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春秋

作者:任远 字数:2206 阅读:105 更新时间:2012/03/05

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 繁华的街道纵横交错,成行的绿树掩映着新楼长街。这是在20多年前那特殊 的年月中,我留下了寂寞脚印与难言之情的县城吗?我怎么再也难寻到她旧时的 样子?她变得年轻、漂亮而朝气蓬勃,再也不是那清冷、破败的模样。 那是在七十年代初,在历经“文革”的所谓洗礼后,我们全家下乡插队来到 鲁西平阴县。在黄河岸边的孔集村安家落户,一住3 年。在农村父老的关怀下, 这里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当时,县城是我们各公社下放干部主要集中活动地。 这里虽早在东汉就已建城,但在“文革”中那是座什么样的城呵!旧时,当地流 传:“东阿城分两半,平阴城大猪圈。”被称做“大猪圈”的旧城,因地处黄河 涝洼,早在1952年就已般迁,我们去时只剩了残墙断壁。但在旧城以东所建新城, 主要是条孤零零的南北街,街上只有邮局、供销社等单位和几家门头不大的商店。 街北头有座席棚似的剧场,一看就是危房;南头路北有全城惟一的一座二层楼房, 还美其名曰百货大楼。尽管如此,街上的大字标语和一段段语录,见缝插针,那 是绝对少不了的。我们赶几十里路去县城办事,有时要在城里吃顿饭。当时,全 城只有南北两家饭店,规格大体一致:早晨卖油条,其余时间只卖大饼或黑面馍, 菜是多少带点腥味的白菜或菠菜豆腐汤,还经常没有开水。有人偶尔想喝点酒, 碰巧了能有花生米、咸鱼等小菜。就是这种水平,在那常年靠糠菜和瓜干过日子 的社员看来,已是再好不过的饭菜了。一般只有子女订婚,他们才能进一次这种 饭店。就连我们下放干部偶尔带家属去吃次饭,也被孩子视为美事。现在想来不 免有点儿凄苦。 历经改革开放,在今年金秋时节,我重回平阴,除到孔集村看望了房东等乡 亲外,又去县城,才到城郊就觉得大不一样了。新建的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还设 有别致的路灯,仪仗队似地立于两旁,欢迎前去的人们。遥望城区,浓郁的树掩 映着琼楼玉宇。环城的青山上还屹立着亭台。人未进城,先有个惊奇而美好的印 象。 进得城来,旧时模样已难寻踪影。这里南北为路,东西曰街,比较主要的就 有七、八条。仅繁华的榆山路和翠屏街,就有工商户约300 个。商厦、银行、宾 馆、饭店等单位的楼房,大都四、五层或六、七层,且各具风采。高大敞亮的橱 窗,陈列商品琳琅满目。由于商业发达,一度为省内典型,鲁西不少地方曾来此 批发商品。在各地纺织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这里的国棉厂却相当活跃。经济有 活力。那文化馆、影剧院、学校和机关、工厂等的花园式庭院,又给小城增加了 些文化氛围。 现在,小城的人们昔日连做梦也不曾想过的公园也在这里出现了,而且还是 两处。其一在低洼的旧城北部,借一方水域建成了崭新的公园。园中杨柳依依, 水波荡漾,亭台小桥,别致异常。深秋,一丛丛玫瑰虽已无花,各色秋菊却正在 开放。还有游乐厅、滑冰场供人们游戏和锻炼。另一处公园建于城区以东的青山 中。这里虽尚未建好,但山上黄瓦红柱的新亭和部分石阶及小路已经建成,大型 花坛和巍峨的公园大门也接近竣工。山上青松与花木间更早已是人们登高锻炼和 俯视心上小城之处。年轻人也早已将此处作为谈情说爱的最佳处。 旧城东南新建的体育场中,经常是龙腾虎跃,进行各种比赛。请不要轻视小 城的体育吧,也许与这里道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有关,省和全国的自行车越野 赛都曾在此举行,那人那车如箭离弓弦,真是风光异常。因平阴是著名玫瑰产地, 每年春夏之交玫瑰花盛开的时候,这里常接待四方客商,各界名流,举办玫瑰节 与经贸会,这与大型体育比赛当同属小城两大盛事。 小城的街上成行的国槐、杨柳枝繁叶茂,密密的冬青织成长带,街道如绿色 走廊,点缀得各种建筑格外典雅。人们新潮的服装,街头的各式广告,以及那来 往的紫色“面的”,又给小城带来了一些现代化气氛。但是,清早在大街上走走, 空气却是那样清新纯净,沁人肺腑。抬头望去,也见不到一些大中城市那灰蒙蒙、 甚至有点呛人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转眼20余个春秋过去了。正当全国深化改革,加强小城镇建设之际,我怀一 颗激动的心,匆匆来访,又匆匆离去。但这小城生气勃勃的景象,将永远留在我 心中。我深信,当再有机会前往的时候,小城将会更加美好。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柳埠景色 下一篇:自然与人文美的合金--记千佛山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