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不如会读

作者:小小 字数:2373 阅读:21 更新时间:2016/06/09

爱读不如会读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古人话粗理不粗,把读书与吃饭相提并论,可见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吃饭填饱肚子,读书充实脑袋。  只不过,有朋友会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读不好一本书。”听起来令人忧伤,不禁感慨爱读书不如会读书啊!到底,如何从书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不妨从名人身上找答案。  1、爱迪生:目标法  爱迪生在改进打字机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相关书籍系统性学习,很快解决了问题。后来发明电灯,他也时常钻进图书馆,对症下药查找资料,终究完成创举。  读书若能带着明确的目标,容易迅速集中精力,并找到书中最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内容,事半功倍。这与旅行同样道理,如果目的地明确,就能风雨兼程、勇往直前了。  2、卢梭:三步法  作为法国18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卢梭读书时一般会经历储存、比较、批判三个步骤。先把书的内容装进脑袋,等到闲暇时,再把储存的信息与其它资料放到一起进行比对,找到更可靠、更详实的一方,最后再去伪存真,在批判的过程形成自己新的见解。  这种方法能全面、系统掌握书的核心思想,取其精华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便长久记忆。  3、巴金:回忆法  巴金老先生曾在文章里提到,自己有一次住院治疗,每天等候护士同志来量体温时,他便会在脑子里回忆过去读过的一些书。  这种独特的读书方法,一来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能充分利用时间;二来能温故知新,收获意想不到的新知识。  4、列宁:批注法  边看书边用笔做批注,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种好方法,列宁在这方面做得最极致。他喜欢在书的空白处随手写上评论、注释或心得体会,有时候看起来就像在与作者对话,比如:读到精辟处,他会写上“妙不可言”;读到谬误处,他会写“莫名其妙”;有所感悟时,他又会写:“原来如此”……  批注法,一来可使人变得非常专注,完全进入书的境界;二来能引导人主动去思考,也方便下一次查阅。  5、邹韬奋:层次法  作为出名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也有自己的读书经验:“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  这种分层次的读书法,轻重有别、详略有致,比起盲目地瞎读一气,既可保证读书的广度,又能兼顾到读书的深度。特别是对于时间精力较少的朋友而言,尤为受用。  6、董必武:阅兵法  1952年,67岁的董老先生准备阅读俄文原版的《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他采用的方法是:将俄文生词每五个为一组,写在一张卡片上,背面写上中文解释,称为小队;每十个为一个中队;每二十个为一个大队……  随后,他便像管理自己的部下一样,逐队进行“阅兵仪式”,以此进行单词记忆。最后,董先生达到了阅读一般俄文文章的水平,还把那本书读了四边。这种方法,想来值得学习英语的朋友借鉴。  7、夏衍:构想对比法  电影艺术家夏衍年轻时候学习电影全属自学,而他采用的方法则是构想对比法。要看一部电影前,他会先找来电影说明书,将内容看完后便开始想象:假如让我来拍,我会如何处理。之后再看电影,与自己的构想进行对比,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种方法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可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  8、陆九渊:涵泳法  陆九渊是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倡的“涵脉读书法”,可用他的一句诗来解释: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读书是一件趣味之事,就该心平气和、慢慢品味,切不可急于求成。若在某些段落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可暂且放下,等通读上下文之后,自然迎刃而解。  9、张溥:七录法  明代文学家张溥一直自认记忆力不佳,于是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他都会把内容抄在纸上,并且边抄边默诵,抄完再大声朗读。更甚的是,他从不保存自己的手抄版,而是将其烧掉。下一次继续抄,如此反复7遍,强制将主要内容记住。  这种方法听起来有点“笨”,却是读书人毅力的一种体现。正应了那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杨大眼:耳读法  杨大眼是北魏一名大将,虽目不识丁却也有自己读书的一套方法。根据《史记》的记载:“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  这种耳读法,蛮像今天的有声读物,有时候也不妨试试。不仅能够解放双眼,甚至还能边干活边学知识,不失为一种轻松的学习途径,当然往往不如边读边记来得深刻。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遗失的梦 下一篇:穷则忍,忍则不通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