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细筹划身作则 保卫党中央

作者:佚名 字数:12185 阅读:224 更新时间:2011/04/17

第十一章 细筹划身作则 保卫党中央

罗瑞卿在担任公安部长的十年中,还担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保卫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他为此兢兢业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的女儿点点写道:

  在父亲十年的公安工作生涯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保卫中央领导同志,首先是毛主席的安全。父亲把这当作作为公安部长的天职和重要任务。在这项工作中,父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经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由于他过分的周到和谨慎小心,曾使一些被保卫的领导同志产生过误解。不过时间已经证明了,父亲的所有举动均出于工作职责和良好的动机。而且父亲也从未因任何埋怨和误解而丝毫松懈过自己的责任。为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父亲事必躬亲,不遗余力,务求填密无懈。毛主席每次外出巡视,父亲都亲自部署安全警卫工作,亲临现场检查,做到万无一失。许多人都说,

  那几年,父亲就像是主席的一个大警卫员。

  罗瑞卿也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正确的“警卫”思想。他指出:

  警卫工作一要保证不出乱子,二要不脱离群众。他的工作实践,为新中国警卫工作的方针、形式、路线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严谨朴实、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赞扬。毛主席常常凤趣地说:“罗长子在我身边,天塌下来,有他顶着。”其实罗瑞卿与毛泽东的身高相差无几,毛泽东的这句话是充分表明他对罗瑞卿的信任,正如他常说的:“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

  1953 年2 月14 日。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

  这天是旧历春节。黄鹤楼下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卖杂货,卖小吃的摊点前人头攒动,街上洋溢着一片热闹的节日气氛。

  此时,在武昌市区西面蛇山上的“黄鹤楼”上,毛泽东正面向滚滚东去的大江伫立着。他的身后,是陈毅、罗瑞卿、杨尚昆和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李先念同志等人。这是蛇山上唯一的一座十分简陋的楼房,本名叫身奥略楼,因它建在旧时黄鹤楼的遗址上,因此人们就称它为黄鹤楼了。毛泽东此次是旧地重游。1927 年春一个阴雨的日子,毛泽东曾也立在黄鹤楼头。那时,正值大革命失败前夕,北伐成败的关头,中华民族的兴废之间,革命风云变幻无常。他怀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的苍凉心情临江远眺,一时百感交集,忧国忧民之感慨喷涌为一首凝重的诗篇——《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醉滔滔,

  心潮逐浪高。

  旧地重游,昔日之情景与忧思重上诗人的心头。而如今,二十六年艰苦的斗争岁月过去了,共产党人为之抛洒热血与汗水的壮丽图景已初现端倪,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临江远眺,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江山富丽,景色明媚,翻身作了主人的人们在这节日的闲暇登山逛街,自由自在地劳动着,生活着。诗人仿佛能听见长江涛声送来的社会主义祖国前进的脚步声。他久久伫立着,吟哦着,脸上是一片安祥而欣慰的神色。

  站在主席身后的罗瑞卿此时却是另一种心情。他分享着主席旧地重游的喜悦,同时,心里在紧张地谋划着警卫计划。多年来,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毛泽东此次登楼,完全是兴致所至,临时决定的。今年初,毛泽东在罗瑞卿、杨尚昆、汪东兴等人的陪同下南下视察长江。月初,毛泽东一行乘长江号旗舰由南京上溯至武昌,陈毅随行。今天上午,毛泽东到东湖疗养院看望了在那里休养的郑位三。在返回驻地的途中,在过黄鹤楼旧址时,毛泽东突然让车停下,下车后就上蛇山登楼了。这些,主席事先未作吩咐,罗瑞卿也未预先作好布置。他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在心里筹划着会有哪些情况发生,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主席的警卫工作。他把比自己高几公分的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同志叫到身边,两人用极轻的声音交换起意见来..

