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3

作者:叶春声 字数:1266 阅读:9 更新时间:2016/06/09

潮汕民俗大典3

正统文化方面,自唐开始,名儒重臣相继莅潮,极大地刺激了当地文教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呈现出“科名鼎盛,鹿宴常设”的蓬勃景象。潮汕地区一时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被誉为“海滨邹鲁”,即东南沿海文化之乡。
  唐代元和十四年(819),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韩愈被贬潮州,他兴教办学,为民除害,写下了千古名篇《祭鳄鱼文》,百姓因此把鳄溪改为韩江,把东山改称韩山,改姓“韩”的还有韩木、韩公帕等。早在北宋元丰年间(1086—1093),潮州就创建了韩山书院,成为岭南第一所书院,后世竞相办学,《三阳志》称:“潮二书院,他郡所无,文风之盛,也所不及。”到了明清,“潮属九县以书院称者都百间”。潮汕书院最兴盛的时期,也是及第士人最多的时期,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有进士34人、举人115名,明嘉靖十一年(1532)还出了壬辰科状元林大钦,时年仅22岁,以其“文字明快”,又具“苏氏笔法”,博得了当朝皇帝世宗的偏爱,可惜他英年早逝,36岁便离开了人间。但关于他少年得志、聪敏过人的故事,至今仍在坊间流传。嘉靖二十三年,广东进士10人,潮州占了7人。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进士达52人,可谓鼎盛。另外,潮汕的启蒙教育还有大量私塾和义学、社学等。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学士,有“前八贤”、“后八贤”、“明清十杰”等,均对潮汕文化作出一定的贡献。
  作为福佬民系中心地区的潮州市,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仅广州、潮州二市入选)。著名作家老舍专程访潮,写下了“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的诗句。潮州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文物古迹保存也相当完好。城内大片明清时期的民房建筑与古城墙,形成一个古迹网络。漫步潮州古城,那青石板铺就的马路、营造精巧的大小祠堂,会把人们的情思引向遥远的过去。而高亢热烈的潮州大锣鼓,又使耳畔充满了福佬之乡的情调。到了春节、元宵,各式各样的赛大标、演春色、斗锣鼓、扣英歌、游灯屏等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欢快热烈。平时,城乡大小谜台击鼓报猜,参与其中启迪思维,乐趣无穷。城东笔架山上,既有人文景观韩文公祠,又有记录陶瓷工业发展的百窑权。充满神秘色彩的湘子桥,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为世上少有的一座启闭式大石桥,现已修整一新,旧貌新颜,尽收眼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潮汕民俗大典2 下一篇:潮汕民俗大典4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