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打奇仗立奇功 英雄捣双城

作者:佚名 字数:25920 阅读:375 更新时间:2011/04/17

第四章 打奇仗立奇功 英雄捣双城

1930 年4 月。徐向前住地。

  王树声操着浓重的“黄麻调”正在向徐向前副师长请教一些军事上的问题。尽管他说的家乡话徐师长有时听不大懂,在交谈过程中,不时需要借助纸和笔,但两人谈得很投机,很融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徐师长悉心指点,王树声敬慕地认真倾听,仔细揣摩师长的每一句话..

  徐向前是在1929 年6 月第十一军军长吴光浩赴商南途中遭敌伏击牺牲后由中央派来鄂豫边根据地的,名义上是担任副司令员、副师长,实际上负责全部的军事指挥工作。王树声听说徐师长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广州起义和海陆丰农民大暴动,擅长率兵打仗,满腹韬略。经过短暂相处,他发现徐师长不仅仗打得好,在他的亲自指挥下,红军接连取得了三次反“会剿”的胜利;而且人更好,待人热情,和蔼可亲。碰到徐师长时,他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样,王树声有了一位本领过硬的军事老师。因为他自己土生土长,既不是行伍出身,又没有上过军事院校系统学习兵法运筹和韬略战术。因此,他把徐向前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虚心地向他学习、请教。徐向前呢,也乐于指点这位质朴、作战英勇的部下。他们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快,王树声的指挥才干和军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成为徐向前麾下一员奇攻巧打、屡建战功的虎将。

  同月,鄂豫皖的三支红军根据中央指示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王树声所在的红十一军三十一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一师。虽然名义上为师,却没有团、营、连编制,实际上只有五个大队,约八百余人。王树声是第一大队队长。第一师师长由副军长徐向前兼任。王树声有了在实实在在的战斗中向徐向前学习的大好机会!

  5 月,中原大地硝烟再起,蒋介石同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军阀混战开始了。鄂豫皖边区的敌军纷纷北调,倾巢而出。鄂东只剩下川军郭汝栋的第二十军守卫着一些重点城镇。盘据在根据地内的地方反动民团也大部分龟缩在寨堡里面,不敢轻易贸然外出横行。党组织和红军领导人分析了形势,认为这是一个向外发展的大好时机。于是,红一军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军长许继慎率领,向皖西进发;一路由徐向前副军长率领,向平汉线南段出击。

  一听说要向平汉线南段出击,红军干部战士个个欢欣鼓舞。特别是那些手持大刀、梭标的战士,更是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生出两只翅膀来飞到前线去,从敌人手里把枪夺过来武装自己。决心书、请战书像雪片般飞向指挥部。

  王树声更是兴奋、激动得连觉都睡不好。

  大悟县二郎店。

  王树声带领本大队干部战士按照徐师长的指示,正在进行紧张的战前练兵。他们练习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越障跑、夜行军等。没有训练器材,大家就在墙上画个白圈练射击,拣来鹅卵石练投弹,在水沟、断墙旁边练越障碍。整个训练场上,龙腾虎跃、热气朝天。

  王树声一会儿纠正这个战士的动作,一会儿拿起刺刀和战士对练,忙得不亦乐乎。

  杨家寨车站。

  这是徐向前师长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进攻目标。

  杨家寨车站是京汉铁路南段的一个小车站,介于广水与花园之间,有敌郭汝栋部两个连驻守。该地离敌大本营较远,周围地形便于隐蔽。红军早把敌人的部署和戒备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6 月11 日,太阳慢慢落入西山之后,在徐师长的亲自指挥下,王树声带领部队响应徐师长“要干脆利落地吃掉敌人,打出红一师的威风来”的号召,急行军四十里,于午夜时分隐蔽地接近了杨家寨。

  杨家寨车站冷冷清清,敌人一丝也没有觉察到红军已来到身边。

  进攻开始了。王树声对战士们大喊一声:“打!”顿时,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王树声紧接着带领战士们迅猛地扑向敌人的营房。大伙冲上去踹开敌人的房门,只见敌人刚从睡梦中惊醒。有的穿了上衣没穿下衣,有的穿了下衣没穿上衣,狼狈不堪、丑态百出。他们在慌乱中正准备取枪顽抗。

  “不许动!”“缴枪不杀!”战士们厉声喝道。

  一个不要命的敌人正要扣动扳机,被一位手急眼快的战士“叭”的一枪放倒在地。其余敌人立刻“扑通”、“扑通”地跪倒在地,乖乖地举起双手,做了俘虏。

  战斗只进行了半个小时就胜利结束。杨家寨守敌被全歼。红军缴枪一百二十余支,干部战士都喜不自胜,感到这样的仗打得真解恨,真过瘾。

  战斗结束后,部队迅速转移到夏店,在那里,补充了一批后备的游击队员,将全师的五个大队扩编为三个支队和一直属特务大队。每支队下辖四个大队,总兵力增加到一千二百多人。这是红一师的第一次扩编。王树声担任第一支队队长。

  红一师扩编不久,新的战斗任务就接踵而至。

  敌军长郭汝栋在杨家寨守敌被歼后,气恨难消,发誓要为两被歼之连报仇,马上调兵遣将,于6 月26 日以独立旅第一团进至杨平口以南的郑家店, 以第二旅第四团进至小河溪,摆开架势,妄图一举消灭红军。

  28 日,红一师师党委会议室。

  徐向前师长主持召开战前军事会议。根据搜集的情报,大家一致认为,杨平口地区虽然靠近平汉线,但当地地方党的组织力量较强,群众基础好,地形也便于红军隐蔽与出击。最后决定,在杨平口以东地区用伏击手段歼灭敌独立旅第一团。

  王树声开完会后,立即回到支队召开军事民主会,和战士们一起分析敌情、讨论打法。大家争先恐后,竞相献计献策,讨论得非常热烈,战士们对如何打好这一仗,也在讨论中变得心中有底了。王树声最后要求大家要发扬一支队勇、猛、灵的特点,确保任务的完成。

  29 日拂晓,杨平口。王树声率部进入杨平口以东左翼山脚下埋伏,担任主攻任务;二、三支队埋伏于右翼山上配合。师特务大队前到郑家店附近诱敌“上钩”。

  诱敌部队一接触敌人便边打边撤,不断地挑逗敌人。敌团长骄狂不可一世,视红军为“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命令全团出动,尾追红军不放。

  有的红军原先还担心敌人不会轻易上钩,远远看见敌人被引诱出来了,顿时高兴得直说:

  “嗬!敌人可真听咱师长的话呀,叫他出来就出来,叫他来多少就来多少。”

  “敌人的算盘珠是咱师长给拨拉的,他能不听话吗?”

  说话间,敌人已经钻入了伏击圈。

  王树声早就等得不耐烦,他大吼一声:“同志们,上!”

