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拥护共产党已成大势所趋 (2)

作者:王兴东,陈宝… 字数:5935 阅读:15 更新时间:2016/06/09

第26章 拥护共产党已成大势所趋 (2)


  “****的******先生在1945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论联合政府》。在今年‘五一’,****发布口号重申了联合政府的主张,我深信****不会变更他们的主张。”
  一位黄头发黄眼睛,身体微胖的外国中年男子站了起来。说着抑扬顿挫的异常清晰的英语,清晰得好像人人都可以懂得。张序正好显示出他的翻译才能。
  “我是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我想问李将军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由****控制,这是否意味着苏联的势力控制了中国?”
  “我不这样认为。我相信,中国将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几天之后,蒋介石在南京的总统官邸召见了保密局局长毛人凤。
  “上一次,李济深会见蔡增基的情报,很好,呃……很及时。”
  毛人凤微微点了一下头。
  “蔡增基居然给美国人拉纤……没有想到……”
  蒋介石低着头,半像是说给毛人凤,半像是在自说自话。
  毛人凤想了一下,没敢接下茬儿。
  “算李任潮聪明,没接这个茬儿……”蒋介石赞许地点着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毛人凤因为低着头,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总统是在说自己。
  “李任潮接见外国记者的谈话,就太放肆啦。”
  “是。”
  “太不像话啦!忘记了自己的光荣历史,明目张胆地为共党张目!家无内鬼,不招外祟。我们之所以失败,不是败在共党太有办法,而是党内老有这些吃里爬外的败类。”
  “是是。”
  “你有没有人,去提醒一下李任潮?”
  “嗯……有。”毛人凤略一沉吟,眼珠儿转了一下,想到一个人。
  “想办法敲敲他,让他清醒清醒,不要净做美梦。要晓得,自己的屁股底下……也不干净!”
  “是是是。”
  香港,罗便臣道92号李济深寓所。李济深正在接待来访的卢广声。卢广声是民社党革新派的成员。
  1946年11月,张君劢等决定民社党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大会”后,该党分裂,以伍宪子为代表的海外民主宪政党,以沙彦楷、汪世铭为代表的民社党内的进步人士,以孙宝刚为代表的民社党另一部分党员,陆续脱离张君劢,于1947年8月15日在上海召开代表大会,宣告成立民社党革新派,该派主张中间路线,曾揭露张君劢及其亲信投靠国民党的丑行。
  卢广声60岁了,精瘦,脸上没有血色儿,两只眼睛里闪烁着叵测的光。
  “任公接见外国记者的谈话,在外界反响很大呀。”
  “哦,快说说看,都有什么反应?”
  “任公此心可昭日月,掷地作金石之声,天下莫不景从啊!”
  “哎——,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心里话,何劳谬奖。”
  “任公何时北上?”
  “总得等一个适当的时机,香港这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冯玉祥若不听从****召唤,现在,还在美国颐养天年哪!”
  李济深动感情地用手拍着冯玉祥的来信。
  “我与焕章兄有约,现在他惨遭不测,我就更不能苟安了!”
  “任公一心为国奔走,令人敬佩。不过……”
  卢广声欲言又止。李济深听出他话中有话。
  “怎么?”
  “呃……我不敢说……”
  “请广声兄直言,但说无妨。”
  “嗯……好吧,为人谋当尽忠啊。就怕****……不像任公这样心无芥蒂呀。”
  “******亲自给我写信,盛情相邀啊!”李济深摊开两手,眼睛睁得大大的。
  “那……还不是有求于任公。在今天的中国,像任公这样有资望、有人脉的人物,有几个?大名鼎鼎的黄埔系,老蒋还得跟你平分秋色。依我看,你就像楚汉之际的韩信,附刘则汉胜,附项则楚胜,正奇货可居,大有作为啊!万不可到了狗烹弓藏之际,再追悔莫及。”
  “共产党……怕还不至于吧?”李济深站了起来,在屋里转着圈子。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任公宦海多年,政治上的事情,应当比我清楚。”
  李济深皱着眉头,踱着步子。
  张序进屋给他们的茶杯里续水,观察了一下李济深的神色,又退了出去。
  “你在福建事变之前,本来跟共产党谈好了要联手反蒋。到头来怎么样,他们还不是食言而肥、袖手旁观?”
