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了邓小平17

作者:高屹 字数:940 阅读:14 更新时间:2016/06/09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17

铁路运输,被人们喻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如果大动脉出了毛病,那么东西南北中各处各地,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中,铁路运输受到了严重冲击。在问题严重的1974年,“批林批孔”以后许多铁路局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主要干线严重堵塞。全年运输减产53%,货运量比上年下降12%。铁路运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这个问题不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整顿、发展就无望。邓小平选择整顿铁路作为突破口,无疑是极为正确的,同时也充满了风险。这步棋下好了,会带动全盘活起来;下不好,后果则难以预料。
  担负“开路先锋”重任的铁道部长,是邓小平的老部下万里,他是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刚刚被任命此职的。
  1975年1月28日,刚刚上任10天的万里,将自己对铁路的调查情况向邓小平作了汇报:
  一是徐州、南京、南昌、太原等铁路局运输堵塞,阻碍津浦、京广、陇海、浙赣四条大干线的畅通,严重地危及整个工业生产和一些城市人民的生活。
  二是运输生产下降。“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国铁路职工总数和机车、车辆、线路等装备都有所增加,可是运输生产不但没有随着增加,反而大幅度下降。1964年平均日装车5万辆左右,现在只有4万辆左右(有时只有3万多辆),减少了1万多辆,按实际能力,应达到6万辆左右。
  三是事故惊人。1965年全年发生重大事故和大事故88起,1974年多达750多起。
  四是机车车辆损坏严重。去年全国铁路机车完好率只有60%,大部分机车不能按期维修,不少机车是带病作业。
  万里接着说:铁路问题复杂,不仅有体制问题,恐怕派性是个更重要的问题。解决铁路问题难度较大,要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争取半年解决问题。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历史选择了邓小平15 下一篇:历史选择了邓小平18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