  说时迟,那时快,王树声一跃而起,如离弦之箭射向敌人,战士们也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向敌人猛扑过去;山顶上的兄弟部队也以排山倒海之势,泰山压顶般地直冲下来。

  敌人一下子被打得晕头转向,整个队伍像乱了阵的蚂蚁,东躲西藏,四处逃命。大部敌人很快被歼。

  敌团长仓惶逃到一块高地上组织兵力负隅顽抗。王树声率部勇猛攻击,不断缩小包围圈,并向敌人喊话:“穷人不打穷人!”“缴枪发路费回家!”

  在强大的攻势面前,敌军纷纷放下武器。敌团长见大势已去,遂缴械投降。

  这一仗历时四小时,共毙伤敌人二百余人,俘敌团长以下官兵近千人,缴枪八百余支。

  有的俘虏迷惑不解地问:“贵军怎么知道我们要来?”

  战士风趣地回答:“红军会神机妙算!”

  俘虏兵气得大骂:“我们那些龟儿子长官,真他妈会骗人。他们造谣说红军是老百姓,不会打仗。”

  由于俘虏兵比整个红一师的人数还多,把他们都带走,显然不现实。王树声和其他人员就现场对俘虏兵开展教育,讲党的政策、讲革命道理,除留下少数坚决要求参加红军的外,其余的每人发两块白洋,释放回家。这一无声的宽待俘虏政策宣传,深深地打动了这些士兵,进一步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这次胜利,不仅打出了红一师的威风,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斗争热情。京汉铁路周围的几千农民,在中共应山县委领导下,一夜工夫,就把杨家寨至王家店二十余里铁路扒了个横七竖八,使蒋介石的武汉行营大为震惊。

  杨平口战斗后,红一师回师黄柴畈地区,进行第二次扩编。全师编成一、二两个团,每团两个营,每营三个连。部队装备齐全,枪支弹药充足,总兵力进一步增加,达到一千五百多人。王树声战功卓著,荣膺第一团团长。

  在扩编会上,徐向前师长系统地总结了作战经验。从战术到技术,从干部到战士,从打仗到保障,一点一滴总结得非常细致具体。王树声拿着笔记本和笔,认真地听着,并把这些一条一条地记到了本子上。

  部队接连打了大胜仗,红军干部战士的情绪空前高涨,打仗欲望越来越强,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当听说黄陂县城只有夏斗寅的一支小部队驻守时,有人就主张攻打黄陂县城。王树声性子急,也有类似的想法。徐师长摸透了大家的心底,说:

  “同志们,我们可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哟!路得一步一步地走,打仗也是这样,千万不能不会走就想跑呀!”

  同志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一个个心服口服。大伙以更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第二次练兵热潮中。

  7 月下旬。平汉路祁家湾车站。

  红军扩编休整后,乘敌守备薄弱之机,第二次出击平汉路,打下祁家湾车站。这时,应山县委送来可靠情报,说现在蒋、冯、阎军阀混战正酣,双方大军正决战于陇海路东段,平汉铁路守备之敌兵力单薄。敌钱大钧教导师第五团新近从武汉开到花园车站。因为初来乍到,情况不明,害怕袭击,一夕数惊。白天挖壕,夜间坐更,赶筑工事,只求保命。

  徐向前得到情报后,立即召集王树声等红军干部开会。他们仔细地研究,认真筹划,决定先派特务大队进一步摸清敌人情况,然后夜袭花园车站,攻其不备,消灭敌人。

  花园车站的情况很快被弄清。花园驻敌的任务除防守花园外,主要任务是训练敌军军士和下级军官;辖有步兵营、重机枪营、迫击炮营和直属步兵连,另有八十三师一个留守连。

  化园镇西傍澴水,镇南及铁路以东湖塘交错,前、后街及南街都有寨墙环绕,墙内筑有射击掩体,铁路东街街口有机枪掩体。敌人平时在街南口地堡内设有值班机枪。这些情况都被红军侦察得清清楚楚。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徐向前师长和王树声等起把敌我情况再作详细分析,得出结论:花园守敌虽然装备较好,但战斗力并不强。我军连打胜仗,士气正旺;又进行了扩编整训,战斗力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如出其不意攻击敌人,歼灭花园之敌完全可能。众人都同意:打!

  7 月28 日。月黑星稀,夜幕低垂。

  王树声率队整装从青山口出发,直逼花园。可在他们走了很远一段路后,却发现后卫部队没有跟上,只好坐在路旁等待。部队合兵一处赶到目的地时,天已放亮。

  怎么办?按原计划夜袭显然不可能。徐师长立即找来地方同志了解敌情。

  地方党组织的同志说,28 日晚上,花园南、北街头仓库相继失火,敌人已忙乱了一个通宵,驻南街之敌八十三师留守连,已于午夜后撤离。

  听完这些情况后,有的同志主张打,有的主张撤!

  徐向前异常镇静,他请来团、营长商议。别看平时王树声性情急躁,火急火燎,关键时他显得很沉着。听完大家发言后,他综合当地党组织提供的新情况以及敌人尚未发觉红军这一事实,主张利用敌人在黎明时分往往疏于戒备、麻痹大意的心理,打它个措手不及。

  所以,王树声还是力主“打!”

  徐师长和王树声想到了一块,果断下令,按原定计划,攻下花园站!

  王树声率部和第三团干部战士如双鹰比翼,沿着铁路两侧,借助庄稼的掩护,迅速扑向花园车站。

  花园车站。

  敌人救火忙乱了一个晚上,此刻有的刚刚起床,正在洗漱;有的还在被窝里做美梦。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红军会在清晨发动进攻。

  红军分路冲进了花园镇。那些还没有洗漱完的敌人一见红军潮水般地涌了进来,立即慌作一团,少数丢掉脸盆想拿枪抵抗,不想枪早被红军拿走了;敌人的几挺重机枪还未来得及发射就成了红军的战利品。敌人的步兵营、机枪营都被消灭殆尽。至此,敌人元气大伤,损失过半,敌团长也只好乖乖举手投降。

  唯独驻守李家祠堂的敌迫击炮营在敌副团长的胁迫下,仍在继续顽抗。

  徐师长观察到李家祠堂建筑系木质结构,如果强攻必然导致很大伤亡,遂命王树声准备火攻。王树声立即指挥部队搬来很多棉花、柴草,堆在祠堂周围,同时组织部队喊话劝降,瓦解敌军。敌人惊慌一片,无心恋战,打死副团长,缴械投降。

  花园车站之战,全歼敌一个整团,毙俘敌团长以下官兵一千四百余名,红军缴获重机枪八挺、迫击炮五门、长短枪八百余支。红军除少数人负伤外,无一牺牲,可谓空前大捷。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崭新枪、炮,王树声和战士们一样,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大伙围着从未见过的重机枪和迫击炮这摸摸、那弄弄,久久不想离开。

  王树声笑着看看大家,说:“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新玩意儿消灭更多的反动派!我们必须尽快学会使用这些新式武器。”

  战斗刚结束,红军战士立即走上花园镇的街头巷尾开展宣传工作。大街小巷顿时贴满了“反对军阀混战”、“反对苛捐杂税”、“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军阀”、“工农兵联合起来”等标语传单。

  红军还将标语贴在一辆火车机车上,然后,找来一个勇敢的司机,将机车开足马力后跳了下来,那机车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轰降隆地向武汉呼啸而去。

  红军不进商店,不扰民宅,对旅客秋毫不犯。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人们禁不住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花园战斗的胜利,使敌人惶恐,使人民高兴,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广大群众。根据地青年农民纷纷报名,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军,整连整营的新战士被送到了部队。于是,红一师又在小河溪进行了第三次扩编,除将原有的两个步兵团补齐三个营的建制外,另组建一个机炮混成团,全师兵力猛增一倍,达到三千余人。 王树声仍为第一团团长。

  这真是:

  平汉游击五十天,

  三战三捷三扩编;

  红军声势震武汉,

  革命烽人遍地燃!