  良久,主席转过身来,要下楼了。罗瑞卿趋步走在前面,不时回头招呼主席和陈毅小心脚下。离楼不远,走到了一个卖油炸豆腐的摊位,主席停下来,走上前去,向老摊主询问起价钱和生意如何来。这也是毛泽东的一个联系群众的习惯。他在延安时就经常在路上与农民、生意人、士兵等作随机交谈,了解情况。此时,摊位前正有两位小姑娘在买油炸豆腐吃。她们大概受到了这一行人特别是毛泽东的不凡的气度的影响,往旁边挪了挪,一边挪,一边回头观察他们。她们感到问话的老爷爷好面熟哟,其中一个姑娘眼睛一亮,怯生生地对同伴说了声:“毛主席!”同伴也立即眼睛一亮:“是毛主席!”毛泽东听到了她们轻声的话语,慢慢地转过头来,微笑着用慈祥的目光望着这两位小姑娘。

  两位小姑娘见自己的感觉被证实了,立即拍着手激动地喊起来:

  “毛主席!毛主席!”

  这一喊真具有神奇的吸引力,周围的人群立即向这边涌过来,把毛泽东一行人包围了起来,离毛泽东较近的人纷纷伸出双手来要同仰慕已久的毛主席握手。毛泽东也立即把手伸了出去,这一伸,手就收不回来了。人们又是伸手,又是拍手,高声欢呼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罗瑞卿一看,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围成的圈子越缩越小,心里就担心会把主席挤伤什么的,他赶紧附到主席耳边,说:

  “主席,是不是先回楼内休息一下,等群众散去后再走?”

  毛泽东微微摇了摇头,继续着同人民群众的热情而密切的接触。罗瑞卿见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立即招呼卫士们在毛泽东身后手挽手形成护维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一个半圆形的人墙,他自己则和武竟天一左一右走在毛泽东前面,伸开双臂,抵挡着从侧面和前面拥来的人流,杨尚昆、李先念、陈毅等人都在毛泽东身后紧挨着毛泽东。罗瑞卿和武竟天一面开路,一面对涌上来的人们说:

  “同志们,请不要拥挤!”

  “同志们让开一点路,让毛主席走过去!”

  毛泽东被这些护卫的工作人员同群众分开了,他一边走一边向欢呼拍手的群众招手。

  此时,通往山下停车处的道路上已是人山人海,罗瑞卿一看这样走下去很困难了,他就建议毛泽东到附近的轮渡码头上,吩咐卫士们组成人墙拦住涌过来的人流,请毛泽东上了轮渡。等船启锚后,满头大汗的罗瑞卿心头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陈毅开玩笑地用四川口音说了句苏北方言的叹词:

  “乖乖,今天差一点下不了黄鹤楼。”

  罗瑞卿也一边擦汗一边说:

  “好险啦,万一毛主席出个什么差错,我这个公安部长该怎样向党向人民交代呀!”

  毛泽东依然在向岸上欢腾的人群招手。他听了罗瑞卿的话,挥一挥手说:

  “怕什么?你呀,看见一根绳子就以为是条蛇!”

  1956 年5 月31 日下午。武昌。

  “武康号”轮船静静地泊在江面。初夏时节,此地的天空辽阔无垠,蔚蓝如洗,暖风轻轻地吹拂过江面,送来江水清新恰人的潮味。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桥洞倒映在清亮的江水中。

  二时许,毛泽东换好游泳裤,准备下水,实施他的畅游长江的计划了。

  这位已是六十三岁的革命领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同游泳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把这项活动作为他“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重要方式,培养了他“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革命斗争精神。今日,他依然神采奕奕,宽大的额头闪现着智慧的光芒;高大的身躯洋溢着青春永驻的活力。

  毛泽东作了几次扩胸、甩臂转腰的准备活动,扫视了一下立在周围的汪东兴、李银桥、罗瑞卿及副卫士长孙勇等人,微微一笑,眨着眼睛对罗瑞卿说:

  “罗长子,现在可以下水了?”

