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崽岭几千尊石像未解之谜可预测人生死

作者:佚名 字数:12421 阅读:65 更新时间:2016/06/09

鬼崽岭几千尊石像未解之谜可预测人生死

  在位于永州市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一个叫鬼崽岭的南岭大山深处,发现了规模超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巨大古代石像群。该发现公布后,引起世人一片争论和猜想
  

  鬼崽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田广洞村,在该地发现埋在地表层的地下人物石雕群像(还有大量露于地表),规模数千个(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数量还在增加),这也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石雕人物像作为随葬品的又一个重大发现。
  湘南道县西南30余公里的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境内,有一座神秘之山———鬼崽岭。岭势巍峨,古木蔽日。山下泉涌,如珍珠串串;对着泉水高呼,呼声高水也喷得高,呼到激越处,泉中气泡沸腾而升。
  

  鬼崽岭石雕人物像
  这里满山都是石刻人像。像态或立或蹲,或坐或仰;像高的有几尺,矮的只有寸把;有的像悬在树上,有的藏于树蔸,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躺在水中。据不完全统计,岭中的石像在万尊以上。
  

  石刻人像
  石像中,有的是手持朝笏神色庄严的文官,有的是跃马仗剑威风凛凛的武官;有的是强壮雄健的男性,有的是大腹便便的孕妇……除了裸露在地表的近千件石像外,更多的石像深埋地下,有的深度在2米以上。
  其堆积特点极其明显,按时代先后依次堆积,顺序清晰明朗,越往地下年代越久远。因山上拥有众多石雕的“小人”,而当地人亲昵地称小人(孩)为“鬼崽崽”,也就叫此山为“鬼崽岭”。
  大部分石像与汉魏时期“扁平人像”类似,石像颅顶尖削,前额突出,双目深陷,鼻翼较高,颧骨丰隆,嘴部突出,面部五官轮廓模糊;大部分石像双手随意斜放于胸前,全身放松成坐姿状,垂右腿曲左腿,呈交叉状;有的石像服饰已经有唐朝后期的特征。
  

  大部分石像与汉魏时期“扁平人像”类似
  据专家考证,这些石像采用了大写意圆雕手法,综合运用了打、啄、磨技术;整个石像群成像的年代大致是战国到唐代,跨越时空逾千年。
  

  石像为何集聚于此
  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石像集聚于此?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众多疑问引起了国内社科界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这些石像在清朝中叶以前均无文字记载。
  在清光绪二十九年才立碑记之,由当地贡生徐咏撰写碑文。碑文写道:“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略有数寸,奇形万状……”在同时代,当地贡生陈天兆在他的《游跞头水源神祀记》也记载了此事,但他说当地人对这些千姿百态的石像敬若神灵,原因是这些石像,能助人们消除天灾人难。每逢传统节日,人们也必来此烧香化纸,以求得神灵保佑。
  

  鬼崽岭石雕人物像
  上世纪80年代,道县把“鬼崽岭”的石像情况呈报给上级文物部门。文物专家考察后,初步认为鬼崽岭是战国时期的民间祭祀场所,遂被冠名为“战国社坛”或“奇异文化”。
  

