀二人④
 
  人之齐圣⑤,
 
  饮酒温克(6).
 
  彼昏不知,
 
  壹醉日富(7). 
 
  各敬尔仪, 
 
  天命不又(8).
 
  中原有菽, 
 
  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9),
 
  蜾蠃负之(10)。
 
  教诲尔子, 
 
  式彀似之(11).
 
  题彼脊令(12),
 
  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
 
  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13)。 
 
  交交桑扈(14), 
 
  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15),
 
  宜岸宜狱(16). 
 
  握粟出卜(17), 
 
  自何能毅。 
 
  温温恭人(18), 
 
  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
 
  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注释】    
 
  ①宛:小的样子。②翰:高。戾(li):至,达到。③明发:指 湖。④二人:指父母亲。⑤齐圣:聪明正直。③温克:蕴藉 从容(7)壹: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富:满。(8)不又:不再来。 (9)螟岭:螟蛾的幼虫。(10)蜾嬴(guo luo):细腰蜂。负:背。(11)式: 用。彀:善。似:继嗣。(12)题:看。(13)忝:愧,辱没。生:指父母. (14)交交:飞来飞去的样子。桑扈:鸟名。(15)填:苦。(16) 岸:牢房。(17)出:问。(18)温温:和软的样子。
 
  【译文】
 
  小小斑鸠在飞鸣,
 
  展翅高飞上天空。
 
  我的心中多忧伤,
 
  追念故去的先人。
 
  直到天亮睡不着,
 
  心中怀念父母亲。
 
  有人正直又聪明,
 
  饮酒蕴藉又从容。
 
  也有昏庸无知者,
 
  沉醉酒中难自拔。
 
  各自威仪要慎重,
 
  天命一去不再来。
 
  田野长着野豆苗, 
 
  庶人百姓去采摘。
 
  螟蛾生子长成虫,
 
  细腰土蜂背走它。
 
  教导你的亲生子, 
 
  使他向善长成材。 
 
  看看那些小鹡鸰,
 
  一边飞来一边鸣。
 
  我要天天出门行, 
 
  你要月月在外奔。
 
  早起晚睡要勤勉,
 
  切莫辱没父母亲。
 
  桑扈鸟儿飞去来,
 
  沿着禾场啄米粒。
 
  可怜我穷无依靠,
 
  应吃官司进牢房。
 
  抓把小米去问卜,
 
  何处能够得吉利。
 
  温和恭顺的人们,
 
  好像栖身大树上。 
 
  忐忑不安多小心,
 
  就像面临那深谷。
 
  恐惧谨慎战兢兢,
 
  就像双脚踏薄冰。
 
  【读解】
 
  士大夫身处乱离之世,不仅感叹自身命途多件,并且劝诫身 在朝廷的人们,在特殊情势之中要谨守职责,向善明哲,不但小 心做人,也要勤于政务,不要辱没先辈。这是传统具有良知正义 感的士大夫在乱离之世特有的忧患意识,也是传统士大夫特有的 品质。 
 
  乱离之世,人心最容易浮躁。野心家和趁火打劫者往往混水 摸鱼,借机大捞一把。看被红尘者,往往隐通山林,或自暴自弃, 成沉溺于酒色。英雄豪杰落草绿林,劫富济贫。在这种时候,要 的自好,坚持操守,尽忠尽职,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们各 自的命运瞬息变幻,朝不保夕,更是难以顾及其它。此情此景,犹 如在一个飞快旋转的涡漩之中要站稳脚跟,得有巨大的自制力和 平衡能力。 
 
  但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总该有一个轴心,一种向心力, 否则便会成散沙一盘,失去主心骨。这个轴心,这种向心力,往 往是由具有社会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士大夫)来构 筑的。他们不依附于任何既成的社会群体或利益集团,竭力维护 作为社会生活支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理想的价值取向。在某些特 殊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和生命,以成全自己竭力 维护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应当说,这样的人同创造物质文明的人 一样,在为整个社会和民族的群体作着自己的贡献。他们并非 “精英”,只为某种信念和理想存在着。他们手中没有掌握实际的 权力,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手中握有权力的人们。他们 没有财富,却以维护精神上的独立为己任。 
 
  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无论是拯救还是逍遥,都以自己 特有的方式在支撑着民族和社会的价值与信念体系。从屈原到 “戊戌七君子”,以血荐轩辕,杀身以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 慨赴死,其精神足以感天动地泣鬼神。 乱世出英雄。这英雄应当不单是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也不 单是揭竿而起的造反者,不单是挽狂澜于既倒的豪杰;同样也包 括矢志不移地坚持道德和人格理想的人们,包括忧国忧民忧时的 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