  罗瑞卿也微笑着回答主席:“报告主席,此时水温摄氏二十度,正好下水。”

  毛泽东这句戏谑的话,把船上的人逗乐了。毛泽东这句话,是有原因的。

  毛泽东欲游长江,是长时间以来的一个愿望。1953 年他游蛇山时就曾经打听过长江可不可以游泳,得到的答复是否定的,便没有再说什么。今年夏初,他在广州,住在珠江边的一个小岛上。一天,在散步时,突然对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要到武汉去游长江。李银桥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便向罗瑞卿作了汇报。罗瑞卿、汪东兴、王任重考虑到毛泽东的健康和长江水情复杂,还可能有血吸虫等情况,都表示了反对意见。于是,罗瑞卿就来劝毛泽东:“主席,长江不能游。”

  “为什么?”

  “因为太危险,万一出点事我负不起责任。”

  毛泽东一看他反对,就有点不耐烦:

  “出什么事?无非你们就是怕我死在那个地方么!你怎么知道我会淹死?”

  罗瑞卿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解释说:

  “主席,我不是那个意思,保护您的安全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我们不能让您冒风险,哪怕是一点风险也不行。”毛泽东还是不听,吩咐道:

  “先派人去试试水性。”

  罗瑞卿就派警卫队一中队队长韩庆余去实地考察。韩庆余也不赞成毛泽东去游长江,但他还是沿江走了一趟,问了岸边的老乡,大家都说游不得,漩涡很多。他了解后便把这个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报告。

  毛泽东听了报告,问道:

  “你下水了没有?”

  韩庆余一听,脸马上红了,低头呐呐而言:

  “我,我没有下水。”

  “没有下水你怎么知道不能游?再派人去!”

  罗瑞卿就建议派水性很好的副卫士长孙勇去。毛泽东同意,并交代孙勇说:

  “你下水游一游。”

  孙勇游完后回来向毛泽东报告:

  “可以游。”

  于是,毛泽东一行于5 月30 日乘飞机由广州飞到长沙。次日上午,毛泽东召集湖南省委书记汇报了在广州召开的华中五省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情况,下午便在罗瑞卿的陪同下游了湘江,作为游长江的准备。不会游泳的罗瑞卿一直守候在湘江岸边。

  今天,毛泽东一行又乘飞机到武汉。中午,在汪东兴等同志的陪同下登船。按照惯例,罗瑞卿已先他们到达船上,仔细地把各个环节检查了一遍,并且挑选了许多游泳好手陪同毛泽东游泳,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毛泽东一上船,就打趣罗瑞卿:“游长江危险吗?”

  罗瑞卿微笑着回答说:

  “危险还是有的。但是主席不怕,我们也不怕了。”

  毛泽东在下水前的那句话,也是打趣罗瑞卿的,因此大家都笑了。

  毛泽东从扶梯下到江水里,立即如鱼得水,兴致高涨起来,一会儿侧泳,一会儿仰泳,稳健地向着江口方向游去。

  游了一会儿,他选择了又优雅又省力的仰泳姿势,仰卧在涛涛江水中。

  他望着辽阔的蔚蓝的天空,心里荡漾着说不出的豪壮之情。多少年的血雨腥风的战斗,又多少年的殚精竭虑的筹划,多娇的江山才回到人民的手中。建国几年来,为了把这美丽的江山建设好,为了把大江大河治理好,使它们造福于人民,中南海之夜曾经有多少个夜晚亮着不熄的灯光啊..潺潺的江流从他的身旁、身底擦过,他感觉到了这是江水在不息地流,也是时光在不息地流啊,这如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啊!特别是你躺在功劳上畅想时更是如此。

  他打一激灵,加快了游泳的动作。

  这时,他一看到几条小划子正围着他,就知道这又是“罗长子”的主意,立即挥挥手说:“走开,都走开!”

  他又回头对站在跟着他的轮船上的罗瑞卿喊着:“罗长子,你也下来么!”