  鬼崽岭祭祀与祭舜有关
  2001年,永州市委、市政府邀请省社科界20余名专家前往考察,但没有对其性质达成共识。2002年,北京社科院原院长高起祥等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里是人类原始祭祀遗址。也有个别专家通过考察还认为,鬼崽岭祭祀与祭舜有关。
  由于年代久远,又无史料可考,人们至今也就没有对“鬼崽岭”进行科学完整的考古发掘,所以它现在还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散落的石像群之间,竖有两块麻石碑。一块上面的落款为“大清光绪贰拾玖季岁”,碑文已经难以辨认。记者模糊可以看到上面一段文字“有见全身者、有见半身者、有只露其眉目者,而最奇者在树上,余始见而叹奇……”罗明桥考证后认为,此碑是当地一个秀才写的一篇游记,对这里的奇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记载一些与这些石像有关的传说。
  另有推论,鬼崽岭人造石雕像是后人祭祀舜帝之用,而鬼崽岭很可能就是舜帝的真正墓葬。
  有关记载都提到,舜帝曾南巡至今天的道县。今湖南九疑山建有舜帝陵,但舜帝死于何处今天仍然是未解之谜。有关人士分析,司马迁《五帝本纪》中记载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如果舜帝死于九疑山,司马迁就会省笔:“崩于江南九疑,遂葬之”,而不会提到苍梧,而苍梧在今广西东南。“把一个死人从广西东南部千里迢迢抬到湖南南部山窝窝埋葬,不要说古时无法办到,即使是交通十分便利的今天也难现实,况且若是死于苍梧,司马迁不会再用‘之野’的措辞。”
  “据记载,东河瑶山(今天的道县湘源温泉风景区)是舜帝南巡和他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舜帝从这里到九疑山经历山连着山的苍茫旷野,把时光倒流4000年,舜帝已经是百岁高龄,老迈龙钟,如果碰上隆冬酷暑季节,或风雨交加,死亡的危险性之大不言而喻。”该分析结论最终把舜帝死亡从苍梧之野再缩小到离鬼崽岭不远的东河瑶山。
  目前,考古工作者还没有对鬼崽岭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是否能找到舜帝墓葬坐落于此的更多证据,这一系列谜团有待在今后揭开。
  另一块石碑上刻着《建造重修碑记》,上面刻的全部是人名,落款为“大清乾隆五十五年岁次甲寅孟秋月”。据推测,这里当年可能进行过大的维修,而石碑上的人名是当时为维修捐善款的人。
  除了这两块碑的文字与鬼崽岭石像有关外,至今为止,还没发现其他任何与鬼崽岭石像有关的文字记载。道县文物研究人员曾经遍查了道县的典籍,但没见片语与鬼崽岭石像有关。也正因为缺乏有力的文字佐证,现在有关鬼崽岭“鬼崽崽”的研究一切都只能停留在推测上,还只能是一个待解的谜
  湖南道县鬼崽岭几千尊石像未解之谜
  关于湘西的神秘事件我们听到过很多,比如赶尸,比如蛊,那么湘南有什么呢?
  鬼崽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田广洞村,在该地发现埋在地表层的地下人物石雕群像,还有大量露于地表,规模数千个,这也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石雕人物像作为随葬品的又一个重大发现。这些人物石雕像大的约1米,小的约30公分,人物多为善人面像,人物造型多为阳雕,面部表情却是阴刻。石刻人物横跨多个年代,据鉴定,最早的一批石刻比秦兵马俑早数千年。此外,还有唐代服饰的石刻等。
  

1

 

  神秘而略带阴森的小山岭,造型各异的石俑,考古学家的众说纷纭。古人认为,这些石俑是来自地府的“阴兵”,半夜会化为神灵行走世间,鸡鸣之后又重新化为石俑……至今,当地人对这些石俑仍心怀禁忌,这就是湘南鬼崽岭。
  田广洞村位于湖南省道县县城西南方向30多公里处,村子附近的山上生长着低矮的灌木丛,山坡的中部有一片突兀的松树林。就是在这片林子里,竟隐藏着无数造型奇特的石俑,因为外形诡异,当地村民把这些石俑叫做“鬼崽”,把这坐小山叫做鬼崽岭。山脚下有一处清澈见底的池塘,当地人称之为鬼崽井。
  

 

  鬼崽井
  上万尊不同年代的石像,为何出现在道县、江华、江永三县交界之处,何时存在于此,皆为谜。它们或许来历不凡,却从未见记载,疑问也便从没有答案。在未被保护之前,它们逐渐遗失,强力关注后,未来又将如何?
  

