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好帮手——大肠杆菌

作者:佚名 字数:1798 阅读:85 更新时间:2016/06/09

基因工程的好帮手——大肠杆菌

  基因工程,也称遗传工程,是70年代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是分子遗传学的新领域。这项技术就是从供体生物提取所需的基因(也就是DNA片段),与载体重组后引入受体生物,从而改变受体生物遗传特性的一种技术。由于基因工程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且供体生物和受体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很远,因此是一种培养优良品种的良好手段。
  
  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分离基因,分别提取供体细胞的DNA和作载体用的细菌质粒、噬菌体或病毒;(2)体外重组,对目的基因和作为载体的质粒用同一类限制内切酶处理,让它们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3)重组DNA分子,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过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在较低温度下(3~6℃)混合,退火,以完成目的基因和质粒的DNA重组,得到的是环状的..DNA分子;(..4)将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由于细菌易于繁殖,培养容易,所以一般以细菌作为受体细胞,大肠杆菌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基因工程中常常请它帮忙,协助我们以得到期望的结果。
  
  大肠杆菌是研究分子遗传学的主要菌种。这一菌种包含有不同的生物型和血清型,它是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的细菌。它的形状为杆状,通常为..0.5×1~..3微米。单生、对生或短串生,周生鞭毛,游动或者不游动,产生或不产生纤毛。许多小种产生荚膜或类似微荚膜。大肠杆菌的染色体是单一的双股..DNA分子,约..1000~1300微米长,直径..20埃,分子量..2.5×109道尔顿,约含有..3.2×106个碱基对,染色体上可带有..3000个左右的基因。目前人们对大肠杆菌的研究是十分透彻的,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在大肠杆菌的帮助下,基因工程无论在生产实践上,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恩(..S...N...Cohen)等人和旧金山大学医学院的波伊尔(..H...W...Boyer)等人报告,将大肠杆菌中两种不同特性的质粒片断粘结在一起,然后把这种体外重组的杂种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细胞中,结果杂种质粒可以自我复制,并能表达两种亲本质粒的遗传信息,这是遗传工程实验的首次成功。
  
  1977年..5月,美加州大学将大鼠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虽未能实现功能表达,但为细菌生产胰岛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77年,美国立医学中心与加州大学合作,第一次用大肠杆菌生产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的动物激素。这种物质从羊脑垂体中提取,..50万头羊中只能提取..5毫克,如今只需..10升发酵液就可获得同样产量。
  
  1978年..6月,美国吉尔伯特(..Gilbert)研究组将大鼠的胰岛素基因插入到产生青霉素酶的大肠杆菌的质粒..DNA链中,再转入其他大肠杆菌中,结果后者产生了大鼠的胰岛素。
  
  1978年..9月,美加州大学一研究组将人胰岛素..A、..B链的基因分别插入到质粒上,然后与乳糖操纵子调节机构一起转移到大肠杆菌中,生成了胰岛素..A、..B链。
  
  1980年..7月,日本科学家谷口维绍宣布他和美哈佛大学合作,通过遗传工程,从大肠杆菌中生产出了干扰素。
  
  1980年法国科学家从乙型肝炎病毒分离出它的表面抗原基因,并使它和大肠杆菌的质粒..DNA重组入大肠杆菌中,结果获得了功能性表达,这种表面抗原是一种蛋白质,可用来制造乙肝疫苗。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借鸡生蛋——病毒的繁殖 下一篇:细菌的天敌——噬菌体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