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了邓小平31

作者:高屹 字数:1156 阅读:12 更新时间:2016/06/09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31

第一,《论总纲》等文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在《论总纲》中,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践和理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种矛盾,在总的历史发展中,生产力、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论总纲》还批判了那种“一听到抓好生产、搞好经济建设,就给人家戴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说人家搞修正主义”的极“左”观点。在论述这个问题之后,鲜明地提出了“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革命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用心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安排好各个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一的国家计划,付之执行”。
  以上论述,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7年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文化大革命”理论的批判,虽然在当时有许多话不能说得更明确,但是其思想和观点是世人皆知的。
  第二,明确地重申了“生产力标准”。《论总纲》指出,“列宁说过:政治教育的成果,只有用经济状况的改善来衡量。毛主席也说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区别真马克思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区别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区别真干革命和假干革命,区别真干社会主义和假干社会主义,区别干部所做工作的成绩是好是坏,是大是小,归根到底,只能,也只应按照列宁和毛主席提出的这个标准来衡量。”
  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压倒一切的形势下,重申这一体现唯物史观的科学标准,是需要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的。这反映了邓小平坚持真理、不畏压力的献身精神。
  第三,提出从实现现代化大局出发进行企业整顿,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
  1.要建立强有力的生产管理指挥系统,负责管理指挥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历史选择了邓小平30 下一篇:历史选择了邓小平32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