这个石像看上去像似一个高兴之极的士兵,带着那么点傲气

这个石像看上去像似一个高兴之极的士兵,带着那么点傲气

 

这个看上去紧闭双眼的石像,当地人说像以孕妇为模型而刻制

  这个看上去紧闭双眼的石像,当地人说像以孕妇为模型而刻制
  鬼崽岭石像位于道县、江华、江永交界的山岭中,1954年最早由湖南道县文物工作者发现,2010年再次因为考古高峰论坛成焦点。比较公认的定位是“祭祀用石像”。
  数量:“比兵马俑还多”只是推测,地面约5000尊,地下未知。
  材质:95%取材自石灰岩,5%为紫红色砂岩。
  模样:50公分以下者最多,大多呈现典型的汉代“扁平”特征,最古老者“可能上万年”。
  

7

  石头是不说话的。道县西南向35公里,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南密林里的这些石像,愈是沉默不语,愈是吸引了一拨拨的外人好奇而至。
  曾经“满坡都是鬼崽崽”,有些石像还躺在树枝桠上
  2010年8月25日,我们的采访先后遇见了长沙的电视台、湖南省社科院以及周边县市好奇的人们。
  沿弯曲田间道,走至一处“鬼崽岭祭祀遗址”保护碑,望见偌大陈家山植被萧瑟,只余灌木,唯山脚一小处原始次生林,古树苍郁,几十棵需两人环抱之大松树、樟树下,便是石像最集中之处。
  鬼崽岭。石像都被圈在铁丝网里,15000平方米的范围,当地人给它们的名字是“鬼崽崽”。只有叫小孩子,才会叫崽崽,一网之隔的这些石像,高者不过1米,且数量较少,最多的是50公分以下,最小者仅几厘米高。田广洞村村支书陈继洪说,在我们无法进入的密林中“还藏有一个约1.5米高的”。自2006年始,58岁的陈高月负责看护,这些石像终于不再是谁来都可以揣走几个。
  之前各大媒体报道中所称“数量超兵马俑”,实际情况却完全是一个低调的场面:在简陋祭坛前的几十个被人为摆放整齐,靠近铁丝网,供人观看与拍照。周围散落视线所及的,也不过几百个。沿铁丝网绕行一圈,间或可在茂密枝蔓间,瞅见一两个安静呆着。幻想中的密密麻麻不曾有。倒是林木幽深间,约略想象得到老百姓对“阴兵”的恐惧感觉。
  而若来得更早些,你会看到树桠上都躺着小石像。领同学来看“鬼崽崽”的20岁的陈雄心,记忆中小时“山水都比如今好看”。如同田广洞村老人的记忆,“鬼崽岭满坡都是鬼崽崽”,而这几年陈高月偶尔在铁丝网外林子里闲窜,“只捡到过一个”。
  官方数据“地面散落石像近5000尊”。2005年,陈继洪等人清理出“7400多个单体,残损的头也算一个”。曾有过一次试掘,“发现距地表2米以下尚有9层”。(数据并不统一,有说6层的,参与挖掘的陈继洪记忆中则是12层),也并非规则地排列。那一次,他们轻易就挖出几百尊石像,而在清理2008年冰灾中倒下的桂花树时,“树下半米深,不到两平方米的空间,挖出36个小石像”(陈回忆说43个)。也因此,当地人相信,在地下还埋藏着更多石像,加上地表以及“上千散落在外的”,总数上万。
  “最早一批石像雕琢成形后,形成太湖石状,地质学上认为最少需要一万年”
  鬼崽岭位于道县、江华、江永交界之地,离它最近的镇是江永县上江圩,这里是萌诸岭、九疑山、都庞岭三座大山所夹小盆地,在我们驱车经过处,多见石灰岩峰丛、石芽。
  石像95%是用石灰岩所刻,各个时期皆大量使用,灰白色,纹理丰富。夹杂其中,偶也可见暗红色的石像,那是红砂岩,“含铁”,而大理石、花岗岩材质的,稀少。
  这些石像有文官,头戴高冠,手持朝笏,宽衣大袖;有武官,披甲胄、执剑、骑马或骑象;有普通士兵,执剑或手握大刀,表情严肃,半蹲正在休憩,好像随时准备出征;甚至有孕妇,形体高大,隆腹,双手抱腹,头束巾。
    还有更多,看不出细节与故事。可见最大的一尊,有着明显的雕琢痕迹,“是唐宋时代的,你看,还戴着护心镜呢”。这一时期的石像,普遍身形比较高大,比较“写实”,人们根据其甲胄服饰形制,来判断时代。道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杨雄心指点着这些面目模糊者,是“汉代石刻典型的扁平人像,眼耳都用阴线浅刻一个符号表示,运用石头本身的质感与团块,线条只略起修饰作用”。这些不讲究逼真而只注意动作力度的石像,分明能在粗线条里传达力量。而与其他汉代石刻的区别是,这些石像的头相当尖。有一排断头摆在石碑下,宛如一排大鸡蛋。
  最古老的石像,能追溯到何年?