  “唉……那都是过去的事啦!抗战以来,我跟****处得不错……”
  李济深说着坐回到沙发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那是任公这么看。1927年4月12号,老蒋在上海开杀戒,4月15号,任公在广州祭刀。搜捕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杀了邓培、萧楚女、熊雄、李启汉等著名的共产党。1931年,你又杀了******的好友蔡和森……这些人家能忘吗?”
  卢广声说着拿出两张发黄的《广州民国日报》摇晃着。
  “白纸黑字,斧头都砍不掉哇。”
  李济深拿过来看了一下,一张头版头条的大标题《广州继上海清党,李任公不让蒋公》,登着屠杀共产党人的照片;另一张显要位置刊登着《共匪魁首蔡和森引渡至穗,党国要人李济深下令处决》的标题和新闻,登着蔡和森的照片……
  李济深像被一把利刃猛地划开了已经结了痂的心头旧伤,放下报纸,蓦地站了起来,将茶杯弄倒了,水流了一地……张序闻声进来,连忙收拾狼藉的茶几。
  “北上好不好?好!但是,别人去得,任公却去不得。蔡和森的妹妹蔡畅现在是****的妇女领袖,她丈夫李富春是****在东北的首脑人物。我奉劝任公不要自投罗网。再说,看看世界上这些共产党当政的国家,哪一个不是极权政府啊?”
  李济深也不知道卢广声是什么时候走的。他沉默不语,推开临海的窗户,长久地眺望着维多利亚海湾。乌黑的海水徒劳地拍打着海岸,几只低飞的海鸥??地鸣叫着,那声音听起来有些凄惨。又下雨了,一阵寒风袭来,李济深不由得从心里打了一个寒噤……
  西柏坡的办公室里,******抽着烟,站在中国地图前,看看已经解放的东北全境,又看看正在鏖战之中的淮海地区,再看看将要突起风云的平津地区,想到自己9月28日发出要求访问苏联的电报,已经近两个月了,苏联还没有回复。而现在大战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进行,自己也实在是走不开,还是主动发个电报推迟一下吧,不然,万一人家这时来个邀请,自己又去不了就不好了。******叫卫士找来了阿洛夫和师哲。告之自己将访问苏联的时间推迟到12月份,请阿洛夫发封电报说明一下。
  1948年11月24日,宋美龄打电报给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表示了她要立即访问美国的愿望。马歇尔很快就回电了,要求宋美龄以私人名义访美,同时答应派一架美国海军专机供她乘坐。堂堂的中国第一夫人只能以私人名义访美,这要求本身就有一些轻慢的性质,但既然是上门去求人家,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1948年11月28日,宋美龄肩负着蒋介石交给她的重要使命,乘美国海军专机离开南京飞往美国。12月3日,宋美龄会晤了马歇尔。12月10日,她会晤了美国总统杜鲁门。她向杜鲁门和马歇尔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要求美国援助蒋介石的计划。其中包括:“一、美国发表支持蒋介石政府反共目标的正式宣言;二、派一高级军官来中国主持反共战争之战略与供应的计划;三、核准一个军援与经援蒋介石政府的三年计划,每年约需美金十亿元。”
  这些要求被美国同时拒绝了。美国政府认为:“现在局势恶化之程度,除实际调用美国军队之外,任何大量之军事援助,均于事无补。”
  第一夫人亲自出马,竟毫无斩获,可以想见宋美龄的失望心情。抗战后期和抗战胜利后,她在美国是多么风光啊!光美国《时代》的封面就上了几次,那时她成了风靡美国的明星。可是现在,在美国人的客气里已经分明有了不加掩饰的冷淡,有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味道。唯其两相对比强烈,才更加使她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夫人美国之行的蒋介石,他的失望当比宋美龄更甚。
  1948年11月28日,身在湖北荆门的宋希濂接到蒋介石发来的急电,叫他和王凌云立即去南京。他打电话通知了在襄阳的王凌云,要他到荆门一起走,他俩先乘车后坐船,于11月30日下午2点到达汉口,拜见了白崇禧。
