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114

作者:朱幼棣 字数:1531 阅读:6 更新时间:2016/06/09

怅望山河114

同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长江流域“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32字灾后重建方针。随后,在洞庭湖、鄱阳湖区展开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围垦“大撤退”战略。国家为此投入了数百亿资金。鄱阳湖基本上恢复了解放初期的水面。这也为此后江西省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下了基础。这一战略号称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与水争地,自觉地转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给水让路。
  2002年6月,朱镕基总理来到湖南考察长江防汛工作。6日,登上了洞庭湖大堤。7日听取湖南省委与政府负责同志的汇报后,发表了讲话。其中关于洞庭湖部分,后来收入了《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中,题目为《恢复“浩浩汤汤”的洞庭湖》--
  今天谈到移民建镇。平垸行洪,就是何时恢复洞庭湖的“浩浩汤汤”。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长远地考虑一下。我去年来湖南时写了一首诗,末尾两句是“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在湖南没有见到洞庭湖的“浩浩汤汤”,我这个梦圆不了,不就“梦断潇湘”了吗?据说19世纪的洞庭湖面有6000多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时是4350平方公里,现在是2691平方公里。洞庭湖是全国四大湖之一,是湖南省的一个“宝湖”,是一个保国安民的湖,也是一个风景生态群落。但是,它现在被分割的不成样子了,乱七八糟的。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饭吃,大家去围湖造田,造成了目前这个模样。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我国的粮食已经供过于求了,这点袁隆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粮食问题与新中国刚成立时比较,情况已经大变了。所以,现在就提出来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恢复水面。水面不仅与中国的生态,而且与世界的生态都有关系。
  朱镕基总理还提出,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就是恢复到至少4350平方公里的湖面,即恢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状态。“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把洞庭湖‘浩浩汤汤’的目标丢掉,不要认为现在围的这些垸子都是合理的。现在就要创造条件把它们拆掉,这就要求有城市规划开辟的生路。”“我希望湖南省的同志能够看得远一点,不一定在你们这个任期里见效,而是在将来子孙后代那里见效,我们的脑筋一定要适应环境、形势的变化,现在不需要到处种粮食,更不要上山下湖去种粮食,那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人类更大的损失。”
  朱镕基总理还到湘西考察,到吉首和张家界,即大庸古城。抗战期间,他曾随长沙一所中学内迁到这里,在原土家王府老宅改作的临时教室里读书。朱镕基总理很少题词赋诗,但看到青少年时期就读过的教室,百感交集,作诗一首:“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园依稀别有天。吉首有材弦歌盛,张家界顶有神仙。长街熙熙人丁旺,童山濯濯心泱然。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现在,“张家界顶有神仙”一句,刻于碑上立在黄石寨景区最高处附近,成为一景,成群游人到此拍照留念。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怅望山河113 下一篇:怅望山河115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