  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唐忠勇说,史地资料相当有限,只能通过造型特点、雕工刻法、风化程度、出土地层等分析,鬼崽岭的石像群大致分三个成型期,“史前期(距今5000年前),秦汉时期(距今5000年至2000年),唐宋元时期”。
  据统计,目前已被发现的石像中,有一类为将军像,一类为军官像,还有一类为普通士兵像。这些石像无论大小高矮,都是用整块岩石雕成,形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貌若原始女神;有的竖眉鼓眼,神态勇猛,酷似佛教金刚造型;有的双手插腰间,有的两腿散开成弧形;有的蹲着,有的直立着。石像的造型多样,大小不同,而其制作年代更是一个谜。从石像雕凿的痕迹来看,我们依稀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属于早期产物,哪些是晚期产物,早期石像轮廓较为模糊,后来雕工较精细,像身也开始出现花纹。
  曾多次来此研究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则大胆预测,“我觉得起码有一万年”,他所根据的是石像石质硬度的测试以及它们被风化的程度,“最早一批石像雕琢成形后,已形成太湖石状(石灰岩长期溶蚀后,形成曲折圆润之状),地质学上认为这最少需要一万年”。
  湖湘地理地质顾问童潜明认为,石灰岩的年龄可以确定,但要搞清楚石像的年龄,还要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工具雕刻而成的。
  鬼崽岭石像发现时间轴
  1903年(清光绪29年)当地贡生徐咏、陈振生撰碑叙述鬼崽岭石像,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记载。
  1954年道县文物工作者首次发现鬼崽岭石像。
  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道县文物管理所初步考察认为,鬼崽岭是战国时期的民间祭祀场所,被冠名为“战国社坛”。
  2002年北京社科院原院长高起祥考察后认为,这里是人类原始祭祀遗址。
  2002年3月道县人民政府将鬼崽岭祭祀遗址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记者周承儒制作的9集《道县“鬼崽岭”古文化探秘系列报道》。
  200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实地考察,嘱咐当地好好保护。省文物局拨专款保护该遗址,在核心保护区拉起铁丝网,请专人看护。
  2006年-2007年道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回收流散石像近500尊。
  2008年道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保护迎圣祠并收集大量碑刻。
  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文物工作者采用现代设备复查、记录、测绘该遗址。
  2010年5月申报该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湘赣粤桂考古高峰论坛”在永州召开期间,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唐忠勇的汇报引起注意,腾讯当日在首页推出消息,称其“规模比兵马俑更大”,引发第二波鬼崽岭热潮。
  (石像:整块石头雕刻为人像。石头雕刻人像始于秦汉,石人通常竖立在墓前或坟里。
  石俑:陪葬用的偶人称为俑,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分陶俑(比如著名的兵马俑)、木俑、石俑等。战国时期石俑陪葬趋于普遍。)
  石像为何而生,无人清楚。立在鬼崽岭的光绪年间的碑,只证明了书生徐咏看到的情景,他与我们有着相同的疑惑。《道县县志》中关于此,仅有“鬼崽井”的七行记载。“当地人传说是阴兵,视石像为神明,常以血食祭祀。”
  