  宋希濂42岁,字荫国,湖南省湘乡县人。国民党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王凌云50岁,字仙峰,河南伊阳人。国民党第十三绥靖区中将司令。
  他们向白崇禧汇报了部队的情况,还谈了一些全国的军事形势特别是徐蚌战场的紧张战况。结束后,白崇禧把宋希濂留下了,把他从会客室带到办公室,亲自把门闩上,与他同坐在一条长沙发椅上。
  “你看目前的形势怎样?”白崇禧问。
  “很紧张,很危险。”宋希濂说。
  “是的,情势确是很危险。”白崇禧说,“满洲几十万大军全部消灭了,而且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美械装备。共产党得了这样一大批精良的武器,他们有的是人,很快就可组成很多的部队。满洲工业发达,物产丰富,更可大力支援军事。不仅这样,他们后面还有俄国人的帮助。****大军一进关,局势就更不好办了。”
  “据总司令看,****大军是马上就会进关,还是休整一段时期再进关呢?”
  “我看很快就会进关来夺取平津,因为****部队的主力,实际上早已在锦州一带集结了。徐州方面,黄百韬兵团已在新安镇、碾庄地区全部被消灭了,徐州被围,黄维兵团也已在双堆集附近地区被围,打得很激烈,现在总统电召你们到南京去,一定是调你这个兵团东下增援。这样,武汉地区就没有多少有战斗力的部队了,显得更加空虚。****陈毅、刘伯承两个野战军合起来,兵力在一百万以上,他们还有许多地方武装力量。把你的队伍调去,恐怕也不能解徐州之围,而且时间恐怕也来不及了。”白崇禧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宋希濂。
  “依总司令之意,应该怎么办?”
  白崇禧站了起来,走到墙上的一幅大地图跟前。
  “我们如保有武汉,必要时可同****进行和谈,即使万一武汉保不住,也可退据湖南、广西、云贵及四川一带,保有西南半壁,以和****抗衡。只要能拖延一个时期,国际局势一定会起变化,我们将来可得到大量的援助,主要是美国的援助,则事情还大有可为。”白崇禧的神情很兴奋,又带有几分自信。
  宋希濂心想,白崇禧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蒋介石仅存的主力部队在徐蚌地区被消灭,好让蒋介石滚蛋,由李宗仁取而代之。那就成了桂系的天下了,哪里还有我宋希濂的地位呢?于是,他也站了起来。
  “‘忠臣谋国,百折不回,勇士赴难,万死不辞’,今时局艰危,到了极其严重的关头,如果大家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或尚可撑持一个时期,以待国际形势的变化。这样,在长江以南编练的第二线部队也可陆续使用。记得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在重庆开国民党二中全会时,总司令在会上曾说,如不迅速遏止****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就会形成南北朝的局面。现在满洲已全部被****占领,平津也岌岌可危。如目前在徐蚌一带的主力再被消灭,恐怕欲求成为南北朝的局面也不可得了。还是请总司令从全局着眼考虑问题。就我个人的愿望来说,我希望不要离开鄂西,尤其不愿意把我的部队分割使用,但目前总以救大局为主。”
  白崇禧狠狠地看了宋希濂一眼,沉默了一会儿。
  “这样吧,明天你先到南京去,多了解一些徐州和黄维兵团方面的情况。如形势已无法挽救,去也无补于大局,最好向总统和顾总长请求免调。”
  12月1日中午12点,宋希濂和王凌云乘坐的专机在南京光华门外的机场降落,总统府军务局长俞济时奉蒋介石之命在机场迎候,这是宋希濂从来没有受过的礼遇。
  “我有重要事,要和校长单独谈。”宋希濂对俞济时说。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25章 拥护共产党已成大势所趋 (1) 下一篇:第27章 拥护共产党已成大势所趋 (3)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