  1930 年8 月l 日。小河溪镇。

  红一师庆祝建军三周年暨庆祝花园大捷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小河溪的街头扎起了彩门,镇中广场搭起了主席台,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标语口号,房前屋顶红旗飘飘,妇女、小孩都穿上 了节日的盛装,整个小河溪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王树声带领装备一新、精神焕发的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会场,接受党政军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检阅。

  徐向前师长在庆祝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盛赞王树声等于部战士为自己的光荣节日——建军节献上了一份十分丰厚的礼物!

  王树声平日是一位刚强勇猛的硬汉子,听到表彰后,仿佛变成了一个腼腆害羞的大姑娘,两颊绯红。他暗暗地下定决心,要以此为起点,不骄不躁,不断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1930 年入冬以后,随着蒋冯阎中原混战的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又相互勾结起来,齐调枪口,集中对付红军,对各革命根据地汗始进行大规模的残酷“围剿”。王树声率领部队,在徐向前等首长的指挥下,四方征战,八面抗敌、猛攻姚集,夜袭新洲,远战皖西,固守柴山堡、在反围剿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1 年春,红一军和由蕲(春)黄(梅)广(济)转战前来的红十五军, 会师于麻城长竹园,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邝继勋、徐向前分别担任正、副军长,徐向前还兼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师、一个独立团。王树声团已发展成为兵强马壮、兵员满额、装备齐全的名副其实的正规团了,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师三十团,王树声任团长。

  摆在这位新团长面前的又将是怎样的艰巨任务呢?

  就像是只有经过烈火才能炼出真金一样,艰巨的担子压到了王树声身上,他受令攻打重镇新集。

  提起新集,大伙都相当熟悉。它是介于鄂豫交界处的一个重要集镇,长期为反动土豪盘踞。在此之前,红军曾两次攻打新集,虽然每次都歼灭了一部分守敌,却都没有能最终攻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新集虽然不过一座小小的山城,可在鄂豫皖边区的战略地位却相当重要。它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南下湖北麻城、黄安直通武汉,东经商城进抵六安、合肥,北出淮河之滨,西近京汉铁路,是个重要的交通要道。

  它三面依山,一面濒水,地势险要。人圆不过数里的城寨,据说在清末民初就已筑成,以后又不断加固修缮,城墙全部用长方条青石垒起,高六、七米,宽二米多。城墙上架着土炮,枪眼密布。城外挖有护城水沟,环绕四围。

  这新集长期以来就一直由恶霸地主曾远卿、刘建甫两家统治。从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鄂豫皖地区的广大农村纷纷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时,新集便成了当地土豪劣绅的避难所和封建反动余孽的大本营,曾远卿成了统领。

  他誓与农民运动为敌,领头对抗和打击农民革命,纠集各地民团和“红枪会”

  等反动武装,依仗国民党军的支持,不断“清剿”农民革命武装。后来,曾远卿被红军抓到柴山堡公审镇压了,他侄子曾仲颜扬言要“雪耻复仇”。他自封为团总,竭力招兵买马,扩充反革命武装,勾结国民党军队,四出下乡袭扰,抢掠财物,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反动气焰甚嚣尘上。

  这伙匪徒凭险固守,阻隔我军事行动,拦截运往苏区的物资,是我根据地的心腹大患。不拔除这颗根据地中间的钉子,人民群众就得不到安宁,根据地的统一和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但是,新集城高墙厚,地势险峻,加之守城的一千多民团和红枪会员的骨干都是地主豪绅搜罗的兵痞、惯匪等亡命之徒,曾仲颜还请来了大土匪陈礼门督阵指挥。拔这颗钉子谈何容易?不然怎么会有二攻不克的事发生呢?

  1931 年2 月。麻城福田河。

  王树声正集合部队,作攻打新集的战前鼓动工作。他情绪高昂地说:

  “同志们,打新集是军首长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也是对我们每一位于部战士的严峻考验。我们要吸取前两次久攻不克的教训,发扬我们团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用胜利来向军首长汇报,把红旗插上新集城头!..”

  他最后语调铿锵地号召:“同志们,我们要打下新集过新年(春节)!”

  战士们齐声高呼:

  “打下新集过新年!打下新集过新年!”

  这雄壮的声音带着必胜的信念远震天际,直入云霄。

  虽然时下正是严冬腊月,数九寒天,雪花飞舞,但战士们饱满的战斗热情却足以融化冰雪、吹暖寒风。他们挟皖西征战连胜的余威从福田河出发,攀登崎岖小路,绕道黄安,于2 月2 日夜晚从西侧迂回到新集城北,迅速将城团团围住。

  此时的新集,东、南、西三个城门因离苏区很近,早被敌人用土石堵死,只留北门白昼通行,天黑就宵禁封闭。

  王树声将团指挥所设在城西北山脚下的一座小庙里,担任主攻的一营布置在城北,二营在右翼,三营在城东潢河对岸布设阵地。配合作战的二十九团一部在城南切断通往麻城的通道。

  敌人天明发现城被红军包围后,慌忙用土炮轰击。北门城楼上的上炮,每隔几丈一门,多达十几门,打起排炮来杀伤力极大。红军“来而不往非礼也”,毫不客气,王树声命令炮兵在城西北的菩萨石头山上向敌还击,只听着“咣!咣!”一连向城头打了几十发炮弹,但由于城墙坚固,炮弹的摧毁力和杀伤威胁都不大。仅仅依靠这几门炮看来不可能破城杀敌。

  以敢打敢拼、作风硬朗著称的上团长立即组织强悍的突击队实施强攻,冉次向敌人发动凌厉攻势,可敌人却“稳坐钓鱼台”,远了用土炮轰,近一点又用排枪射。云梯好不容易靠上城墙,老轩巨滑的敌人就放滚木、雷石,将登城突击队连人带梯子都打翻在地。我军伤亡较重。

  白天强攻的办法看来也不行,那么夜晚偷袭呢?这是红军的拿手好戏!