  罗瑞卿苦笑着摇摇头说:“我不会。”

  此时的罗瑞卿心中是多么焦急啊!为了保卫毛主席,他恨不得马上跳下水去。但是他不会,他真后悔少年时代没有学会游泳。他只能在船上,怀着焦虑的心情,机警地注意着水中的毛泽东和水面、岸上的情况。

  毛泽东在水中游了两个小时零三分钟,快接近武汉大桥工地时才上船。

  上船后,他以一个胜利者的口吻说:

  “谁说长江不能游?我一游就是十几里!罗部长不让我游,我偏游。明年我还要来,还要把他拉下水!”

  毛泽东在6 月3 日、6 月4 日又游了两次长江,前一次从汉阳游回武昌, 穿过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桥洞;后一次从汉阳游回武昌。四天里一连三次横渡长江,可见他的坚强体魄和意志是多么惊人!他用一首壮美的诗篇抒发了他畅游长江的感受和领悟:

  才饮长江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中国革命领袖横渡长江的事,成为轰动国内外的大新闻。但只有读了这首诗,才能真切地领会到这个壮举是如此感动人和鼓舞人的。罗瑞卿逐渐理解和领会了毛泽东畅游大江大河的政治意义,他下决心学会游泳,以便更好地保卫毛主席。此时,按孔夫子的说法,他已过知天命之年——五十岁了。

  到1959 年在江西九江游长江时,罗瑞卿就能跟着毛主席下水畅游了。

  不过,此间还发生了一件事,这一次毛泽东没有“打趣”罗瑞卿。据点点回忆说:

  1958 年6 月,毛泽东从外地打电报给中央,说他要去长江三峡游泳。并说如中央同意,即要父亲去长江三峡侦察水情,看是否能游。当时中央的某些领导同志对主席要冒险游三峡,并点名要公安部长去试水情,颇有些微辞,但父亲却认为这确是他责任所在。中央同意后,父亲当即出发,带了干部队和湖北省公安厅一些水性好的人去。从宜昌到重庆,再由重

  庆到宜昌,沿途反复侦察,反复试水。因为礁石太多,地势险要,引起水流湍急,并有很多又大又深的漩涡。干部队韩队长和几个水性较好的年轻人去试水,都多次陷进去,抛出系着绳子的游泳圈才把他们拉出来。为证明三峡确实不能游泳,父亲要人绘了图,说明水情,回来报告主席。主席表示同意。说既然真的不能游泳,那就不去了。父亲松了一口气。

  1957 年11 月初。北京天桥剧场。

  罗瑞卿在剧场负责人的陪同下急匆匆地走进灯光明亮的剧场。他神色严峻,目光炯炯有神,步履稳健有力。

  一进剧场,他就径直朝第六排座走去。剧场负责人和保卫干部们静静地站在过道上。他在第六排坐位的中间几个位子上坐下又站起,再坐下再站起,一个一个地坐过了,又在第六排的前后几排的过道间走了一遭,不时拍拍坐板与靠背。做完了这些,他才又退到靠右侧安全门的通道上,一边踱着步,一边与剧场负责人交代着什么。

  不一会儿,观众三三两两地进来。

  又过了一会儿,一位保卫人员来到了他面前,轻声对他说:

  “罗部长,刚接到电话,马上就到。”

  罗瑞卿点点头,保卫人员去了。他理理鬓发,整理风纪扣、拉拉衣角,神色庄重。

  “铃铃铃...”

  开演的预备铃响了。

  此时,观众都已入座,舞台上紫红色的帷幕,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剧场里渐趋安静。

  这时,剧场前部右侧的安全门轻轻地打开了,毛泽东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观众都沉浸在等待开演的兴奋中,并未注意到什么。罗瑞卿一见主席走进来了,连忙迎了上去。毛泽东一边同他握手,一边轻声说:

  “哦,你又来了!”

