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户八百八町:江户风俗和民俗19

作者:[日]石川英辅 字数:1219 阅读:8 更新时间:2016/06/09

大江户八百八町:江户风俗和民俗19

大名火消、定火消和町火消
  江户之花—町火消
  说到消防队,马上能在人们眼前浮现出一幅总是第一个赶到火灾现场,冒着熊熊烈火在屋顶插上消防队旗的情景。
  但江户时代初期,只有在江户城发生火灾时,由老中和若年寄管理的消防队,才会被立即组织起来进行灭火。而对城外的武士宅邸和町屋,则不予以任何救助。
  在宽永十八年(1641年)的一场大火后的第三年,幕府把年俸六万石以下的大名编组成大名火消,并对其管辖范围一一作了划分,规定当火灾发生时,距离最近的大名必须前往扑救。万治元年(1658年)又赋予旗本消防的职责,成立了直属幕府的定火消制度。
  为普通百姓服务的町火消,是幕府作为享保改革中消防对策的一环,于享保五年(1720年)把原先的一些消防组合(公会、合作社)重新组编后建成的。
  对于町火消的组成,幕府把除了第四和第七组以外的第一到第十组细分为如下表的《いろは四十八组》。又因不吉利或不顺口等原因,把“ひ”、“へ”、“ら”、“ん”的四个假名(非汉字的日本文字)也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百”、“千”、“万”和“本”组。
  ◇在话剧中经常出现的“め组的群斗”是否属实
  在所有的消防队中都有等级划分。譬如,负责拿消防钩的被称为“平人足”,地位就低于负责抱梯子的组员。而手持队旗的组员则更是高人一等。通常在赶赴火灾现场时,抱梯子的在平人足之前,而持队旗的则在中间。
  文化二年(1805年),在芝地的神明宫发生的め组消防员与相扑力士间的集体斗殴事件,后来被称为“め组的群斗”,经常出现在话剧或讲谈的脚本里。而到江户时代中期后,町火消、定火消与大名火消间,以及町火消内部间的口角也是接连不断。
  发生口角的原因很多,有时是为救火的水源而争吵,有时又为各自管辖的范围而争执,但无论内容如何,都是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和脸面。而这一风景,就又成了江户的另一个特征,另一朵“花”。
  据传,浅草寺本尊的金“观音菩萨”是桧前三兄弟从隅田川的河底捞上来的。而供奉这三兄弟的是三社神,其祭祀活动被称为“三社祭”。三社祭的神轿非常沉重,通常为四百贯,也有说是三百贯。
  因为观音菩萨是从河里捞上来的,所以旧时的神轿队伍先要乘船,河川就成了“旅所”(停放神轿的场所)。流过河川后,队伍再扛着神轿上岸在大街小巷里游行。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大江户八百八町:江户风俗和民俗18 下一篇:大江户八百八町:江户风俗和民俗20

小说推荐