  但是狡猾的敌人到了晚上更戒备有加。他们在城上点起油灯,燃起火把,每隔几城垛一盏,几步一堆,还用很粗的棉捻子,浸蘸当地点灯用的木子油。

  点燃了不时往外扔,充当照明弹用,照得城郊如同白昼,夜间偷袭也无隙可乘。

  王树声剑眉紧锁、茶饭无心,焦急地苦思良策。

  新集城内曾仲颜大院。

  此刻,曾仲颜和陈礼门以及其他几个大头目正得意洋洋地举杯称贺。陈礼门为了邀功,向曾仲颜夸下海口,说:

  “凭我新集城高墙厚寨的坚固,有曾团总坐镇,有在座众位弟兄的精诚努力,谅他红军打游击的那点破本领有劲使不上,只好望城兴叹!曾团总尽可放心,新集城现在是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牢不可破呀!哈哈哈哈..”

  众人频频举杯,为陈礼门庆功..

  王树声团部指挥所。

  王树声双眼紧盯着不远的城墙,冥思苦想:敌人之所以这么猖狂、这么顽固,还不是仗着那又高又厚的石头城墙么?要打下新集、降服敌人,除了炸塌轰开他们吹嘘的“固苦金汤、牢不可破”的石头城墙外,看来别无他法!

  用手中现有的迫击炮和手榴弹是不可能炸开那高大厚实的城墙的,怎么办?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正在他愁眉不展时,眼前突然闪现出这样的镜头:顽石硬崖,凿上炮眼,装入炸药,一点雷管,“轰隆”一声,山开崖裂。

  王树声抓住这智慧的火花,豁然开朗:对了,这可能就是军事上攻坚战的“爆破作业”了。

  但转念一想,这现不现实呢?在残酷狡猾、戒备甚严的敌人眼皮底下怎么凿洞挖炮眼呢?又上哪儿去弄那些黄色炸药、雷管导线呢?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王树声决定发挥群众智慧,连夜召开战前“诸葛亮会”,让干部战士们都来献计献策。大伙针对团长提出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儿就有了条条锦囊妙计:

  打炮眼,可用挖坑道方式,由远而近,隐蔽进行;没有黄色炸药,可找制鞭炮的黑色炸药代替;雷管可卸下迫击炮的引信,导火索可用空竹竿和纱布做成;至于爆破,可用棺材装炸药,内配足量的生铁、秤砣和十几发迫击炮弹,外用粗铁丝箍紧,放到坑道里,牵出引线,到时候点燃引线就行了..

  王树声一扫几日的愁绪,轻松愉快极了。

  他连夜向徐向前等首长汇报,首长们都点头称妙。

  当地百姓闻讯,全力支持,很快从鞭炮铺里找来三百多斤黑色炸药,并从地主家里弄来一口油漆大棺材,争先恐后地献出了许多大小称砣和破铜烂铁。很快,一切准备妥当,就只剩下挖坑道了。

  挖坑道,在头脑中想一想,觉得不特别难,不就是在地下弄出一通道来吗?但要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当时既没有工兵,更谈不上工程技术人员。大家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破土挖坑道。

  挖坑道的战士炸城心切,一味求快,结果顶部留土层太薄,碰巧上面又压了一座石砌的厕所,一下塌了方。幸亏战士躲得快,没有伤亡,可战士的身上溅了不少屎尿,大家的热情一下冷了一截。

  王树声及时安慰大家,鼓励大伙不要泄气,吃一堑,长一智嘛,坑道塌了,吸取教训,重新再干。

  于是,战士们又在小北门的一侧重新开张。这次,他们吸取了教训,首先留厚了坑面的土层,每挖一段,又用木桩和石板打撑。坑道越来越深,里面漆黑一片,又缺氧,难以点灯照明。幸好军部搜集来了一些手电筒,帮了挖坑战士的大忙。打撑的木料、石板不够用,老百姓肩扛背驮送来了。地道狭窄,容不了很多人同时挖掘,人少了速度又慢,战士们就在地道内外排成一字“长蛇阵”,轮流不息地挖土、运土,昼夜不停。

  王树声一边指挥大家挖坑道。一边指挥少数兵力佯攻爬城,以此吸引敌人视线,迷惑敌人,为挖坑道部队作掩护。

  但狡猾的敌人还是觉察到红军在挖坑道,他们以为红军是在准备挖地道进城,就在城内堆石运土,架起柴草,准备一旦挖通,就进行火攻土掩。可他们哪里知道,红军要攻的是城墙,好让他们坐坐“土飞机”后去见阎王!

  经过紧张的挖掘,一条长约五十多米的地下坑道终于挖成很快、炸药已运抵城下,爆炸准备工作也己就绪。

  王树声有条不紊地部署着。他指挥爬城队手提大刀、长矛,带上马枪、盒子枪,集结在离北门不远的隐蔽处。配合攻城的农民赤卫队和支前的运输、救护队,也背着大刀、扛着长矛紧跟在后面,只等城塌墙开,一齐冲进城去杀敌。

  王树声攻城前线指挥所。

  邝继勋、徐向前等军师领导来到王树声身边,亲临观战指导。

  攻城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这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我国传统“过小年”

  的日子。战士们全都匍伏在地上,凝视着前方的城墙,全神贯注地等待着那爆破的瞬间。

  下午五点多钟,随着胸有成竹的攻城总指挥王树声一声“点火”令下,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一团粗大的浓黑烟柱在北城墙冲天而起,刹那间,硝烟弥漫,砂石横飞,北门靠西的一段城墙,顿时被炸开一丈来宽的缺口,连城墙上的铁铸土炮也被炸飞了。

  “城门炸开了!”

  “城门炸开了!”

  霎时,欢呼声、冲锋号声、喊杀声响成一片。

  早就憋足了劲儿的攻城突击队等不及硝烟散尽,一跃而起,借着烟尘冲进爆破口,有如一支支匕首直刺敌人的胸膛。

  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么高大坚实的青石厚墙会被炸开。他们惊恐万状,赶忙调集兵力,从爆炸口东西两侧拼命抵抗,妄想堵住炸开的城口。

  红军战士一个个如猛虎下山,把仇恨的刀枪刺向敌人,把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后续部队和赤卫队员源源不断地涌进缺口。敌人支撑不住,仓惶败退。红军占领了北城门。

  王树声指挥迫击炮向南门、西门猛轰,并命令城南、城西部队乘敌人惊魂未定,迅速架起云梯攻城。

  部队攻进城后,都按王树声事先规定的路线迅速向预定目标进击。

  王树声身先士卒,拿着驳壳枪紧追逃敌,子弹在他头上嗖嗖飞过,他却毫不理睬。

  红军从南、北、西分三路围攻冲杀,敌人溃不成军,很多匪徒乖乖举手做了俘虏,一部分躲在屋子里顽抗,另外的一些骨干分子慌忙打开东城门,沿着木桥向东逃命。大土匪陈礼门也混杂在这群人中,狼狈逃窜。

  岂能让这帮坏蛋漏网?