3 

1

7

  推测一:祭祀场所?什么年代的?
  2002年,北京社科院原院长高起祥等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此处为祭祀场所,这也是至今比较公认的说法。至于雕刻年代,则众说纷纭——
  1988年9月,湖南省洞穴考古调查组考察后称,“鬼崽井石像,大部分属战国型扁平人像,可能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祭祀遗址。”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认为,最初仅是原始自然的纪念,之后才是祭祀,“整座山就是一座座南朝北的大型祭坛”。他推测:石像群最初就是摆在祭台上的,只是人们渐渐忘记了祭祀的初衷,但形式沿袭下来。
  推测二:为舜帝陪葬?
  另有推论,鬼崽岭人造石雕像是后人祭祀舜帝之用,而鬼崽岭很可能就是舜帝的真正墓葬。
  2005年,道县籍的湖南电视台记者周承儒,在他所拍摄的系列专题片与所著《零陵有陵》中,猜测“鬼崽岭是一座虚土山(应是人工垒筑),其实就是舜帝陵。而石俑则是舜帝陵的陪葬品”。
  鬼崽岭距离九嶷山仅35公里。周认为“舜葬江南九疑”,不应是狭义上今日九嶷山,且在九嶷山并没找到过舜帝陵。而永州零陵的来源,当是有陵,“葬于苍梧九嶷山之阳,道县曾就叫营阳”。
  此外,他调查陈氏家谱记载自己为舜的后人,此处原先叫“填光洞”,始祖从道县东阳观迁来;鬼崽岭大板栗树附近,有如今尚存柱础的大禹庙;另一座尖山上,有一座文革中被毁的“白象庙”,“舜葬苍梧之野,象为之耕”(象即舜的弟弟)。在田广洞村头,至今还存“迎圣祠”,被认为是当年舜的灵柩停放之处,北京社科院的研究生曾经告诉田广洞村村支书陈继洪,破败墙壁上绘的是“宫廷乐队壁画”,模糊难辨,仅存一块“重建万岁庙碑”的万岁庙,也提供着想象的空间。
  然而这种猜测因缺乏证据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道县文管所负责人后来回应记者:从发现之日起,我们就认为是一个大型遗址,石像本身就是奇迹,不需要比较,也不需要牵强附会。
    反驳:舜帝时期地层在十余米下,陪葬品不可能如此露出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刘卫东认为,其绝对不可能是“石俑”。石俑以及木俑、陶俑都为陪葬品。若是舜帝陪葬物,不可能如此露出地表。“北京城两米之下,才是明代的地层。鬼崽岭处于僻远之处,即使堆积层略薄,舜帝时期的地层也应在十余米之下。”而鬼崽岭石像是地面之物,“是石像”。
  推测三:替罪石人?
  《汉书·地理志》中称零陵(包括鬼崽岭)为“信鬼巫,重淫祀”。湖南省文物局老专家谢武经猜测其应为“替罪石人”,其他相邻地域皆有此习俗。据道县文管所调查,在道县清塘镇境内、江永县上江圩乡,回龙圩农场、桃川镇及广西富川县麦岭乡等地亦发现过类似石像,大部分堆积于岩洞内,数量较少,一般仅10至50尊左右;种类比较单一,没有发现将军像、孕妇像和骑马(象)像,只有坐像,与鬼崽岭第三期石像相似,雕琢痕迹清晰,轮廓很分明。
  反驳:替罪石人一般放在寺庙里
  刘卫东曾在一尊鬼崽崽石像胸前发现过一个“舍”字,他亦认为晚期石像,可能为替罪石人,“但一般的替罪石人是搁在寺庙里,扔在鬼崽岭,可能是后人的盲从”。
  田广洞,村人搬来不过700年
  距鬼崽岭不足3公里的西面,江永县上江圩乡普美与浩塘两村之间,有一处商周遗址,出土有磨制石斧、夹砂陶器等。往南5公里处铜山岭,则发现过古代炼银遗址,矿渣中有汉陶残片。道县玉蟾岩的考古发掘更是有人类一万年前的活动遗迹,以及最早的稻谷。那些以为不存的痕迹,其实大地深处都有记号。
