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140

作者:叶春声 字数:1896 阅读:5 更新时间:2016/06/09

潮汕民俗大典140

5.轻便车
  轻便车是一种有轨滑车,用于客运。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间,汕头市有两条轻便车路,一条较长,叫汕樟路,从汕头市华坞路通往澄海县的樟林乡;一条较短,从磊口通往潮阳后溪。这两条轻便车路都于1939年初夏汕头沦陷前夕拆除。轻便车路似火车的铁路,有铁轨和枕木,像条小铁路。轻便车没有车厢,只是一片方形的厚木板,底下装着四个小铁轮,后面有两根斜木棍,上面钉着一条横木,由两个车夫手按横木,人力推动车走,乘客坐在平板上。开动时,后面的两个车夫推着车跑,当车走得快时,车夫便利用车走的惯性,站上车板的后边片刻;车走得较慢时,车夫又下车来推动。双方的车来往相遇时,有双轨处各依其线路推行,否则任请一方乘客下车,车夫把车抬出路边,让迎面的车通过后,再把自己的车抬上铁轨去,请乘客复坐,继续推行。名称虽是“轻便车”,却是苦了推车的人。这种车是30年代汕头沦陷前汕头市区当时商业繁荣的产物。当时没有汽车,这种轻便车在运载货物与乘客上比走路方便,价钱也不贵,所以沿途乘客甚多,成为当时一种新的风尚。现在在汕头市仍有“汕樟路”,乃当年轻便车路的一段。
  6.民运自行车
  大约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开始,潮汕民间兴起民运自行车。当时为了适合汕头市商贸往来发展的需要,很多较大的商户都自备一架脚踏车作为代步工具,以便在市内和周边地区走街串巷洽谈业务或者运送物资。在这种背景下,从英国、德国进口了不少各种各样牌子的自行车,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
  当时汕头是粤东甚至闽南地区各县工商界贸易流通的商埠,由于抗日战争期间,汽车公路被破坏、电船等交通工具不方便,于是,潮安、澄海、饶平三县就先后出现专营以自行车载人的“车夫”。自行车成为新的运输工具。为了更好地满足运输对象的需要,不少车夫对自行车进行了改装,甚至出现一些解体自行车专修店,比如对车的后座架进行改装,支撑钢条加大、加宽;在车的前轮加上两条硬度钢条辅助原车的前叉,俗称“保险”,这样就比原车身更坚固、安全,不会轻易断折;把后轮的钢线(辐条)从32条增至64条,使之更坚固。另外还进行了一些省力改装,使车夫骑车的时候更轻松。当时自行车运货载客成为潮汕民间一种生计来源。樟林、东里、南洋、九溪桥等地还自发设立了客货转运站。乘客可以在这些转运站自由转车。
  甚至当时还有一些夜班车,采用煤油小手提避风灯固定在后车架边照明,既经济又实惠耐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民运自行车队伍还在潮汕各县区乡镇成立了“自行车运输基层工会”,运送各种生产生活物资和灾区救灾物资;抢修堤围、运载沙石等等,还在抗美援朝的支前工作中立下功绩。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运自行车在汕头市发展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工友队伍,成为当时运输线上的一支生力军。1959年澄海外砂、莲阳、东里三座大桥建成之后,汕头至澄海和饶平的自行车运输便畅通无阻了。当时服务周到的自行车工友颇受客人的信任。当时想成为自行车运输队伍中的一员还要考取一张自行车工友证,据说考核非常严格,不亚于今天的汽车驾驶执照考核。澄城的自行车站那时有正式工友100多人,每名工友都自备红棉牌加重自行车一辆。工友们每天都要到自行车站等候排工。也有一些没有考取证照的“无牌”车在公路上流动,价格比较便宜。要到没有开通汽车线路的乡镇,还真得靠自行车运输工。那些骑车技术过硬的自行车工友,在乡间山路、崎岖小道、弯曲泥泞的田埂,运载好几百斤货物也能操纵自如。
  自行车运输的繁荣发达,也促进了自行车的体育运动。在澄海的这些自行车工友中,1958至1965年间,还先后涌现了10名男女国家自行车运动健将呢!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潮汕民俗大典139 下一篇:潮汕民俗大典141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