  王树声命令部队全力追杀。他威武地站在东城墙上,举枪连连射击,只见被打死的敌人纷纷倒于河中。反动匪首陈礼门顷刻间成了王树声的枪下之鬼。

  反动团总曾仲颜这个罪大恶极的刽子手,负伤后逃进河里,也被红军击毙了。

  不一会,新集城内巷战就胜利结束了,城里一千多个反动武装分子全部被红军歼灭!

  反动派喻为“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新集城就这样被攻下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新集城头!

  横插在鄂东、豫南两块根据地中间的反动封建堡垒拔除了,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鄂豫皖苏区打开了新局面。

  新集附近的群众,敲锣打鼓,抬着猪羊、糍粑,送到三十团团部。新集城内到处张灯结彩,爆竹齐鸣,红牟干部战上和新集人民群众沉浸在庆祝胜利和欢度春节的双重喜悦中。

  “打下新集过新年!”王树声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王树声这个刚上任的新官的“第一把火”,使他名声大噪,威震敌胆,誉满全军。

  过了不久,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省的各种机构都先后从七里坪迁来,设到了这里。昔日乌烟瘴气的土匪窝,很快成了面貌一新的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31 年11 月7 日。黄安列宁市(原七里坪)。

  清清的倒水河,映照着巍巍大别山。七里坪河滩上,红旗招展,欢声雷动。在热烈欢庆十月革命十四周年的节日声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和新建的第二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德高才重的徐向前荣膺方面军总指挥;智勇皆具的王树声荣升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

  也就在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中央苏区实行的第三次“围剿”遭到惨败。敌人在江西占不到便宜,想到湖北来捞本钱。蒋介石亲自窜至武汉,策划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他调集嫡系刘峙部和南京警卫师,拼凑了15 个师的兵力,妄图一举消灭威胁着武汉、南京的鄂豫皖红军。恰在此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猖狂进攻,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抗日反蒋空气激荡全国。敌人内部不少地方派系,也表示同情抗日或借机反蒋。这种政治形势的新变化,打乱了敌人进行“围剿”的部署。红四方面军决定趁敌尚未布置就绪,主动出击,打破敌人的“围剿”迷梦,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气势恢宏的黄安战役就这样打响了。

  为什么选择先向黄安开火呢?这是由黄安特定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在鄂豫皖苏区周围驻守的敌人,皖西有六个师,豫南有五个帅,鄂东有四个师。红军主力正当面驻守的是黄安城的敌六十九师,在该师后面的有驻宋埠的敌三十师、驻麻城的三十一师和驻黄陂的三十三师,形成犄角之势。

  但是,从地形和交通情况看,驻守黄安的敌六十九师则处于孤立突出的地位。

  这种情况决定了黄安是红军的首选攻击目标。

  盘踞黄安城的敌师长赵冠英,绰号“赵瞎子”,是当年突袭黄安城的急先锋,残杀工农自卫军的刽子手。他率两个旅、四个团,约一万人的兵力,像一条毒蛇,时刻威胁着苏区的安全。打死这条毒蛇,犹如敲掉了敌人的一颗门牙,对巩固根据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赵瞎子”也不是平庸之辈,他熟谙排兵布阵和攻守章法:城内城外明碉暗堡林立,堑壕、交通沟密如蛛网,鹿砦、铁丝网星罗棋布,火力发射点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与此相配合的,赵瞎子还在黄安城周围的高地、要冲,都安上了既可互相呼应支援、又可各自为战的大小营盘;同时,在城南桃花镇和城西南的高桥河驻所一团兵力,严密控制通往宋埠、黄陂的交通供应线。赵瞎子以为这样就能确保黄安城万无一失了。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运筹帷幄,既看到了敌人顽固的地方,也看到了赵瞎子布阵防守的许多薄弱环节:其一,敌人虽然兵力多,装备好,但经常遭到我赤卫军的袭扰,又受到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冲击,军心涣散,土气低下;其二,敌人虽工事坚固严密,但从总体布局看,未免过于突出、孤立,犹如孤军深入,难以持久抗衡;其三,断其援敌,绝其粮弹,围困城池,赵瞎子就成了红军的掌中之物,只能束身待毙。

  基于这样的分析,总指挥部决定采取“围城打援”战术,围住黄安城,吸引宋埠、麻城、黄陂之敌来援,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听说要攻打黄安,整个黄麻地区男女老少齐动员,支援前线,支援红军。

  男的运粮草,抬担架;妇女烧火煮饭,救护伤员;自卫队配合参加作战;儿童团则站岗放哨,宣传鼓动。人们激动地唱着:

  快来,兄弟姐妹们!

  排好队,呼口号,

  欢送我红军。

  攻下黄安城,

  活捉赵冠英。

  ..

  群众的冲天热情给红军战士极大鼓舞,他们信心百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徐向前总指挥又把关系到整个战役胜负的“打援”重担交给了王树声。

  习惯担任主攻的王树声还想请求担任主攻。徐向前深深了解这位智勇兼备的爱将的心理,劝慰他说,打援比攻城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能不能斩断敌人的援兵,是歼灭“赵瞎子”的关键,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呀!

  根据总指挥部的部署,首先扫清黄安外围之敌。王树声率领红十一师和黄安独立团协同作战,一路急进,于18、20 两日攻下敌人最敏感的动脉通道桃花镇和高桥河,全歼守敌一个整团,首战告捷。与此同时,我十二师和十师三十团也在黄安赤卫军的配合下,于14、20 两日,占领重要据点东王家、下陈家,井在城东北和城西部署兵力。

  至此,黄安城外围敌人已全部肃清,黄安城成了一座孤城。

  黄安城内。赵瞎子师部。

  赵瞎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像一只无头苍蝇,在指挥部内团团转,惶恐之下,急忙派出一个团,开城门向南突围,妄图重新占领桃花镇,接上与宋埠援军的联系。

  红军怎么会让这个混蛋得逞呢?敌人一出城,就受到我围城的十二师和赤卫军的迎头痛击。敌人多次突围,又多次被红军打回去。赵瞎子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只好龟缩在黄安城死守待援。

  粮弹供应线被切断,出城反攻突围又碰壁,赵瞎子军中怨声渐起,军心开始动摇。赵瞎子这个自恃有一套的家伙也心慌了。但他强打精神,故作镇静,为部下打气:

  “我们有蒋总司令亲自坐镇武汉,有麻城、宋埠援军,坚守就是胜利!

  我己请求支援,援军不久就到!”

  红十一师所在地。

  王树声深感“打援”责任重大。如此大规模的“打援”在他生平还是头一次,而要面对的又将是武器装备良好、人员配备齐全的整团、整旅甚至整个师的敌人。如此严峻的形势,他怎敢掉以轻心!