  两人相视一笑,便向空着的第六排走去。

  毛泽东和随行人员入坐后,罗瑞卿轻手轻脚地到毛泽东后面的坐位上坐下来。

  演出开始了。毛泽东全神贯注地看着台上美丽的“天鹅”翩翩起舞,沉浸在优美的舞姿和优美的旋律中。罗瑞卿挺直腰板,眼睛不时地扫视一下两边和周围,默无声息地观察着剧场里的动静,一点松懈的神情都没有。

  他是在晚饭时才得到主席要到大桥剧场看演出的消息的。一接完电话,他就本能地理解了主席这么做的重要意义。再过几天,毛泽东就要率领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了。在启程前夕,毛泽东特意到天桥剧场观看苏联芭蕾舞团演出的《天鹅湖》。他顾不得吃晚饭了,对夫人郝治平交代了一声,抚摸孩子们的脑袋,便匆匆地赶到天桥剧场来了..

  1959 年6 月。湖南韶山冲。

  这一年,罗瑞卿从一月份就忙开了。1 月20 日至31 日参加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并讲了话。4 月18 日至29 日,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罗瑞卿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5 月8 日,向中共中央作《关于中央领导政法小组成员入 ① 见点点著《非凡的年代》上海文节出版社1987 年版,第155 页。

  选问题的报告》,并根据中央决定担任该组组长。6 月,毛泽东在视察了河北、河南、湖北之后于6 月下旬到达长沙,准备回韶山。此时,罗瑞卿正奉命在湖南视察钢铁生产情况。他得到这个消息后,到长沙同毛泽东会合。毛泽东掰着指头向罗瑞卿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不要派部队去韶山,尤其不要派公安人员去;二、给我行动自由;三、我要广泛接见群众。

  罗瑞卿听着主席的要求,默默地点着头。

  6 月25 日傍晚,罗瑞卿陪同毛泽东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

  在韶山,罗瑞卿随主席走遍了主席家乡的山山水水。他亲眼看到主席作为一个归来的游子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多么眷恋,对邻里、乡亲、儿时的伙伴是多么亲近。

  就在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早上,警卫人员跑来向罗瑞卿报告,主席不知到哪里去了。

  罗瑞卿说:“不要慌,让我想一想。”

  他沉思片刻,立即叫上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等带着便衣警卫和民兵向毛泽东故居旁边的一座长满松柏的小山走去。罗瑞卿曾经于1958 年和今年4月来过韶山冲,他知道那里埋葬着主席的父亲和母亲。翻过这座小山,来到山那边的一小块坟地面前一看,毛主席果然正面容庄重地仁立在双亲的坟前。坟前的墓碑表明这是毛泽东父母的合葬墓。这块坟地能保存下来,要感谢当地群众。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之后,迷信风水的国民党军队曾几次窜到韶山,要掘毛泽东的祖坟,但这座坟仍然被当地群众千方百计保护起来,未遭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建国后又重新立起了墓碑。

  罗瑞卿示意大家放轻放慢脚步,以免打扰主席。由于事先不知道毛主席要来扫墓,不仅没有准备花圈,连一朵纸花也没有。仓促之间,罗瑞卿灵机一动,帮主席折了两条松枝放在二老的墓碑前。这一刻,毛泽东的心里一定很感激罗瑞卿,感谢罗瑞卿帮他寻找到了一种得体的表达感情的方式。而罗瑞卿也正是被伟大领袖心里萦绕着的浓厚的人情味儿所感动了。

  毛泽东肃立着,小声说道: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随即肃穆地鞠了一躬,罗瑞卿等人也随着鞠了躬。

  毛泽东又伫立了一会儿,便转身往回走去。

  途中,周小舟问主席:

  “要不要把坟修一下?”

  毛泽东边走边回答:

  “不要了,保持这个原样就行了。”

  回到驻地,毛泽东对罗瑞卿等人说:

  “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得去看看他们二老。”

  在韶山,罗瑞卿陪同毛泽东看望了乡亲们。在谢家屋场,路上有一道深沟,罗瑞卿事先已让在沟上垫了一块门板。到谢家屋场后,罗瑞卿先从门板走过,在门板上还颠了几下,看着没有问题,才让毛泽东走过去。