  鬼崽岭下,是著名的“鬼崽井”。不过与想象中的“珍珠泉”有差异,它们简直是一口口相连的池塘,据说能灌溉田广洞周边近2000亩田地,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质清冽。一同前往的道县宣传部工作人员盘林,俯身掬水而饮,“甘甜”。很奇怪的是,这么一个水草丰美处,只是种满了姜、香芋、水稻,放眼望去没一户人家,除了为看守者陈高月老人临时搭的两间房。
  2560人居住着的田广洞村,距此2公里。族谱上记载,他们搬来已经700年,走在村中,明清时期风格建筑的房子,悄然说着古老。然而漫长的时间里,他们始终保持着对鬼崽岭的敬而远之,村中有老人至今不敢去看一眼。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是“谁拿了一尊鬼崽崽,谁对鬼崽崽不敬,如何身遭不测”一类的故事。如同当地秀才徐咏于光绪二十九年所困惑的,“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略有数寸,奇形万状……然能祸福人、生死人……此阴兵也,夜从山下来,闻鸡鸣而化石……”
  8月25日,村支书陈继洪家,招呼我们吃新鲜花生的支书妻子,依旧相信着“阴兵”之说,屡被支书打断,责其乱说。
  评:
  从历史角度推想,尧、舜、禹是继华夏始祖黄帝之后,最为后人称道的三位“帝王”。尤其是舜,被儒家神话为“宇宙道德”的典范。有关记载都提到,舜帝曾南巡至今天的道县。今湖南九疑山建有舜帝陵,但舜帝死于何处今天仍然是
    未解之谜。据道县文人八十高龄的何家壬分析,司马迁《五帝本纪》中记载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将孔子“中庸之道”用于分析舜的死亡地点,可以去掉一个最近地,去掉一个最远地,取一个折中地点。
  据记载,东河瑶山(今天的道县湘源温泉风景区)是舜帝南巡和他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舜帝从这里到九疑山经历山连着山的苍茫旷野,把时光倒流4000年,舜帝已经是百岁高龄,老迈龙钟,如果碰上隆冬酷暑季节,或风雨交加,死亡的危险性之大不言而喻。”何家壬老人的分析结论最终把舜帝死亡从苍梧之野再缩小到离鬼崽岭不远的东河瑶山。
  从古迹分布推断,鬼崽岭山前两侧曾等比距离坐落着白象庙和禹王庙,这两座庙祭拜的都是传说中与舜帝有关的人和事。“文革”期间,这两座庙遭毁坏,如今只能看到一些建筑石墩散落在田野里和水渠边。
  从环境地貌看,之前的勘查人员曾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鬼崽岭表面土层很松,与一般山岭土质有所不同。石像卡在树杈上,证明鬼崽岭曾没有树,是后来生长的树木顶出了土层里的石像。同样可以推想,池塘里原本没有石像,山体滑坡最终将土里的石像冲刷进池塘。
  目前,考古工作者还没有对鬼崽岭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石像究竟是当地居民自己制作的还是被人从外地携带过来的?是否能找到舜帝墓葬坐落于此的更多证据?
  湖南道县鬼崽岭石俑之谜
  从湖南西南永州驱车170公里是同衙于女书发源地的道县田广洞村。沿着村道小路,远远就能看到一座突兀耸立的山峰,山峰中部的崖上是一片松树林。据介绍,石像群便藏于这片松树林里。当地人把神奇石像称为“鬼崽崽”,鬼崽岭因此得名。
  千姿百态“鬼崽崽”
  鬼崽岭下的池塘被叫做鬼崽井,塘的四周有泉眼无数,即使在10月干旱季节,仍有水从泥沙里喷射而出。据当地村民介绍,“文革”期间,一些青年来这里破四旧,将一些散落在地面的石像堆在一起,用铁锤砸坏。这些石像大的约1米,小的约30厘米。除集中堆放的外,记者发现,还有更多石像散落在整个山岭上和池塘里。有的在树杈上,有的斜躺在地上,有的半埋在土里。田广洞村支书陈继洪曾协同考古工作者在地下挖出两米多深,挖了5层,每层有1000多个雕像,而每层石像并没有特别的摆放规则。据他介绍,发现的石像已有数千个,池塘里至少也有200至300个。原北京社科院院长高起祥曾在考察后推断,鬼崽岭石雕人像的总数不少于6000-10000个。
