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李莲英4

作者:李春光 字数:2010 阅读:10 更新时间:2016/06/09

清代大臣——李莲英4

李莲英与庚子之祸
  拳匪之乱虽由于端王刚毅等之主张,实则李之权力为其中坚也。太后既惟李之言是听,于是端王等俱借重于李以自固。因李之言即如太后之言,但得李赞成,太后无不立允。当诸大臣争拳匪不可信时,端王刚毅等俱在军机处大言,李总管亦赞成此议,可见事在必行矣。凡发一谕旨,必故语人曰:“此谕由李总管赞成始下。”其时权力之盛如此。一日,端王等奏义和团奋勇似宜加以赏赐,用示鼓励。太后意尚未定,以问莲英。莲英曰:“欲事速成,自宜不吝重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太后遂决以十万金赏拳匪。嗣又议旬日以来洋鬼子尚未杀尽,或者重赏之力有未至欤。今欲专注此事,当用何法?李莲英首先创议,凡得洋鬼子首级者,立赏百金。杀其酋目有名者千金,则数日间可杀尽矣。太后亦首肯其议。及联军入京,太后始知莲英之计不可恃,然终不之罪。盖太后非莲英,固如申生所谓君非姬氏,寝不安食不饱也。斯时,莲英亦知忧惧,不敢复作大言,恐太后诿罪于己身,则生命不保也。然太后虽震怒,时时向莲英詈骂,终不定其罪名。最奇者,当消息吃紧之际,澜公匆匆入告,谓洋鬼子来了。太后曰:“吾以为尔辈逐洋鬼子去矣。日前,尚夸张胜状,今竟尔耶?”因怒容视李莲英,且太息曰:“我所知者只直隶督臣李秉衡殉节而已。其他尚有何人?”李莲英遂走出,谓诸内监曰:“老佛爷大怒,但亦仍是无法,归结之策大抵西幸而已。西幸之后必待救援,再灭洋鬼子未晚也。”至翌晨,遂仓皇出,走途中太后颇泄愤于莲英,莲英不敢作一语,但努力出其小忠小信以固太后之宠。太后终不罪之。至山西边界,岑西林率兵扈驾,太后喜谓西林曰:“予不幸误听彼辈之言,遂至于此。”语时,怒目视莲英,莲英惴惴无人色,然终未加以谴罚也。既抵西安,人有报李之从人在乡间劫掠者,岑以奏太后,请明正典刑。太后重违岑意,立斩内监三人。而莲英仍逍遥事外。岑欲指莲英,恐触太后之忌,卒不得达。自是岑得太后之信任于莲英稍淡漠。莲英谓其下曰:“予虽受岑三之苦痛,然处心积虑,必恢复予之势力。但缓以时日而已。”旋荣禄自京来,莲英大喜,以为天助。乃相比而岑三,卒逐之于外。未几,莲英势力全复,且加炽焉。及后崩,无有能间其宠任者。相传回銮时,彼恐列入罪魁,多方阻挠。后知不及己,始允诺。盖视太后犹傀儡耳。
  《十叶野闻》卷下
  李莲英好为人师
  士子之以乡试中举人、会试成进士者,皆刻朱卷,而列履历于卷端,凡与考试之有关系者,悉列之为师,载其姓名官秩,文科然,武科亦然。总管李莲英自以身属刑余,不得列于乡会试及第士子履历之末,引为终身之憾。光绪中,某科武会试,李竭力运动,得派为场中巡查,于是李总管之名,遂登于武进士之履历。自是而诸侍卫遂有投李为师,自称门生者,且有武员入拜其门者矣。武员为何?丁汝昌、赵桂林、龚照屿、叶志超、卫汝贵、卫汝成是也。未几,又运动为某科殿试搜检官。某进士欲以李名列入受知师,惧舆论抨击,未果,然犹具柬往谒,而自称受业焉。
  《清稗类钞•师友类》
  欲得李鸿章之冠玉
  京师达官达人多喜饰珠玉于便帽,而旗人为多。李文忠公亦嗜之,其玉为恭亲王奕所赠,值逾万。权阉李莲英涎之,尝讽文忠,欲求此玉,李曰:“昔韩宣子向郑商求环,彼商人尚能不畏权势,力抗弗与,子产又善为之辞,故卒能保其所有。余老矣,何爱于一玉,特此物贻自故友,饰帽已三十年,何得轻以与人,为终身之玷耶!”乃于琉璃厂出五千金市他玉以赠莲英。
  《清稗类钞•豪侈类》
  李莲英之身后
  权阉李莲英,秽迹腥闻,纪于各报者,已彰彰在人耳目。自监国摄政,惧罹不测,退居闲散,求保首领。及死去,群阉瞰其私蓄累累,筹思篡取,各遣心腹,四出调查。闻除大城原籍及各银号金店存款外,其储于宫内者,尚有现银三百余万之多。因共谋瓜分,较量锱铢,遽起争斗。小德张大受夷伤。面奏隆裕太后,交内务府大臣查办,所有存款,概予充公,后来宫内大兴土木,购置西式器具,交民巷各洋行生意兴隆。或谓皆出于李莲英死后之报效也。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清代大臣——李莲英3 下一篇:清代大臣——鳌拜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