  在韶山,毛泽东还召开了老贫农、老党员座谈会,同上百名乡亲谈过话,同数千人握过手。罗瑞卿都紧紧地跟随在主席的身边。在座谈会上,乡亲们毫不客气地提到了“大跃迸”大冒进对农村生产力的破坏,提到了吃大锅饭、吃食堂大家饿肚皮的事。毛泽东对大家说:“食堂不好可以散嘛。”后来,毛泽东一离开韶山,这里的食堂就散了伙。韶山大队是全国农村食堂散得最早的地方。

  毛泽东以《七律·到韶山》来记述这次故乡之行: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他在诗前小序中写道: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1959 年8 月。江西庐山。

  毛泽东从故乡出来就直接上了庐山。中央决定这年7 月2 日至8 月1 日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罗瑞卿没有参加庐山会议的前期会议。他奉主席之命去湖北阳新考察救灾工作。在他来庐山之前,毛泽东在会议开始的时候提出十八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当前形势、今后任务以及一些具体政策。他认为总的形势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他要求大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统一认识,动员全党完成1959 年的大跃进任务。会议分六个大组座谈讨论。讨论中大家在原则上都拥护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但是,有许多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强调大跃进以来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前一段纠“左”

  虽有成绩,还很不够,要求进一步深入进行。有的还对自己工作中的错误感到沉痛,主动作了自我批评。而另外不少与会者则对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护短,不愿意多讲缺点、多听批评,甚至认为纠“左”已经过了头,使干部群众泄了气,出现了右的倾向。刘少奇指出:“1958 年经验丰富,教训深刻。

  1958 年最大的成绩是得到教训。”朱德在中南组发言时说:“食堂全垮了, 也不见得是坏事。农民要富,要使之富起来,不会成为富农路线。工业主要是大炼钢铁搞乱了,其他乱得不太大。”

  会议一开始就存在两种认识,但气氛还是很好的。分组会上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加上白天开会,晚上进行看戏、跳舞等文娱活动,气氛轻松活泼,大家称其为“神仙会”。

  7 月14 日,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彭德怀出于对会议未能透彻地解决问题和统一认识的深切忧虑,在西北组会上做了发言和多次插话之后,将自己的意见写成信给了毛泽东主席,请他参考。他的信在肯定1958 年成绩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大跃进以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及其原因。他认为:“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

  这种矛盾就其性质来看,“是具有政治性的”。我们犯错误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缺乏建设的经验,主观上是由于在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上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浮夸风和片面性,“犯了不实事求是的毛病”;二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总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等等。7 月16 日,毛泽东把这封彭写给他个人的信件亲笔加上“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的标题印发全体到会的同志,在政治局常委几个同志中提出要“评论这封信的性质”。在小组讨论中,有人对彭德怀的信提出了不同意见,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总参谋长黄克诚、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人分别在小组会上发言,明确表示支持彭德怀信中的基本观点。张闻天还对大跃进以来发生的严重问题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分析,强调应该多从“思想观点、方法、作风上去探讨”缺点错误产生的原因。彭德怀的信和张闻天等人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强烈不满。7月23 日,形势急转直下,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讲话,说:现在是党内外夹攻我们,有党外的右派,也有党内那么一批人,把我们讲得一塌糊涂,他们把自己也抛到右派边缘了。他对彭德怀等人提出的不同意见逐条加以批驳,认为他们不能正确对待革命的群众运动,重复了反冒进的错误,是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此时,对彭德怀等人的错误批判就发动了,整个会议出现了从纠“左”向批右的逆转。

  从8 月2 日起,会议扩大为八届八中全会,主题已变为对彭、黄、张、周“军事俱乐部”的斗争。

  罗瑞卿此时上了庐山,“反右倾”已成定局。

  1959 年9 月17 日,当彭德怀被免除了一切职务后,林彪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在他的提议下,罗瑞卿离开公安政法战线,又回到军队工作,任总参谋长。

  9 月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军委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林彪、贺龙、聂荣臻,军委常委为毛泽东、林彪、贺龙、聂荣臻、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罗瑞卿、谭政,军委日常工作由林彪主持。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十二章 抓军政走边防 干练参谋长 下一篇:第十章 除恶霸镇匪帮 公安创辉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