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背后是什么?

作者:杨玉兰 字数:1704 阅读:347 更新时间:2016/06/09

基础的背后是什么?

  基础的背后是什么?
    
  “对学生的6年负责还是对学生的60年负责?”多么意味深长的问题,也是值得每一个老师思考的问题。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吴永年教授借着这个问题,抛出了“究竟给学生打下一个怎样的基础”的话题,娓娓道来,引人深思。
  
  当前的小语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然而作为一个一线的年轻教师,在这样各有说法的思想影响之下,难免会像一棵墙头之草随风而倒,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但吴教授对当前小语现状的正确分析以及自己独特的对小学语文本质的理解,无疑如当头棒喝,惊醒了梦中人。要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打下一个怎样的语文基础,这基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践:
  
  一、语文的人文基础——精神底子
  
  “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这是吴教授在讲述语文的人文基础时引用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想想平时的语文课堂,问问自己的学生,“你喜欢语文吗?”你猜孩子们会怎么回答,也许碍于老师的面子,他们会勉强附和一番;再问问自己的学生,“你想学什么,你敢发言吗?”也许你这么一问,可能更多的孩子会低下自己的小脑袋;“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或者传入你耳中的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我们的语文课,培养出的学生应该为汉语文字的独特魅力所折服,应该学会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应该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应该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如果不能达到这些,语文课又何来她存在的价值?语文老师要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人文色彩,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个有个性的人。
  
  二、语文的工具基础——语文技能
  
  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并不代表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于不顾。吴教授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并不过时,那种轻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为只要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技法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错误的。”从这一点来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改革到了今天,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可在过分强调人文性教育之下,有的孩子说起来很喜欢语文,很乐于上语文课,但写篇作文却也错别字连篇,有的孩子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但让他与他人交流时却无法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种现象让我们老师感受到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已是迫在眉睫。没有适当的背诵积累,没有恰当的技巧技法,是不可能达到出口成章,下笔如神的境界。老师必须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强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以便学生能借助自己习得的语文技巧更好地感悟语文的精神内涵,更好地宏扬中国的文化。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和谐统一的,一点儿也不矛盾,这一点每个老师都明白,但要能在自己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的语文发展较好地做到这两方面的统一,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育的成功,我们怎能不为之而奋斗呢?小学老师们,多想想“基础的背后是什么”吧!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精力集中 下一篇:关于古代诗词的几点认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