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习惯

作者:佚名 字数:3599 阅读:233 更新时间:2016/06/09

读书与习惯

  某日与研究生谈读书。有研究生问我读书有什么经验、心得,我说了一句话十个字:“养成好习惯,受益一辈子。”我这里说的“好习惯”不是指要养成爱读书、喜欢书的习惯。作为读书人,爱书、爱读书这是他(她)的本性使然,习惯成自然,因而用不着再说;我所说的“好习惯”,是指在读书过程中需要养成的一些习惯,这些习惯有益于提高读书质量,因而是“好的”习惯。积数十年读书之心得,我觉得有下列三方面的习惯是有益于读书的,应当养成的,故尔乐于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第一,不动钢笔不看书 

    我虽然出生在素有文化渊薮之称的浙江绍兴曹娥江畔,但我的父母亲远在外地做工,我从小所接触的亲属亲戚,不是做小生意的、打工糊口的,就是两脚泥杆一脸黑的农民。只有一个姨娘是公办小学教师,另有一个堂姑母是民办小学教师。这样的背景,注定我从小不可能拥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我16岁初中毕业,先是当了将近三年的下乡知青,以后又当了三年兵,再以后当了七年铁路工人,青少年时代的这种坎坷生活经历,自然也注定我不可能成为一个读书种子。一直到“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我才有幸成为一名77级本科生,自此成了以书为谋生手段(读书—教书—写书)的读书人。 

    尽管我的出生背景与早年生活经历远离书本与书斋,但我从小却酷爱读书,只是苦于无钱买书,所以一直到我上大学,全部藏书也不过数十册,而且大多是普通读物。但我有一个习惯,不论看什么书,都爱动笔。“不动钢笔不看书”,从初中开始养成的这一习惯一直到现在依然“本性难移”。我信奉这样的观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知识在于积累。以前无钱买书,所读之书都是借来的,不能在他人或公家的书上随便划写,所以我就一边读书一边摘记。凡是阅读过程中感觉有教益的、有启示的、发人深省的、令我眼睛发亮的,我都把它们摘录下来,有词汇,有警句,有语录,有梗概,兴之所至,随读随记。记得多了,我又按内容不同,分类摘抄。这样的读书笔记从未间断过,到1977年参加高考时,大约记了二三十本。正因为有了这些积累,高考时前一天我还在车间上班(当时根本不准请假复习),第二天进考场一点不感觉恐慌,从容答题,顺利交卷。以后,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自己买的书越来越多,读书时除了摘录,更可以随心所欲在自己的书上又画又写,眉批、心得、重点、疑问什么都有。不论我走到哪里,我的口袋里永远揣着一支笔,为的就是读书时所用。虽说现在有了电脑上了网,从网上可以方便查阅资料,轻松下载文件,但我认为网上的东西还是不能算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用心读过了,用笔记过了(摘抄、批注、划线),这才算真正读过了书。“不动钢笔不看书”的最大好处是:看书时高度专注,不分心,记得牢,印象深。因而有的书看过多年以后,我也能从书中翻出某一页,找到某一段某一句。 

    第二,老老实实读原典 

    作为一个中国的读书人,有一些中国经典是一辈子必须要读的。十年前,我在西南师范大学任教时,曾应中文系学生之请,开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必读书目: 

    一、中国文化元典《论语》、《孟子》———儒 

    《老子》、《庄子》———道 

    二、中国文学经典《诗经》、《楚辞》———中国文学两大流派之元典 

    《唐诗三百首》———古典诗歌高峰期之精选 

    《古文观止》———古代散文历代名篇之精选 

    《红楼梦》———古代小说压卷之作 

    三、现代文学精粹 鲁迅小说《阿Q正传》等 

    沈从文小说《边城》等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 

    我开的书目不多,仅十二种而已。我要求同学们能老老实实读完它们,而且要读原典。但使我伤心的是,我在数届毕业生中做过调查,真正读完过以上十二种原典的寥寥无几。更使我悲哀的是(后来在多所大学中文系请人做过调查),这十二种书有不少中文系的中青年教师也都没有读完过。这使我十分伤感。作为一个中文系师生,竟连代表着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精粹的这十二种图书都没读过,这怎么说得过去呢?当然话又说回来,不少学生其实都了解这些图书,有的还颇“精通”。但我一细问,原来他们大多是通过导读、快读、速读、缩写、节选、白话译本等名著“教辅读物”来了解这些书的。这种不读原典走捷径的读法可以说已成了今日读书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你不妨到书店去看看,各种形式的名著“教辅读物”真可谓琳琅满目。出版社大多打着“现代社会快节奏,没时间读大部头”的幌子,引导读者去看他们制作的导读、缩写之类的快餐读物。这些快餐读物自然也有其一定价值,也可以看看。但如果一味依赖快餐读物,不读原典原著,那就会得不偿失,不但感受不到原典原汁原味的精华、获取原典纯正纯粹的品质,而且会被快餐读物牵着鼻子走,它错你也错,它懒你也懒。更要命的是,不知不觉间会养成一种不读原典、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当今学界有一种十分浮躁、极不负责的现象:有的人撰写评论作家作品或学术著作的文章,速度惊人,根本不读原著,而是翻翻前言后记内容简介,或再从他人已发表的评说中节取相关内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就大功告成。应当说,这种风气与不读原典的不良读书习惯有着直接关系。我想奉劝我的学生与年轻朋友,既然读书,就要老老实实读原典。老老实实读原典,实在是认认真真做学问的根本保证与前提。 

    第三,读书要杂,著述要专 

    作为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学生,切忌读书单一,光抱着自己本专业的书籍,对其他专业的书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经常接到联系考研考博的学生电话,问:“除了招生简章上开列的参考书,还要不要再看其他书?”我每次接到这种电话,心里就想:这个考生没有希望了,攻研读博,光看几本专业参考书就够了吗?当然也会有这样的考生,他(她)把与专业考试相关的书背得滚瓜烂熟,别的书一概不看,所谓“只攻一门,三年必成”,果然以高分考取了。但这样的考生即使录取了,如果不改变读书单一的习惯,以后必然不会有什么出息。读书单一势必造成视阈短浅,知识结构单一。从事文学研究,一定要有历史的眼光,哲学的根底,美学的鉴赏能力,自然更要有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斐然成章,文笔优美。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搞文学的,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创作,文字工夫是第一等重要的。为达此目的,就要求我们读的书一定要广,要杂,除了文学专业,常凡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语言学等方面的,以及现代科技、科普、科幻之类的图书,都应广泛涉猎。读书虽应广、杂,但我以为,做研究工作,动笔撰著,则应收缩鱼网,目标要专。要挖深井,不要挖池塘,认准一个目标,围绕一个方向,扎扎实实,深钻下去,深研下去,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在学界找准自己的立足之地,站稳脚跟。 

    总而言之,无论读书做学问,养成好习惯都是十分必要的,有益的,甚至会受益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教育实际上都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养成习惯———有益于人心、人生、人世、人类社会健康向上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受益一辈子,做人如此,读书亦然。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如何让读书成为习惯? 下一篇:谭宗远:不可居无书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