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善待学生的“误读”

作者:佚名 字数:1422 阅读:23 更新时间:2008/12/10

例谈善待学生的“误读”

新课标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课堂文本研习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少的“误读”。教者要正确地看待“误读”,区分创见与错误,分别予以肯定或修正。
  向惯性思维的挑战性“误读”,如言之有理,应该肯定。《六国论》中“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教材注释认为“五战为虚设之辞”,译为“赵国曾与秦交战多次,败少胜多”。而学生研习时认为“五战”应理解成确数,“误译”成:“赵国曾经五次与秦国作战,两次失败而三次胜利。”理由是从语境看,后句的“二”“三”之数合于“五”。事实证明,许多版本的翻译也是区别于教材而“误译”的。在《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的朗读教学中,学生尝试朗读时,把其中两句的节奏停顿成:“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这与传统的读法,甚至名家朗读版本中的“孙仲/谋处”“封狼/居胥”相异而成“误读”。仔细分析,仲谋是孙权的字,狼居胥是山名(在今内蒙古西北部),学生出于不能读破句的理由,与传统而“误”,这也是应该肯定的。
  当然,也有一些误读,是由于学生对文本理解不到位而造成的,应予引导修正。《阿房宫赋》中“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对“王子皇孙”的理解多数学生误解为“王侯的儿子和孙子(或王孙们)”,其实,这里应专指“王侯儿孙中的女性”,从下文“为秦宫人”及梳妆脂水等可以得到验证。《念奴娇·赤壁怀古》末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学生认为这种“人间如梦”的感叹,是苏轼思想上消极一面的表现,这是对全词理解不透、对苏轼了解不够造成的误解。其实苏轼感叹“早生华发”而抒壮志难酬之情,心中难免悲凉,是人之常情,谈不上消极。更何况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激起老之将至的惭愧,不正包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再联系苏轼贬谪时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等史例,消极之说应该否定。
  至于在现代文学作品的课堂研习中,学生会出现更多“虽显幼稚浅薄,但却是鲜活的富有原创性”的误读,这正是新课标指导下学习方式变革带来的必然现象。阅读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文本、与历史、与人生的审美对话中存在着许多的审美“未定点”,完全可能因为学生的基础素养不同而产生“见仁见智”的审美差异,甚至误读,所以,新课标理念允许学生误读,误读可以产生正确的解读或者创造性的误读,貌似错误可能确实新颖独特。从《荷塘月色》中领悟出“颇不平静”的根源是一种对伦理的自由的向往----摆脱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这样的与“政治性自由”主题而异的误读,虽不是更贴近许多版本的解读,至少也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
  善待误读,效莫大焉!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用“心”化“生” 下一篇:“惩罚”也是一种教育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