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第二讲(3)

作者:钱文钟 字数:1397 阅读:1085 更新时间:2009/03/08

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第二讲(3)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也会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着他将来要结婚,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刚进入大学,就琢磨着给他买辆车吧。但是,在传统中国有一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留给孩子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遗子一经”这句话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还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对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

文忠寄语

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必须和母亲共同承担教应该培养孩子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终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究还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够理解的榜样。一般而论,父子感情比较紧张,母子感情很亲近。但是,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他往往会想起自己的父亲。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中的榜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的所有思想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父亲的教诲,是不是无论对错统统都要接受?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的时候,有一个御史大夫,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部长,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就竭尽讨好之能。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执法如山的官员。儿子也是一个官,但官没他爸爸那么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当然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也担心:“你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些人,还好有我在。我人缘好,位置高,还能罩着你,但我总有走的一天,我走了以后你怎么办?这不是要被人整死吗?”所以,有一天晚上,他下定决心找儿子谈谈。古时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很大,躺在榻上,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后,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儿子在外面聆听父亲的教诲。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一点,变通一点,要明哲保身。”唠唠叨叨一番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也累了,“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就把陈万年给惹火了:我好心好意在这儿通宵地教育你,你却在那儿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说法,“小杖受,大杖走”。这也是儒家的规矩。儒家并没有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的说法是,轻轻地打你就熬一熬,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陈咸扭头就跑,跑的时候扭头扔下一句:“你问我为什么打瞌睡,我告诉你,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让我像你那样溜须拍马嘛!”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第二讲(4) 下一篇:钱文忠解读 三字经 第二讲(2)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