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序言 ……………………………………………………………………………… 1 | 
| 第一篇 感悟经典,修身立志 | 
| 1.1 《三字经》:人之初的修身课 …………………………………………… 2 | 
| 1.2 《百家姓》:炎黄子孙的总家谱 ………………………………………… 3 | 
| 1.3 《千字文》:宇宙洪荒,不过是千字文章 ……………………………… 4 | 
| 1.4 《周易》:看破表象才能接近真理 ……………………………………… 5 | 
| 1.5 《尚书》:美德照耀历史长空 …………………………………………… 6 | 
| 1.6 《诗经》:诗化的历史,淳朴的浪漫 …………………………………… 7 | 
| 1.7 三礼:用仪式来表达情绪 ………………………………………………… 8 | 
| 1.8 《春秋》笔法,一字褒贬 ………………………………………………… 9 | 
| 1.9 《论语》:遇见温柔敦厚的孔子 ……………………………………… 10 | 
| 1.10 《孟子》:心正,身正,行正 ………………………………………… 11 | 
| 1.11 《孝经》:孝顺的孩子有出息 ………………………………………… 12 | 
| 1.12 《尔雅》:古代的百科全书 …………………………………………… 13 | 
| 第二篇 博观历史,约取智慧 | 
| 2.1 历史,一部大写的“人”字书 ………………………………………… 14 | 
| 2.2 司马迁:正直人写正直事 ……………………………………………… 15 | 
| 2.3 班固:一丝不苟还不够 ………………………………………………… 16 | 
| 2.4 前四史:华丽的史书序曲 ……………………………………………… 17 | 
| 2.5 两本《五代史》:用心深浅见高下 …………………………………… 18 | 
| 2.6 二十四史:在回旋中上升 ……………………………………………… 19 | 
| 2.7 《洛阳伽蓝记》:书林中的高塔 ……………………………………… 20 | 
| 2.8 《贞观政要》:以人为镜明得失 ……………………………………… 21 | 
| 2.9 《资治通鉴》:把古人的经验用在今天 ……………………………… 22 | 
| 2.10 三通:政治并不是抽象的事 …………………………………………… 23 | 
| 第三篇 诸子智慧,为我所用 | 
| 3.1 好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 24 | 
| 3.2 老子:中国的“哲学之父” …………………………………………… 25 | 
| 3.3 庄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恒 …………………………………………… 26 | 
| 3.4 墨家:爱人类 爱和平 爱贤者 ………………………………………… 27 | 
| 3.5 荀子:终身学习的老师 ………………………………………………… 28 | 
| 3.6 法家:用法律来保护正义 ……………………………………………… 29 | 
| 3.7 名家:逻辑世界的舞蹈者 ……………………………………………… 30 | 
| 3.8 阴阳家:传达自然的声音 ……………………………………………… 31 | 
| 3.9 纵横家:推销自己的谋略 ……………………………………………… 32 | 
| 3.10 兵家:智慧是最好的武器 ……………………………………………… 33 | 
| 第四篇 科学星火,也可燎原 | 
| 4.1 神农尝百草,文明从此始 ……………………………………………… 34 | 
| 4.2 农业的进步:痛并快乐地前行 ………………………………………… 35 | 
| 4.3 《黄帝内经》:从内在找原因 ………………………………………… 36 | 
| 4.4 《周髀算经》:数学亦是哲学 ………………………………………… 37 | 
| 4.5 《水经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38 | 
| 4.6 《天工开物》:人生也需要协调 ……………………………………… 39 | 
| 4.7 《营造法式》:绰约的宋代建筑风华 ………………………………… 40 | 
| 4.8 《齐民要术》:平凡生活中的大智慧 ………………………………… 41 | 
| 4.9 《本草纲目》:敢与前人论真假 ……………………………………… 42 | 
| 第五篇 文集:总结也是一种创造 | 
| 5.1 集:出生早,成名晚 …………………………………………………… 43 | 
| 5.2 《楚辞》:方言中的韵味 ……………………………………………… 44 | 
| 5.3 《淮南子》:刘安已去,空余《淮南》 ……………………………… 45 | 
| 5.4 《文选》:艳而不妖的庄重之花 ……………………………………… 46 | 
| 5.5 《诗品》:品出诗真味 ………………………………………………… 47 | 
| 5.6 《人间词话》: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 48 | 
| 5.7 《说苑》:古老的小品文 ……………………………………………… 49 | 
| 5.8 《抱朴子》:不死的唯有精神 ………………………………………… 50 | 
| 5.9 《菜根谭》:嚼得菜根,百事可为 …………………………………… 51 | 
| 5.10 《小窗幽记》:小窗之下话人生 ……………………………………… 52 | 
| 5.11 《围炉夜话》:炉火旁边悟真情 ……………………………………… 53 | 
| 第六篇 古典文学,转动不息的走马灯 | 
| 6.1 真实无须雕饰 …………………………………………………………… 54 | 
| 6.2 生活是最好的诗歌 ……………………………………………………… 55 | 
| 6.3 唐诗的风骨 ……………………………………………………………… 56 | 
| 6.4 宋词的雅趣 ……………………………………………………………… 57 | 
| 6.5 元曲的畅达 ……………………………………………………………… 58 | 
| 6.6 明清小说的灵动 ………………………………………………………… 59 | 
| 6.7 韩柳文章,回到淳朴的文风中 ………………………………………… 60 | 
| 6.8 白居易,名声在外的唐代诗人 ………………………………………… 61 | 
