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35

作者:袁珂 字数:1064 阅读:6 更新时间:2016/06/09

中国神话传说35

一切仙话,大都以长生不死为主要内容。《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景公问晏子“古而无死,其乐如何”这两句话,透露出仙话产生的时代背景,确实是因为当时“上有好者”。古代燕国和齐国都滨海,受了海市蜃楼变幻莫测的影响,民间因而幻想并传说海岛上有仙人,仙人都快乐逍遥,长生不死,这就是三神山或五神山仙话的由来。这些仙话和“上有好者”如齐景公之流的思想意识相结合,再加上燕、齐等地方士的煽扬,使它们能够得以迅速传播。所以后来齐国有宣王、威王,燕国有昭王,都曾纷纷派人入海去寻找三神山。这是仙话在燕、齐滨海地区土生土长起来的大概情况。
  闻一多《神仙考》(见《闻一多选集》中《神话与诗》)则说这还不是神仙说(仙话)的主要来源,神仙说的主要来源是从西方羌族火葬死者的风习引起的。火葬死者,谓之“登遐”,又作“升霞”,意谓火化时灵魂乘火上升于天,《楚辞·远游》有“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语,“营魄”即魂魄,当便是灵魂乘火升天时的情景。齐国人的先祖本来出自西方羌族,此种火葬死者的风习带来的灵魂不死的观念才是神仙说的主要来源。
  闻氏这种说法是有相当道理的。我们看刘向《列仙传》所记叙的早期的一批仙人,如赤松子、宁封子、陶安公,乃至较后的啸父、师门等,他们都是得到了“作火法”,“积火自烧”,后火化登仙的。这种激烈的登仙手段的采用,无疑是从火葬死者幻想灵魂升天得来的。自然,这也只是仙话,是传说,不见得真正有人这么实行,只不过说明古仙话确实和火葬风习有着密切关系罢了。至于神仙说是否以此为主,则还不能那么肯定。
  三神山或五神山的土著仙话,主要是传说那里有仙人和不死药,可以去寻求,谋得肉体不死;火化登仙的外来仙话,主要是传说修仙慕道的人只要取类似火葬的手段,就可以谋得肉体解脱,灵魂永生。二者其实都来自民间,但前者似乎更通达易行,所以为历代帝王老爷们所相信和乐于采用。从战国时代的威、宣、燕昭,直到秦汉时代的秦皇、汉武,都曾派人到海上去寻找仙山和不死药,这就是事实证明。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中国神话传说34 下一篇:中国神话传说36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