  因此,当十一师攻克桃花镇、高桥河两地后,王树声顾不上休息,立即攀山越岭,观察地形,细研敌情,带领战士连续作战,在高桥和桃镇周围的山头构筑了数道坚固的防线,养精蓄锐,严阵以待。

  赵瞎子等待的援军果然出动了。

  12 月7 日,宋埠之敌发兵两个旅增援黄安。

  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王树声心想:敌人重兵压境,来势凶猛、意在决战,倘若与其死打硬拼,伤亡必大,反对我不利。

  于是,王树声采取挫其锐气、寻机歼敌的战术,先在桃花镇前沿山头阻击敌人,给敌一定杀伤后,即主动放弃,迅速转移到五云山一带地势更有利的第二道防线。桃花镇复陷敌手。

  敌人得寸进尺,得意忘形,以为王树声是个好捏的“软柿子”,遂于次日拂晓进攻五云山。五云山地形易攻难守,王树声担心硬打会造成较大伤亡,便又给敌人一点“甜头”,抵挡一阵后,又主动撤到第三道防御阵地——嶂山防线。

  黄安城。赵瞎子师部。

  得到宋埠援军出动并攻陷桃花镇后,赵瞎子惶恐不安的心安静了许多,犹如一只困兽在危急中被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拿着捷报,喜不自胜,一下子由耷拉着脑袋的丧气狗变成了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兄弟们,怎么样?我早就说过,共匪没什么了不起,充其量只能打打红枪会那种地方民团。和我们正规军作战,那只能是鸡蛋碰石头,自寻烦恼。

  你们看,桃花镇已失而复得,援军即到,粮弹供应线也马上将恢复畅通。香烟罐头、棉被大衣都会有啦!哈!哈!哈!..”

  赵瞎子高兴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线,并不停地眨着那只死羊眼。他命令手下立即作好夹攻红军的准备,和援军会合。

  红十一师嶂山防线。

  当红军主动转移到嶂山阵地后,敌人尾追不舍,随后就到。他们妄想一举攻下嶂山,好报功请赏。

  但敌人的这份心注定是要白费了。王树声利用敌人因啃了点骨头就轻敌麻痹的心理,凭借天然屏障和坚固战壕,指挥他的钢铁部队,分两路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包抄反击。敌人顿时懵了头,乱成一团。红军乘势夹击,一鼓作气吃掉了敌人一个团,重新夺回了桃花镇。

  黄安城。赵瞎子师部。

  听到红军重又夺回桃花镇的消息,赵瞎于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独眼呆滞,目光无神,嘴里大骂宋埠援军是饭桶!

  他感到自个儿的脖子被红军卡得越来越紧了,成天胆颤心惊,紧紧抓住“救命稻草”——电台,一刻不停地向武汉求援。

  坐镇武汉的蒋介石接到求救电报,一面令赵瞎子坚守,一面严令黄陂、宋埠之敌出援。

  12 月28 日,黄陂、宋埠之敌,兵分两路,以钳形攻势,再次向桃花镇猛扑过来,志在必取。

  红十一师所在地。

  王树声知道敌人这次鼓足了劲,妄图一逞,便迅速组织好火力,针锋相对。

  战斗打响了。敌人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桃花镇发起了大规模攻击,一群又一群的敌人在敌旅长的严厉督促下像亡命之徒向红军的前沿阵地扑来,又一群一群地倒下。整个桃花镇硝烟遍布,火光冲天。红军凭借工事勇敢作战,也有不少人壮烈殉难。

  敌众我寡,最关键的是要保存有生力量,硬拼看来是不行的!王树声想到这里,毅然决定转移。

  于是,在激烈鏖战后的第二天,王树声又一次忍痛撤出桃花镇和五云山防线,将主力撤到第三道防线嶂山坚守。

  接连占领桃花镇、五云山的敌人以为红军已不堪一击,遂像疯狗一样紧咬上来。

  嶂山是最后一道防线了,“打援”的任务能否完成,黄安城能否被攻下,关键在嶂山能否保得住。

  王树声深感责任重大,他雄立阵前,声若洪钟地鼓励大家:

  “同志们,军首长和广大群众都在注视着我们,我们要入在阵地在,誓死捍卫嶂山阵地,胜利完成‘打援’任务!”

  “嶂山是我们的命根子,丢了嶂山,就是我们十一师的奇耻大辱!”

  战士们在师长的鼓动、指挥下,喊着:“打呀!打呀!”把满腔怒火射向敌人,直杀得天昏地暗、地摇山动。

  夜晚,敌人组织“敢死队”对嶂山阵地发起突然袭击。由于前卫排警戒一时疏忽,敌人偷袭成功。他们趁着黑夜掩护,爬上嶂山顶峰,直逼红十一师指挥所。

  情势万分危急。大亮以后,敌人集中兵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轮番攻击嶂山阵地。到了下午三点多钟,敌人已推进到离黄安城仅十余里的地方,逼近十一师固守的最后一个山头。倘若援敌突破这最后一道防线,与黄安城内赵瞎子汇合到一起,整个黄安战役就将前功尽弃,濒于失败。

  在这紧要关头,王树声英勇无畏,立即指挥师直手枪队、通信队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肉搏战。他们同敌人连续鏖战三昼夜,击溃敌人的数十次冲锋,阵地几易其手,战场上敌尸成堆,红军战士也有许多英勇捐躯。战斗进入最紧张的白热化状态。

  就在这涉及战役全局的节骨眼上,徐向前总指挥亲率总部手枪营驰援嶂山。

  刹时间,军号嘹亮,红旗漫卷,杀声震天,徐总率领的红军战士有如神兵天降,似风雷闪电,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直压敌人。

  徐总冲在队伍最前面。突然,他身体向右一歪,右臂流出了鲜血。但他毫不介意,更加坚定沉着地发出有力命令:

  “同志们,坚决把敌人打下山去!”

  红军战士冲进敌群里,跳进工事里,开枪打,举刀砍,与敌人混战在一起。

  王树声和十一师的战士们眼见到增援部队到来,顿时精神百倍,力量无穷。他们和增援部队一起形成一股股火红的铁流,冲向丧魂落魄的残敌。敌人溃不成军,望风而逃。

  桃花镇又回到了红军的手中!

  王树声望着徐总受伤的右臂,心怀歉疚地说:

  “总指挥,我任务没完成好,你处分我吧!”

  “怎么没完成好?我们不是把敌人又‘请’回宋埠、黄陂去了吗?你没有责任,责任在我,没有把‘打援’的困难估计足,让你们打得很艰苦。既然已经胜利了,胜利者不受处分的嘛!”徐总说完,哈哈一笑。

  徐总接着又诙谐地说:“树声,我说的胜利是刚结束的这次打援阻击,你的任务还挺重。但赵瞎子看来是熬不过几天了,到时候别只顾打援任务,而忘了捞几条漏网之鱼的任务哟!”

  王树声会心地笑了,说:“我这里既是抗击敌援军的铜墙,又是捕捉逃敌的铁网,但愿能抓到几条大鱼!”