| 6.9 临川四梦,人生悲欢尽在梦中 ………………………………………… 62 | 
| 6.10 《山海经》,让想象的力量无穷 ……………………………………… 63 | 
| 6.11 《世说新语》:还你一个生动的古人 ………………………………… 64 | 
| 第七篇 古典艺术,净与杂的万花筒 | 
| 7.1 书法:文字的形体,书画的线条 ……………………………………… 65 | 
| 7.2 国画:留一份空白给想象 ……………………………………………… 66 | 
| 7.3 国乐:古乐奏给有心人 ………………………………………………… 67 | 
| 7.4 京剧:表里如一 ………………………………………………………… 68 | 
| 7.5 昆曲:唱不厌精 ………………………………………………………… 69 | 
| 7.6 评剧:谈笑生活 ………………………………………………………… 70 | 
| 7.7 皮影戏:黑白光影的游戏 ……………………………………………… 71 | 
| 7.8 木偶戏:掌握每一个关节 ……………………………………………… 72 | 
| 7.9 黄梅戏:方言唱腔 ……………………………………………………… 73 | 
| 7.10 评弹:弹唱悲欢离合 …………………………………………………… 74 | 
| 7.11 川剧:喜形于色 ………………………………………………………… 75 | 
| 7.12 秦腔:高原天籁 ………………………………………………………… 76 | 
| 7.13 豫剧:假声真情 ………………………………………………………… 77 | 
| 7.14 越剧:吟诵诗词 ………………………………………………………… 78 | 
| 第八篇 “进口”的佛,“国产”的道 | 
| 8.1 印度的和尚会念经 ……………………………………………………… 79 | 
| 8.2 佛教精神:人人都可成佛 ……………………………………………… 80 | 
| 8.3 《六祖坛经》:本土的佛经书 ………………………………………… 81 | 
| 8.4 唐三藏:取回真经留人间 ……………………………………………… 82 | 
| 8.5 鉴真:中日文化的纽带 ………………………………………………… 83 | 
| 8.6 土生土长的道教 ………………………………………………………… 84 | 
| 8.7 五术是巫术,还是道术 ………………………………………………… 85 | 
| 8.8 道教,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 86 | 
| 8.9 张三丰:说不清的邋遢真人 …………………………………………… 87 | 
| 第九篇 诗意的中国式生活 | 
| 9.1 建筑,无声的语言 ……………………………………………………… 88 | 
| 9.2 紫禁城,不怒自威的气派 ……………………………………………… 89 | 
| 9.3 四合院,团团圆圆才是家 ……………………………………………… 90 | 
| 9.4 苏州园林:处处有景,面面生诗 ……………………………………… 91 | 
| 9.5 烟:自然之象,神在八荒 ……………………………………………… 92 | 
| 9.6 酒:灵感的泉眼 ………………………………………………………… 93 | 
| 9.7 茶:抚慰精神的良药 …………………………………………………… 94 | 
| 9.8 八大菜系: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 …………………………………… 95 | 
| 9.9 太极拳:柔如水,韧如丝 ……………………………………………… 96 | 
| 9.10 八卦掌:人生的脚步不断变化 ………………………………………… 97 | 
| 9.11 气功:动静相宜 轻重自如 …………………………………………… 98 | 
| 9.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 99 | 
| 9.13 棋:智力与耐力的较量 ……………………………………………… 100 | 
| 第十篇 消失的中国式礼节 | 
| 10.1 五礼:天人和谐的诚心 ……………………………………………… 101 | 
| 10.2 成年礼:成年就意味着责任 ………………………………………… 102 | 
| 10.3 婚礼:有祝福才有幸福 ……………………………………………… 103 | 
| 10.4 士相见礼:在重复中表达诚意 ……………………………………… 104 | 
| 10.5 乡饮酒礼:年高德劭者的荣誉 ……………………………………… 105 | 
| 10.6 射礼:发展体育保家卫国 …………………………………………… 106 | 
| 10.7 丧服:把悲哀穿在身上 ……………………………………………… 107 | 
| 10.8 十义:道义不分年代 ………………………………………………… 108 | 
| 10.9 书信:看不见的礼仪 ………………………………………………… 109 | 
| 第十一篇 影响中国的历史人物 | 
| 11.1 秦始皇:剑扫六和,一统天下 ……………………………………… 110 | 
| 11.2 董仲舒:待价而沽的“推销家” …………………………………… 111 | 
| 11.3 魏孝文帝:学习是最好的姿态 ……………………………………… 112 | 
| 11.4 李世民:越虚心越得人心 …………………………………………… 113 | 
| 11.5 苏东坡:历尽劫波仍风流 …………………………………………… 114 | 
| 11.6 王安石:毫无私心的“拗相公” …………………………………… 115 | 
| 11.7 朱熹: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 116 | 
| 11.8 王阳明:智者也会读心术 …………………………………………… 117 | 
| 11.9 李贽: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 ………………………………………… 118 | 
| 11.10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119 | 
| 11.11 曾国藩:历代文人的处世楷模 ……………………………………… 120 | 
| 11.12 梁启超:男儿志兮天下事 ……………………………………………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