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35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6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8抗争(1928~1930) 1928年11月,毛给中央委员会打了一个很长的、苦苦恳求的报告,题为《井冈山的斗争》。报告提到士兵和党的干部中,伤亡人数都在增加。毛特别抓住这一点,为他使用土匪新兵辩解。“游民成分太多,当然不好。”毛承认道,“但因天天在战斗,伤亡又大,游民分子却有战斗力,能找到游民补充已属不易。在此种情形下,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 但是,根据地最需要的是更多的共产党员,毛希望从外界“派可充党代表的同志至少30人来”。“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现在医院中共有八百多人”需要治疗,但没有足够的医生或药品。毛恳求中央委员会“送几个西医和一些碘片来”。 他解释道:“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可是,要把革命向根据地外扩展,却是困难重重的。“无论哪一县,封建的100家族组织十分普遍,多是一姓一个村子,或一姓几个村子,非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村子内阶级分化不能完成,家族主义不能战胜”。 在赞美军队中普遍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毛承认大部分人的民主意识还是很薄弱的。“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惯深埋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 由于这样一些原因,革命的进程是缓慢的。“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接下去从毛的笔下流露出的便是他一生中最具动摇和痛苦情绪的句子:“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 |
欧阳修快马追字 王羲之苦练书法 历史“破鞋”第一人:哥哥竟… 高欢的老婆为何被称为“九龙… 言而无信君王,终惨死 狄仁杰不同寻常的晚年 袁世凯与明成皇后姐妹的风流… 武则天200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我是会员:会员投稿 我不是会员:匿名投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