  黄安城。赵瞎子师部。

  当敌援军二战桃花镇、炮轰嶂山,离黄安城仅有十余里路程时,赵瞎子欣喜若狂,高兴得手舞足蹈,声嘶力竭地给部下打“援军马上就到!马上就到!共匪已弱不堪击!再顶上几天就是胜利!”

  城内敌人在赵瞎子的唆使下,不断向围城部队进攻,企图突破重围。但敌人一露头,便遭到红军的痛击。这群坏蛋被打得头破血流之后,再也不敢动弹了。

  黄安城内赵瞎子六十九帅求援无望,突围难成,完全成了瓮中之鳖、网底之鱼。

  赵瞎子走到瞭望哨旁向城下一看,红军围城的前沿阵地已近在咫尺。他心里顿时凉了一大截,如果不是参谋及时扶住,他差点瘫坐到地上。

  这时,城外响声一片,红军正在阵前喊话:

  “六十九师的士兵们,黄安城已被我们围得水泄不通。黄陂、宋埠的援敌都己被我军击退,屁滚尿流地逃回去了。送给你们的几百担棉衣和军用品也统统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赵瞎子派到宋埠求援的代表刘存吾早已成为我们的俘虏,援军永远来不了啦!”

  “城里的士兵们,我们都是穷苦人,穷苦人应该团结一条心,不替反动派出力,不替军阀狗当官的卖命!”

  “红军优待愿弃暗投明的士兵,想参加红军的照原职或升级任用,不愿参加红军的发放路费回家!”

  “赵瞎子是我们穷苦人的死对头,干尽了伤天害埋的事,罪不容诛!”

  刚喊完口号,红军又唱起了顺口溜:

  老乡老乡,快快缴枪,

  放下武器,红军有赏!

  “砰!砰!”敌人打来冷枪,我另一名队员接上去:

  老乡老乡,不要打枪。

  本是穷人,理应反蒋。

  红军战士还唱起地方小调:

  白军兄弟好可怜,官长拿你不当人,

  张口骂来动手打,俄死他乡无人问。

  哎呀呀,好可怜,你何必为他来卖命?

  赵瞎子在城墙上听得清清楚楚,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冷汗直冒。这喊声、歌声像一支支利剑使他万箭穿心般难受。他为给士兵鼓劲,一直采取欺骗方法,封锁了诸如:援军败退黄陂、宋埠;运来的军需品被截获;求援代表刘存吾被活捉;黄安城周围的敌军都贪生怕死、静坐观望等坏消息,没想到红军会在阵前发动政治攻势,把他隐藏的黑货全给抖了出来,他的阴谋己彻底破产。

  赵瞎子已经黔驴技穷,犹如笼中困兽,焦躁不安地坐以侍毙。

  攻取黄安城己到了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的时刻了。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

  为确保黄安战役的成功,方面军领导决定安排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参加黄安战役。

  徐向前总指挥亲自和飞机驾驶员一起到城南的高地上勘察黄安城的地形、敌人司令部的位置和黄安城内敌人的兵力部署。

  红军是怎么突然发了“横财”,有了一架自己的飞机呢?

  原来,红军的飞机是缴获的四川大军阀刘湘的双翼德国容克式高级教练机。1930 年3 月,这架飞机从南京飞往重庆,因迷航汽油耗尽,被迫降落在罗山县宣化店陈家河附近河滩上,当地的赤卫队员迅速包围了飞机,驾驶员龙文光也当了俘虏。红军缴获了一架敌机的消息迅速传遍开来。

  中共鄂豫皖特委和特区上农民主政府得到缴获一架敌机并生俘飞机驾驶员的报告后,立即指示罗山县委和当地红军:要绝对保护好飞机驾驶员的安全,保护好飞机,并设法把飞机转移到根据地中心地区隐蔽起来。

  红军缴获了一架敌机这件事极大地震动了反动民团,他们千方百计、处心积虑地想夺回这架飞机。

  在飞机被缴获后的第三天,河西姚畈一带姚老约的反动民团,兵分三路奔袭保护飞机的赤卫队,妄图抢走这架飞机。罗山县地方武装营营长郑猛子带领红军三十多人及时赶到,与赤卫队密切配合,击退了反动民团的猖狂进攻,保住了飞机。

  3 月19 日,红军、赤卫队员和当地群众拆下飞机机翼;抬着飞机翅膀, 小心翼翼地前拉后椎,把飞机机身运到宣化店以东卡房附近隐蔽起来。

  1931 年春,在莫斯科航空学校学习过的钱钧同志被派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龙文光受到红军的优待和耐心教育后,决心投身革命。鄂豫皖特委和军委决定把飞机装配起来,成立特区工农民主政府航空局,龙文光为航空局局长,钱钧为政治委员。特区工农民主政府将这架全国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以表达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景仰和敬意。

  1931 年4 月,在钱钩、龙文光和红军中几个粗通机械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飞机在任家畈、黄家畈中间平坦的河滩上重新组装起来,并涂上了灰色油漆,机身上“列宁”两个红色大字和机翼上两颗红星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耀眼夺目。

  听说红军也有飞机了,根据地的群众元不欢欣鼓舞,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任家畈,都想看一看红军自己的飞机。他们像过节似的敲锣打鼓庆贺。为了让老年人也能看到飞机的风采,当地工农民主政府特地搭了一个看台,让年龄大的人走上台去观看。那些双目失明的老人也拄着拐棍,争着要摸一摸红军自己的飞机。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不无自豪地说:“狗崽子用飞机炸我们,这回老子也有飞机了!”

  红军通过各种渠道弄来不少汽油,修建了新集机场。就在王树声率部同敌三十四师、六十九师鏖战之际,红军飞机从新集机场起飞,远征华中地区敌人的心脏——武汉,进行示威和侦察。飞机飞抵平汉铁路南段和武汉郊区上空,投撒大量宣传单后顺利返航。

  红军的飞机飞临武汉郊区上空,震动了敌人巢穴,他们急忙发布命令实行灯火管制。反动报刊《扫荡报》刊登消息说:共匪飞机近日曾骚扰潢川、汉口等地,我方幸无死伤。现有关军方,已通知各地严加防范。

  钱钧、龙文光接到配合攻打黄安的命令后,和机械师一起,巧组奇装,在“列宁号”机翼下,安装上两个弹架,挂上迫击炮弹。这样,原先的侦察机又变成了会投弹的轰炸机了。

  12 月22 日,雪后放晴,阳光灿烂。上午十点钟时,“列宁号”飞临黄安城上空。红军战士看到自己的飞机来了、心情无比激动。人们欢呼雀跃,有的把手帕、帽子抛上天空,有的跟着飞机奔跑、呼喊:

  “同志,辛苦了,下来休息一会再下‘蛋’(弹)吧!”

  “同志,要下准啊,让敌人也尝尝咱们红军‘鸡蛋’(机弹)的厉害!”

  有的战士互相高兴地逗乐说:

  “这一回呀,也要让敌人尝尝我们的‘鸡蛋’(机弹)是咸的还是淡的?”