  石像打造早于秦兵马俑
  据统计,目前已被发现的石像中,有一类为将军像,一类为军官像,还有一类为普通士兵像。这些石像无论大小高矮,都是用整块岩石雕成,形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貌若原始女神;有的竖眉鼓眼,神态勇猛,酷似佛教金刚造型;有的双手插腰间,有的两腿散开成弧形;有的蹲着,有的直立着。石像的造型多样,大小不同,而其制作年代更是一个谜。从石像雕凿的痕迹来看,我们依稀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属于早期产物,哪些是晚期产物,早期石像轮廓较为模糊,后来雕工较精细,像身也开始出现花纹。
  高起祥院长曾分析,早期的石像是人类没有出现铁器时,手工打磨而成。而秦朝出现铁器工具,因此,可以推测,一些石像打造的年代很可能早于秦朝兵马俑,而最晚的打造年代可能延至唐代。
    如果说,这些石像并非一个时代的产物,而它们从何而来,究竟有何用处?
  在堆放石像不远处,立有一块石碑,是当地秀才徐咏于光绪二十九年撰文所立,碑文讲述了鬼崽岭和石像的传说,是迄今为止石像身世的唯一记载。碑文上写道:“此阴兵也,夜从山下来,闻鸡鸣而化石。”
  女书《黄巢杀人八百万》中记载过当年黄巢起义时的永明战乱。而同时,永州市文物管理处在对文物评估中提出,鬼崽岭地处世界文化一绝的女书的核心流传区域,有不少石雕人像具有古代女神的特征,它们与女书文化现象之间可能存在内在关系。
  鬼崽岭为舜帝墓葬
  另有推论,鬼崽岭人造石雕像是后人祭祀舜帝之用,而鬼崽岭很可能就是舜帝的真正墓葬。
  从历史角度推想,尧、舜、禹是继华夏始祖黄帝之后,最为后人称道的三位“帝王”。尤其是舜,被儒家神话为“宇宙道德”的典范。有关记载都提到,舜帝曾南巡至今天的道县。今湖南九疑山建有舜帝陵,但舜帝死于何处今天仍然是未解之谜。据道县文人八十高龄的何家壬分析,司马迁《五帝本纪》中记载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将孔子“中庸之道”用于分析舜的死亡地点,可以去掉一个最近地,去掉一个最远地,取一个折中地点。
  据记载,东河瑶山(今天的道县湘源温泉风景区)是舜帝南巡和他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舜帝从这里到九疑山经历山连着山的苍茫旷野,把时光倒流4000年,舜帝已经是百岁高龄,老迈龙钟,如果碰上隆冬酷暑季节,或风雨交加,死亡的危险性之大不言而喻。”何家壬老人的分析结论最终把舜帝死亡从苍梧之野再缩小到离鬼崽岭不远的东河瑶山。
  从古迹分布推断,鬼崽岭山前两侧曾等比距离坐落着白象庙和禹王庙,这两座庙祭拜的都是传说中与舜帝有关的人和事。“文革”期间,这两座庙遭毁坏,如今只能看到一些建筑石墩散落在田野里和水渠边。
  从环境地貌看,之前的勘查人员曾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鬼崽岭表面土层很松,与一般山岭土质有所不同。石像卡在树杈上,证明鬼崽岭曾没有树,是后来生长的树木顶出了土层里的石像。同样可以推想,池塘里原本没有石像,山体滑坡最终将土里的石像冲刷进池塘。
  目前,考古工作者还没有对鬼崽岭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石像究竟是当地居民自己制作的还是被人从外地携带过来的?是否能找到舜帝墓葬坐落于此的更多证据?这一系列谜团有待在今后揭开。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探索比钻石更珍贵的10种宝石 下一篇:历史谜团:北京人头盖骨下落何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