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箫在济南

作者:任远 字数:1990 阅读:69 更新时间:2012/03/05

吴伯箫在济南

              吴伯箫在济南 著名作家、教育家吴伯箫,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人。可是,他写到济南,却是 情思缕缕,甚至有点儿缠绵。 1906年3 月13日,吴伯箫诞生在距济南不远的莱芜县吴家花园。他先后在本 县、曲阜和北京上学,工作也先是在曲阜、青岛。他在青岛时就爱上了济南。一 群“快从学校出阁的女孩子”去济南,论职责他不必随同前往,可人家邀请后, 他便一同到了济南,往返五日,感到“收获还不坏”。他亲切地称济南“那是有 着‘小江南’之称的好玩的地方”。他在这里四处游览,游大明湖时还默记下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那副对联。 1935年,吴伯箫来到泉城,在济南乡村师范任教务主任兼语文教师。乡师坐 落于北园白鹤庄,四周是稻田、清溪,环境十分优美。开始,他住在学校图书馆 院中。这个不大的院落,被两棵茂盛的海棠树所笼罩,所以被称为海棠院。在这 里,他曾同朋友一道“读书、闲话、散步、喝茶”,甚至与友人“月夜话尽终宵”, 或“佐以兰陵酒炒苜蓿肉高歌数曲”。所有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 吴伯箫的住处,后来从海棠院搬到黄台火车站东北,桑园的济南乡师农场内。 1936年上半年,他继创作《羽书》及《我还没有见过长城》等散文名篇之后,又 于当年初夏,在这里写了堪称美文的《几棵大树》,对这儿的村落、柴门、农田、 水井、耕牛,以及那“一绿绿到天边的景色”,画家挥笔写意似地加以描绘,而 对院内的几棵大树和新植成行幼苗,却饱含情感地作了近距离的细致描写。作者 的情绪从幽静、惆怅又进而想到:“‘无树不成村’,路也是宽得很呀!”从而 预示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与追求。 吴伯箫在济南,正是日军侵占东北后又觊觎华北、抗日战争即将爆发前夕。 他面对山河破碎,国将不国,在作品中呐喊“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以及由传说 中“八月十五,把异族侵略的敌人一宿从中原版图上肃清”,而呼唤“再来一个 八月十五”。济南乡师是一革命的摇篮,具体到他在学校的处境,他还有自己的 苦闷与烦恼。这正如事隔四十余年之后,他本人在《无花果》一文中所讲:“济 南三年,办乡村师范,站在管学生的地位。主观上爱护学生,免遭军阀的逮捕杀 害。”“客观上却给有的学生以印象,跟他们走的不是一条路”。甚至有人“把 他看作是革命对象”。这无疑会使他苦恼。何况,在济南的后期,他还担任过短 期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他也曾多次试图接近共产党。一次,他与 同在乡师教书的武新宇散步于农场,曾试图探问对方是否系共产党员,但在白色 恐怖下,两人谁也没敢具体深谈。 尽管如上所述,吴伯箫还是想努力为爱国抗日多做些事。国难当头,他曾以 “天荪”为笔名,给《中流》杂志写了《理发到差》,揭露军阀韩复榘的愚民政 策,遭到追查。1935年12月,北京爆发“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济南乡师 “奉命”提前放寒假。吴伯箫借此机会,以个人名义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封油印信, 希望与鼓励他们在广大农村,积极进行抗日爱国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同时,他与 老舍、王统照、洪深、闻一多、臧克家等进步文化人保持密切联系,并暗中资助 过丁玲。1937年秋,有齐燕铭、老舍、李广田等人参加的山东文化界抗敌协会在 济南成立,此时吴伯箫虽已在莱阳乡师任校长,但他也署名参加了这一抗战团体。 后来,他到延安,终于成了共产党员。 几十年中,吴伯箫与在济南的友人书信来往,情思绵绵。他离开济南四年后, 在边远的陕北,还保留在济南时他的教师、著名爱国老人范明枢先生给他的信, 并在文章中加以引用。信中写道:“济南乡师吾旧游之地也,荷塘稻田,菜圃茅 屋,至今犹栩栩脑际。”这是范老先生的话,但重现于吴伯箫笔下,不也同样反 映了吴伯箫对济南的怀念吗?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蒲家庄的遐想 下一篇:梦魂缭绕济南城--记著名作家李广田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