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作者:佚名 字数:380 阅读:5 更新时间:2016/06/09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彩照上的各种彩色染料,大部分是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分子,它们的性质比较活泼,遇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及潮湿闷热的环境,均会发生分解反应。所以,一旦保管不妥,就会使彩色照片发生褪色现象。
  另外,如果彩色照片遇到一些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学试剂,也会促使彩照上的染料分解,而使彩照的颜色褪色。彩色照片有时还会出现偏色现象。这是因为彩照上的染料是由三种不同颜色的染料所组成的,而这三种染料在相同的光照或相同的化学试剂作用下,褪色的程度是不相同的。所以一旦某些颜色发生变化,就出现偏色现象了。
  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
  1816年,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埃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他家窗户外的风景,这张照片的曝光过程用了8小时。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为什么彩色胶卷能拍出彩色照片? 下一篇:为什么红色印泥不易褪色?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