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54

作者:郭沫若 字数:799 阅读:6 更新时间:2016/06/09

李白与杜甫54

其实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不足一年,看来倒是很受到优待的。他秋间到了华州,冬天便远赴洛阳,翌年三四月之交又才从洛阳回华州。在这次旅途中做了不少的诗,有名的《三吏》和《三别》便是在回华州时做的。他自己也承认过:“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峡中览物》)。假如他是深受束缚,他不会有那样大的自由和那么多的雅兴。但是,到了这一年的秋天,由于关辅地区饥馑,他索性掼掉了乌纱帽,自行离开了华州的职守。这也应该说是分外的自由了。
  广德元年杜甫在梓州时,曾被朝廷任命为京兆功曹参军,殆由严武归朝后所推举,但因已定计出峡,不就。第二年三月严武再任东西川节度使,他折回成都,做了严武幕府中的参谋;在职仅半年光景便解职回草堂。据说是由于同幕府中年轻的人们不能相处,实际上同严武本人也有一定的矛盾。《莫相疑行》:“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抵触”;都是这时候做的诗。细玩辞句,是有上下级的关系存在,决不是单因为同僚间的不能相处。
  在夔州主管过东屯百顷田,如果也是官职的话,他只有在这项任务上处理得相当胜任愉快,但也不安于此而买舟出峡了。在夔州,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是丰收的。《峡中览物》诗在“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之后,接下去也就是“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这也等于说:“曾为屯守趋三峡,忆在夔州诗兴多”了。
  杜甫毕竟只是诗人而不是政治家。作为政治家虽然没有成功,但作为诗人他自己是感到满足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李白与杜甫53 下一篇:李白与杜甫55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