  有的笑骂敌人:“等着吧,他娘的,不投降就‘慰劳’你们‘鸡蛋’吃!”

  战士们笑得如雪后的太阳那般灿烂。过去听到飞机的“嗡嗡”声,战士们就感到刺耳、钻心;现在,听着“列宁号”的声音却是那样的悦耳和舒心。

  黄安城头。

  当“列宁号”飞机“隆隆”的机声划破宁静的天空时,蜷缩在黑暗工事里面、处于绝望状态的赵瞎子和他的爪牙们,听到飞机声后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个个欣喜万分,朝着盘旋的飞机群魔乱舞。“我们的飞机。我们得救啦!”唧唧喳喳地嚷个不休。

  可盘旋在天空的飞机根本不理睬这群张牙舞爪的坏蛋,而是一个俯冲,左翅膀一歪,投下一排迫击炮弹;紧接着,又是一个无情的俯冲,右翅膀一歪,又投下一排迫击炮弹。顿时,黄安城烟雾弥漫,血肉横飞!

  敌人还没弄清楚是谁的飞机就见了阎王。剩下的敌人以为是自己的飞机找错了目标、投弹投错了位置,慌忙打着信号、作标志。但无情的事实却是,当“列宁号”调转头飞回来时撒下了雪片似的宣传传单,敌人此时才如梦初醒,鬼哭狼嚎地慌忙躲藏。他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列宁号”飞机的轰炸声元疑是红军总攻的冲锋号,更是敌人的送葬曲。

  23 日晚十点,红军总攻开始了。

  一支支突击队如离弦之箭,又似闹海巨龙,直扑黄安城头。冲锋号、枪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宁静的夜沸腾起来。

  赵瞎子遭飞机轰炸后,已彻底绝望。但他仍在垂死挣扎,他以冲出城去“官升一级,兵升一官”的欺骗手段。组成突围“敢死队”向南门突围。为了保全自己的狗命,他再施诡计,让他的秘书扮成他的模样,骑上他的高头大马,指挥这支“敢死队”,而他自己却装作逃兵,混在乱军丛中,偷偷地由西门溜之乎也。

  破城红军发现赵瞎子潜逃了,马上传命城外严加追捕。刹那间,“活捉赵瞎子!”“绝不能让赵冠英溜掉!”的怒吼声,此起彼伏。这怒吼声汇合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回荡在黄安周围的山谷和田野。赵瞎子纵有腾空潜地的魔法,也难逃脱苏区军民织就的天罗地网。

  军民并肩,四面八方,一齐向逃敌包围着、追击着。铁流滚滚,到处是追击敌人的人群,到处是举枪投降的俘虏..

  红十一师所在地。

  王树声没有忘记徐总指挥布置的双重任务:打援和捕捉漏网之鱼。

  他组织起当地赤卫军和农民群众在嶂山、五云山和桃花镇等地拉起“捕鱼”大网,准备捕捉破城而逃的“漏鱼”。

  一位赤卫军在一个小寨附近抓到了一个动作笨拙、负了伤的胖子,将他带到了王树声面前,说:

  “首长,这人瞎了一只眼,像是赵瞎子!”

  那人一听,赶忙申辩道:“长官,小的姓李,是李瞎子,不是赵瞎子。”

  看着他那慌张的神情,王树声心里明白了几分,便故意说:“既然是李瞎子,留着也没有用处,不如就地处决!”

  胖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颤抖着说:“长官饶命!饶命!我不是李瞎子,是赵瞎子,赵冠英就是小的。”

  看着赵冠英那副狼狈相,王树声哈哈大笑,命令战士将这个漏网的“大鱼”绑了,送总部等候处理。

  这真可谓“冤家路窄”,这个昔日反共的急先锋、镇压革命的刽子手、杀害了潘忠汝等黄麻起义领导人的反动分子终于落到了黄麻人民手中,受到应有的制裁。

  南京。总统府。

  蒋介石捏着黄安城破、赵冠英被捉的电讯,大骂:

  “娘稀匹!堂堂的一个师长竟然那么容易就当了人家的俘虏,太没用!”

  接着电令夏斗寅、徐源泉、葛云龙等严加防范,积极备战。

  谁不知,他这个反动头子迫于全国抗日反蒋压力,早从武汉溜回南京,夏、徐、葛之流又何足惧呢?

  黄安城头。王树声久久伫立。

  他想起在黄安突围中不幸殉难的师长和战友:潘忠汝、王幼安、王志仁、蔡济璜、刘文蔚..

  想起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其他战友和无数群众,想起自己敬爱的老祖母;他默默地用再夺黄安的喜讯告慰这些英雄的在天之灵。

  王树声遥望远方,心潮激荡,他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

  黄安战役,这幕由徐向前总指挥精心导演、以王树声等众将士担任主角,通力合作演出的历史活剧,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其政治、军事意义空前深远。

  它是鄂豫皖红军首次进攻强敌整师兵力设防据点而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它使黄安、麻城、黄陂、孝感、光山、罗山等县的红色区域,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根据地;它大大丰富了红军围城与打援相结合的实战经验,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全歼敌六十九师、敌三十师和三十三师各一部,加上地方反动民团武装,共一万五千余人;生擒敌师长赵冠英以下大小头目一千余人;缴获各种枪械七千余支,迫击炮十余门,无线电台一部。

  被黄安战役巨大成功所鼓舞、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鄂豫皖苏区人民,为纪念这一战役的光辉成就,永远缅怀革命先烈以鲜血创建的不朽功勋,在隆重、热烈的庆祝大会上,特地将黄安县改名为寓意深远的红安县。

  历史也将永远记住:王树声这个为黄安战役的辉煌胜利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名字!

  王树声和他的战友们没有陶醉于甜美的赞扬声中,没有躺倒在金色的功劳簿上。他们知道革命的征途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需要他们更加奋力地去搏击!

  黄安战役的硝烟未散,庆功大会的歌声未息,王树声和战友们征尘未洗,就又挥师北上,参加商(城)潢(川)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他率领红十一师广大将士,开始作为正面攻击部队,在商潢公路问的北亚港打垮了敌人曾万钟部五个团的进攻,堵住了商城驻敌和外面联系的通路;后来又作为全军的左翼,和其他兄弟部队在豆腐店打击援敌,击败敌人十九个团的进攻,直逼潢川近郊,不费一枪一弹而直取商城。

  商潢战役,前后历时仅十余天,红军以破竹之势横扫商潢公路沿线大片地区,歼灭敌人近五千余人。汤恩伯率领的蒋介石嫡系第二师与红军一交手,即遭到毁灭性打击。蒋介石大骂汤恩伯:“娘稀匹!不中用!”将其撤职。

  王树声在这次战役中,奋勇当前,不幸血染征袍,身负重伤。四个多月后,他伤愈归队,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新的战斗!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五章 闯漫川踏秦岭 风雪三千里 下一篇:第三章 出奇谋献良策 创建根据地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